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

  熹平石經殘片。雜草和灌木被清理,城垣缺口被填上,一段連綿千米的古代城牆映入眼簾。11日,在孟津縣平樂鎮與偃師首陽山鎮交叉處,漢魏洛陽故城東北城牆保護展示工程正在緊張進行。指著最高達八九米的殘存城牆,市文物局大遺址辦工作人員王閣說,儘管經歷上千年風吹雨打,它仍透露出昔日京都的強大與繁華。歷史的迷霧一點點撥開,漢魏洛陽故城——這座中國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面目正逐漸清晰起來。世界最大的古代都城偃師、孟津交界處的伊洛平原北依邙山,南臨洛河,這裡土地肥沃,地勢平坦,自古以來為帝王所偏愛,漢魏洛陽故城在此沉睡了上千年。

  作為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的國都,漢魏洛陽故城城市史長達1500多年,作為都城延續近600年,是中國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由於東周城考古確定較晚,人們仍習慣上稱之為“漢魏洛陽故城”。據河洛文化學者、洛陽白馬寺漢魏故城文物管理所名譽所長徐金星研究員介紹,1500多年的漫長曆史中,漢魏洛陽故城佈局幾經鉅變,現存遺址基本為北魏時期遺留,由宮城、內城、外城三個城圈組成。宮城位於今孟津縣平樂鎮金村以南,為一規整的長方形,南北長約1398米,東西寬約660米,四面牆垣現存地下牆基。宮城西部是主要殿堂的所在地。在金村南1公里處有一高大的夯土臺基,當地群眾稱為“金鑾殿”,即北魏太極殿遺址。太極殿是新皇登基、大朝會和處理重大事件的正殿,在宮中處於絕對中心地位。後世宮城正殿以“太極”為名肇始於此,甚至影響到日本的藤原、平城、平安等諸宮城的殿名。宮城南牆偏西有門址一座,北魏時的“閶闔門”。閶闔門是舉行帝王登基或接見四方朝貢者等重大活動的地方。它與宮城正殿太極殿、都城正門宣陽門構成魏晉以及北魏洛陽城的南北軸線。這是目前所知宮城正門建造的最早例項,也是迄今為止發掘所見最早的宮城門闕。 國內城為東漢、曹魏、西晉時的洛陽城,北魏修建外郭城而成為內城。內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大體上長九里,寬六里,古人稱之“九六城”。內城有城門13座,已探出城門闕口10座,三面城垣至今仍斷續猶存,高度一般為1-2米,有的高達5—10米。城內街道已發現東西橫街4條,南北縱街4條,基本上都與城門相連。內城是朝廷生活的地方,內有衙署、佛寺和少量民居。外城東西寬10公里,南北長10公里,面積近100平方公里,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都城。主要是居民區、裡坊區、市場,北魏時期有320個坊及大市、小市、四通市等工商業區,規模盛極一時。濃縮近600年中國歷史精華。僅就都城史而言,漢魏洛陽故城近600年居於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濃縮了期間中國歷史的精華。劉秀一統天下在這裡定都,北魏孝文帝遷都於此推行改革,班超從這裡出使西域,一代代人傑在這裡吒叱風雲,一幅幅歷史畫卷在這裡展開。世界古代最大的大學——太學在這裡誕生,許慎在這裡作《說文解字》,班固編《漢書》,蔡倫造紙,張衡發明地動儀,中國歷史許許多多輝煌燦爛的經典瞬間,都源自於此。 本文來國學參考網“與之有關的重大事件、歷史人物、重大成果實在太多了,就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徐金星感嘆,許多東西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有的至今仍在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漢魏洛陽故城代表了我國古代城市發展演變的一般規律,古代都城發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後來都城的建築形制、設計規劃影響達千年之久。12 / 2 頁下一頁

洛陽含嘉倉遺址在哪裡

  1、含嘉倉遺址位於今洛陽老城區的北側,是唐、宋時期大型官倉之一。含嘉倉始建於隋朝,從唐朝開始大規模存糧、開始成為國家的大型糧倉,東西寬約600米,南北長約700米,總面積42萬平方米。1971年開始對倉城遺址進行了發掘。

  2、在倉城內密集且有秩序地排列著400多座東西成行缸式地下糧窖,可儲糧580多萬石,佔當時全國主要糧食儲糧總數的一半。倉窖有大小之別,大窖口徑為18.5米,小窖口徑約8米,最深的距地表12米。

