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河姆渡文化的三大發明是什麼

河姆渡文化的三大發明是什麼

  河姆渡文化的三大發明,如下。

  1、榫卯結構房屋。榫卯結構,中國古建築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樑,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

  2、二經二緯編席法。將紗線從一邊到另一邊做橫向往復運動,或圓周運動。配合織針運動就可以形成新的針織線圈。緯編針織物紗線走的是橫向,織物的形成是透過織針在橫列方向上編織出一橫列一橫列的上下彼此聯結的線圈橫列所形成的。

  3、夾炭黑

河姆渡文化出現時期

  出現於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幹欄式房屋"的遺蹟。

  1973年,第一次發現於浙江寧波餘姚的河姆渡鎮,因而命名。它主要分佈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島。經科學的方法進行測定,它的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村落遺址,反映了距今約7000年前長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況。

  現存遺址:河姆渡遺址、鯔山遺址、鯗架山遺址、慈湖遺址、小東門遺址、傅家山遺址、名山後遺址、塔山遺址、田螺山遺址、白泉遺址、靈山遺址。

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河姆渡是母系社會嗎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反映了約7000年前長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況。他們使用骨器、木器、石器和陶器,種植水稻,飼養家畜,建造木結構房屋,過著定居生活。那麼他是母系社會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河姆渡一帶系沼澤地,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時,木樁上架設縱橫交錯地龍骨(地梁),其後於地樑上鋪設10多釐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樑、敷櫞、蓋頂。地板起防溼、御蟲蛇作用。其下可用來豢養家畜。地板上為起居住室。從柱子高度看,人還不能直立進出,但較巢居已大有進步。

  房屋規模大小及內部結構,視居住成員多寡而定,從住宅營建看,河姆渡人已較熟練地掌握伐木、加工成樁、柱、梁、板等建築構件技術,樑柱間已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不同榫卯形式均基本符合受力要求,與晚期木構大致相同,木構件上刻有雙圓、直線、斜線、植物莖葉等裝飾圖案。

  因工具限制,加工顯得較粗糙。銷釘的使用和企口板的發明,揭示七千年前先民已較熟練掌握房屋建築技術,體現原始人征服自然、改造社會毅力,為中國古典建築木結構技術對世界建築史的獨特貢獻奠定基礎。遺址還出土6支木質船槳,1支外形基本完整,輪廓清楚,分槳柄、槳葉兩部分,一塊原木製成,形如長柄樹葉,柄上刻滿線條組合圖案,輕巧實用,與現代遊船划槳大體接近,是目前中國已發現船槳中最古老一支。

  船槳及一隻陶舟均證明河姆渡人已開始用船、筏載人荷物、浮水採集。第三、四文化層中還出土200多件木器,有刀、匕、錘、鏟、矛、碗、筒、小棍、器柄、紡輪、蝶形器等,不少器物為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所少見或未見。用於生產的佔大多數,木錘系加工錘擊工具,木予是狩獵扎戳武器,木碗為生活用品,木質器柄則是石器工具發揮更大效用的附屬件小木棍既是農業點穴播種工具,也是採集野生植物時挖根刨莖的採集工具。


兩大原始文化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那麼他和同處於母系氏族公社繁榮階段的半坡氏族生活方式上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河姆渡遺址發掘發現的文物遺存具有數量巨大、種類豐富的特點,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榮時期人們 ...

遺址在哪個省:浙江省餘姚縣的文化遺址

  中國考古學家夏鼐把這一發現稱為建國以來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重大成果,並指出河姆渡文化發現的意義在於表示長江下游地區在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性。那麼河姆渡遺址在哪個省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河姆渡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1954年前屬於浙江慈溪市)座標範圍東經120至121度,北 ...

與半坡人相比哪個出現的時間更早

  河姆渡與半坡人相比河姆渡出現的時間更早,具體如下。   1、河姆渡原始農耕:   時間:距今七千年   工具:使用磨製石器,骨器、木器   生產:原始農耕,種植水稻,飼養家畜,製造陶器   生活:定居,住杆欄式房子,挖掘水井   文化:製作簡單的玉器,原始樂器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時間:距今 ...

遺址簡介

  河姆渡遺址簡介如下: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透過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幹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 ...

在什麼歷史時期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   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河姆渡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自下而上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至 ...

原始居民會紡紗織布嗎

  河姆渡遺址出土了許多紡織工具,其中數量最多的是紡輪,有300多件,質地以陶為主,還有石質和木質,形狀以扁圓形最常見,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狀。織的方面有經軸、分經木、繞紗棒、齒狀器、機刀、梭形器等,紡織專家認為這是原始踞織機的部件。出土的骨針有90多件,最小的骨針長僅9釐米,徑大0.2釐米,針孔大0.1釐米。 ...

的房屋特點,看原始社會的智慧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晚期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1954年前屬於浙江慈溪市),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那麼大家想知道他們那時候的房子是怎麼樣的嗎?想的話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河姆渡遺址兩次發掘範圍內發現大量幹欄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