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民間舞蹈—滄州落子

民間舞蹈—滄州落子

  滄州落子是冀中一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歌舞。據滄縣縣誌記載: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個小場子,起源於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1796一1821年)。傳統的落子,女的腳踩寸蹺(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點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線美,講究韻味兒。扇舞的風格瀟灑,板舞的動作幅度大,節奏變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傳統節目,內容大多是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愛情故事和人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風箏》、《嘆情郎》、《繡手絹》、《尼姑思凡》等。其中《榮莉花》、《放風箏》經過加工、整理,更加優美動人,成為舞壇上久演不衰的保留節目。

  已故的著名民間舞蹈家周樹棠在繼承和發展滄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貢獻。周樹棠從小在“落子坊”學藝,經過四十多年的磨練,自成了落子舞的一個藝術流派。他的舞蹈動律特點是,突出地刻畫了女性“三道彎”的舞姿造型:頭是歪的,腰是擰的,腿是曲的,線條兒美,韻味兒濃,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莊。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我國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優長。周樹棠認為,民間舞不發展,不創新,就沒有生命力。為了發展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從各民族民間舞中,曾記下許多舞蹈語彙和舞姿動律,經過一番剖析和鑽研,把許多舞蹈語言溶化到落子舞當中,進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動作組合。這些瑰麗多采、千姿百態的動作,增強了落子舞的表現力,發展了落子舞的傳統藝術。

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歌舞:滄州落子

  滄州落子是滄州文化中有意思的一種漢族民間歌舞。是河北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一。至今已經流傳在滄州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想要了解地方特色,那麼就是得了解這個特色舞蹈了。一定不會有錯的!

  據滄縣縣誌記載: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個小場子,起源於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1796-1821年)。傳統的落子,女的腳踩寸蹺(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點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線美,講究韻味兒。扇舞的風格瀟灑,板舞的動作幅度大,節奏變化多,非常明快。

  落子的傳統節目,內容大多是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愛情故事和人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風箏》、《嘆情郎》、《繡手絹》、《尼姑思凡》等。其中《榮莉花》、《放風箏》經過加工、整理,更加優美動人,成為舞壇上久演不衰的保留節目。

太行山千年民間舞蹈霸王鞭

  全國垂釣俱樂部挑戰賽時下正在山西榆社縣舉辦,當地一流傳千餘年的古老民間舞蹈霸王鞭受到來自天南海北人們的喜愛。節奏明快、粗獷豪放、鏗鏘有力的太行山上農家舞蹈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8月13日夜晚,人們在當地雲竹湖畔盡情欣賞此民間藝術。

  榆社縣委書記粱潞陽告訴記者,榆社縣的霸王鞭有著悠久歷史與文化內涵,它集舞蹈、武術、體育於一身,受到民眾的喜愛。昔日,人們原本在隨心所欲手舞足蹈,在歡呼戰爭勝利,如今已逐漸演變為一民間舞蹈,歲歲流傳,至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

  人們在舞蹈現場觀賞到,榆社霸王鞭的道具比較簡明,表演者手中的雙鞭便是全部家當。仔細看去,此鞭用長約l米的木棍或竹竿製成。棍杆兩端繫上小鐵環、銅環,並系紅綢布條或金色穗條。舞動起來,叮噹作響,綵綢飛轉飄揚,煞是好看。

  據稱,霸王鞭起初以鞭端磕打四肢為其基本動作,後來演變到磕、打、推、挑、轉、翻、蕩、搖、擺、甩十種花樣。霸王鞭快慢結合,剛柔相濟。時而節奏明快,鏗鏘有力。時而節奏和緩,輕柔飄逸。其多姿多彩,富於變化。

  霸王鞭的基本技巧是用鞭端磕打四肢為基本動作。舊日傳統的打法為“四點法”。一點磕左手,二點磕右肩,三點磕左肩,四點磕大腿,五點磕左小臂,六點磕右大腿,七點右小腿,八點左腳掌。後又發展為“四十點法”,即在“八點法”基礎上又新增三個“八點”,兩個“四點”。磕打的位置 不僅限於四肢,還磕打手腕、腰、腿外側、後肩等部位,同時還雙鞭互磕、觸打地面。

  粱潞陽細解霸王鞭整套動作其中奧妙。他稱,霸王鞭源於古時武術,發展到現在表演霸王鞭並沒有什麼危險性。動作看似簡單,普通人也能在一定的指導下很快學會幾個招式,但要學精整套動作則需要長時間不斷學習和訓練。

