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潮汕地區古時稱為什麼

閩南地區古閩越族原住民舞蹈——拍胸舞

  

  “拍胸舞”為男性舞蹈,舞者頭戴草圈,赤足,裸上身。動作以蹲襠步為主,雙手依次拍擊胸、脅、腿、掌,配合怡然自得的顛頭,並隨著舞蹈環境和情緒的變化不同,動作節奏、幅度相應產生不同變化。高昂、激越時可雙腳反覆頓地,雙手使勁將胸、脅、全身拍得通紅;舒緩和暢時則撫胸翻掌、扭腰擺臀,動作圓柔而詼諧,活潑而妙趣橫生。

  “拍胸舞”基本動作為“打七響”:雙手首先於胸前合擊一掌,接著從右手開始,雙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隨後雙臂內側依次夾打右、左脅部,雙手再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部,共得“七響”,時值合七拍。同時配合雙腳於蹲襠步位置有節奏的跳動, 身體隨之左右晃動。如此迴圈往復,動作始終不變,只在隊形上稍作些進退、出入、交叉變化,即可完成一場“拍胸舞”的精彩表演。正由於“打七響”既是“拍胸舞”的基本舞步又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動律和風格特色,所以泉州、漳州、金門、臺灣等地民間又將“拍胸舞”稱為“打七響”。

  拍胸舞歷史悠久、流傳廣泛,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身份的舞者,往往形成各自不同特色的舞蹈風格。如舊時行乞者所跳的“拍胸舞”,一般動作幅度較小、較拘謹和收縮,且往往在有意無意之中自然地融入表達示憐、乞討、祈求、盼望等典型的生活形體動作,形成“乞丐拍胸”特色;“拍胸舞”者多幾近裸身,遇冷天常需借酒驅寒,酒酣耳熱之間所跳的舞蹈則多誇張、大幅度、甚至可跳起、可臥地,步法多顛步、動作強弱、節奏快慢也較複雜多變,久而久之形成“酒醉拍胸”別具韻味的舞風。

  “拍胸舞”的起源從舞種分佈、風格特色和服裝道具等方面綜合考察,系保留了泉州、閩南地區古閩越族原住民舞蹈的遺風。

  “拍胸舞”盛行於泉州,流傳於閩臺,除此以外的其它漢族地區未見有“拍胸舞”這一獨特的舞種分佈。而在與古閩越族同處於一個歷史時期和地域範圍的南方古百越族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卻不難見到與“拍胸舞”相類似的舞蹈。如在黎族、高山族舞蹈中都可見到與“拍胸舞”相同的拍擊胸、腿的“四擊”動作。最典型的如鄂西土家族傳承藝人吳興富所表演的傳統土家族舞蹈“肉連響”,其“以手掌拍擊額、肩、臂、肘、脅、胯、腿、腳等部, 發出有節奏的連續響聲,與泉州“拍胸舞”如出一轍。 “拍胸舞”赤足裸身,原本無音樂伴奏,其強調以身體拍擊出聲響節奏,一方向體現舞蹈本身的動律特色,一方面也用來協調群體動作,喧染舞蹈氣氛,較好地保留了遠古閩越舞蹈粗獷、古樸的民族舞蹈遺風。“拍胸舞”者頭上都戴著一個形制特殊的草箍。其傳統的製作方法是將一條紅布條與稻草混合編織成一長條,圍成一個草圈,並於草圈接頭前留出一段10—20釐米長的向上翹起的如同蛇頭一樣的頂端,且又必使所雜入的紅布條恰好就在蛇頭頂端露出,有如蛇之吐信。蛇是古閩越族的圖騰崇拜物,得以保留在“拍胸舞”中,高高盤繞在“拍胸舞”者頭上,歷千年不變,使我們至今得以領略古閩越圖騰祭祀舞蹈古樸、莊重、整齊劃一、如醉如痴的動人情景和舞蹈遺存。

