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民族文化:滿族的由來

民族文化:滿族的由來

  滿族是咱們中國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散居在中國的各個地方。滿族其實原本就有一些屬於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字等等。我們對於滿族的印象或許都停留在古裝劇。很多人都不知道滿族的由來是如何的?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滿族文化的角度來學習一下滿族的由來吧!

  滿族的由來:

  以愛新覺羅家族為代表的滿族之所以能統一東北,最後入關奪取全國政權,並維持268年的統治,原因很多,首先是由於明朝末年政權的腐敗,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的農民起義席捲全國,另一重要原因是滿族的八旗制度,加上稍後組建的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大約十萬鐵騎,形成一支能征慣戰、斬關奪將的威武雄獅。努爾哈赤初創時期並沒有滿族一詞,從明朝的文獻中可以看到當時還稱女真人。

  滿族的歷史是很悠久的。據文獻記載,滿族的祖先肅慎人於公元前一千餘年即遣使向周天子進貢“楛矢石砮”。到了漢代,肅慎被稱為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代稱為靺鞨。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受唐封為渤海郡王,建立渤海國,這是滿族歷史上的第一個地方政權。公元12世紀,黑水靺鞨的後人完顏部落興起,公元1115年建立金國,這是滿族先人建立的第二個地方政權。到公元16世紀後期,建州女真的傑出領袖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以女真人為核心,吸收了其他族人,如鄂溫克人、鄂倫春人、錫伯人、赫哲人、達斡爾人等,形成了一個以滿族先人為主體的民族共同體。

  早期八旗滿洲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和黑龍江女真。女真人在氏族制時期“凡出兵圍獵……各隨族黨屯寨而行。”這裡說的族黨就是血緣關係,一個有血緣關係的家族;屯寨講的就是地緣關係,說白了就是一個寨子、一個屯子、一個村子或更大一些範圍的地方的族群。其基層組織叫牛錄,管理人叫牛錄章京,譯成漢語就是佐領。女真人編入旗藉後,工作生活永遠要歸佐領管理,這個制度一直保持到辛亥革命清朝退位滅亡。

  族黨、屯寨是自然形成的,而旗藉佐領是依政府法令編制而成的,帶有極大的強制性和約束力。清代滿族人嚴格固定在佐領之下。住,則居於一處;行,則統一行動;打獵、出兵作戰都由佐領管理,調到新地仍聚居一處。公家的事聽佐領的,家庭的事婚喪嫁要聽族長的,哪支、哪輩、老姓是什麼都由族長管,生男育女都到族長處登記,不會近親結婚,也不會亂倫。辛亥革命以後,廢棄了八旗制度。佐領和族長(滿語叫穆昆達)相繼逝去,典籍記載大多丟失燒掉,所以現在許多滿族人難以知道自己的老姓了。

  努爾哈赤去世後,其第九子皇太極於1635年登基稱帝,將農曆10月13日定為頒金節,改後金為大清,把女真族改為滿珠或滿洲族,但滿族一詞仍未出現。辛亥革命前,孫中山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口號為號召推翻清朝。民國建立後,孫中山改定五族共和制:漢滿蒙回藏,始有滿族一說,但仍為較含糊的說法,社會大多稱為旗族或旗人。人們聊天談話,問您在旗嗎?回答在或不在,並不問是滿、是蒙、是漢。至1949年新中國誕生,才開始正式稱為滿族。

  清末民國初年時有過一次統計,北京作為滿族的第二故鄉有人口60餘萬人。張勳復辟時,一些上層親貴到攝政王府,動員載灃支援復辟,再度出山。遭到載灃嚴辭拒絕,說復辟是不得民心的,其結果或是人頭落地,或是60多萬人被驅逐回東北老家。

  1949年,北京滿族登記人口為2萬人,佔北京人口的1%。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滿族為11.6萬人,佔北京人口的1.3%,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6%,是北京少數民族中的第二位。回族為18.5萬人,位居第一,佔北京人口的2%,佔少數民族人口的57.8%。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滿族人有982萬,僅次於漢族和壯族,居全國第三位。

  2000年,北京市滿族人口有25萬人,僅少於漢族,居全市第二位。那時,北京滿族僅佔全國滿族人口的2%。

  北京是滿族的第二故鄉,北京滿族的顯著特點是,大都是有家族譜可查的老北京人。他們大部分跟隨順治皇帝和多爾袞進關,在北京住了多少代,歷代祖先做過什麼,家在哪城、哪個族的,墳地在什麼地方,一翻家譜,清清楚楚。北京滿族也因此成為北京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歷史滄桑變化的見證人。