  幾位外鄉青年遊客看過舞蹈之後,不禁心血來潮,在躍躍欲試,只累得滿頭大汗,引來周邊人鬨堂大笑。

  舞蹈老師介紹,霸王鞭起初以鞭端磕打四肢為其基本動作,舞鞭時快慢結合,剛柔相濟。節奏和緩,輕柔飄逸,富於變化。

  霸王鞭還有三大特點:舞蹈道具與演員的正式服裝均以大紅和金黃為基調,加上明快的音樂伴奏,呈現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此外,霸王鞭具有鮮明的民眾體育活動性質。每當一對對青年男女表演起鞭舞時,全身各個肢體都在運動,自然起到健身效果。另外,人們久練霸王鞭舞,還可增強人們的搏擊能力。

  如今,當地文化部門對此民間文化遺產在加大保護,對霸王鞭的舞蹈、音樂、配器等進行大膽改革,使其更具有時代特點,經常為海內外來此遊玩的客人點名表演的“保留劇目”。


高山族民間舞蹈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和音樂,這種源於生產和生活的表達喜怒哀樂的方式是樸實而奔放的。高山族同樣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為了表達他們對豐收、對神靈的感情,他們透過肢體的語言來傳達他們的感受,每當舉行祭祀儀式,他們都要用歌舞來“娛神”,把良好的祝願傳達給神,祈求神靈的保佑。   高山族的舞蹈大多為集體舞,這是 ...

吉安民間舞蹈蚌殼精

  蚌殼精在吉安市流傳很廣,是很受群眾喜愛的民間舞蹈。   蚌殼一般用竹篾扎制,有的外表裱上彩紙,有的縫上彩布,畫上一圈圈殼紋。蚌殼精多為2人表演,即一位花枝招展的少女扮蚌殼精,站在蚌殼裡,兩手提起兩扇蚌殼,能開能合;一位是手握魚網,腰挎魚簍,頭戴草帽的老漁翁。也有的地方由6人表演:1人扮蚌殼精,稱主蚌,1人 ...

泰山民間舞蹈

  民間舞蹈有40餘種。其中, 竹馬、獅子、龍燈、高蹺、跑驢、旱船、抬花轎、騎驢、推車、大頭娃娃、花棍、抬贓官、抬芯子、花車、明月和尚渡劉翠、鋦大缸、雲燈、腰鼓、秧歌、鼓子秧歌、皮筋頂燈、鯉魚戲鳥、大唱板、姜老背姜婆、送娘娘、昆舞劍、花鼓鑼子、“十八大姐鬥王皮”等流轉較廣。較大的村莊,多在春節、正月十五燈會期 ...

新鄉民間舞蹈

  新鄉民間舞蹈,可追溯至公元前。夏禹(約公元前21世紀)祭祀時所用的“禹步”,為新鄉“巫舞”之源。武王伐紂(約公元前1066年),陳兵牧野(今新鄉牧村一帶),丑月(二月)滅商。武王所率卒,歌舞之風頗甚,對新鄉民間舞蹈的昌盛,影響很大。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到過鄘南(今新鄉),在汲縣留下了“孔子擊磬處”。孔子 ...

河北民間舞蹈

  在春節期間,河北各地的農民業餘藝術家們,舞動著五彩繽紛的花扇和綵綢,伴隨著節奏鮮明的鑼鼓聲和旋律優美、高亢清脆的嗩吶聲,在農村、城鎮的街口翩翩起舞,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我省的民間舞蹈基本上是以秧歌為主,其他還有各種燈類、鼓類以及借用道具表演的獅子舞、竹馬、旱船、花船、小車、大頭舞等共140多種。冀東有地 ...

石泉傳統民間舞蹈—火獅子

  石泉舞火獅子產生於民眾的勞動之中,據考古調查,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已在秦巴山地、漢水流域繁衍生息、人們常與百獸率舞。今石泉城關馬嶺壩、長安壩、毛家灣、池河鎮譚家灣、後柳鎮八畝地就是儲存遺物較多的新石器時代和秦漢時期遺址,從文化堆積層和石制器具及陶灶等看,當時這裡的農業較發達、先民聚居時間較長。石泉境內群山 ...

波爾卡是歐洲哪個國家的民間舞蹈

  捷克的一種民間舞蹈。以男女對舞為主。基本動作由兩個踏步和一個跳踏步組成。於十九世紀中葉風行全歐。大致分為急速、徐緩和瑪祖卡節奏等三種類型。一般為二拍子,三部曲式,節奏活潑。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最先用之於歌劇和器樂創作中,如歌劇《被出賣的新娘》中的波爾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