search

民俗背後的科學文化蘊含

民俗背後的科學文化蘊含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是普遍流行的一種民間俗信。許多地區的人們認為,老人到了七十歲以後,如果到了親戚或朋友家,主家不應該強留其住宿;到了八十歲以後,便不要再強留其吃飯;到了九十以後,如果老人自己想走,便不要再留他多坐。如果違背這種俗信,人們認為可能會給老人家和自己家裡帶來不吉和災難。尊老重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民間俗信看上去似乎與傳統美德相違,但從中國傳統養葬習俗和人的生老規律來看,也是有其一定道理的。

  中國人對自己的雙親和沒有親生子女的孤寡老人,具有傳統的贍養秩序和終老習俗。一般情況下,父母由親生兒子們共同贍養送終。如果兒子早於父母去世,則靠孫子贍養。如果沒有兒子只有女兒,一種情況是給女兒招贅女婿上門,由女婿和女兒共同贍養送終,即所謂“招養老女婿”。另一種情況是等女兒出嫁後,同沒有兒女的老年夫婦們一樣,過繼他人的兒子上門做養子,繼承財產、養老送終。這種傳統贍養秩序的特點是,老人們始終不離開他們生活了一生的生存環境,從熟悉的生存環境中得到主人感和生存安全感的雙重滿足,從而平靜安詳地安度晚年。這種傳統贍養秩序又給中國老人們造成了另一種心理現象,即非常重視他們的最終離世之地。圓滿理想的目標是在自己家的正房中離開人世,即所謂“壽終正寢”。

  在中國傳統贍養秩序中,作為贍養者兒孫輩是以“孝順”為道德準則的。“孝”指贍養父母盡心盡力;“順”則指對父母意願的遵從。父母的願望是壽終正寢,兒女們當然應該遵從老人的心願。對兒孫輩來說,只有能使老人順心如願地壽終正寢,才能被社會輿論視為符合“孝順”的贍養道德規範。在這一點上作為贍養者兒孫,和被贍養者父母的願望是一致的。人到七十歲後已進垂暮之年,病老棄世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如果外出不幸死喪他鄉或親友家中,首先是違背了老人們壽終正寢的心願。其次是贍養老人的兒孫們會因自己不孝,使老人外出死於他鄉而受到良心的譴責和社會輿論的批評。再次是接待老人的親友家會因老人不幸死於自己家中,產生許多尷尬和麻煩。顯然這種局面是人人都不想看到的。因此,老人們到了七十歲以後,兒孫們都儘可能勸阻老人到親友家走動。親友們也並不歡迎老人們到自己家裡來。當然。這並不代表老人的親戚們對老人沒有親緣感情。這種老人與親戚間的親緣感情交流,在民間遵循著另一敬老尊長秩序,即每逢過年過節晚輩應主動去看望前輩,同輩年輕者主動去看望長者。即便是有這樣的親緣感情交流機制,作為兒孫輩也不願老人外出。但因特殊情況,如家庭矛盾,想念親友,年節去探望比自己更老的長輩等原因,老人外出去親友家的事還是時常發生的。遇到這種情況,親友們會想法勸老人儘快回家,或通知老人的兒孫們儘快接老人回去。民間對待外出老人“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的信條,是說年齡越大發生不測的可能性越大。民間所說違背這一信條帶來不吉和災難,主要是指萬一老人發生不測,會給接待老人的親友家帶來許多意外的麻煩。

民俗旅遊的文化政治

  1990年代以來,在很多場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權力政治一味地貶損為“落後”、“迷信”、“原始”、“矇昧”,而是被髮明為宏揚民族傳統文化、向外來旅遊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遊資源。一時間,中國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園數不勝數,位於邊疆地帶的少數民族地區打破了昔日的寧靜古樸,一批批來自國內外的遊客穿梭往來,許多已經消失的民俗事項被知識分子挖掘發明出來,策劃、包裝成為動態性、參與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遊產品。

