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河南宗教文化:河南佛教文化

宗教文化:浙江佛教文化

  佛教這是一個外來的宗教,但是卻在中國遍地開花,繁榮盛強。佛教場所一般喜歡開設在深山之中,人跡罕至有利於佛教修身養性。而擁有天然地利的浙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佛教聚集之地,在浙江文化裡擁有特殊的地位。

  浙江佛教

  位於浙江省東北部、舟山群島最東邊的一個秀麗的小島。普陀為普陀洛伽之略,梵語“補怛洛迦”,意譯“小白花”。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合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

  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應化的聖地。據佛教史籍記載,唐大中年間(847-859)有一印度高僧來此參拜,親眼看到觀音菩薩現身說法,並授以七色寶石,故稱此為觀音顯聖地。

  後日本僧人惠萼(一作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歸國時途經普陀,幾次欲登舟東渡,皆被海浪所阻,舟不能行。於是,即在普陀山東南角海邊建起“不肯去觀音院”供奉該像。自此,普陀山成為觀音菩薩的道場,開始建立佛寺。此後歷代皆有興建。清末,普陀山除建有三大寺外,還有七十餘庵和許多茅蓬,世稱“海天佛國”。

  普陀山現在除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外,還有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等三十幾座著名寺院,並辦有佛學院一所。

  天台山佛教城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是專業研究發掘整理佛教傳統文化藝術的單位。坐落於佛教天台宗發祥地和道教南宗祖庭——浙江天台山隋代古剎國清講寺前。天台山佛教造像藝術已有二千多年曆史,天台山佛教城繼承和弘揚了天台山傳統造像藝術。

  佛教城製作的佛像被公認為無論是造型設計還是製造技藝以及選料等方面都是現代無雙,是世界宗教造像之精華。一九九二年世界佛教大會在新加坡召開,與會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代表一致認為,中國天台山佛教城造佛藝術最受世界佛教信徒親睞和信賴。

  世界佛教大會授於中國天台山佛教城法人代表湯春甫為“佛藝大師”榮譽。近三十多年來,天台山佛教城製作的大小佛像貳萬玖仟餘尊,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韓國、日本、中國臺灣、泰國、英國、美國、加拿大等6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寶館及宗教部門珍藏陳列供奉。促進了國際交流和合作,增進了人類社會和諧相處。成為世界精神文化藝術寶庫中的重要一員,為人類文進步和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

河南宗教文化:河南佛教文化

  宗教文化在中國的歷史上已有上千年,它經過時間的檢驗,經過歷史的長流被人們傳承至今。宗教文化在每個民族、每個城市都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及保護,而河南省一直是歷史中的名城,河南佛教文化也在河南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對於河南宗教文化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河南文化為你帶來更多內容,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佛教,在東漢時由印度傳入中國,信奉出家者,男的稱和尚,女者稱尼姑,和尚住寺院,尼姑住庵堂。佛教宗派繁多,宋代以後,境內佛教屬禪宗的曹洞宗。

  西魏大統元年(535年),境內建有中興寺(亦稱燈禪寺)1座,為佛教傳入縣境之始。西魏之後,境內佛教發展較快,佛寺修建頗多,至唐朝肅宗、代宗時佛教發展初具規模。據《菩提寺志》碑文記載:唐高宗永徽年間(650—655年),菩提祖師朱智勤在老莊鄉杏花山建立菩提寺,時有房舍殿宇200餘間,香田700畝,僧人170餘名,此後百餘年間僧人發展到300餘人。唐會昌三至六年(843~846年),武宗旨諭天下“滅佛興道”,境內香田和從教人員頓減。宋朝建立,佛、道並重,佛教重獲生機。金朝時,境內佛教受地方官府限止而趨衰微。

  元朝,統治者對宗教採取“相容幷蓄”的政策,境內佛教振興,先後修建多座寺院。惠宗至正元年至二十八年(1341~1368年),菩提寺僧德欽重建菩提寺與楊營鄉賈莊村的燈禪寺,縣城東門內的延壽寺,石佛寺鎮洪教寺、馬隱寺、三教寺(原稱石佛寺),在老莊鄉建的園朵寺,四山鄉的寶林寺、福勝寺,王崗鄉的龍泉寺,棗園鄉的復興寺、孤峰寺等10座佛寺。明代,太祖朱元璋推崇佛教,佛事興盛。永樂至萬曆年間(1403~1620年),先後又建老莊鄉明月寺,賈宋鎮圓通寺、清涼寺,王崗鄉廣泉寺,張林鄉狼冢寺,柳泉鋪鄉大莊寺,晁陂鎮彌陀寺,安字營鄉園明寺,二龍鄉觀音寺、雙泉寺,盧醫廟鄉冢上寺(原名大乘寺),彭營鄉隆興寺、太子寺,石佛寺鎮曹營的普門寺,城郊鄉的雙泉寺等12處15座。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僧宣智禪師重修中興寺。弘治四年(1491年),重修二龍鄉的觀音寺。

