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獨樹一幟的藝術瑰寶:宜昌絲竹
湖北獨樹一幟的藝術瑰寶:宜昌絲竹
在湖北的傳統文化中,宜昌絲竹深受民眾的喜愛,它是湖北宜昌的民間藝術的一朵絢麗的奇葩。宜昌絲竹屬於湖北民間的獨特樂器。它的內容豐富,在當地多年的傳承下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下面的湖北文化為你帶來宜昌絲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宜昌絲竹是用絲絃和竹管演奏的流行於宜昌市夷陵區鴉鵲嶺鎮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音樂,初步考證,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民間藝人的必讀物《禮樂須知》中描述:“自三皇五帝各有音樂,用以宗廟以薦祖先,用以天地以享鬼神,用於朝庭以彰威儀,用以酒筵以宴賓客,所謂禮樂也”。由此觀之,“宜昌絲竹”屬於中國傳統的禮樂。
樂又分為“大樂”和“細樂”。大樂一般以吹打為主,演奏樂器一般是大號、嗩吶、鼓、鑼、鈸、釵。細樂就是用絲絃和竹管為主,演奏的樂器一般是二胡、秦琴、笛、簫、笙。即大家說的宜昌絲竹。
宜昌絲竹具有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傳統,傳承至今已近二百年,歷經七代樂人。北宋歐陽修任夷陵縣令時,對當地民風民俗作了“臘市魚鹽朝暫合,淫祠簫鼓歲無休”的描述;著名文學家蘇軾也留有“廟前行人拜且舞,擊鼓吹簫屠白羊”的詩句。據清《東湖縣誌》(今夷陵區)載,宜昌風俗一般在“元宵張燈,鼓樂笙簫,遍遊街市”。
“絲”與“竹”是周代的“八音”樂器分類法中的兩個種類。絲指的是彈絃樂器,竹則指的是竹製吹奏樂器。絲竹樂指的是用竹製吹奏樂器與絃樂器合奏,演奏風格細緻、多表現優美抒情、輕快活潑的情趣。如江南絲竹的《三六》、《行街》;福建南曲的《八駿馬》、《梅花操》;二人臺牌子曲《南繡荷包》、《推碌碡》等。
絲竹(或稱管絃)作為一種演出形式,早在《晉書.樂志》中就有“絲竹更相和”、“凡此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絃。”的記述。自魏晉以來的諸多文獻中,都有關於絲竹樂隊組合形式和絲竹樂的一些記載,可見絲竹樂的歷史相當久遠。
在傳統民族器樂中,絲竹樂與絃索樂是有區分的。絃索是純由彈絃樂器合奏,樂隊組合中無竹製管樂器。但對某些樂曲來說,既可用絃樂合奏形式,也可採用絲竹樂合奏形式,甚至對某個樂種來說,有些樂曲用絃索樂隊演奏,另有一些樂曲則用絲竹樂隊演奏。如廣東音樂早期的樂隊組合“五架頭”屬絲竹樂隊,後期的“三件頭”(高胡、揚琴、秦琴)則為絃索樂隊。
而今天的廣東音樂絃索樂隊和絲竹樂隊兼用,由於兩者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處,所以一般把絃索樂也歸於絲竹樂。絃索樂隊以《絃索十三套》的樂隊組合為代表,樂器有胡琴、琵琶、三絃、箏。絲竹樂隊以江南絲竹的樂隊組合為代表,常用樂器有以簫、笙、二胡、中胡、琵琶、揚琴、小三絃、板和極鼓等。
宜昌絲竹以五聲音階的旋律占主導地位,有個別曲牌出現偏音,多作為過渡音在旋律中一帶而過,也有個別曲牌出現"徵"音徵降的現象。宜昌絲竹以其風格獨特而被列為我省獨樹一幟的器樂藝術品種。
宜昌絲竹在當地漢族民間長期演奏於婚喪嫁娶和民俗活動之中,主奏樂器為絲絃和竹管。該樂種的曲牌有明顯的絲竹曲牌特點,有以“一曲生五曲、五麴生七調”的曲牌派生法,同時還以起調畢曲音構成主導樂句貫穿全曲。宜昌絲竹曲調優美,表現細膩,加上打擊樂輕敲細打,往往給人以典雅、清新之感。其旋律則較為華麗,板式也較為規範,曲牌、小調與本地民歌交融形成特有的風格。
南京藝術瑰寶:南京白局文化
在眾多即將逝去的中華優秀藝術文化中,白局也算是一個。白局是南京地區民間的方言說唱,是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種,歷史十分悠久。白局說的全是南京話,唱的是俚曲,是一種極具濃郁地方特色的說唱藝術,也是南京文化的代表之一。
歷史源流
南京白局始自明代織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調、民歌以自娛自樂,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展為一種南京特有的曲藝曲種。“白局”一詞,顧名思義,因演唱者不取報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又因源自南京,故名“南京白局”。
明代初期南京是京師,中後期是留都,因此南京雲錦在明代是一個最高峰時期。明代南京的織錦機房中,機房很高,因為織機也很高,差不多三米左右,頂上坐一個人,稱為“拽花工”;下方坐一個人,稱為“織手”,這是要求很高的技術活,而且幹活時枯燥乏味,為了調劑這種單調的織錦生涯,織錦房裡的工人開始自娛自樂,唱一些小曲、方言調子,題材多半輕鬆詼諧,偶爾也有時事段子,幾代織錦工人傳承下來,就演變成後代乃至現在的南京白局。
