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溫州“非遺”文化走進義大利佛羅倫薩中文課堂

溫州“非遺”文化走進義大利佛羅倫薩中文課堂

  翁獻瓊老師向潘世立校長贈送了兩本關於“溫州非遺”的著作——《東甌遺韻》

  9月26日,一堂專門介紹溫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課出現在義大利佛羅倫薩中文學校的課堂裡——受國務院僑辦委派來歐洲任教的翁獻瓊老師向我們的華人華僑子弟講授了介紹家鄉溫州“非遺”的文化課,兩個班級的近60名學生擠在大教室裡,聆聽著翁老師對家鄉歷史文化的精彩介紹。講課前,受溫州市政府僑辦的委託,翁獻瓊老師向潘世立校長贈送了兩本關於“溫州非遺”的著作——《東甌遺韻》(上下冊)。為了講授這堂興趣課,翁獻瓊老師專門收集了相關資料,並製作了精美、易懂的課件。

湖北有哪些非遺文化

  湖北的非遺文化有: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等等。

  1、民間文學

  湖北有代表性的民間文學專案有董永傳說、屈原傳說、王昭君傳說、炎帝神農傳說、伍家溝民間故事、黃鶴樓傳說、黑暗傳等。

  2、傳統音樂

  湖北有代表性的傳統音樂有武當山宮觀道樂、枝江民間吹打樂、宜昌絲竹、興山民歌、薅草鑼鼓、老河口絲絃、馬山民歌、嗩吶藝術、鑼鼓藝術等。

  3、傳統舞蹈

  湖北有代表性的傳統舞蹈有土家族撒葉兒嗬、肉連響、高龍、土家族擺手舞、鄖陽鳳凰燈、麻城花挑、宣恩土家族八寶銅鈴舞等。

  4、傳統戲劇

  流傳湖北的傳統戲劇有漢劇、京劇、楚劇、花鼓戲、黃梅戲、皮影戲、提琴戲、儺戲、採茶戲、漢調二簧等。

  5、曲藝

  湖北有代表性的曲藝專案有湖北大鼓、漢川善書、湖北評書、湖北小曲、南曲、恩施揚琴、鼓盆歌、三棒鼓等。

溫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什麼

  溫州是東甌名鎮。有著十分深厚的藝術文化底蘊。特別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各級的遺產名錄中的專案就佔有336個。而本文小編就列舉了溫州文化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些專案,讓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吧!

  燈盞糕:

  溫州小吃首推燈盞糕。市區解放街(解放北路)和鼓樓街的交叉口,就是大名鼎鼎的扁頭燈盞糕了。據說,清光緒年間溫州有姓陳的兄弟二人,在市區東門陡門頭路亭制賣一種形似燈盞的點心,形似燈盞,獨具風味,一時名聲大振,便被稱為“燈盞糕”。味道自然不同凡響,外皮酥鬆脆甜,肉餡則煞是爽口。

  甌塑:

  甌塑,俗稱彩色油坭塑,又稱“彩色浮雕”,是浙江溫州獨有的民間藝術,是溫州市獨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品。它是用桐油和泥碾細合成為原料,運用堆塑技藝的手法,用於裝飾寺院、廟宇門壁和民間嫁妝品,如梳妝盒以及傢俱漆器等。

  源於漢代,由中國漆器藝術中的堆漆工藝發展演化而成,色彩豐富,技法繁多,題材廣泛,規格不限,廣泛應用於建築浮雕、壁畫、裝飾圖案及藝術掛件等。“甌塑”與“黃楊木雕”“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並稱“浙江三雕一塑”。

  甌繡:

  甌繡,又稱畫簾,是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產於甌江地區;也是浙江“三雕一繡”特種工藝品之一,由中國傳統刺繡發展而來。它與湘繡、蘇繡、蜀繡合稱中國四大名繡。甌繡是中國出口名繡之一,不僅被國家珍藏,還被作為國禮贈送,有“發繡外交”之說。

  甌繡是從裝飾生活用品逐漸發展起來的刺繡工藝,早期的繡品有神袍、戲裝、壽屏等,後來又擴充套件到刺繡山水、人物、走獸、書法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裝飾效果,是中國刺繡工藝中獨具特色的精品。

  2001年浙江省將其列為重點保護藝種之一;2006年入選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甌繡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有《白石老人》、《鶴鹿同春》、《錦羽迎春》等。

  細紋刻紙:

