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民族文化:普米族民間愛情故事

民族文化:普米族民間愛情故事

  民間愛情故事流傳至今仍然儲存著很多,眾所周知的是,牛郎織女的故事。每逢七月初七,牛郎會在鵲橋與織女相會,所有中國古老的情人節就定在了七月初七。那麼,在普米族文化中有什麼愛情故事呢?一起來看下。

  從前,在天邊的一個密林裡,住著一對年青的夫婦。男的叫色機女的叫比機。他們深深地相愛著,日子過得輕鬆、愉快。一天,比機到小溪旁去背水,碰到一個人慌忙地趕著兩頭豬,在森林裡亂竄比機奇怪的問:“大哥你是誰,為什麼總在這兒繞圈子?”那人告訴比機,他是國王的牧豬人,因為找丟失的豬,困在森林裡已經三天三夜了,回去後國王的皮鞭是躲不過了,說著他的眼淚就流了下來。

  比機很同情牧豬人的遭遇她說:“別難過我有辦法。”她回家去拿一把油菜籽,交給牧豬人說:“你一邊走一邊把油菜籽一粒粒地丟下去,它往哪裡滾,你就往哪兒去它會把你引回自己的家鄉。”牧豬人接過油菜籽,趕著豬按照比機說的辦法,回到了家裡。油菜籽還剩了一大半他連口氣也沒敢喘就跑去見國王想說明經過,求得寬恕。國王說:“你這窮鬼,到哪兒偷懶去啦?”牧豬人連忙說自己丟了豬,找豬時迷了路,耽擱了三天。國王圓瞪兩眼,衝著牧豬人的鼻尖喊道:“胡說!你怎麼會迷路?分明是撒謊!”便叫人打他五百皮鞭。

  當七八個兵把牧豬人按倒在地,準備狠打時,牧豬人急了就拿出剩下油菜籽說道:“看,要不是它,我還回不來呀!”國王看到油菜籽,感到很希奇,就問牧豬人詳細的情節。當國王聽說那密林裡有個美麗的女人立即有了精神,問道:“她真的很美嗎?”“很美。她的眼睛比湖水還明亮。她的臉比牛奶還潔白。她的身段賽過孔雀,她的聲音賽過畫眉。”國正滿臉堆笑說:“好,你帶我去看看。”牧豬人象回來時一樣,用菜籽把國王帶到了小溪旁,指著近處的一所房子說:“就在這兒。”色機和比機被喚到國王面前。

  比機的美麗幾乎使國王掉下馬來。過了好半天,他才恢復了鎮靜,用馬鞭指著色機說:“這地方的草原、河流、森林、土地都是我的,任何人都得給我支差、交稅、細糧,偏你們就想躲避”包機氣呼呼地說:“我們家從祖先起就住在這兒從來沒聽說過有什麼國王”,國王的瞼被說得象豬肝一樣紅,大叫一聲:“好,這次饒了你、為了教訓你一下。我宣佈把你的妻子沒收”說著他頭一擺。兵丁們一擁上前,把比機綁在馬上,馱回王宮。

  不知過了多久,色機醒了過來。他忍著渾身疼痛,找國王要回自己的妻子。可是沒等走進王宮門口,兵丁們就把他推開去。他在宮外不住聲地大聲喊:“此機,比機!回來呀!”但是,沒有回聲。色機絕望了。用力把頭向宮牆碰去,死在宮門口。國王聽說色機死了,心中大為高興,立即命令在廣場上架火焚屍。說起來也許你不會相信,任士兵們燒多麼大的火,屍體一點也燃不起來這是比機來到了屍體旁,流著淚把自己的花圍裙投進火中,屍體的下半部燃了起來;她又把自己胸前佩帶的“噶瑪”(胸飾)投入火裡,屍體全燃了。

  忽然她自己也跳進火中,一下子兩個屍體化為灰燼。晚上,當月亮升起來的時候,當河谷裡的夜風吹來的時候從灰燼裡飛起兩隻鳥。一隻鳥“色機色機”的叫著,一隻鳥“比機比機”的叫著,一塊兒飛向遠方。