  現今閩臺各地的“拍胸舞”大多配以南音“三千兩金”的音樂,其源頭則起於泉州古老劇種“梨園戲”所保留的傳統宋元古南戲劇目《鄭元和》中的“蓮花落”一折,表現主人公鄭元和上京赴試,途中因迷戀歌伎李亞仙,至三千兩金盤纏用盡,被迫流落街頭與眾乞丐為伍,沿街沿巷邊演唱自訴身世的“三千兩金”,邊踏跳“拍胸舞”的情景。該舞蹈與音樂後來流入民間,廣為傳播, 至如今各地凡跳“拍胸舞”大多配以“三千兩金”音樂,“乞丐舞”因此也成為“拍胸舞”又一別稱。而“拍胸舞源於宋元南戲《鄭元和》”的傳說,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被認為就是“拍胸舞”的源頭。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一批代表性藝人的不斷總結、豐富創新,“拍胸舞”動作已從最初始、最田野的基礎動作“打七響”,發展到拍擊肩、臂、胸、脅、肘、腿、足等部位,並創造出一整套新的舞蹈動作組合。閩南、泉州地區解放以來最具代表性的“拍胸舞”藝人主要有以下三人:

  郭金鎖,福建省歌舞團、省藝校任職。1936年生於泉州南安官橋鎮。幼年家境變故,淪為乞丐。7歲起先後隨民間藝人郭善、吳孝曾等多人學藝,掌握各種傳統民間舞蹈。其“拍胸舞”集多家風格於一身,主要動作組合有:“打八響”、“歡喜步”、“鬥雞步”、“雨來步”、“大人步”、“李鐵柺”、“不倒翁”、“蜘蛛步”、“蟋蟀跳”等組合。

  尤金滿,廈門藝校教師,1924年生於泉州安海。1936年參加安海“上帝宮車鼓陣”學習“車鼓”,先後向李永、蔡振隊等老藝人學習各種民間舞蹈,從事民間舞蹈表演、教學創作,至今不輟。其“拍胸舞”融合地方戲曲韻味,細膩而優美。主要動作組合有:“老鼠逐”、“蜈蚣展須”、“加令跳”、“矮步”、“車輪”、“青蛙掃蚊”、“公雞鬥”、“善財觀天”等。

  邱劍英,1930年生於泉州市區,幼年當報童,常尾隨“乞丐拍胸隊”後,慕學而能舞。之後廣泛學習民間舞蹈,20世紀50年代起注重“拍胸舞”繼承出新,做出成績。其“拍胸舞”風格粗獷、詼諧,主要動作組合有:“擊掌迴音”、“玉驢顛步”、“金雞獨立”、“蟾蜍出洞”、“半月斜影”、“大、小奄雞行”等。

  1959年,泉州地區舞蹈工作者首次以“拍胸舞”為素材,創作舞蹈《田間樂》參加省、全國文藝會演;1985年省梨園戲劇團攜帶《鄭元和•拍胸舞》等赴日本參加“亞洲民族音樂舞蹈節”交流;1992年泉州鯉城區王宮、陳店村農民“拍胸舞”隊參加“天津廣場舞比賽”和“瀋陽國際秧歌節”比賽獲獎。