  細紋刻紙是浙江省樂清市流傳的一項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主要集中在樂清市象陽鎮的寺前村、後橫村,北白象鎮的東才村及樂成鎮、柳市鎮、翁垟鎮等地。樂清細紋刻紙具有纖細優美的風格,與粗獷豪放的北方剪紙對照強烈。

  它的刀法精妙入微,圖案細如髮絲,工而不膩,纖而不繁,可以在一寸見方的紙面刻出50條線條,其紋樣細如髮絲,且憑竹刀打的經緯格子線,隨心所欲地刻出裝飾紋樣。

  黃楊木雕:

  黃楊木雕是以黃楊木為原材料的民間雕刻工藝品,主要產於浙江省樂清市。黃楊木生長緩慢,故古語有云:千年難長黃楊木。但由於其木質地堅韌光潔,紋理細密,色黃如象牙,年久色漸深,古樸美觀,硬度適中,是一種雕刻小型圓雕的上佳材料。

  黃楊木雕最早作為立體雕刻的工藝品單獨出現,供人們案頭欣賞,目前有實物可查考的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李鐵柺”像,現儲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明清時期,黃楊木雕已經形成了獨立的手工藝術風格,並且以其貼近社會的生動造型和刻畫人物形神兼備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內容題材大多表現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晚清民國以後的黃楊木雕圓雕小件以其古樸而文雅的色澤、精緻而圓潤的製作工藝,適宜把玩和陳設等特點,一直深受收藏者的喜愛。


國家級——閩南博餅文化走進常州

  金秋盛宴,月桂飄香。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寶龍杯2011常州首屆閩南博賽大賽在寶龍城市廣場銷售中心現場盛大揭幕,作為來自廈門的實力開發商,寶龍地產讓常州人切身感受了一回獨具廈門特色的“博餅”文化。   當天隨著中秋博餅活動的正式啟動,大家10人一組圍成一桌,開心地玩起了博餅這個閩南地區傳統風俗遊戲。大家 ...

“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入列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山東沂源、河南南陽、河北邢臺、陝西西安、山西和順等爭作故事起源地。經過專家學者的反覆論證,2006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山西省和順縣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山西省政府也將和順縣的牛郎織女傳說列入全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和順縣地處山西省境東陲,太行山巔。 ...

節” 南充地方文化“亮家底”

  近日,小編從市文化局獲悉,我市將組團參加第二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簡稱非遺節),並承擔相應的展覽和演出任務。其中川北大木偶、川北燈戲將在開幕式五洲風情“天賦大巡遊”中作巡遊表演。   據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非遺節,我市參會人數共60人,其中天賦大巡遊40人,展覽展演20人。川北大木偶、 ...

邯鄲之一:楊氏太極拳文化

  一提起李小龍,大家就會想起中國功夫。在世界一說起中國就想起中國武術,一說起武術就不得不提到太極拳。而太極拳又分為幾個流派,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在邯鄲文化起源的太極拳楊氏太極拳。   楊氏太極拳,太極拳的一個流派,是由河北邯鄲永年人楊露禪及其子楊班侯、楊健侯,其孫楊少侯、楊澄甫等人在陳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創編的 ...

海口之一:椰雕文化

  去海南旅遊過的人聽到椰雕這個名字可能會有點陌生,但如果看到做好的產品就一定很熟悉了。沒錯,這就是在海南沙灘旁邊在售賣的椰雕,用椰子做成各式各樣的紀念品。本期小編就帶你去海口文化探索椰雕的神奇。   椰雕工藝品樣式新穎,造型古樸,畫面雅緻,質地輕巧,融觀賞性與實用性於一體,具有濃郁的海南風格。雕刻工藝包括有 ...

山東啟動扶持千位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

  山東省“扶持1000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活動啟動儀式23日在濟南舉行,同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262名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啟動。組織代表性傳承人開展橫向交流活動,切磋技藝和交流傳承經驗,提高代表性傳承人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傳承責任意識和保護傳承能力。當日啟動儀式上,舉行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 ...

專案米螺篩瀕臨滅絕 77歲傳承人生意慘淡

     77歲的施純獻坐在自家堆滿紅薯乾的儲物間裡,正在翻修一個米螺篩。他戴著老花鏡,神情專注,靈巧的雙手將桐絲線緊緊地纏繞在篩框邊。   許久沒有接到訂製米螺篩的業務了。以前,他一年可以賣出成百上千個,現在一年也難得做幾十個了。   施純獻住在晉江市龍湖鎮魯東村,一個只有1000多人的海邊小村。他是晉江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