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潮汕豬肚丸可以做湯吃。
2、潮汕豬肚丸子湯的用料:潮汕豬肚丸若干、生菜或其他綠葉菜、紅蔥酥一大勺、鹽,白胡椒粉,香油。
3、豬肚丸冷水下鍋,煮至丸子漲大浮起。下一大勺紅蔥酥。
4、生菜下鍋。加調味料,即可起鍋食用。
1、潮汕豬肚丸可以做湯吃。
2、潮汕豬肚丸子湯的用料:潮汕豬肚丸若干、生菜或其他綠葉菜、紅蔥酥一大勺、鹽,白胡椒粉,香油。
3、豬肚丸冷水下鍋,煮至丸子漲大浮起。下一大勺紅蔥酥。
4、生菜下鍋。加調味料,即可起鍋食用。
1、配方:用白朮四兩,牡蠣(燒) 四兩,苦參三兩。
2、一起研成 細末,以豬肚一個煮熟,銼 研成膏,製成綠豆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四十丸,用米飲送下,每天三次。忌食豬肝、羊血、番茄。
3、方劑功用:治療婦女淋帶穢濁。
1、精選潮汕本地鮮豬肚:
製做豬肚丸,選料是第一步,這也是做出好肉圓的基礎。精選潮汕本地鮮豬肚,因為它比四川、湖南等地的豬肚更肥美,帶有一定的油,且有微微的清甜味,更適合做丸類。挑選豬肚時要選外表呈乳白色或淡黃褐色、以組織結實且具有較強的韌性、內外均無血塊及汙物者為優。變質的豬肚呈淡綠色,組織松馳、易破,有腐敗惡臭氣味,這種絕不能用。嚴格講,即使未變質,存放時間過長或冷凍過的豬肚都不能用。豬肚與豬後腿精肉攪打做肉圓,豬肥膘、黑椒粉、烤白芝麻、精鹽、味精則用來做輔料和調料。
2、用澱粉搓洗豬肚:
豬肚的初加工對成品口味影響極大,處理不好就會有騷腥味,且破壞內部組織,影響塑形。一般師傅用鹽、醋搓洗豬肚,但會將表面的粘液徹底洗淨,失去其特有的香味,建議用溼澱粉搓洗3分鐘(1千克左右的豬肚用50克的溼澱粉搓洗),只要去掉表面部分粘液,聞一下沒有腥騷味即可,這樣兩個缺陷都避免二既能洗乾淨豬肚,又不遮蓋原味。
3、刀篩選不對,肉圓一煮就散:
首先將5千克淨豬肚和10千克的豬後腿肉切成條,再放進電動絞肉機(用三釐刀篩)絞細,豬肥膘另外用五釐刀篩絞碎。有些師傅經常忽略刀篩大小的選用,豬肚和後腿肉應用較細口的刀篩,而豬肥膘必須用大口的刀篩,如果肥膘也用小口攪細的話,會把裡面的油分全部榨出來,導致肉圓不易成型,煮時下鍋即散。
4、冰水降溫添粘性:
豬肚與豬後腿肉入絞肉機中絞一遍即可,不要重複絞,如果絞制的次數過多,機器發熱,溫度上升,餡料易熟,導致沒有粘性。將攪好的豬肚和豬肉碎放入攪肉機高速攪打20分鐘,然後加入冰水再高速攪打5分鐘成泥狀(5千克的豬肚加入2500克的冰水,機器高速旋轉產生大量的熱量,加冰水是為了降溫,且使肉泥變得更加飽和具有粘性),然後逐漸加4千克精鹽、1千克味精、250克芝麻、350克黑椒粉調味,然後繼續高速攪打10分鐘,最後加入已攪碎的豬肥膘和溼澱粉(1千克澱粉加入500克冰水拌勻),繼續高速運轉5分鐘,至粘性很好時,混合均勻即可出料。此時的肉泥用手抓起來流滴不下去,肉與肉之間粘合的也很好,如果表面不光滑說明溼澱粉不夠,應繼續補充。加溼澱粉不僅令肉圓滑口變嫩,還比加蛋清致嫩成本低。
5、煮丸不能滾,水溫76度:
在製作潮汕肉圓時,溫度是不能忽視的一個關鍵。將打好的豬肚漿用拇指與食指擠成圓形或球形,然後用湯勺一挖(也可以將漿放進成丸機進行定型)。定型後將肉圓放在76℃左右的水中(此時肉圓漂在水面)。肉圓一入此溫度下的水,立馬變色,表皮斷生,暫時讓肉圓定型,並能保持嫩度。如果入冷水,肉丸之間沉下去會粘在一起,不成型;如果入燒開的開水(100C),肉圓沒煮就熟孔再煮時肉質會變老。將定好型的豬肚丸連水倒人鍋中加熱至完全凝固,全程水溫始終控制在76℃左右為宜,可用廚用溫度計測量,當溫度超過這個線時,就要及時改小火,不能中途加涼水衝,否則肉圓一會膨脹一會冷卻,致使水分與鹽分都發生變化,影響肉圓口感。應用中火加熱25分鐘,然後出鍋。
6、空調輔助冷卻:
當批次的豬肚丸撈出後要快速冷卻,可用空調輔助冷卻。最後將包裝好的豬肚丸入庫,採用凍結機在一40℃速凍半小時(凍結機費用較昂貴,一般廚房可用普通冷凍機進行塑型),取出後放在一10℃的環境下冷凍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