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牡丹江滿族風情

牡丹江滿族風情

  牡丹江地區的滿族多居住在寧安市,生活習慣特點如不仔細觀察已很難與漢族區別。過去,滿族人居室,南面設有較大的窗子,窗紙糊在外面;室內南、西、北均有炕,西南牆上供有祭祖龕。來客人可坐南炕。

  滿族人喜歡吃黏食,有黃米麵餑餑、黏豆包、豆麵卷子、黏火燒等。酸湯子、白肉血腸、火鍋都是滿族人流傳下來的食品。

  滿族人很講究禮節,晚輩見長輩要請安,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家族中十分重視祭祖,祭祖時有待神者謂薩滿,繫腰鈴,手擊單環鼓,邊唱邊說邊舞,是一種具有民族風格的娛神歌舞。近年來已有文藝工作者將其整理改編成舞蹈上演。

  滿族婚俗

  滿族的婚禮獨具特色。在舉行"拜堂"典禮前後,新娘還要經過"上頭"、"開面"及"坐福"等傳統民俗的"洗禮"。

  到了男家,經過"射三箭"、"拜北斗"、"拜天地、祖先"及"跨馬鞍"、"抱寶瓶"等儀式後,新娘被攙進洞房。接著,新娘須盤腿上炕、面向炕裡"坐福",又俗稱"坐帳"、"悶性兒",以此試試新娘的耐性、看看新娘的福份。

  據講,早年滿族女子新婚時的"上頭"、"開面"儀式都在到了男家舉行典禮之後進行。因為滿族男子多為八旗披甲,女子千里而來,軍營完婚,進入營帳後才梳妝打扮成婚。"坐帳"的習俗也是從努爾哈赤早年戎馬生涯時身穿戰服、軍帳成婚演變而來。至今滿族女子新婚"坐福"時,仍有胸戴銅鏡、手執木杖的傳統遺俗。

  滿族祭祖

  滿族人有著深厚的傳統信仰和民族感情。每逢重大的年節活動,都要舉行祭祖儀式,黑龍江的滿族人俗稱祭"祖宗板"和"子孫繩"。

  滿族居室當中的西牆,是供奉家譜和祖先神位的地方。因此,西側的炕面較窄,多放有櫃箱,是不許人隨便坐臥的。櫃箱上面擺有花瓶、水具、也不許亂放東西。

  每逢年節來臨時,西炕櫃箱上面則供奉香火、酒菜。由一家之長洗手焚香後,從西牆上方的"祖宗板"上捧下家譜譜匣,俗稱"請譜"。然後將譜單掛起,讓家人瞻看,俗稱"晾譜"。家人按輩份先後排列,向族譜和家譜奉香祭拜,俗稱"拜譜"。然後,分別將去世的家人名字用黑色勾去,新生的子孫名字用紅砂填寫上,俗稱"續譜"。修譜完畢,家長講述家族的歷史,進行家風、家規教育。最後,將譜單放回譜匣,焚香叩拜後,歸放在西牆"祖宗板"上。如不必填續家譜時,也可直接在西牆上供奉,不必移下譜匣、展開譜單。

  更早的時候,滿族人的家譜並非用黃色紙帛書寫的滿文名字,而是用不同顏色的布條等連綴而成的"子孫繩"。每個布條代表一個生丁,根據家人的生死添續;隔代之間用特殊的骨飾等表示。祭"子孫繩"時,須將"子孫繩"的一端懸掛在屋內西牆的"祖宗板"上,另一段則續接到屋外的柳樹枝上,以此象徵家族人丁興旺。從早年滿族的祭柳習俗來看,正反映出對女性生殖力及"生命神"崇拜的古代信仰觀念。

吉林市滿族風情

  滿族的薩滿教風格獨特,他們信奉水貂,尊奉“信神則在,不信不怪”。此外,滿族語言的表達方式豐富多彩,人們能歌善舞,哈拉巴舞和笊蘺舞獨具特色。

  吉林市是滿族的發祥地和集居地之一。滿族有14萬多人,約佔全市人口的4%。全市有34個滿族鄉鎮,1個滿族朝鮮族鄉,其中以永吉縣烏拉街滿族鎮居住的滿族人口為最多。在烏拉街滿族鎮,許多建築帶有滿清特色,生活習俗也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其中以薩滿教儀式和婚禮最具代表性。