  藝術中國

  據旅遊研究者的說法,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由於它滿足了遊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經成為旅遊行為和旅遊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內一次抽樣調查表明,來華美國遊客中主要目標是欣賞名勝古蹟的佔26%,而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最感興趣的卻達56.7%。如此看來,民俗風情旅遊不僅僅成為政府部門發展經濟、吸引外資的重要文化資源,而且也已經成為滿足西方人想像、“瞭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一種途徑。但是,當我們懷抱全球化的語境聯想,以此審視中國當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遊的時候,當我們考慮到民俗作為一種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態性原則的時候,我們有理由憂慮的是,民俗風情的旅遊越來越拋離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語境,已經徹底儀式化了。當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拋置於戲劇化、儀式化的場景之中,成為觀賞和被觀賞的物件,不是一種自然的、原生態的生活狀態的時候,我們需要追問的是,民俗文化曾經被現代性話語斥之為“落後”、“迷信”的被改造的物件,曾經代表著現代化的過去,是古老天真、混沌矇昧的代名詞——儘管在當下中國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況下依然被想像成為天真矇昧的代名詞——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納入到民族國家的現代化話語之中?在全球化的語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編織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徵?民俗文化旅遊事業的興旺,其背後所支配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意識形態與權力?我們不得不承認,民俗文化旅遊由於權力政治與資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識形態與商業經濟的因素,作為一種具有獨特文化意蘊與價值的符號體系,越來越成為空留下承載原有意義的形式外殼。不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遊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一種表徵,越來越成為人們娛樂休閒、擺脫生活壓抑的一種方式,民俗風情旅遊已經成為發達地區人們尋異獵奇的物件,是滿足西方人對中國社會的想像之途徑,隨著民族國家內部地區間經濟文化的差距日益凸顯,也已經成為地區間文化想像的文化符號。

民俗屬於物質文化嗎

  1、民俗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既是非物質文化又是物質文化。民俗是指人們在日常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透過語言和行為所傳承的喜好、風尚、習慣、禁忌等。

  2、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相對於官方)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質的東西,民俗及民眾的日常生活。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意義

  教育與文化之間是一種雙向互動關係。雖然文化影響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教育同樣又對文化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了條件和活力。如果一種文化不借助於教育的力量,那將縮短它自身存在的歷史長度。教育對文化的影響主要透過文化傳播來實現。文化傳播包括縱向傳遞和橫向擴散兩種形式。文化的縱向傳遞是文化在時間上的延續,表現為同一文化系 ...

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性

  1、提高科學文化素質有利於綜合國力的提高,使國民的文化素養提升,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途徑;   2、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

民俗屬於物質文化

  民俗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既是非物質文化又是物質文化。民俗是指人們在日常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透過語言和行為所傳承的喜好、風尚、習慣、禁忌等。   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相對於官方)的 ...

除夕背後文化內涵是什麼

  1、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永珍更新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2、除夕是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晚上則叫除夕。 ...

中國傳統美食背後文化故事

  1、棗糕   棗糕又叫切糕,是北方人愛吃的小吃,相傳是關羽最先做出來的。那年關羽逃到涿州,賣綠豆有點積蓄後,開了個賣黃米糕的小鋪子。   一天,一個連餓帶病的孩子倒在鋪子前,關羽見了,把他抱進屋裡,給他吃的,還抓藥治病。孩子病好後,關羽又給他找了個看棗園的活幹。這孩子為了感謝關羽的恩情,就向主人要了筐紅棗 ...

瑤族舞蹈特點是什麼?蘊含了豐富的民俗文化意識

  中國的少數民族,各個能歌善舞,舞蹈歌曲也具有當地特色,像瑤族,分支有很多,也有同的舞蹈,但是特點都是大同小異的。因此,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舞蹈中辨別是哪個民族的。本期的瑤族文化帶你去了解瑤族舞蹈特點是什麼?   瑤族舞蹈特點   瑤族民間舞蹈很豐富,據調查統計,廣西瑤族民間舞蹈遍及廣西六十多個縣的瑤族聚居村寨 ...

泉州民俗文化 服飾民俗

  女性服裝   西方一位著名的服飾大師曾經說過,服裝反映人的型別和時代精神;這句話對我們談論泉州人的服飾民俗文化,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服飾反映人的型別,表現在許多方面,如尊卑之別、貧富之別、職業之別等等,其中之一即為男女之別。有一位明代人叫康太和,在舉第貴顯前,因家貧而內穿其婦之褲子。遊學永春時,館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