  滿族多年來與漢族全面同化,淡化了本民族的語言,許多語言已成為北京話,文字也已成了死文字。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新朝推翻舊朝,大多禁燬前朝宮殿並遷都,而清朝則是全面接受、繼承(多爾袞祭孔大禮,康熙六下江南祭朱元璋陵),我想其中道理在於滿族統治者從根本上已經認為自己本來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不是外人,是兄弟。歷代帝王廟中,康乾多次為歷代帝王排序,康熙生前最後一次上諭對明崇禎帝還是寬容政策,讓其進入了歷代帝王廟。乾隆皇帝也曾強調指出:不絕如“中華統序,不絕如線”。

  北京滿族從1644年進關,至今已三百多年。那時,駐全國各地的滿族八旗將士大多也是從北京派出去的。

民族文化:滿族婚俗文化

  婚俗文化在文化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它屬於隱形文化,平常並不會表現出來,只有在結婚的時候才會表現出來,滿族文化中也有自己的婚俗文化。

  那麼,滿族婚俗文化是什麼樣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滿族自皇太極當政之日起,就嚴禁家族內婚,嚴禁童婚,但通婚範圍僅限於滿與滿蒙等族之間,禁止與漢族通婚,1902年宣佈准許了滿漢通婚。滿族傳統的婚禮儀式同這個民族的生活環境、信仰崇拜和生存方式有直接的關係。儀式的程式很繁瑣細密,包括迎親、送親、插車、抱轎、拜北斗、跨火盆、接蓋頭、看新娘子、搭帳篷、坐帳、拜席、喝交杯酒、吃子孫勃勃等。這些儀式不僅繁瑣而且耗資也不少,一些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富裕的只能辦一部分儀式,而不能全部辦完。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滿族的婚禮儀式也簡化了許多,除了基本的儀式如相親、定日子、典禮等形式之外,其他儀式已經很少見了。婚姻觀念的轉變和婚禮儀式的簡化可以說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文化的變遷就是會將舊的、不適合新時代文化體系的部分淘汰掉,換之以新的內容。只有體現時代的要求才能更好的繼承延續一個優良的民族文化。

  在現代滿族的風俗習慣中,對婚禮非常講究,一般要舉行三天,即傳說中的三日婚。第一天“響棚”,第二天“亮轎”,第三天“正日”。

  響棚

  依照滿族的風俗習慣,辦喜事接新娘首先要選個好時辰,即訂立吉日。吉日訂妥後,男方就要給女方家送去一罈老酒、一隻肥豬,給女方家宴請賓客用。

  亮轎

  婚禮第二天,依照滿族的風俗習慣就是“亮轎”了,即請新娘上轎。屆時,新娘要在鼓樂聲中揮淚與家人告別,母親則把新娘的洗臉水潑在花轎停放過的地方。花轎則多是用馬拉的,不用人抬,轎門用紅綾檔簾,轎頂上要有“麒麟送子”木刻,有的還在轎的兩側裝上透明鏡。其次,轎內還要壓轎的孩子和娶親婆。孩子一般選8至9歲的男孩子,娶親婆則要是夫妻雙全,兒女健康的。

  正日

  所謂的正日就是新郎迎娶新娘的日子,在清晨新郎披紅戴花乘轎或騎馬,在伴郎陪的同下鼓樂吹奏,帶領迎娶新娘的彩轎去女家迎親。生命伊始便掛在脖子上的吉祥鎖,是父母對子女健康成長的祝福,如今要女兒留下這鎖表達了對女兒的戀戀不捨,同時解下這把鎖,也標誌著女孩子從此成人美好的新生活即將開始。

滿族文化:滿族八旗的由來

  滿族人民自古以來就處在動盪之中,為了能更好的生存下去,除了族內的人民上下齊心,還有就是開闢一個適合在亂世生存的制度,滿族文化裡的八旗由此就是在這麼一個背景下出現的,了嗎滿族八旗的由來有什麼故事嗎?

