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求明朝王陽明詳細資料

求明朝王陽明詳細資料

  王陽明,生於1472年10月31日,死於1529年1月9日。

  弘治十二年,舉進士,第二年,授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後改兵部主事。

  弘治十八年,先生專志授徒講學,和湛甘泉結交,共以倡明聖學為事。

  正德元年,被權宦劉瑾排擠,謫貴州龍場。

  正德五年,升江西吉安府廬陵縣知縣。

  正德七年,從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升授南京太僕寺少卿。

  正德十一年,升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平定匪徒暴亂。

  正德十四年六月,

歷史明朝王陽明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王守仁生於1472年10月31日,死於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即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為什麼王陽明被稱為明朝第一牛人

  1、軍事才能突出,打法詭異,他從來不與敵人正面交鋒,都是聲東擊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經常搞得敵人暈頭轉向。

  2、哲學貢獻大,他突破了朱熹的理學理論,建立了“心學”,而且他不論門第,廣招學生,諸如王艮、李贄、徐階等。這彷彿讓人在他身上看到了孔老夫子的影子。此後,他的心學不但在中國發揚光大,還飄洋過海到了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

  3、王守仁雖為文武全才(射箭相當準確),先後清理匪寇,平定叛王。

  4、文學才能突出,許多詩句至今流傳。

  5、最重要的是,王守仁一生為官清正,從沒有收過禮、也沒有送過禮,處處為老百姓著想。


先生全部作品

  1、《歸隱》是先生所著的散曲;   2、《傳習錄》是哲學著作,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詞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   3、《答友人問》也是哲學著作,辯證得探討了知與行的關係;   4、《大學問》這本書是王陽明的綱領性哲學著作,被其弟子們視為儒家聖人之學的入門教科書。   5、《語錄》這 ...

關於象棋的詩

  1、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自幼才思敏捷,經常逢事作詩,一一首《哭象棋詩》就是他即景而作的。   2、有一次,因他貪下象棋,忘了回家吃飯,母親一氣,奪了他的象棋,扔到河裡。他看著象棋隨水漂流,搖首頓足。哭之以詩:   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墮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 ...

劉伯溫是浙江哪裡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 ...

簡介

  1、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寧波餘姚人,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軍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軍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學藝術造詣。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諡文成。他一生仕途坎坷,然治學不倦,成就卓著。他創立的“心學”思想體系,積極追求個性解放,衝 ...

龍場悟道的龍場在哪

  王陽明龍場悟道在貴州的龍場。王陽明生於浙江餘姚。父王華,王華在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中了狀元,王陽明隨父移居北京。於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當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在龍場安靜困難的環境裡,王陽明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忽然頓悟。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 ...

格物致知的意思

  1、格物致知這個成語家喻戶曉,是中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對古代科學發展從思想上有所影響,其基本意思是說:考察事物,獲得知識。   2、我們今天倘要明白格物致知原意,就要把它放在產生《禮記·大學》的時代,參考儒家其他經典,尤其是孔子的認識論思想,綜合加以考察。《中庸》的強調可以看做是對格物致知學說的註解。 ...

歷史上記載會武功嗎

  1、會的,《明史》中有明確的記載,原文是:忠、泰故嘗納宸濠賄者,氣懾不敢復言。已,輕守仁文士,強之射。徐起,三發三中。京軍皆歡呼,忠、泰益沮。   2、王守仁出生於1472年10月31日死於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