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清明節的寒食指的是什麼?清明節和寒食節有什麼異同之處?

清明節的寒食指的是什麼?清明節和寒食節有什麼異同之處?

   清明節的寒食指的是什麼

  清明節的“寒食”指任何不經加熱的食物,因為清明節傳統不可以開火。但是在我國某些地區,比如浙江和福建,“寒食”也指一種具體的食物,這種食物以糯米粉為皮,包入青色和白色餡料,所以又叫“清明餜”。

   清明和寒食是一個節日嗎

  寒食節和清明節並不是同一天,他們兩個是不同的兩個節日。寒食節是在冬至後105日,也就是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與清明節的異同之處

  1.“寒食節”之上古“改火”說

  “寒食節”又稱為“禁菸節”、“冷節”或“百五節” 。從這個傳統節日的名稱上來看,可以得知在寒食節這一天人們只能吃“寒食”。實際上寒食節的起源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生活在當時社會中的人們每年初春季節,都要舉行尤為隆重的祭祀活動。

  而這個祭祀活動的主要環節就是,把上一年儲存的火種全部熄滅,這個舉動被時人稱為“禁火”。由於遠古時期並沒有發明火柴或打火機,所以上古先民只能透過儲存火種的方式,來滿足日常生活中對火種的需求。

  在舉行“禁火”祭祀活動之後,他們還會重新鑽木取火獲得火種。主要寓意是在新的一年裡能有一個新開端。雖然這種祭祀習俗在現代人的眼中看起來過於笨拙,但是卻表現出了上古先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自然崇拜與祖先信仰在寒食節體現得淋漓盡致。

  而這個祭祀活動隨著時代不斷變遷,由“改火”最終發展成為“禁火節”。當然“改火”的習俗也一直在不同朝代流傳,並與“禁火節”成為了當時社會中的主要習俗。在“禁火”期間上至皇宮下至普通人家,都不允許生火做法只能吃提前準備好的“寒食”。

  2.“寒食節”之春秋介子推說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都認為“寒食節”與介子推的傳說息息相關。相傳春秋時期晉國國君重耳因國家內亂,曾有過一段長達十九年的逃亡經歷。介子推作為重耳身邊的股肱之臣,始終不離不棄的陪伴在重耳身旁。

  在君臣走投無路之際介子推為了能讓,重耳活命不惜“割股啖君”。重耳其實就是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當重耳勵精圖治重新登上晉國國君之位時,曾毫不吝嗇的封賞介子推高官厚祿,但這位曾“割股啖君”的臣子卻“不言祿”。

  介子推只希望能夠侍奉母親頤養天年,但晉文公為了報答當年的不棄之恩,曾一而再再而三的登門請求介子推入朝為官。在被逼無奈之下介子推攜母歸隱綿山,但仍然不死心的晉文公為了逼迫其出山相見,不惜下令放火燒山逼其就範。

  但是性格耿直的介子推堅辭不就,最終介子推母子二人被大火焚燒而死。晉文公重耳感念介子推的忠心不二,於是將其葬於綿山併為其修祠立廟。同時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這其實就是“寒食節”的歷史由來。

  3.唐詩《寒食》中的“寒食節”

  中唐詩人韓翃曾作《寒食》一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首詩的大意為春季長安城道出飄散著落花;寒食節這一太難東風吹拂著皇宮內的柳樹黃昏時分皇宮中傳出“御賜燭火”,這些燭火的輕煙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韓翃撰寫的這首《寒食》其實是一首諷喻詩,按照舊俗“寒食節”這一天必須要“禁火”。但是受寵的宦官卻得到了皇帝御賜的“燭火”,這說明人們已經忘記了舊制。這首詩得到了唐德宗的賞識韓翃也因此飛黃騰達。

  唐代詩人沈佺期也曾創作過一首《寒食》,“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然”。這首詩歌所表達的含義其實也是,在寒食節這一天需要“滅焰”、“藏煙”,而這兩個舉動其實也是寒食節的主要寓意。

  按照曆法推算“寒食節”的具體日期,應該是在每年冬至以後的一百零五天。這個時節大約為清明節的前1-2天左右,從時間上來看寒食節與清明節特別臨近,而且從節日性質上來分析也可以得知,這兩個節日的主要習俗都是以祭祀為主。