  3、根據遺址中所出銘磚記載,大窖儲糧一萬數千石,小窖可儲千石餘。糧入窖時,要將儲糧的時間、數量、品種、來源、倉窖位置及授領糧食的官員姓名,都要刻於磚上,放置窖中。含嘉倉城設有管理機構,且駐有軍隊,守護倉城。

  4、對於含嘉倉的修建年代,專家們有分歧:有人認為含嘉倉與東都同時興建,也有人認為其為唐代增置。但專家們一致認為,含嘉倉開始大規模存糧、成為國家的大型糧倉是從唐朝開始的。

洛陽有何遺址

  1、洛陽的名勝古蹟:龍門、白馬寺、天子駕六博物館、古墓博物館、漢光武帝陵、龍馬負圖寺、玄奘故里、二程故里、範園(范仲淹陵)、邵雍故居、漢魏洛陽遺址、隋唐遺址公園/永寧寺塔址、二里頭遺址、千唐志齋。

  2、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3、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館藏文物40餘萬件。

  4、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是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及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樞紐。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稱,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蜚聲中外。


洛陽漢族婚嫁習俗

     洛陽婚嫁習俗沿襲《禮記》所定的 六禮 (問名、納彩、納吉、納徵、請期、迎親)程式。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進步和文明的發展,一些洛陽婚嫁習俗逐漸廢棄,但洛陽婚嫁習俗的基本程式一直沿襲至今。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建都史達千年之久,是數千年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所以以洛陽為中心的婚嫁習俗隨社會的發展傳到全國各 ...

內蒙古烏蘭木倫遺址:發現7萬年前古人所用古泉

  考古人員日前認定,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烏蘭木倫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活動遺址發現的古泉至少已流淌7萬多年,這潭優質泉水極有可能是古人類選擇生活在此的主因。   考古人員透過對遺址所在地及周邊地區地質、地貌的綜合考察初步確定,烏蘭木倫遺址“1號地點”地處一條河流入湖處的三角洲地帶。但考古工作者分析後認為,古人類 ...

洛陽民間欲籌建飲食文化博物館

     “飲食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展現一二。”昨日,記者來到洛陽市澗西區青島路,這裡,一家民營博物館正在籌備中,博物館負責人王天喜告訴記者。在不大的場地中,陳列著唐元明清等不同時期的餐桌、椅子、餐盤、食盒、水壺等展品,展示老祖宗吃飯使用的“傢伙”。   A   將“伊尹 ...

福壽宮確認是明教遺址 主神是全國唯一明教佛像

     近日位於福州臺江區的福壽宮終於得到正名:被確認為摩尼教寺廟遺址。這也是全福州第一座被確認為摩尼教遺址的寺廟。   摩尼教,在中國大地上有著更為廣知的稱謂:明教。沿著“絲綢之路”舊路從中亞傳入中原後,宋代時進入福建地區,並在元末得到大發展。當時福州是傳教中心,臺江福壽宮應該是明教在榕的第一座寺廟。   ...

八千年前的文明——蕭山跨湖橋遺址

  在湘湖的一側,一個人工島嶼已初現雛形。這裡車來人往,一番繁忙的景象。也許,到了2009年,蕭山市民就可以看到一個“船”形的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和一個橢圓形的跨湖橋遺址保護展廳。這裡將成為浙江第一個遺址公園,這裡也是蕭山人的驕傲。   人們總是在不經意中發現歷史。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那時的湘湖已經“名存實亡”, ...

洛陽水席 千年名宴

  河南洛陽,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每年都有不少人慕名前往,除了遊覽名勝古蹟,洛陽水席也是許多人不得錯過的環節。品嚐名揚天下的洛陽宮廷水席,在一道道湯水之間,飽含著洛陽千年傳承下來的飲食文化,不由讓人深深歎服。   “水席”是洛陽特有的地方風味菜餚,它風味獨特,選料十分講究,烹製認真精細,味道鮮美多樣,口 ...

重慶一抗戰遺址變身會所

  9月10日19:28,新浪重慶旅遊頻道官方微博釋出了一條關於川軍抗日名將李根固舊居的文章,微博中稱,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裡,川軍抗日名將李根固的舊居被圍起來正在施工。從外牆貼的宣傳效果圖看來,這裡要被裝修成“根固雪茄會所”。以前那棟很有特色的黃色小房子估計再也見不到了。微博中還轉發了網友@海棠xi怪糟糟的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