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抓周”習俗雜談
民間“抓周”習俗雜談
抓周,又稱試晬、期揚、拭兒、拈周、試周,是在小孩滿週歲時,在其面前擺上各種玩具和生活用具,任其隨意抓取,以此來卜定預測其日後的前途、性情和志趣。它與產兒報喜、三朝洗兒、滿月酒、百日禮等一樣,同屬於傳統的誕生禮儀,其核心是對生命延續、順利和興旺的祝願,反映了父母對子女的舔犢深情,具有家庭遊戲的性質,是一種具有人倫味、以育兒為追求的信仰風俗。
對民間這一“抓周”習俗,可上溯到南北朝時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中就明確記載:“江南風俗,兒生一期(即滿一週歲),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拭兒。”到了唐宋時期,這一風俗已從江南傳遍了神州大地,在全國各地逐漸盛行開來,謂之“試晬”或“周晬”。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中記載說:民間生子後,“至來歲生日,羅列盤盞於地,盛大果木、飲食、官誥、筆硯、算秤等經卷針線應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謂之‘試晬’,此小兒之盛禮也。”吳自牧在《夢梁錄》中也記載說:一戶人家小兒滿週歲時,“羅列錦席於中堂,燒香秉燭,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綵緞花朵、官楮錢陌、女工針線、應用物件、並兒戲物,卻置得周小兒於中座,觀其先拈者何物,以為佳讖。”到元代之後,此習俗更加盛行,被稱之為“期揚”,直到清代才有“抓周”、“試周”之稱。
在古代,嬰兒週歲曰“晬”,也謂之為“周晬”。因此,民間把專為盛放小兒抓取什物的盤子稱為“晬盤”。今天,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就珍藏著一件皇子抓周使用過的“晬盤”。光緒年間的《宮中現行則例》第二卷“典故”一章中詳細記載,每逢皇子週歲“抓周”,均需要“例用玉陳設二事,玉扇墜二枚,金鑰一件,銀盒一園,犀棒一雙、弧一張、矢一枝、文房一具、晬盤一具、果品桌一張”,由宮廷太監屆時提前具牌奏聞,行文總管內務府領用。公主、皇孫、皇孫女抓周的晬盤中擺放物品同皇子一樣,只是公主、皇孫女不用弧矢而已。同治帝載淳于咸豐七年三月二十三日“抓周”,太監總管陳鸛在三月二日即“具紅折片”奏請皇上恩准,奉旨後便傳行內務府預備。載淳于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卯時開始抓周,先抓了書,再抓了弧矢,最後又抓了筆。《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也詳細記載了一則抓周趣事:“這年正是你的週歲,我去給你父母道喜。那日你家父母在炕上擺了許多的針線刀尺、脂粉釵環、筆墨書籍、戥子算盤,以至金銀錢物之類,又在廟上買了許多耍貨,邀我進去,一同看你抓周兒。”
不過,民間的“抓周兒”儀式一般都是在吃中午那頓“長壽麵”之前進行。一般的百姓人家,由於經濟條件有限,方式也多予簡化,僅用一銅茶盤,內放《三字經》或《百家姓》或《千字文》等一冊私塾啟蒙課本,一枝毛筆,一個算盤,一套燒餅油果,若是女孩則加擺鏟子、剪子、尺子等。講究一些的大戶人家則在床前陳設大案,在上邊擺放印章、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帳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還要加擺鏟子、勺子等炊具,剪子、尺子等縫紉用具和繡線、花樣子等刺繡用具等等。然後,由大人將小孩抱來,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誘導,任其挑選,視其先抓何物,後抓何物,以看其長大後的前途志向。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說明其長大後必乘天恩祖德,官運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則預示其長大以後好學,必有一筆錦繡文章,可以三元及第;如是先抓了算盤,長大後將善於理財,必成陶朱事業。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類的縫紉用具或鏟子、勺子之類的炊事用具,則表明其長大後善於料理家務。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長輩們雖心裡不快,但也不能當場就斥之為“好吃”、“貪玩”,而要說“孩子長大之後,必有口道福兒,善於及時行樂”等。
“抓周”儀式結束後,主人便端出歲糕、滾燙的燴菜、酒水等,和來賓一起享用,長輩們對小孩的前途則寄予厚望,祝賀孩子年復一年,吉慶平安,健康成長。
現如今,在我國許多地區仍會在小孩滿週歲時讓孩子來“抓周”,但已沒有了過去的那些講究,純粹是一種取樂逗趣的遊戲,以助孩子週歲歡樂之興。
民間抓周習俗
