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不殺曾國藩是因為投鼠忌器,當時慈禧透過以漢治漢,利用漢族地方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維護清王朝的統治,但是也為晚清滅亡埋下了伏筆,漢人逐漸掌握軍權,滿清貴族逐漸走向沒落。
因為當時袁世凱首鼠兩端,勾結革命黨,而曾國藩忠心耿耿,曾國藩借丁憂之名棄職回家,是為了發洩對官場結黨欺壓的不滿,不是跟皇帝過不去,曾國藩晚年跟慈禧辭職是因為湘軍暮氣已沉,很難有很大作為,但是曾經曾國藩忠心耿耿,為了不失去民心,所以慈禧不殺曾國潘。
慈禧,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1853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同治帝,晉封懿妃,1857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
《冰鑑》一部縱橫中外的人才學教科書,一部關於識人、相人的經典文獻,是曾國藩總結自身識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傳世奇書,是曾國藩體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訣,它因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啟迪性和借鑑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視和喜愛。《冰鑑》為讀者打造一條走近曾國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獨到的識人、用人策略。《冰鑑》與《挺經》皆是曾國藩吐盡畢生的心血於臨終前寫成的壓案之作。
曾國潘講做官以耐煩為第一要務。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在江西戰場打拼時寫給哥哥曾國藩的信中有這樣的話“仰鼻息於傀儡羶腥之輩,又豈吾心之所樂”,表露出對江西官場吏治糜爛、汙穢不堪的厭惡,引發了曾國藩對弟弟與江西官紳決裂的擔憂。故有以下教誨“昔耿恭簡公謂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帶勇亦然。兄之短處在此,屢次諄教弟亦在此 ...
1、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2、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
3、近來見得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用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
4、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
5、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6、深藏若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
7、揚善於公庭 ...
《曾國潘家書》對諸第的期望是:“做智慧父母,做孝順子女,做榜樣兄長”。《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 ...
光緒是慈禧一手培養的,按照古代以孝道治天下,光緒不可能殺慈禧。另外,光緒只是想讓慈禧不問政事,頤養天年,而慈禧呢,是個權力慾比較強的,容不得光緒造次。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氏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載湉被立為帝,初由慈安 ...
慈禧是山西長治人。
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一個貧窮的漢族農民家庭,取名“王小謙”。4歲時,被賣給本縣上秦村宋四元為女,改名“宋齡娥”。12歲時,又被賣給潞安府知府惠徵為婢,改名“玉蘭”,並在衙西花園專設書房中獲精心培養。全名是葉赫那拉·惠徵,咸豐二年,慈禧以葉赫那拉惠徵之女的身份,應選 ...
曾國藩在打敗太平天國後,確實有實力反,曾國荃就力勸曾國藩反清,曾國藩如果想反,當時的湘軍都會跟著他,如果曾國藩真的扯起反旗,在當時勝算不大。曾國藩身經百戰,是後世公認的厚黑學鼻祖,所以這就註定了曾國藩不會魯莽行事。曾國藩如果反必然考慮到李鴻章左宗棠的真實態度,曾國藩對李左二人有提攜之恩,可是在謀反這幾大事 ...
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八旗軍和綠營軍由於軍政體制混亂,軍心渙散,腐敗嚴重,戰鬥力基本完全喪失。曾國藩作為一個文人,為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應光緒帝的號召回家鄉湖南組建了湘軍,李鴻章也在老師曾國藩的幫助下組建了淮軍,湘軍和淮軍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運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湘軍,更是戰功赫赫。因此,曾國藩被賜黃馬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