  嘉靖四年(1525年),重修四山鄉的寶林寺。萬曆九年(1581年),重修安國寺的大佛殿。十三年(1585年),僧秦貴禪師重修馬莊鄉侯莊寺。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安國寺塔。四十五年(1617年),重修菩提寺藏經房。天啟元年(1621年),重修二龍鄉雙泉寺。明末清初,由於戰亂,全縣多數寺院無守寺僧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高宗通令全國取消“官給度牒制”,此後佛事活動迅速發展。乾隆二十年(1755年)、光緒三年(1877年),除重修菩提寺和原有其他佛寺外,又新建二龍鄉紅雲寺、白雲寺和棗園鄉的華嚴寺。境內歷代共建佛寺31座。

  其中規模宏大、衣缽相傳不絕的有菩提寺、延壽寺、彌陀寺,寶林寺,陽安寺,中興寺。菩提寺山水風光清幽,建築雄偉,佛事興盛,為南陽一帶名剎。光緒三十年(1904年),鎮平奉南陽知府令,將部分宗教場所改為學堂。除菩提寺和有影響的佛寺予以保留外,餘皆被廢。民國初期,因戰亂兵燹,縣內寺院多被毀壞,民國17年(1928年)。19年(1930年),彭禹延倡辦自治時亦將一些寺廟改為學校。至鎮平解放前夕,全縣有佛寺1座,寺房122間,僧侶87人。

  建國後,較完整的寺院,僅餘菩提寺,時有和尚30人,香田百餘畝。1951年,土地改革時,按照國家政策,香田分給當地貧下中農。對寺內和尚,每人留給雙份土地,使其自種自養。1953年,寺僧僅有釋然芬等10人。1959年,縣興辦林場,僧人所耕種的土地劃歸國有,時僧人年事已高,均轉為“非農業戶口”國家給予生活費用補貼。“文革”破“四舊”中,菩提寺、延壽寺、安國寺、陽安寺、侯莊寺等佛寺內的建築物均遭嚴重破壞,菩提寺經卷被燒。1980年後,宗教活動恢復,菩提寺有還寺僧人4名。1983年,寺僧釋清浩參加河南省佛教協會。

  民國8年(1919年),侯莊寺僧人修黃土河、礓石河二橋,接通鎮平、鄧縣道路。義倉清同治十年(1871年),菩提寺設義倉,將豐年餘糧和寺僧募化俗眾饋贈物資存於寺中,於荒年施捨救濟貧民。光緒三年(1877年),農業歉收,曾開倉舍米舍粥。

  建學較大佛寺均設有學經班,以培養佛門弟子,開設“讀經”或“外經”課。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春,菩提寺在寺莊創辦“救濟小學”(初級小學),民國34年(1945年)春,因日軍犯境停辦。是年秋,抗戰勝利,寺僧創辦佛學苑,接受年青和尚和農家子弟入學。

宗教文化:江西道教文化

  道教是根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是我國崇拜鬼神之說的的理論依據。主旨在於追求長生不老和得道成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而江西因其名山好水眾多成為了公認的道教源流之地。是江西文化精神的特殊表現形式。

  江西道教的源流之地,龍虎山是公認的道教祖庭。道教是中國人獨創的精神產品,雖然由來已久,與信奉黃、老學說的道家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但正式成為一門宗教卻是在東漢時期。江西道教文化特別悠久深厚,自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煉丹傳道始,建立天師道,世襲相傳長達六十多代,迄今綿延近兩千年。

  在中國歷史上除孔子世家外,無與倫比。它既是我國建立最早的道教,又是影響最大的宗教組織。其教義盛傳東南亞,遠播歐美。現尚儲存完好的“嗣漢天師府”是歷代張天師起居之所,規模宏偉,建築瑰麗,號稱“南國第一家”。此外,南昌西山、樟樹閣皂山、上饒三清山、萍鄉武功山、南城麻姑山等都是著名的道教勝地。

  龍虎山原名雲錦山。東漢中葉,道教創始張陵(亦稱第一代天師)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龍虎山因而也成為中國道教發祥地。自張陵以後,道教天師在這裡承襲了63代,歷1900年,是我國一姓嗣教時間最長的道教,素有北孔南張之稱。

  自古以來,江西的名山大川、風景勝地,就是神仙方士和黃老道們活動的重要場所。傳說黃帝的樂官伶倫曾隱居於南昌西山修道煉丹。西山,古稱洪崖山,因伶倫或曰洪崖先生而得名。西山還被稱過逍遙山、散原山、南昌山等。

  據周景式《廬山記》記載,有一個“生而神靈”名叫匡俗(續)人,曾隱居在九江廬山的深谷老林中,求仙學道,被漢武帝封為“南極大明公”。還傳說流傳很廣、影想很大的麻姑女壽仙就誕生在山姿奇秀、風景美麗的南城縣麻姑山。早在漢昭帝時,就有仙人浮丘公及弟子王、郭二仙在丹霞山修道。