清代康熙年間,八旗包衣曹氏家族曹寅主管江寧織造,清宮龍袍就是雲錦縫製,其製作精細、複雜,有“寸錦寸金”之稱,此時的南京雲錦業是又一個鼎盛時期,在此時南京白局也創作出更多的段子。
南京白局的盛衰隨著南京織錦業的發展變化而起落。
表演形式
白局的表演有說、唱,偶爾加上身體動作,使用的是地道南京方言,稱為“新聞腔”或“數板”。由於新移民的湧入和方言的變遷,有些詞和現在通行的南京話也不一樣,比如說“鴨子”讀作“呦子”,“大媽”讀作“多嬤”。尾音兒化重,跟京味兒化音的區別在於連讀而且上揚,象“碟子、碗”,讀起來就是很快“的兒窩兒”……用文字來轉化語言藝術,太難了。
傳承意義
南京白局主要流傳於江南一帶,群眾基礎光,歷史悠久,因此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南京白局是南京方言的藝術昇華,南京方言的精髓都貫穿在白局的說唱藝術之中,某種程度上是傳承南京古方言和古漢語的文化載體,對於現代人學習古漢語的發音、語法具有獨特的作用。
另外,南京白局的說唱內容十分豐富,題材多樣,尤為可貴的是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重大新聞和社會焦點事件、當地人的生活主題,可以說白局在古代某種程度扮演著當代新聞媒體的作用,甚至其影響要比現代媒體還要深遠廣泛,是人民瞭解南京的風俗文化和歷史社會的研究的重要資訊載體。第三,白局由於在發展演變中借鑑吸取了揚州清曲和明清俗曲的風格,因此對於研究其他戲曲的文化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侗族大歌:震驚世界的藝術瑰寶
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尤其少數民族他們能歌善舞,隨著歷史文化的沉澱,從而使他們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文化。侗家人把歌當作了精神食糧,他們可以不吃飯不喝水,但是他們不能不唱歌不跳舞,他們認為歌就是和別人溝通交流的工具,他們視歌為寶。
一、侗族文化的歷史發展和現狀
侗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的一員,據傳是古代越人的後裔,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國貴州、湖南、廣西等省,現有人口二百六十多萬,主要從事農業和林業生產。而在貴州省的黎平縣是全國侗族聚居最多的縣,有侗族人口三十五萬。侗族居住的地方不僅風光秀美、民風淳樸,而且侗族也是一個極富創造性的民族,有民諺說:“侗人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花橋。”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用耳朵和心靈去捕捉與欣賞的民間音樂。由於以前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許多優秀的文化傳統、生活習俗、社交禮儀等都是靠著優美的歌聲一代一代往下傳,“漢人有字傳書本,侗族無字傳歌聲;祖輩傳唱到父輩,父輩傳唱到兒孫”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實寫照。侗族大歌歷史久遠,它的形成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早在宋代已經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在其《老學庵筆記》中就記載了“仡伶”(侗人自稱)集體做客唱歌的情況: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
二、侗族大歌的介紹
侗族大歌無論是音律結構、演唱技藝、演唱方式和演唱場合均與一般民間歌曲不同,它是一領眾和,分高低音多聲部諧唱的合唱種類,屬於民間支聲復調音樂歌曲,這在中外民間音樂中都極為見,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對於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傳承和凝聚都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體現。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勝》、《嘎音也》、《嘎戲》等。侗族有三大國寶——鼓樓、大歌、風雨橋。民族文藝方面,侗鄉一向被譽為“歌舞之鄉”,至今還傳承著“行歌坐夜”之古風,流傳著數十種民族歌舞,以琵琶歌、侗戲、侗歌、哆耶、蘆笙舞最受人喜愛。尤其是侗族大歌,以其神奇的多聲部合韻,名揚世界。
三、侗族大歌的文化影響
