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民族文化:布朗族洗牛腳風俗

民族文化:布朗族洗牛腳風俗

  布朗族有自已的語言但無文字。部分人通漢語、傣語和佤語。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早稻為主,善種茶。布朗族洗牛腳,是布朗族的一項傳統節日。布朗族洗牛腳有哪些習俗呢?一起來布朗族文化中看看。

  布朗族又被稱為幫、阿瓦、或是翁拱。主要分佈在雲南,保山等地。作為一個,信仰小乘佛教的民族,許多傳統節日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年節和洗牛腳最具民族特色。

  布朗族在許多傳統和習俗上都與傣族有著大同小異之處,就連民族語言都有許多相似之處。據稱布朗族與傣族本是兄弟,其中布朗族為兄,傣族為弟。

  過過年節是布朗族中最最隆重的節日,每到這一天,家家都要準備過年食物——紅糖糯米粑粑。食物準備好之後還要用芭蕉葉仔細包裹成兩份,然後在每份上各插一對蠟條和兩朵鮮花。等待這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會由家中晚輩將兩份紅糖糯米粑粑送到家庭長家裡。其中一份要裝進家族神位內,以祈求先祖保佑,另一份則獻給家族長。

  和漢族的春節一樣,布朗族在過年節的時候同樣有磕頭拜年的習俗。在行磕頭大禮之時,各戶的男性家長都要取下自己的包頭巾,並代表自己的家庭向家庭長行磕頭大禮。禮畢之後還要象徵性地用水幫家族長做洗禮,以祝願家庭長長命百歲。接受了晚輩的祝福之後,家族長也會同樣還祝與人,祝福全家族的孩子們幸福安康。等到日落時分,整個家庭人還會面朝夕陽舉行滴水儀式。

  洗牛腳是每年五月,施甸地區布朗族人的傳統節日。屆時每家的老人與當家人都會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然後手持著用楊柳和桃枝紮成的掃把,一手牽羊行走於每家門前。每走過一家就會在門口插下一支紅紙小幡,以表示祝福人家。被祝福了的人家此時會將潔淨的水潑在對方身上,表示洗去牛腳痕跡,祝福儀式的最後會將牽來的羊帶到寨子外宰殺煮熟,與對方共食。

民族文化:布朗族過年的習俗

  春節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節日,而在不同的民族甚至城市在春節都有著不同的習俗。春節預示這新的一年就要到來,而為了慶祝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順遂人們會在這一天按照老一輩人的說法舉行一些節目。你知道布朗族過年時會有什麼習俗嗎?下面的布朗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

  布朗族

  布郎族用傣語叫“京比邁”,是布郎人最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吃紅糖糯米粑粑,還要用芭蕉葉包成兩份,各插上一對蠟條,兩朵鮮花,關到家庭長家中:一份裝入家族長臥塌上方掛的“胎嘎滾”(家族神位)內,作為祭祀家神之用;另一份獻給“高嘎滾(家族長)。各戶男家長都要脫下自己的包頭巾,向作為整個“嘎滾”(家族)代表的家族長行拜年磕頭禮。

  並且用水象徵性地從頭到腳為家族長做洗禮,祝賀長命百歲,吉祥平安。家族長也向人們祝福道:“全家族的孩子們,逢年過節來祈福,這是祖輩傳下來的古禮,不可忘記。舊的歲月過去了,新的一年到來了,全體兒孫們來告辭拜年,你們都有福了。預祝你們莊稼茂盛,人畜興旺。”祝畢,家族長為“胎嘎滾”(家族神)代襪麼,代襪那神祈禱祭祀。村社以家庭為單位,再到日落方向,舉行滴水儀式。

  居住邊緣地區的布朗族人的春節是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為時三日。第一天準備糯米粉等節日貨物;第二天殺豬宰牛、互贈糯米粑粑,到緬寺賧佛,年輕人敲象腳鼓、擊鑼、唱歌跳舞、打布朗球;第三天到緬寺聽佛爺誦經、滴水。居住內地的布朗族人過春節時,有的地方初一凌晨要去山泉“搶新水”,期盼全年吉祥。還有的地方,初一婦女和小孩不能出門,男子集體前往山上打獵;初二到山林先祭山神土地,後到龍潭祭祀龍王,祈求風調雨順;初三和初五,每日要祭祖先,互相拜年,有條件的村寨還舉行唱歌活動。

民族文化:哈薩克族葬禮風俗

  葬禮也是人們很注重的一個環節,因為是表達對先人的尊敬、思念和哀悼之情。各個地方的葬禮風俗都不盡相同,各具地方的特色。同樣哈薩克族也十分重視葬禮,從開始到結束全部過程要持續一年的時間。一起走進哈薩克族文化了解當地的葬禮習俗吧。

  哈薩克人的喪葬儀式基本上是按照伊斯蘭教的儀禮進行的。人死之後臉朝西安放,綁住下巴頦,用洗淨的布遮蓋臉面,用圍帳將遺體圍擋起來。遺體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親點燈守靈。前來弔唁的人們要進屋與遺體告別,並安慰死者的親屬。

  然後用清水洗屍,洗完後用白布纏裹屍體,安放在靈柩內。接著舉行祈禱贖罪儀式。贖罪儀式結束後,將靈柩抬到屋外,舉行“迦納扎”儀式。參加者全體站立,由阿訇主持唸經。唸完經後,死者的親屬問眾人:“這個人生前是怎麼樣的人?”眾人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個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願他安息吧!”