民族文化:普米族樂器有哪些

  在每一個民族中,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音樂。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展示出對生活的熱愛,表達個人美好的情感。在這其中,樂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音樂表達的重要載體。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普米族的樂器,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到普米族文化中看看吧。

  普米族器樂可以分為彈撥樂、吹奏樂、絲絃樂和打擊樂四類。其中彈撥樂又分為四弦、小三絃和口弦,四弦曲有十二種節奏型別,與十二種對應的舞步型別相結合就形成了普米鍋莊。

  此外,笛子、蘆笙胡琴、嗩吶等也是普米族人唱歌跳舞或進行各種其他活動中經常使用到的樂器。

  普米族音樂:

  普米人能歌善舞,民歌豐富多彩,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鄉土氣息,反映了普米人的生產、生活、歷史、倫理、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民歌中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部分內容都可稱豐富多彩,普米族聲樂中各種曲調大多已經定型,並形成了各自的區域特色。

  在寧蒗以北各地區的音樂曲調中受到了藏族和彝族聲樂的影響,也保持了本民組的特色,蘭坪民歌的聲樂部分則既有藏族音樂的痕跡,也體現了普米民歌代代相傳的風格。

  普米族民歌,分為時政歌、風俗歌(儀式歌)、生活歌和情歌等四大類。《出嫁歌》、《接親調》、《宴席歌》、《開門調》、《梳妝調》等風俗歌,反映了普米族的婚姻習俗。《送羊經歌》和《指路經歌》等喪歌,反映了普米族對死者的哀悼和對祖先的懷念。《祭山神》、《祭龍神》、《祭鍋莊》、《退口舌》等儀式歌表現了普米族的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此外,還有一些民歌歌頌了普米族人民勤勞勇敢的品質,表達了他們對舊社會剝削階級的不滿和反抗。

獨特民族文化:普米族走婚

  走婚是源出於母系社會的一種婚姻形態,與結婚的不同主要體現在男女雙方當事人的生活居住模式、經濟關係、子女歸屬問題,以及他們生活於其間的家庭模式等各個方面。那麼,普米族文化中的走婚習俗有哪些特色?一起來看下。

  走婚相伴隨的家庭體制為母系制大家庭。在這種家庭中,最高的家長為女性,家庭成員均為其具有血緣關係的後代,所有成員都可從其母親追溯至一個共同的女性祖先。在這樣的母系家庭中,負責“開枝散葉”、延續家戶的是女性,上下幾代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結者也是女性。

  四個普米族村寨的主體婚姻形態從結婚向走婚轉變的同時,伴隨著母系制大家庭的普及和子女歸屬原則的變化。無論是父系還是母系繼嗣,“家戶不能斷絕”的觀念始終不變,改變的只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擔任傳承者的性別選擇。從最初的父系制家庭中由男性後代傳承家戶,逐漸轉變為現在以女性為傳承的中堅,人們對生育子女的性別期待越來越傾向於女性化。

  在這裡,母系繼嗣家庭不同於父系繼嗣家庭的是:在母系家庭中,並不要求每個進入生育年齡的成員都必須有自己的親生女性後代來延續香火,因為所有姐妹的女兒都可以當作自己的女兒來傳承家戶。這些孩子對母親和母親的姐妹們的稱呼,也不同於父系制家庭中區分明確的“媽媽”、“姨姨”,而一概稱之為“媽媽”,只是在前面加上“大”、“小”以示區別,即“大媽媽”、“小媽媽”。

  實行走婚的,子女歸屬於母親所在的家庭,由母親所在家庭進行撫養、教育。同時,子女對母親所在的家庭負有責任和義務,他們有義務維繫母系家庭的傳承與利益,成年後對母系家庭中的老人、親屬有贍養、照顧的義務。在母系家庭中,每個成年男性成員對其外甥(女)有撫養義務,但是對自己的親生子女不需要負責。當他們年老時,由他們的外甥(女)贍養。