  隆重的薩滿教儀式以祭祖為大宗,慣於龍虎年或蛇年春秋二季操理,分家祭和族祭。家祭時要選擇本家取妻生子、就職榮升、修宅遷居、壽老病故或兒女久病初愈等紅白喜事的時候。全族團結、喜慶豐收可操辦族祭。無論是那種祭祀都得請全族老幼參加。在整個祭祀活動中,可分祭神樹、殺豬祭神杆、領姓、擺件子、蒸糯米、打打糕等一整套習俗。

  滿族的婚禮也很別緻。結婚前幾天,女方要將妝奩及新娘所用衣物用車送到男方家,次日男青年要到女方家拜謝。新娘不分什麼季節都要穿棉服,到婆家門前時新郎拿起特製的弓箭,向新娘的車轎射三箭,以示吉利。

  滿族風味飲食主要有哈依瑪(水團子)、打打糕、菠蘿葉餅、粘豆包、大小黃米“火勺”有煎、炸、蒸、煮4種做法。

  滿族-禮儀與禁忌

  “滿族有尊上、敬老、好客、守信的美德。在待人接物方面,滿族也有嚴格的禮節要求。滿族還有一些禁忌,至今仍保留著。如滿族至今有放犬的習俗,家家養狗,但不殺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製品。在滿族老百姓家裡的院子中,都喜歡種柳樹,而且不許在柳樹下拴馬、喂家禽等。

牡丹江滿族婚禮習俗

  提起滿族的婚俗,得從一段滿族的神話故事講起:長白聖母佛庫侖,有一天在天池沐浴,見到一隻嘴噙朱果的五彩靈鳥飛來,她上前去抱,不料朱果洽巧落入她的口中,因此懷揣有孕,生下始祖布庫裡雍順。

  這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真實寫照,也說明滿族的婚俗是從群婚制、對偶婚制、最後發展到一夫一妻制的。

  滿族入主中原以後,婚俗受到漢族的影響,禁止了早婚,取締了收繼婚,婚姻儀式也滲入了漢族婚俗的許多成分,但直到清末民初,滿族的婚嫁依然保持著很多固有的傳統風俗。下面我們不妨作一簡介。

  先說訂婚。據《柳邊紀略》載:

  “婚姻擇門第相當者,先求年老為媒。將允,則男之母徑至女家視其女,與之簪珥、布帛。女家無他辭,男之父乃率其子至女之姻親家叩頭……”。

  從這一段記載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滿族訂婚要經歷說媒、相看、“換盅”這樣三步曲:

  說媒,這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男女雙方家長早已有了好感,有意訂下兒女親事,男方就主動託人去說媒。

  另一種是雙方並不熟悉,全由媒人在中間撮合。媒人到女方去說親,一般要去三次,每次一瓶酒,故俗語有云:

  “成不成,三瓶酒。”

  還說:

  “媒人是桿秤,全靠兩頭硬。”

  相看(也叫相親),是男方到女家相看媳婦。相看的內容,無非是門風、財富、才幹、美醜、健康這五個方面。

  “換盅”,即男家到女家送訂親彩禮。到了女家,禮品要置放在西牆祖宗板下的香案上,然後兩親家翁並跪,酌酒互相醮祭,故稱之謂“換盅”。“換盅”之後,兩家就算正式訂親。

  再說娶親。滿族人規矩大,結婚的說道比較多,從問娶、親迎到完婚,十分複雜:

  “問娶”又叫“問日子”,由男方擇定吉日,置備酒淆至女家與其商量,如女方同意,再由媒人陪同男方送去布匹、首飾及肉、酒到女家,俗稱“下大茶”。到了迎娶的前一天,女方則要把陪送的嫁妝送到男家,俗稱:“過箱櫃”。