任何一個民族的民間文藝的產生、發展、演變和消亡都與一定的社會文化生態相關。民間的社會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間文藝就存在於民俗文化環境之中。民俗對民間文藝的影響除一般表現為整體效應外,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某一文學藝術總是深深紮根於某一民俗環境之中。侗族之所以能創造出震驚世界的藝術瑰寶——侗族大歌,這和侗族的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開的。侗族是一個愛好和平、團結的民族,他們的各種民俗活動都以集體為主,例:集體做客、集體對歌等等,這些充分體現了侗族人民的友誼、團結、愛美和群體意識較強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審美觀的一種外在表現形態,即在直覺狀態中去體驗愛情、人生;發現、領悟、尋覓、感嘆人生的究竟和意義,同時也展現出侗族人民對人生的執著、熱愛和追求。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
你可能也會喜歡:
傳統民族文化:牛魂節文化
壯族文化:莫一大王節的傳說
壯族文化:壯族霜降節的由來及簡介
布依族傳統節日:三月三
器樂藝術代表體裁的宜昌絲竹
自從我們的先民探索出禮樂,之後,演奏這一個藝術形式就廣泛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湖北宜昌民間就獨有著傳統樂器宜昌絲竹,廣泛使用在,吉慶節日等等的喜事場合。在湖北文化中具有悠久歷史。
宜昌絲竹是在湖北民間器樂分類中唯宜昌獨有的器樂類別,它是以“絲竹”為主奏樂器演奏曲牌,與打擊樂合成的一種器樂藝 ...
湖北大學自學考試:應該怎樣報考?
要正確選擇適當專業。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最好是選擇與自己工作或興趣愛好相近相關的專業。有的剛開始參加自考的朋友一時心血來潮,不怎麼思索就選了一個課程較少的專業,目的是為了想早點畢業。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即使課程再少,平時學習看書沒用什麼心思,不僅不能早點畢業,反而會適得其反。例如我認識一個朋友, ...
藝術傳承:中國蘇州評彈博物館在哪裡?
蘇州評彈是蘇州當地有名的戲劇,是一種類似於評書的戲劇,傳統曲藝說書的方式形成了這樣獨特的戲劇,至今也有著上百年的歷史,中國蘇州評彈博物館在哪裡呢?
那麼,本期一起來了解參觀吧!
蘇州評彈博物館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平江路中張家巷,建築面積839平方米。館內藏有評彈各類珍貴歷史資料1.2萬餘件,各種評彈孤 ...
葉派藝術創始人:京劇名家葉盛蘭介紹
我們都知道在京劇文化中,分的流派有好幾個。但是我們都不知道每個流派的創始人是誰,又或者說知道各個流派的創始人是誰之後並不知道他們的具體資料,那麼本期京劇文化,小編就帶你來了解京劇中葉派的創始人葉盛蘭。
葉盛蘭(1914年12月10日一1978年6月15日),著名京劇小生,葉派藝術創始人。原名端章,字芝 ...
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東晉顧愷之的繪畫作品,被視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更是千百年來我國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名著和最為世人所傳頌的名畫。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十大名畫中去欣賞吧。
顧愷之傳世之作《洛陽賦圖》為其觀三國曹魏時建安著名文人、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寫《洛神賦》這篇著名文學作品後有感而畫的。描繪了作 ...
剪紙藝術特點:紋裝清晰,生動有趣
剪紙藝術是我國民間藝術寶庫中的一筆珍貴財富,質樸生動的藝術造型、精巧細緻的製作技法,令這門民間傳統工藝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喜愛,並且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經久不衰。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充滿魅力的剪紙藝術特點有哪些。
剪紙藝術的風格粗獷、簡化、浪漫,輪廓和形狀堅實而清晰,紋樣生動有趣。它作為民間民俗活動的 ...
不朽的藝術經典:古希臘建築的影響
在當今世界文化中,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代表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這其中,古希臘建築作為古希臘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以其獨特的藝術特色成為歐洲建築藝術的源泉與寶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都有什麼影響。
公共活動的需要是公共建築大量興建的重要原因。現存的建築物遺址,如神廟、劇場、競技場都深深地反映了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