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漁家傲秋思中的秋思是什麼

漁家傲秋思譯文

  1、譯文

  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飛回了衡陽,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分,號角吹起,邊塞特有的風聲、馬嘯聲、羌笛聲和著號角聲從四面八方迴響起來。連綿起伏的群山裡,夕陽西下,青煙升騰,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親人,眼下戰事未平,功名未立,還不能早作歸計。遠方傳來羌笛的悠悠之聲,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在外征戰的人都難以入睡,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頭髮,只好默默地流淚。

  2、原文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漁家傲秋思中有什麼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後漢書·竇融列傳》中的典故,東漢時竇憲率兵打敗匈奴,一直追擊到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

  這是下片的首句中,詞人集中抒發了身處邊塞的徵人之情。“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這是全詞的核心部分。詞人在這裡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徵人們的一種心理矛盾:他們思念相距萬里的家鄉,但卻沒有辦法回去,因為還沒有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范仲淹立志要打退進犯的外敵,確保西北邊境的安定,這種愛國、衛國的精神正是他雖然想家卻又不甘無功而返的根本原因。

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賞析

  范仲淹創作的《漁家傲·秋思》,是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時寫的一首抒懷詞。

  詞的上片側重寫景。秋來風景異,雁去無留意,是借雁去衡陽回雁峰的典故,來反映人在塞外的思歸之情。下片抒情,抒發的是邊關將士的愁情。端著一杯渾濁的酒,想起遠在萬里之外的家鄉,可是邊患沒有平息,哪能談歸去。整首詞表現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及艱苦生活。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

  詩詞變低沉婉轉之調而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裡,可謂妙筆生花。


漁家中的是什麼

  秋思是詞名,漁家傲是詞牌名。 詞是唐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 詞又稱曲子詞、長短詞、詩餘,是配合燕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詩和詞都屬於韻文的範圍,但詩只供吟詠,詞則入樂而歌唱。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 ...

漁家中的互文是那句

  解析:將軍征夫都因有家難歸、功業難成或愁白了頭髮或哀傷流淚。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於朝廷腐朽、軟弱,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不平。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為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 ...

漁家翻譯

  1、漁家傲秋思翻譯賞析: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重重疊疊的山峰裡,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緊閉。   2、《漁家傲·秋思》是北宋詞人范仲淹創作的一首詞。詞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蕭瑟悲涼的邊塞鳥瞰圖;詞的下片則抒發邊 ...

用一句話概括漁家的主題

  《漁家傲 秋思》的主題:透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出愛國激情,濃重鄉思這種複雜而又矛盾的情緒,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 ...

漁家的創作背景

  《漁家傲 秋思》的創作背景為:   宋康定元年至慶曆三年間,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鎮守西北邊疆期間,既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兵,並招徠諸羌推心接納,深為西夏所憚服,稱他腹中有數萬甲兵。這首詞作於北宋與西夏戰爭對峙時期。宋仁宗年間,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線,承擔起北宋西北邊疆防衛重任。   《漁家傲 ...

漁家范仲淹雁去的作用

  以“雁去”反襯出“人”不歸的惆悵,這首詞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一方面,表現出作者平息叛亂、反對侵略和鞏固邊防的決心和意願;另方面,也描寫了外患未除、功業未建以及久戍邊地、士兵思鄉等複雜矛盾的心情。   《漁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創作,是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時寫的一首抒懷詞。整首詞表現將士們的英雄氣 ...

漁家是詞牌名是什麼

  漁家傲是詞牌名,秋思是詞名。   詞牌,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