  八旗由來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錄製度上建成的,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四旗,稱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定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固山即旗),滿族人按八旗制分隸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徵。

  初建時,不但在軍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大清統一,太宗皇太極為加強對旗人的束縛,增強了八旗制的軍事職能,併為擴大軍事實力和籠絡人心,又建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軍營、前鋒營、驍騎營、健銳營和步軍營等常規伍,司禁衛、雲梯和佈陣等職。

  另外,設立了相禮營、虎槍營、火器營等特殊營伍,演習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練檢槍等。由於清初諸帝很重視槍炮武功等實戰本領八旗軍在平定三藩收臺灣抵禦沙皇侵略等戰鬥中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八旗兵分為經營和駐防兩類,京營是守衛京師的八旗軍總稱,由郎衛和兵衛組成,侍衛皇室的人。稱郎衛,且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的人,如紫禁城內武門,東西華門、神武門由上三旗守衛。駐防是指駐防全國各要地的八旗。京營總兵約十萬,駐防兵總人數也在十萬左右。

  早期八旗滿洲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和黑龍江女真。女真人在氏族制時期“凡出兵圍獵……各隨族黨屯寨而行。”這裡說的族黨就是血緣關係,一個有血緣關係的家族;屯寨講的就是地緣關係,說白了就是一個寨子、一個屯子、一個村子或更大一些範圍的地方的族群。

  其基層組織叫牛錄,管理人叫牛錄章京,譯成漢語就是佐領。女真人編入旗藉後,工作生活永遠要歸佐領管理,這個制度一直保持到辛亥革命清朝退位滅亡。

  族黨、屯寨是自然形成的,而旗藉佐領是依政府法令編制而成的,帶有極大的強制性和約束力。清代滿族人嚴格固定在佐領之下。住,則居於一處;行,則統一行動;打獵、出兵作戰都由佐領管理,調到新地仍聚居一處。公家的事聽佐領的,家庭的事婚喪嫁要聽族長的,哪支、哪輩、老姓是什麼都由族長管,生男育女都到族長處登記,不會近親結婚,也不會亂倫。


民族文化漢族的由來

  漢族是我們中國的主體民族,也是上古時期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後裔,我們俗稱“炎黃子孫”。漢族是一個在歷史上從未中斷過,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那麼,大家知不知道漢族的由來以及民族文化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漢族以前被稱為“華夏”族,戰國時代秦國設漢中郡(距今已有240 ...

民族文化蒙古族的由來

  蒙古族在我們每個人的印象當中就是蒙古包以及哈達等等。蒙古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遊牧民族。可是,很多人只是聽說或者看過蒙古族的一些文化,很多人都不知道蒙古族是如何由來的。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來學習一下吧!   蒙古族的由來:   在內蒙古草原的東部, ...

滿族文化滿族不吃什麼肉

  我國有不少的少數民族忌吃狗肉,比如錫伯族、拉祜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滿族也是一個不吃狗肉的民族。那麼,在滿族文化中,他們為什麼不吃狗肉呢?除了狗肉以外,他們還有什麼忌吃的食物嗎?想知道的話,現在就跟小編來看看吧。   滿族是人口較少的民族,他們一些習俗也非常有趣。據說,滿族人不殺狗、不吃狗肉、不戴狗 ...

最原始的民族文化黎族文字

  黎文,是以黎語侾(音”哈“)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屬侾方言羅活土語)的語音為標準音,設計創制的文字。那麼,黎文有什麼樣的文化淵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黎族文化中瞭解吧。   黎族文字簡介:   以黎語侾(音“哈”)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屬侾方言羅活土語)的 ...

淺談民族文化柯爾克孜族家庭制度

  在每一個區域,每一個民族中,關於家庭制度的理解和具體辦法都是不相同的,儘管在現在的文化中家庭制度有所弱化,但這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要表現。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柯爾克孜族的家庭制度。具體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瞭解吧。   柯爾克孜族的家庭為一夫一妻制。過去,受宗教影響,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權很大,老 ...

民族文化淺談毛南族姓氏有多少

  中國姓氏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姓氏的分佈也有所不同,可能是全國地區散佈,也有可能是集中於某一個民族中。今天要介紹的毛南族姓氏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其姓氏又有多少呢?一起到毛南族文化中瞭解吧。   毛南族有潭、覃、盧、蒙、韋、袁等姓氏,其中以潭姓的人數量較多,約佔毛南族的70%以上,分佈的地 ...

民族文化普米族樂器有哪些

  在每一個民族中,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音樂。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展示出對生活的熱愛,表達個人美好的情感。在這其中,樂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音樂表達的重要載體。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普米族的樂器,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到普米族文化中看看吧。   普米族器樂可以分為彈撥樂、吹奏樂、絲絃樂和打擊樂四類。其中彈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