  據道書說,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從四川南下江西龍虎山,繼承祖業,開創天師道龍虎宗。龍虎宗經魏晉南北朝、隋唐成長壯大起來,到宋時張天師已由一教之主,發展到提舉三山符篆,即龍虎山、閣皂山和茅山,前兩山都在江西;到元時進一步被封為“正一教主”和主領江南道教。明初,天師道達到鼎盛時期,發展到掌管天下道教事。

  江西道教對道教思想理論有很大的發展,如天師道對道教“道論”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天師道早期對“道論”的神學化;二是天師道變革時期對“道論的”玄學化;三是天師道興盛時期對“道論”的演化,即把外在於人的“道”變為直指人內心的“道”。

  又如淨明道的特點是融匯道、儒、釋,倡導三教歸一。認為道教的淨明,儒教的忠恕,佛教的大乘,三教之旨,殊途同歸。淨明是對內心修煉的要求,忠恕是對行持的要求。江西道教對科學技術的貢獻。在煉丹方面,著名的有張陵、葛玄、葛洪、張宇初等;在符、籙、齋、醮方面,有與科學暗合的地方,故有所謂的“靈驗”。

  在養生方面,內煉理論和內煉實踐都很豐富。如天師道早期經典《太平經》和《老子想爾注》闡述了“守一”等煉養之道,主張以合煉精氣神三者為一、寶精惜氣嗇神為養壽之要,這一思想後來一直被奉為道教養生學之要旨。張陵的“九鼎丹法”就是內煉的一種。而神霄派就是以內丹和符籙結合而成的道派,主張內煉成丹,外用成法。

  江西道教在文學與藝術方面有很多價值很高的創作。如道教宮觀宏偉華麗的建築藝術;大量至今仍閃爍其光輝的詩、文、碑刻、記傳等;特別是為了祈禳奏章而發明了“青詞”或曰“綠章”的一種文體而流傳於世;還有在道場從事齋醮活動中所運用的各種儀式,比如有音樂、有歌唱、有舞蹈等等,給人民群眾以深刻的印象,成為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精華之一。


不同地方的文化石家莊酒文化

  都說吃酒席,酒是餐桌上的必備物品。喜慶、節日的時候都少不了酒,酒也是交友的必備。酒,也是孝敬長輩的東西。喝酒,也是講究規矩的,不同地方的酒文化不同。在石家莊文化中,酒文化是怎樣的呢?   1、人人平等。   在石家莊喝酒,要遵守的規矩是:客人到齊,大家落座,冷盤上齊,這時宴席就可以開始了,斟滿白酒,全體人 ...

飲食文化德國飲食文化

  我們都知道,德國是一個“大塊吃肉、大塊喝酒”的一個地方,人居每年的豬肉耗量差不多是六十五公斤作用。也是一個啤酒遍佈任何場合的地方。那麼,大家知不知道德國飲食文化都有哪些嗎?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德國飲食文化: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9%為德意志人,其餘1%是丹麥人和猶太人,居民主要 ...

宗教知識漢傳佛教是什麼意思?

  漢傳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劃分的佛教派別,流傳於咱們中國,位北傳佛教當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為主。在歷史上,韓傳佛教同時也受到了北傳佛教以及南傳佛教的影響。那麼,漢傳佛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宗教文化的角度來學習瞭解一下吧!   什麼是漢傳佛教:   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為現代的漢 ...

宗教知識南傳佛教是什麼意思?

  南傳佛教又被我們稱為“上座部佛教”。其實南傳佛教指的是盛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的一種信仰佛教。它是原始佛教時期之後,部派佛教中的一種派系。那麼,大家知不知道南傳佛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宗教文化的角度來了解了解吧!   傳教歷史:   公元前三世紀,由阿育王的兒子馬興德長老組 ...

發達的土著文化三星堆文化的歷史地位

  三星堆文化是巴蜀考古的一大重要發現,它的研究涉及面極廣,在各大方面都有重要的成果問世。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巴蜀文化中一起去看看,瞭解關於三星堆文化的歷史地位,看看它發展中產生的地位作用。   文化位置:   中國古代的蜀文化和巴文化,分佈地區有別,但卻彼此相鄰,其文化面貌儘管有差別,卻有很大的相似性。 ...

探尋歷史文化古代巴蜀文化中心

  這期巴蜀文化為我們帶來探尋歷史文化:古代巴蜀文化中心。巴文化、蜀文化源遠流長已有5000餘年發展歷程,在中國上古三大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與齊魯文化、三晉文化等地地域文化共同構成輝煌燦爛的中國文明。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可能感興趣》》巴蜀文化特色   巴文化、蜀文化源遠流長已有5000餘年發展 ...

民族文化滿族婚俗文化

  婚俗文化在文化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它屬於隱形文化,平常並不會表現出來,只有在結婚的時候才會表現出來,滿族文化中也有自己的婚俗文化。   那麼,滿族婚俗文化是什麼樣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滿族自皇太極當政之日起,就嚴禁家族內婚,嚴禁童婚,但通婚範圍僅限於滿與滿蒙等族之間,禁止與漢族通婚,1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