潮汕地區元宵節習俗

  2014-2-19 17:03: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1 2 下一頁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也稱“元宵節”,當晚稱元宵,俗稱“十五夜”。元宵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全國各地都會舉行一些活動來慶賀。因各地風俗習慣不同,鬧元宵的方式也不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潮汕地區元宵節的有趣習俗。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也稱“元宵節”,當晚稱元宵,俗稱“十五夜”。元宵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全國各地都會舉行一些活動來慶賀。因各地風俗習慣不同,鬧元宵的方式也不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潮汕地區元宵節的有趣習俗。 在潮汕鄉村,上年生過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還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桌”。宴客時有兩種席式,一種叫“龍船席”即用好多隻方桌連結起來,客人圍在兩旁吃飯,形同劃龍船;另一種叫“走馬席”,即無論親朋疏厚,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進來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擺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來臨,接連不斷。這後一種席式一般是較有錢且較慷慨的人家才會這麼做。在舊社會,潮人攀比心強,死愛面子,凡生了男孩的人家都十分注重辦丁桌,並以辦得體面為榮。即使是貧困人家,為了不失面子,便四處借錢,造成負債累累,或者是忍痛賣了哥哥,將所得之錢銀用來應付沉重的辦桌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阿細賣阿大”這一俗語的來歷。解放後,由於時代的前進,思想在進步,潮人雖仍有元宵辦丁桌的習俗,但多改為在自家裡進行,且單限於宴請較親的親戚和較好的朋友,豐儉由人,無人計較。 燈火在祀神禮節中是作為光明喜樂的象徵。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別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因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認為點燈即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們紛紛提著燈籠、備齊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點火,回來分別吊在家裡的神龕和床頭,這叫做“吊喜燈”。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後生了男孩子,農曆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須挑起一對紅燈籠,並在燈屏下貼著紅紙寫上姓名,歡天喜地掛到鄉中宗族祠堂的燈架上,以此象徵著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著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燈籠裡點燃蠟燭,使燈籠通紅,一面接受周圍鄉人的祝賀。元宵夜更是莊嚴、熱鬧。 元宵此日,鄉村中多有設壇拜神活動。各神廟宗祠燈火齊明,煙霧瀰漫,善男信女爭先參拜,擁擠異常,熱鬧非凡。神壇前所擺設的雞、鵝、鴨、糖果、米果品、花燭、大吉(潮州柑)等祀品被視為神物。參拜的男女紛紛卜取祭品,取回家中,這就叫做“求喜物”。人們認為用了這些神物後,就可以讓家門平安、添財添丁。卜取神物回家的人家,明年要照還或多還所拿的神物。於是有些人便乘擁擠之機會,偷偷拿走壇前的祭品回家吃,意謂“吃興盛”。 元宵節,潮汕大都有度橋的習俗,這在舊方誌中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和乾隆《揭陽縣誌》載:“(上元)婦女度橋投塊,謂之‘度厄’”。在揭陽,元宵此日,男女老幼爭先度過橋,後生兄祈望日後娶賢妻;姑娘祈嫁個好夫婿,產男孩;老者則祈求健康長壽;小孩子則祈求長大成人。在普寧洪陽也有“十五夜行頭橋”的習俗。“頭橋”即已有四百多年曆史的太平橋,其兩側欄杆兩端都有兩頭石獅。每逢元宵夜,男女老幼共同走過太平橋。過橋時不可回頭,否則“回頭不吉利”,過橋的人們還有摸石獅子的習俗。正在讀書的小孩喜摸石獅鼻,謂“摸獅鼻,寫雅字”;未婚的小夥子喜摸獅肚,謂“摸獅肚,娶雅女麼”;而已懷孕的婦女則喜摸獅耳,說是“摸獅耳,生阿弟”。 元宵此日,鄉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頭巷尾的開闊處,搭起一個綵棚,裡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彌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彌勒佛光禿禿的頭、肩、肚臍、大腿等部位都擺設有男女“泥喜童”。人們站在一丈多遠的竹欄杆外,用銅錢瞄準彌勒佛身上的泥喜童。中者喜童即歸其所有,而在一些較難命中的部位,如頭頂、耳朵等,命中者則一贈二三不等;不中者銅錢即歸擺彌勒佛的棚主所有。這是一項老少都喜愛的活動。據說命中“男喜童”者,今後就生男孩。因此,那些結婚不久的年輕夫妻,或者剛娶兒媳婦又急於抱孫子的公公們、奶奶們也積極參與此項活動。一經命中,棚主和周圍的人就會向他喝彩、道賀。自己更是喜滋滋甜蜜蜜地把“男喜童”抱回家中,認為中了頭彩,有好兆頭,今年定能早生貴子發財。