  4.民間重要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為踏青節、行清節或祭祖節,相傳這個傳統節日也起源於上古時期。從其節日內涵可以看出清明節,其實主要包括自然與人文兩大方面。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其實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但隨著時間發展逐漸演變成為了傳統祭祖節日。

  據史料記載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時至今日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除了與曆法有一定關係之外,其實清明節的起源還與帝王將相“墓祭禮”息息相關。無論是上層社會中的祭祀禮儀,還是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都可以證明一點,清明節的主要習俗就是祭祖掃墓。

  唐代大詩人杜牧創作的《清明》一詩中,曾雲:“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從這首詩中可以瞭解每當清明來臨之際,初春時節的春雨就會如約而至。人們在這一天由於需要祭祀先祖,所以基本上情緒都會特別低落。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區別 清明節和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區別

  清明與寒食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兩者來源的歷史故事不同。第二,兩者的名稱不同。第三,兩者所祝願的事情不同,清明是節氣,而寒食則是一個民俗,寒食主要體現的是一個歷史典故的紀念意義。

  清明節和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清明節和寒食節的區別:原本是兩個不同含義的節日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兩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隋唐之前,“清明節”僅僅是指區分季節交替和農事運作的二十四節令之一,寒食節的主要專案是家家禁菸吃冷食,而且時間是在寒冷的隆冬季節。因時間上和清明節接近,並受其影響,因此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與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相關。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資訊,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迴圈的開始。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清明節和寒食節的區別:唐代開始寒食與清明緊密聯絡

  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寒食節中主要專案-禁菸冷食,逐漸被淡化,寒食節逐漸開始被清明節取代。

  寒食節為什麼變成清明節

  寒食節源於春秋時期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每年寒食節的時間就在冬至過後的第105天,清明的前一兩天。古時候寒食節是春祭的節日,而清明也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後來因為他們兩個的時間相近,漸漸的就將寒食節和清明合二為一,結合成了一個節日。

  現在清明節吃寒食、祭祀、插柳、放風箏等習俗就是從寒食節繼承過來的,而寒食已經逐漸退出了我們的生活,清明被保留了下來。雖然說清明節這個名字被保留了下來,但是現在很多清明的傳統還是源於寒食節,到底誰取代了誰也還真不好說。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關係 清明節與寒食節有什麼關係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關係 清明節與寒食節有什麼關係

  清明本來是一個節氣,隋唐以前,農曆三月間帶有祭祀意味的節日,其實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魏晉以後固定為三月三。一般在上巳這天去河邊舉行袚禊儀式,即在水裡洗澡,驅除舊的一年裡的穢氣。《論語》所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其實說的就是這個事情。到後來,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邊聚會,也就是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說的“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除了袚禊之外,上巳還有招魂的習俗,即在野外召喚祖先和親人的魂魄。

  寒食傳說和介子推有關,說介子推不受祿,帶著母親逃到綿山,晉文公去找沒找到,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結果把介子推和他母親一起燒死。晉文公大為後悔,於是在這天不舉火,紀年介子推。——這當然是民間傳說,不是真的。《左傳》中僅僅記載了介子推不受祿的故事,說他“隱而死”,沒說被燒死的。

  事實上,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寒食節的由來是先民“換火”習俗的遺留。上古時期,為了驅除野獸、照明取暖,火塘中的火是從不熄滅的。——但不是說永遠不熄滅,到了每年三月,就要熄滅舊火,重新點燃新火,以驅除舊年災穢,除舊佈新。寒食節不舉火,就是這一習俗的遺留。

  所以,三月裡就有了三個節日,一個是具有天文曆法意義的清明,一個是上巳,一個是寒食,這三個日子相隔得非常近。眾所周知,寒食是清明前一天,而上巳是三月三,和清明一般也就相差幾天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連著有三個和祭祀有關的日子,(上巳袚禊、招魂,寒食祭奠介子推,而二十四節氣在古代都是祭祀的日子),那這麼一來,這三個日子逐漸演變,就合而為一了,上巳日最早消失,到唐朝時就只有寒食和清明瞭。