抓周,又稱拭兒、試晬、期揚、拈周、試周,是當小孩滿週歲時,在其面前擺上各種玩具和生活用具,任其隨意抓取,以此來卜定預測其日後的前途、性情和志趣。它與產兒報喜、三朝洗兒、滿月酒、百日禮等一樣,同屬於傳統的誕生禮儀,其核心是對生命延續、順利和興旺的祝願,反映了父母對子女的舔犢深情,具有家庭遊戲的性質,是一種具有人倫味、以育兒為追求的信仰風俗。
對民間這一“抓周”習俗,可上溯到南北朝時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中就明確記載:“江南風俗,兒生一期(即滿一週歲),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拭兒。”到了唐宋時期,這一風俗已從江南傳遍了神州大地,在全國各地逐漸盛行開來,謂之“試晬”或“周晬”。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中記載說:民間生子後,“至來歲生日,羅列盤盞於地,盛大果木、飲食、官誥、筆硯、算秤等經卷針線應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謂之‘試晬’,此小兒之盛禮也。”吳自牧在《夢梁錄》中也記載說:一戶人家小兒滿週歲時,“羅列錦席於中堂,燒香秉燭,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綵緞花朵、官楮錢陌、女工針線、應用物件、並兒戲物,卻置得周小兒於中座,觀其先拈者何物,以為佳讖。”到元代之後,此習俗更加盛行,被稱之為“期揚”,直到清代才有“抓周”、“試周”之稱。
在古代,嬰兒週歲曰“晬”,也謂之為“周晬”。因此,民間把專為盛放小兒抓取什物的盤子稱為“晬盤”。今天,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就珍藏著一件皇子抓周使用過的“晬盤”。光緒年間的《宮中現行則例》第二卷“典故”一章中詳細記載,每逢皇子週歲“抓周”,均需要“例用玉陳設二事,玉扇墜二枚,金鑰一件,銀盒一園,犀棒一雙、弧一張、矢一枝、文房一具、晬盤一具、果品桌一張”,由宮廷太監屆時提前具牌奏聞,行文總管內務府領用。公主、皇孫、皇孫女抓周的晬盤中擺放物品同皇子一樣,只是公主、皇孫女不用弧矢而已。同治帝載淳于咸豐七年三月二十三日“抓周”,太監總管陳鸛在三月二日即“具紅折片”奏請皇上恩准,奉旨後便傳行內務府預備。載淳于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卯時開始抓周,先抓了書,再抓了弧矢,最後又抓了筆。《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也詳細記載了一則抓周趣事:“這年正是你的週歲,我去給你父母道喜。那日你家父母在炕上擺了許多的針線刀尺、脂粉釵環、筆墨書籍、戥子算盤,以至金銀錢物之類,又在廟上買了許多耍貨,邀我進去,一同看你抓周兒。”
不過,民間的“抓周兒”儀式一般都是在吃中午那頓“長壽麵”之前進行。一般的百姓人家,由於經濟條件有限,方式也多予簡化,僅用一銅茶盤,內放《三字經》或《百家姓》或《千字文》等一冊私塾啟蒙課本,一枝毛筆,一個算盤,一套燒餅油果,若是女孩則加擺鏟子、剪子、尺子等。講究一些的大戶人家則在床前陳設大案,在上邊擺放印章、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帳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還要加擺鏟子、勺子等炊具,剪子、尺子等縫紉用具和繡線、花樣子等刺繡用具等等。然後,由大人將小孩抱來,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誘導,任其挑選,視其先抓何物,後抓何物,以看其長大後的前途志向。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說明其長大後必乘天恩祖德,官運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則預示其長大以後好學,必有一筆錦繡文章,可以三元及第;如是先抓了算盤,長大後將善於理財,必成陶朱事業。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類的縫紉用具或鏟子、勺子之類的炊事用具,則表明其長大後善於料理家務。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長輩們雖心裡不快,但也不能當場就斥之為“好吃”、“貪玩”,而要說“孩子長大之後,必有口道福兒,善於及時行樂”等。
“抓周”儀式結束後,主人便端出歲糕、滾燙的燴菜、酒水等,和來賓一起享用,長輩們對小孩的前途則寄予厚望,祝賀孩子年復一年,吉慶平安,健康成長。
現如今,在我國許多地區仍會在小孩滿週歲時讓孩子來“抓周”,但已沒有了過去的那些講究,純粹是一種取樂逗趣的遊戲,以助孩子週歲歡樂之興。
荊楚民間舊時殯葬習俗
荊楚民間舊時殯葬習俗,從亡者停止呼吸時始,即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它們依次為:
