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湘鄉民俗之春節禁忌

湘鄉民俗之春節禁忌

  貼春聯和年畫 舊時貼“出行大吉”、“對我生財”、“四方來利”之類的紅紙條。50年代以後則多貼春聯和年畫。

  春節禁忌 大年初一不掃地,怕掃去財運。忌諱“放快”,即不許說“死”、“病”、“禍”、“殺”、“哭”、“鬼”,偶而說了,聽者要用吉利話相沖。忌打破碗,如客人接熱茶時將碗打了,便說“打發、打發”。忌吃藥打針,忌借錢討債,忌動土出糞,忌哭泣慪氣。

  燒蟲螻螞蟻 與元宵節在每間房子的各個角落裡點上蘸油的線香,或由小孩點著松油明子,並高呼:“燒起蟲螻螞蟻上天去,老鼠子大河裡洗澡去!”有的家庭還有“打淬湯”祛邪的習俗,“打淬湯”亦稱“淨穢”,用卵石或鐵團置火中燒紅,放入醋內產生濃煙與香氣,有殺菌消毒效果。有的地方出動人於這晚在山巒曠野點起篝火,倍增節目氣氛。

湘潭湘鄉民俗之賽龍舟

  “端午節”,漣水兩岸有塞龍舟的傳統習俗,多以宗族社團為單位組織船隊,船首扎龍頭,也有扎公雞、鯉魚及獸頭的。民國年代的賽期間是:初一谷水,初二溪口,初三羊古? 、初四薛家渡和潭市,初五杏子鋪和縣城(有段時間縣城因漲端午水之故,議定改在六月初六)。屆時居民雲集,常常出現街空巷淨的局面。溪口羊古等地“鬥舟”,開始時兩船坐首席的“頭牛”互相挽臂,也有挽“龍頸”的,進入中流快道,開始搶水,此時頭牛鬥頭牛,二牛鬥二牛,鼓手鬥鼓手,舵手 鬥舵手,龍舟一會鬥成“人字,一會鬥成“1”字,觀眾歡聲雷動,有錢人解囊掛彩。每結束一局“鬥舟”,龍舟仍在遊戈,充分表現出勝敗之後各自的情緒,雞頭行舟勝了,象雞一樣的仰脖動翼,魚頭行船勝了,像魚一樣搖頭晃尾跳躍龍門,觀眾喝彩不絕。在岸上踩旱船,以橋頭河、揚家灘一帶叫盛行。清末民國時期道士於夏季抬彩轎,內建龍舟模型,敲鑼打鼓,沿家唱說道詞,主家置水盆,讓其禳災,覆水“開船”,將災劫載去揚州,謂之“劃旱龍船”。

湘潭湘鄉民俗之比燈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傳說有個獵人將玉皇大帝派來凡間的神鵝射死了,玉帝下旨派天兵天將於這天晚到人間放火,有個仙女偷偷將訊息告訴人間,大家商量在這晚大點燈花,以迷惑玉帝收回原旨,玉帝果然中計。以後每年都大點燈火,舊社會常有宵禁,獨這夜不禁,叫做“放夜”。逐步演變成比燈,往往首先是孩子與孩子比,看誰的燈籠有趣,捲入的人慢慢增多,形成“廟”與“廟”比,村與村比, ?與 ? 比,河這邊與河那邊比,比誰的燈多亮大,最後比誰燒的火大,時間長。有的人甚至把整堆的柴火獻出來燒,也不認為可惜。比不贏就“搬兵”,搞小武鬥。1986年潭市鎮岸的比燈,充分利用電氣化,燈光映得紅了半邊天。


湘潭民俗湘鄉舊歌謠

  舊歌謠是傳統民間文學的一個品牌。湘鄉歷來文盛,舊歌謠亦盛,曾廣泛流傳。有些我小時候就熟聽,現在回味,仍頗有滋味。不僅語言通俗優美,也反映了過去社會的情景,充滿鄉土文學味。茲舉較熟悉的幾例如下:   小姑歌:大慄樹,樹葉多,哥哥嫌我姐妹多。哥莫罵,嫂莫嫌,在家只有三五年。堂屋裡洗面哥也罵,灶屋裡洗面嫂也嫌。 ...

湘潭民俗掃墓葺墳

  為追念先烈、先師、先租及其他已故親屬戚友,機關、學校、廠礦或個人掃墓葺墳。選定春社日掛掃新墳(亡故未滿3年),清明節掛掃老村官的互動交流平臺墳。   外地懷鄉者,如港澳臺胞及僑胞,則不拘節日,隨歸隨掃。   清明節或大寒至立春半月內修葺墳場,刨草,修復內外水溝,堆新土為鏝頭狀。   掃墓儀禮,除香燭酒果外 ...

濟南民俗明湖踩藕

  濟南盛產蓮藕,明湖藕尤其聞名。解放前的大明湖,當時除歷下亭周圍及船行航道純為水路外,其餘水面阡陌縱橫,形成了一塊塊水田。水田上“東一塊蓮,西一塊蒲,土壩檔住了水,蒲葦又遮住了蓮,一望無際,因水較深,泥層又厚,所以只能栽種蓮藕、蒲萊等,要採摘蓮藕,只能下到水裡去用腳踩。因此,明湖踩藕成為濟南一種傳統習俗。 ...

端午節民俗鬥草

     群嬰鬥草圖   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藥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餘以鬥蟲、鬥草、鬥獸等為戲自娛,及至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藥學後,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採藥,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穫之餘,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 ...

端午節民俗避五毒

  五毒圖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採藥,以雄黃酒灑牆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 ...

端午節民俗跳鍾馗

     鍾馗圖   1.跳鍾馗、鬧鐘馗。   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鐘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   2.懸掛鍾馗畫。最早的鐘馗畫,據說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大鬼道:“ ...

端午節民俗划龍舟

     划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