  假如違反這項規則,當事人的處境就會相當尷尬。例如,拖其村有一位六七十歲的男性村民與外村一位摩梭女子走婚,由於更喜歡自己的親生子女,年輕時他將主要心思、精力都放在走婚物件和子女身上,等到年老時,按照走婚制度,應該照顧他的外甥(女)不理他,親生子女也不理他,他只好搭個小房子自己照顧自己。

  在實行結婚的家庭中,子女歸屬問題則分兩種情況。如果夫妻雙方是“女到男家”的嫁娶婚,無論丈夫家裡其他成員是走婚還是結婚,這對夫妻所生子女歸屬於男方所在家庭,對男方所在家庭具有相應的權利與義務。子女年幼時,由父親所在家庭撫養;成年後,則對父親家庭中的成員進行贍養照顧,並繼承父親家庭的家名,使這個家庭的香火得以傳承,不至於“斷根”。如果夫妻雙方是結婚後“男到女家”的從妻居居住模式,則子女歸屬於女方所在的家庭,對女方所在家庭具有相應的權利與義務。


民族服飾欣賞族服飾圖片

  普米族是擁有古老文化且歷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普米族的服飾跟新疆的似乎有點相似,但還是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其實在這麼一個古老的民族生活,也是一種幸福。本期中國傳統服飾帶你欣賞普米族服飾,快來看看吧!            普米族長期和納西、彝、藏等民族雜居,服裝及頭飾吸收了他民族服飾特點。寧蒗、永勝地區 ...

中華民族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意為白人。   普米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解放前曾使用一種藏文拼寫的文字,但流行不廣,後逐漸不用。現普米族大都使用漢文。   普米族主要從事農牧業生產,兼營家庭手工業。現在 ...

最原始的民族文化黎族文字

  黎文,是以黎語侾(音”哈“)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屬侾方言羅活土語)的語音為標準音,設計創制的文字。那麼,黎文有什麼樣的文化淵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黎族文化中瞭解吧。   黎族文字簡介:   以黎語侾(音“哈”)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屬侾方言羅活土語)的 ...

淺談民族文化柯爾克孜族家庭制度

  在每一個區域,每一個民族中,關於家庭制度的理解和具體辦法都是不相同的,儘管在現在的文化中家庭制度有所弱化,但這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要表現。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柯爾克孜族的家庭制度。具體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瞭解吧。   柯爾克孜族的家庭為一夫一妻制。過去,受宗教影響,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權很大,老 ...

民族文化淺談毛南族姓氏有多少

  中國姓氏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姓氏的分佈也有所不同,可能是全國地區散佈,也有可能是集中於某一個民族中。今天要介紹的毛南族姓氏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其姓氏又有多少呢?一起到毛南族文化中瞭解吧。   毛南族有潭、覃、盧、蒙、韋、袁等姓氏,其中以潭姓的人數量較多,約佔毛南族的70%以上,分佈的地 ...

民族文化苗族人為什麼戴銀飾

  我國地大物博,單單民族來講就有56個民族,而少數民族十分的多,各族的文化風俗有十分的迥異,例如苗族人喜歡帶著多、重、大的銀飾。想不想知道為什麼要帶。本期苗族文化就為你介紹苗族人為什麼帶銀飾。   苗族尚銀,其銀飾追求多、重、大。逢年過節時,苗族姑娘戴在身上的銀飾有多達十多公斤的。如臺江施洞的苗族銀飾,一隻 ...

淺談民族文化蒙古人和漢人的區別

  我國的56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社會生活和生產生活中都有較大的區別。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蒙古人和漢人的區別。那麼,在這兩個民族中都有哪些不同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蒙古族文化中瞭解一下吧。   1、漢人的祖先是黃帝和炎帝,俗稱叫炎黃子孫,蒙古人出自匈奴《蒙古》意思為永恆的聖火。   2、漢人的母親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