  唐朝時,家家都在寒食和清明這兩天去掃墓,然後順便在野外踏青,拿了祭奠先人的飯食,在墳前就地舉行野餐,興高采烈。這事情唐高宗就看不下去了,說你們去掃墓,那是祭奠祖先,是肅穆沉痛的事情,你們怎麼還能興高采烈的舉行野餐尋歡作樂呢?還是在墳前。以後再不許在寒食清明去上墳了。(“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松檟,曾無戚容,既玷風猷,並宜禁斷”)

  從唐高宗的這個詔書裡我們就可以看到這麼兩件事情:1、寒食掃墓,在唐代已經蔚為風俗,全社會都會在這天去掃墓。2、這個風俗形成不久,沒有理論依據,所以皇帝會下詔禁止。

  然而一個風俗已經形成,一道行政命令哪裡能禁得了。所以大家該上墳還去上墳,該野餐還去野餐。直到唐玄宗時,看看實在沒辦法了,於是順應大勢,又發了一道詔書,說:寒食節上墳這事啊,理論上是沒有依據的。但近代以來大家都這麼搞,已經在社會上形成風俗了。這也是寄託對先人的哀思嘛。所以我允許大家去掃墓。但要記住,上完墳後,把祭祀的食品拿到別的地方再去吃掉,不許在墳前就興高采烈的搞野餐。(“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為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用拜掃禮於塋南門奠祭。撤饌訖,泣辭,食餘於他所,不得作樂。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

  因為寒食和清明相連,所以唐朝人掃墓活動既在寒食掃,也在清明掃。看唐人寫寒食和清明的詩,都有提到掃墓的。

  再到後來,寒食這個節日也消失了,掃墓的功能就全部放到清明節一天了。

  寒食節介紹: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知道後來改為清明節。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傷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違禁詞已過濾,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焚火節。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於是,“寒食禁火”的習俗,被後人流傳下來。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個月為期。先秦到南北朝時期,寒食節被當做重大的節日。唐朝時期也作為全國性的隆重節日。晚唐、宋以後,禁火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消衰。久而久之,人們便講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

  清明節介紹: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是在冬至後的第106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一般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

  但是,清明節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6日,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什麼關係 不是清明節

  清明節和寒食節有什麼關係   古時“清明節”與“寒食節”在時間上的關係是: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現在二者已經在習俗上合二為一了。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時節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據傳清明節的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 ...

清明節什麼區別?可以掃墓嗎?

   清明節和寒食節的區別   功能不同   在清明節到來之際,寒食節也相隨而至。現在,有些人把寒食與清明混為一談,實際上是不對的。因為兩者一個是農耕節氣,一個是民俗節日,本來就不是一碼事。清明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公曆四月四、五日前後。寒食是一個民俗節日,起源於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寧 ...

清明節什麼關係?清明節如何演變?

   清明節和寒食節有什麼關係   古時“清明節”與“寒食節”在時間上的關係是: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現在二者已經在習俗上合二為一了。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時節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據傳清明節的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 ...

清明節一樣嗎?什麼由來?

   清明節和寒食節一樣嗎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寒食節不是清明節的別稱。   寒食與清明是農曆三月的兩個節日,由於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慶祝活動也頗近似,因此將二者合併起來一起慶祝。   我國的清明節是在每年四月五日前後。這個節日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節氣 ...

清明節什麼差別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兩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隋唐之前,“清明節”僅僅是指區分季節交替和農事運作的二十四節令之一,寒食節的主要專案是家家禁菸吃冷食,而且時間是在寒冷的隆冬季節。因時間上和清明節接近,並受其影響,因此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 ...

202x清明節哪天是 什麼習俗

  寒食節和清明節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兩個節日,它們的日子是比較接近的,一般都會相隔一兩天。根據日曆顯示,今年寒食節是在4月4日,清明節在4月5日,清明節假期是4月3日-4月5日,所以清明節假期第二天是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   2022清明節哪天是寒食節   2022年寒食節時間是4月4日,農曆三月 ...

清明節前一天是什麼節日?什麼起源民俗?

   清明節前一天是什麼節日   可能寒食節。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起源,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