  潮汕俗語曰:“一年一度元宵明。”這一天,明月皎潔,高懸碧空,而人間萬家燈火、金碧輝煌,真可謂天上人間,俱成燈火世界了。元宵節在潮汕人眼裡,地位只稍亞於春節。故此,從十三日起,便已經開始準備過節了。例如,海豐人在十三日便開始“搭燈棚”了。這天,街頭賣燈籠的,將各式各樣的燈籠高高懸掛,供人觀賞選購,而且神廟和宗祠裡都掛著很多花燈。小孩子更顯得興奮異常,在那裡敲鑼打鼓,叫做“開燈”。普通人家要備很多茶點請親戚來吃喝,這叫做“喝燈茶”。即使沒人邀請,但只要你有雅興,隨便走進一戶人家,都會受到主人的熱情款待。 在農村,如果當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自農曆十一日起,就陸續到鄉中宗族祠堂掛燈。有錢人家掛四至五層,普通人家一至兩層。花燈的底座系用竹架搭成,上面的人物則用鉛線絲紙做軀殼,再按不同身份穿上真人一樣的服裝,面部用石膏作模裱紙脫胎,外面塗粉,再用國畫顏色塗繪。人物可大可小,周圍再配景。每座燈屏下貼著的紅紙寫明該戶姓名,以讓人觀賞比較。從十一日掛燈這一天起,稱為“起燈”。“起燈”實際上是“起丁”,是新出生男孩的入族議式,暗含祝前程光明遠大的意思。這是重男輕女的舊俗,封建落後思想的一種表現。起燈人家,自起燈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宗族祠堂去點燈,直到十八日收燈為止。 賞燈一俗,傳說自漢代便有了。漢惠帝劉盈死後,周勃、陳平掃除諸呂,擁劉恆為帝。平定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每當這個晚上,劉恆出宮遊玩,與民同樂,這是元宵的開始。而正式在上元夜燃燈之俗始於隋唐。《隋書.音樂志》載:“每當正月,萬國來朝,......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外,綿亙八里......以昏達旦。”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百枝燈樹》載:“韓夫人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堅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月色也。”此俗代代相傳。

  落祠堂、坐大菜 在不少較為偏僻的鄉村,過去有一種叫“新娘落祠堂”的元宵習俗,即是村裡當年新婚的新娘,元宵夜要到宗祠去觀燈。新娘事先必須打扮一番,上穿大紅褂子,下著長裙。富貴人家的媳婦要頭戴鳳冠,珠簾垂面。普通人家的媳婦則戴用染色羽毛及色絨紮成的半月形的“文明帽”,再用二丈多長、中間一團大花的紅綢,縛戴在“文明帽”上,然後讓紅綢從兩鬢下垂到地面。這樣的打扮,真是“婀娜隨風轉,窈窕世無雙”,彷彿是仙女下凡來。打扮完畢後由同伴,或者親戚相陪到祠堂觀燈。宗祠裡面,人群攘攘,有人為了觀燈,有人卻純粹為了看新娘。新娘們到了祠堂後,先焚香禱祝,祈求明年得子。拜畢,繞堂一週,逐屏觀看。嗣後走出祠堂看“神前戲”,同時,也讓他人觀看,然後方可回家。這一習俗,就稱為“新娘落祠堂”,現已少見。 未婚的姑娘,在這一夜,會拉上同伴,靜悄悄地跨進人家的菜園子,然後羞答答地坐在芥菜上面,此所渭“坐大菜,明日選個好夫婿”,這是婦女們至關重要的一個機會。這種民俗,現在也很難見到了。