  娶親一般要熱鬧三天:頭一天叫“響棚”,第二天是“亮轎”,第三天才成親。娶親時的穿戴:新郎是頭戴纓帽,身著箭衣,腰扎達荷帶,披紅帶花;新娘是身穿拉草衣,頭梳大卷式,上蒙紅蓋頭。迎親時去的人是單數,回來是雙數。喜車必須在清晨趕回男家門口,在門口要停一會兒,俗稱“練性”。待到新娘下轎時,新郎要朝轎門簾輕輕射三箭,這是古代滿族掠奪婚姻的遺風。新娘下轎,要紅氈鋪地,腳踏紅氈走到天地桌前。拜完天地,再用紅氈將一對新人引入洞房。新郎在前,到門坎時,新郎用箭桿(後來改為手或秤桿)挑下新娘頭上的紅蓋頭。新郎新娘進新房時,親友們要向他們身上拋撒五穀雜糧,取人壽年豐之意。進了洞房以後,新郎新郎就開始對坐,俗稱“坐福”。

  滿族還有鬧洞房的習俗,參加婚禮的親友們一起高唱喜歌“拉空齊”,其大體意思是:美麗的姑娘結婚了,祝願你們白頭到老,生活美滿幸福。新人在洞房內要喝“交杯酒”,吃喜面,嘗子孫餑餑。圍觀的親友還要有人用一語雙關的話向新娘發問:“生不生?”,然後由迎親婆代答:“生”,其意是早生貴子。

  翌日清晨,新娘要拜公婆、叔伯,敬菸問安,謂之“分大小”;婚後三天或七天,新娘得回孃家,俗稱“回門”。


齊齊哈爾的滿族風情

  清康熙年間,滿族人陸續遷入齊齊哈爾地區,其中主要是駐防齊齊哈爾城的滿洲八旗兵丁及其後裔,分佈於城外,自成村落,即今昂昂溪區、鐵鋒區、梅里斯區所轄的滿族聚居村前身。   滿族姓氏形成於氏族社會,最初為表示血緣關係的稱謂,滿語稱“哈拉”。滿族姓氏多以居住地的地名、山川、河流名稱為來源,或金元時代女真人的舊姓, ...

滿族風情遊戲篇

  好玩、熱衷遊戲,大概是人類的天性,不論男女,不分長幼,都能夠在遊戲中尋到一顆童心、一份輕鬆快樂,尋到真善美。   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趙書:“滿族是個漁獵民族,他的遊藝專案特別多,我們現在掌握的有一百多個,遊藝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文化,它既是娛樂,又是健身,又是一種對抗。”   滿族女孩愛玩這種叫 ...

牡丹江少數民俗風情

  牡丹江地區的滿族多居住在寧安市,生活習慣特點如不仔細觀察已很難與漢族區別。過去,滿族人居室,南面設有較大的窗子,窗紙糊在外面;室內南、西、北均有炕,西南牆上供有祭祖龕。來客人可坐南炕。    滿族人喜歡吃黏食,有黃米麵餑餑、黏豆包、豆麵卷子、黏火燒等。酸湯子、白肉血腸、火鍋都是滿族人流傳下來的食品。    ...

滿族的社會風情有哪些

  滿族的社會風情有歌舞,注重禮節,崇尚理學等。   滿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獵、戰鬥的活動演化而來。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袍馬褂,頭頂後部留髮梳辮留於腦後,戴圓頂帽,下穿套褲。婦女則喜歡穿旗袍,梳京頭或“盤髻兒”,戴兒環,腰間掛手帕。滿族入關後,其服裝與漢族服裝趨於一致,但旗袍卻以其獨特的魅力流 ...

福建寧化縣客家人“七月半鬼節”的民俗風情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寧化客家地區民間又稱為:“七月半”,“月半節”,“鬼節”等。對它的考察有助於我們瞭解客家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可以使我們更深的體會客家民俗中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此外,還有利於海峽兩岸的彼此瞭解和文化上的認同。這是因為臺灣客屬同胞與寧化石壁有著密切的關係,今日臺灣的客家人的衣著 ...

中華民族: - 滿族

  滿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另外,在內蒙古、河北、山東、新疆等省、自治區以及北京、成都、蘭州、福州、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數散居滿族。   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上游、烏蘇里江流域。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 ...

滿族春節有哪些習俗?

  滿族的傳統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一致,所謂“奉省歲事,滿漢舊俗不同,久經同化,多已相類”(《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滿漢舊俗不同”,滿族年節有特殊的風情。你瞭解滿族春節習俗嗎啊?滿族春節習俗有什麼特點?滿族春節有哪些習俗?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滿族春節習俗。   滿族的傳統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一致,所謂“奉省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