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波數和頻率的關係,其實就是相速度於頻率的關係;
2、相速度由介質本身引數決定,均質介質不會發生頻散現象;
3、只有在非均質,比如層狀介質中,不同頻率波長不同,穿入介質深度也就不同,波長長的比如穿過幾層不同介質就會有與均勻介質不一樣的速度,不同頻率即對應不同相速度,即頻散。
1、波數和頻率的關係,其實就是相速度於頻率的關係;
2、相速度由介質本身引數決定,均質介質不會發生頻散現象;
3、只有在非均質,比如層狀介質中,不同頻率波長不同,穿入介質深度也就不同,波長長的比如穿過幾層不同介質就會有與均勻介質不一樣的速度,不同頻率即對應不同相速度,即頻散。
1、頻數與頻率的定義:頻數,指一組資料中個別資料重複出現的次數或一組資料在某個確定的範圍內出現的資料的個數,頻率是頻數與資料組中所含資料的個數的比。
2、頻數與頻率的聯絡:頻數具體地反映了資料分佈的情況,頻率反映了不同的資料或在不同的範圍內出現的資料在整個資料組中所佔的比例,它們都反映了一組資料的分佈情況。
3、各試驗結果的頻數之和等於試驗的總次數,各試驗結果的頻率之和等於1。
4、頻率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頻率的大小反映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頻率大,發生的可能性就大;反之頻率小,發生的可能性小。
汽車轉速越高,車速越快,兩者是一種正比關係。但是要注意的是,兩者並不是一一對等的關係,因為還要取決於當時的檔位,也就是變速箱的速比。
車速(km/h)=【輪胎寬度(mm)×(高寬比/100)×2+輪轂直徑()×25.4】×3.14159×60/1000000/最終傳動比/對應檔位傳動比×發動機轉速(rpm)。
也就是說,車速都是120km/h時,有的車發動機轉速是3000轉,有的車發動機轉速是2500轉,都屬於正常現象,因為每種車的傳動比不同,所以車速與轉速不是一一對等的關係。
傳動比越大,說明發動機轉很多圈,車輪才能轉一圈,傳動比越小,說明發動機轉一圈,車輪能轉好幾圈。打個比方,騎腳踏車,在前輪轉盤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後輪轉盤越小,在鏈條帶動下轉的圈數越多。
一般來說排量在2.0以下的手動擋轎車,貨車麵包車除外,120km/h的發動機轉速是3000轉左右,最高不超過3200轉。AT變速箱與手動擋相差不多,或者轉速要更低一些,一般CVT變速箱的車型轉速是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