  1 2 下一頁 相關搜尋:元宵節 習俗 湯圓

潮汕地區元宵節吃什麼

  由古至今,我們中國對元宵節都是特別重視的,因為過完元宵節之後就是代表了要過新的一年,然而,在外工作的你,你是否非常想念家鄉的湯圓呢?因為吃過湯圓之後就意味著家裡團團圓圓,然而,在潮汕這個地區裡面,特別是吃元宵飯的時候席上,沙蚶、大蒜、魚丸是必不可缺的潮汕特色傳統美食,加工烹飪風味尤為可口,惹人饞涎,極富生活情趣,更加禆益健康。 吃沙蚶——寓意“錢銀多” 沙蚶,又稱“魁蛤”,俗稱“瓦楞子”,殼背似“瓦壟紋”,潮汕沿海盛產,蚶的殼俗稱“蚶殼錢”,相傳古代蚶殼是象徵“錢幣”之意,故而元宵夜合家吃蚶,蚶殼掰得多,錢銀也就多。蚶肉鮮美可口,營養豐富,中醫認為:食蚶有止煩渴,利小便,化痰軟堅之功效。通常的吃法是洗淨後,用開水燙後便可掰開取肉吃,故古人有“蟹目水”燙沙蚶(水在滾沸之前有“小氣泡”之稱)。甚為鮮美可口。 吃大蒜——寓意“有錢算” 潮語“蒜”與“算”諧音,長輩率先下箸呼著兒孫道:“吃蒜,吃了錢囥(‘藏’起來之意)。”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大蒜含有揮發油的大蒜素,能解毒、消腫、殺菌,起到防治腸道疾病之功效。潮人元宵吃蒜,烹調尤為講究,採用“猛火厚朥魚露”的烹調方法(即火要旺,加豬油脂炒熟時調拌潮汕醇香魚露),熟透青嫩脆香,惹人喜愛,是潮人的一大飲食特色。 吃魚丸——寓意“歲歲有餘錢,年年慶團圓” 潮語“魚”與“餘”諧音,“丸”與“圓”同音,吃“魚丸”象徵“年年有餘”閤家團圓。 潮汕魚丸是潮人又一傳統特色美食,最適宜元宵夜“打邊爐”。拌入紫菜或香菜,調料為清湯,清美可口、增進食慾。 潮人鬧元宵,舉宴把盞吃“團圓飯”之後是閤家啃甘蔗。潮諺雲:“食蔗無病痛”。 祖國醫學認為:蔗,脾之果也,能瀉火熱、除心胸煩熱、助脾氣、寬胸膈、利大小便之功效。唐代王維的《櫻桃詩》有“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的詩句。這足見唐人對甘蔗的性味功能已有臨床驗證,療效甚妙。 由此看來,古代潮人先賢從春節至元宵的飲食衛生都是十分講究的,有其養生保健、康寧益壽的醫學道理。


潮汕地區過春節有哪些習俗禁忌

   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言語方面,凡是“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兇禍。故這一天即使小 ...

潮汕地區春節習俗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髮,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髮美容。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 ...

潮汕地區“擺社”風俗

  潮汕地區,每年新春都會舉行隆重的社日活動——“營老爺,營標旗”活動。在營老爺前,都要舉辦隆重的祭拜儀式 ,這就是“擺社”,又叫“擺桌”(在潮陽就叫“擺桌”)。   農曆二月十六日,在澄海區西門鄉的祠堂、廣場上,都會建起一座“神棚”。西門鄉各社出資建立神棚,集思廣益,都挖空心思,把神棚搭建得獨具特色。由此引 ...

時稱60歲為什麼

  古時稱60歲為花甲之年,“花甲”是“花甲子”的簡稱,這一名稱的來歷和我國古代的干支紀年法密不可分,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本稱“幹”,地支本稱“支”,是上古時代就已出現的一種計數、計時符號。   天干有十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

潮汕地區古時稱為什麼

  潮汕地區是一個概括,其中括包括了潮州,汕頭,揭陽,普寧,惠來,饒平。潮汕地區叫潮州府,因為其管轄下有九個縣,有時稱潮州九縣。九縣中有一個大埔縣講的是客家話,其他八縣講潮汕話,所以其他八縣合稱為潮州八邑,潮州八邑就是現在的潮汕。 ...

潮汕地區的肉胼是怎樣做的

  潮汕地區的肉胼需要的材料:豬肉餡、鹽、油、雞蛋。   具體做法:   1、將選好的肉餡放入鹽和油,攪拌均勻;   2、將雞蛋打入盆中,加入少量鹽,攪拌均勻;   3、將鍋預熱,放入少量油,油熱後放入肉餅開始煎,直到兩面煎出油;   4、將雞蛋倒入鍋中,繼續煎,直到將雞蛋煎幹;   5、將肉胼盛出,放入盤中 ...

關於潮汕地區的神話故事

  吳剛伐桂,傳說有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的砍下去;玉兔搗藥,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