燒“落氣紙”:即死者直系親屬,在已經確認死者亡故之際,便置一瓦盆於靈床前,在盆中焚燒冥鈔或紙錢,意為讓亡魂“持幣上路”。
淨身:由死者直系親屬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給死者擦淨軀體,通常以“三袱子”為限,即抹拭時將布帕浸水擰乾三遭,稱“三把”。一把抹頭臉,二把抹胸腹,三把抹腳腿。淨身亦稱“洗喪”。
換衣:給亡者換上乾淨衣褲鞋襪。若是青壯年夭折上有父母者,手臂上應戴黑紗;老年人的褲帶用白棉線合股系扎,合股線的支數以其年齡而定,老年人換衣稱“穿壽衣”。
開弔;將亡者抬上靈床,置於靈堂的白布帳幔之後。供桌上置燭臺香盆和死者遺像。直系親屬的女眷一邊哭一邊訴說死者生平,內容多為敘述死者一生中所經魔磨難,聲調哀婉動人,悽切悲慟,稱“哭靈”。親友前來祭奠,進門前先放一掛爆竹,喪家亦燃放爆竹以示應答。弔客上香,通常以三炷為限,或鞠躬致禮,或跪拜叩頭,皆由死者親屬中的男性直系晚輩在靈堂左側跪拜答謝,稱“孝子謝”。停靈時間以單數為限,三日、五日或七日不等。開弔期間,有的延請僧、道做法事以超度亡魂;夜間還聘邀專門的民間藝人來唱“喪鼓”,其鼓詞多為民間神話故事。弔客所送“祭儀”多為布料,須寫好挽籤懸掛於靈堂兩側,稱為“掛祭帳”。
出殯:即送亡者前往墓地,抬死者上路之始,稱為“起靈”, 起靈時,孝子需將焚化紙錢的瓦罐擲碎在靈堂供桌之前,稱為“甩盆”。抬靈床多為八名精壯漢子,死者親屬須排除在外。出殯亦稱:“送葬”,有的請道士執桃木劍在前“開路”,孝子則披麻戴孝躬行於靈床(或靈柩)前引導,眾至親好友一路將其送至墓地。送葬佇列行進途中,有親友在道旁設香案“路祭”的,孝子須下跪答禮。
設靈與圓墳:亡者落葬後,家中應設靈位於廳堂左側,稱“設靈”;三日後親人去墳前祭掃,稱為“圓墳”。以死者去世之日算起,親人在每一個第七日應在靈位前點燭燃香,舉行祭奠儀式,到第五個“七日”為止,稱為“做五七”。三年孝滿,遂將靈位焚化,謂之“除靈”。
滿週歲“抓周兒”
什麼是滿週歲“抓周兒”?滿週歲“抓周兒”是什麼意思?你瞭解滿週歲“抓周兒”嗎?下面為大家介紹滿週歲“抓周兒”。
滿週歲行“抓周兒”禮的風俗,在民間流傳已久。宋·吳自牧《夢梁錄·育子》載:“其家羅列錦席於中堂,燒香秉燭,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綵緞花朵、官楮錢陌、女工針線、 ...
“抓周兒”風俗
滿週歲行“抓周兒”禮的風俗,在民間流傳已久。宋·吳自牧《夢梁錄·育子》載:“其家羅列錦席於中堂,燒香秉燭,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綵緞花朵、官楮錢陌、女工針線、應用物件、並兒戲物,卻置得周小兒於中座,觀其先拈者何物,以為佳讖。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謂此為“小孩之盛禮” ...
滿週歲行“抓周兒”禮
滿週歲行“抓周兒”禮的風俗,在民間流傳已久。宋·吳自牧《夢梁錄·育子》載:“其家羅列錦席於中堂,燒香秉燭,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綵緞花朵、官楮錢陌、女工針線、應用物件、並兒戲物,卻置得周小兒於中座,觀其先拈者何物,以為佳讖。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謂此為“小孩之盛禮” ...
滿週歲的“抓周兒”風俗
週歲行“抓周兒”禮的風俗,在民間流傳已久。宋·吳自牧《夢梁錄·育子》載:“其家羅列錦席於中堂,燒香秉燭,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綵緞花朵、官楮錢陌、女工針線、應用物件、並兒戲物,卻置得周小兒於中座,觀其先拈者何物,以為佳讖。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謂此為“小孩之盛禮”。 ...
冬至的民間傳說和習俗
從冬至開始白晝漸長,民間說“過了冬,一天長一蔥”是以中午門前的日影為測標,所以又稱這天為“長至”。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民間傳說
餛飩麵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 ...
倉頡造字與民間惜字習俗
倉頡造字
我的家鄉在甘肅一個邊遠的農村,小時候啟蒙是在私塾,記得入學的第一門功課是讀《三字經》,然後是《百家姓》、《弟子規》,讀書的同時要練習寫大字,我們那裡叫“寫仿”,就是通常所說的描“紅模子”。開始時簡裝訂好的仿本交給老師,請先生寫“紅模子”,自己描寫,漸漸地脫離紅模子,自己寫,每天寫一張紙,交給 ...
蘭州城關區民間壽慶習俗
蘭州城關地區,男女達60歲時 (花甲),生日方稱為壽。普通人家吃一頓長面(意為長壽麵)作為慶賀。有地位的或富裕人家的老人壽慶,則要大辦。祝壽者送壽桃(點心)、壽幛、壽聯、衣料、現金等。80年代以來,歐美習俗傳入中國,祝壽者改送大蛋糕等,也有送煙、酒和營養品的。主人則置辦酒宴款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