  哈薩克人死之後臉朝西安放,綁住下巴頦,用洗淨的布遮蓋臉面,用圍帳將遺體圍擋起來。遺體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親點燈守靈。前來弔唁的人們要進屋與遺體告別,並安慰死者的親屬。然後用清水洗屍,洗完後用白布纏裹屍體,安放在靈柩內。接著舉行祈禱贖罪儀式。贖罪儀式結束後,將靈柩抬到屋外,舉行“迦納扎”儀式。參

  加者全體站立,由阿訇主持唸經。唸完經後,死者的親屬問眾人:“這個人生前是怎麼樣的人?”眾人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個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願他安息吧!”“迦納扎”儀式結束之後,即舉行出殯儀式。墳地遠的用駱駝馱,並用毯子覆蓋靈柩。

  伊斯蘭麻扎,也就是漢族所說的墓地,伊斯蘭哈薩克族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其喪葬禮儀基本按照伊斯蘭教的禮儀進行,哈薩克族實行土葬。人去世後,要立即報喪通知所有的親屬。並將死者的臉朝西安放,用白布綁好下頜,防止張嘴,並用白布蓋住臉,四周要用圍帳圍住。

  同時要在死者頭前方和腳下方,各點一盞燈,徹夜不滅,由親屬守靈。屍體一般在3天之內必須安葬。人去世後,要在氈房門前豎一根長杆,上面要掛布,對死者表示哀悼。一般年輕的去世了掛紅布;中年的掛一半紅一半白的布;老年人掛白布。從掛布的顏色便知道死者的年齡。


傳統民族文化魂節文化

  在壯族文化中,有一個傳統節日叫做牛魂節,簡單來說,這一天就是祭祀牛的節日,這一天的主角也是牛,牛在這一天都會停止工作,好好休息一天。   那麼,牛魂節文化是什麼樣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牛魂節又稱牛生日、牛王節、脫軛節,是壯、侗、仫佬、仡佬等民族祭祀牛神的傳統節日。壯族牛魂節又稱脫軛節,在農曆四月 ...

  納西族和布朗族的農事風俗,活動內容和時間不同。   納西族每年進行兩次活動,一般在農曆六月初十至三十和九月初十至三十這兩個時間段中分別選出一天舉行。節日當天以村為單位聚餐,並將勞累了的耕牛洗刷乾淨,喂麥餅12個,青草1捆,牛角上還要掛上一串餅子,表示慰勞耕牛。   布朗族洗牛腳主要流行於雲南施甸,於端午節 ...

最原始的民族文化黎族文字

  黎文,是以黎語侾(音”哈“)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屬侾方言羅活土語)的語音為標準音,設計創制的文字。那麼,黎文有什麼樣的文化淵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黎族文化中瞭解吧。   黎族文字簡介:   以黎語侾(音“哈”)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屬侾方言羅活土語)的 ...

淺談民族文化柯爾克孜族家庭制度

  在每一個區域,每一個民族中,關於家庭制度的理解和具體辦法都是不相同的,儘管在現在的文化中家庭制度有所弱化,但這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要表現。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柯爾克孜族的家庭制度。具體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瞭解吧。   柯爾克孜族的家庭為一夫一妻制。過去,受宗教影響,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權很大,老 ...

民族文化淺談毛南族姓氏有多少

  中國姓氏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姓氏的分佈也有所不同,可能是全國地區散佈,也有可能是集中於某一個民族中。今天要介紹的毛南族姓氏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其姓氏又有多少呢?一起到毛南族文化中瞭解吧。   毛南族有潭、覃、盧、蒙、韋、袁等姓氏,其中以潭姓的人數量較多,約佔毛南族的70%以上,分佈的地 ...

民族文化普米族樂器有哪些

  在每一個民族中,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音樂。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展示出對生活的熱愛,表達個人美好的情感。在這其中,樂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音樂表達的重要載體。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普米族的樂器,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到普米族文化中看看吧。   普米族器樂可以分為彈撥樂、吹奏樂、絲絃樂和打擊樂四類。其中彈撥 ...

民族文化苗族人為什麼戴銀飾

  我國地大物博,單單民族來講就有56個民族,而少數民族十分的多,各族的文化風俗有十分的迥異,例如苗族人喜歡帶著多、重、大的銀飾。想不想知道為什麼要帶。本期苗族文化就為你介紹苗族人為什麼帶銀飾。   苗族尚銀,其銀飾追求多、重、大。逢年過節時,苗族姑娘戴在身上的銀飾有多達十多公斤的。如臺江施洞的苗族銀飾,一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