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近期頗受重視,尤其是隨著阿里巴巴創立達摩院從事物聯網領域研究以來,各大科技巨頭紛紛聚焦物聯網研究和發展,物聯網也隨之走上風口浪尖。對於物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是風口,也有人認為是虎口,中景元物聯雲平臺總經理周毅認為物聯網是風口還是虎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切實地滿足各行各業的現實需求並帶來實際效益,物聯網未來的發展應該更加註重安全性和合作共贏。
物聯網近期頗受重視,尤其是隨著阿里巴巴創立達摩院從事物聯網領域研究以來,各大科技巨頭紛紛聚焦物聯網研究和發展,物聯網也隨之走上風口浪尖。對於物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是風口,也有人認為是虎口,中景元物聯雲平臺總經理周毅認為物聯網是風口還是虎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切實地滿足各行各業的現實需求並帶來實際效益,物聯網未來的發展應該更加註重安全性和合作共贏。
1、電商平臺角度。
未來加盟制和直營企業誰會發展的更好,首先要從電商平臺的角度出發,這主要從成本、服務和產品三個方面進行考慮,如果追求物流成本考慮,將會選擇加盟的通達等,若考慮服務質量和時效(高階電商件)方面則會選擇直營的順豐等。另外,從產品角度出發,生鮮電商平臺則更可能會選擇具有生鮮實力的直營企業,如順豐或京東進行承運。那麼從電商角度而言,低價電商、品質電商和生鮮電商和誰更具發展潛力,必將對下游快遞供應商的選擇帶來影響。
從目前來看,低價電商拼多多脫穎而出,又強勢帶動了一波快遞市場的高速增長,加盟制快遞企業為最大的受益者。那麼未來消費人群,電商平臺的變化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快遞供應商的選擇。
2、配送模式角。
除了商流方面,倉配對快遞企業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C2C向B2C不斷的轉變,商家越變越大(C端商家向B端品牌商家轉變),倉配模式成為大客戶首選,尤其對於目前仍然為流量王的阿里和京東,倉配業務量佔比不斷提升一定會對全網型配送帶來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倉配其實分為兩種模式,一個是單倉發全國,還有就是分散式倉儲配送,單倉發全國即商家入單倉(商家基於產品型別和成本考慮),然後發給全國消費者,本質上仍是全網型配送;而分散式倉儲則是真真意義上的前置倉,透過大資料預測,提前將貨放在就近的倉儲裡面,客戶下單後快速出倉完成配送,本質上則為城配或落地配業務。
進倉模式下,配的供應商往往是由倉的所有者(或管理者)來決定的,如進了京東倉將主要由京東物流進行配送;而入了蘇寧倉,則可能交給蘇寧快遞或者天天進行配送;菜鳥倉則會給通達系進行承運。一倉發全國更適合全網型快遞公司進行配送,而分散式倉儲除全網型配送外,落地配企業,和同城即時配也會參與進來,競爭更加激烈。
相比單倉發全國的模式,通達系在分散式倉儲配送方面面臨競爭將更為激烈。很顯然實力雄厚、熱銷、產品標準化的大客戶,為了滿足客戶的時效要求,多會選擇分散式倉儲。因此未來倉配模式與全網型配送佔比、以及單倉和分散式倉儲的佔比變化,也將影響到整個快遞市場格局。
綜上,快遞企業需要理清未來市場發展方向,從電商平臺和配送模式的變化趨勢上來分析是有必要的,只有抓住市場趨勢,提前做出預判和佈局,才能在未來競爭中做好準備。目前,各家在末端和倉配方面的佈局,並在電商平臺型別和配送模式上互相滲透,最後物流一圖以高階低端市場、倉配和全網型配送互相滲透的兩個案例加以討論。
1、從單一觀光到綜合開發是景區未來的總體趨勢。從單一觀光到綜合開發,文化旅遊、商務旅遊等各種不同的旅遊型別有著不同的訴求,景區需要複合型的產品、多元化的發展。觀光遊曾是以景區為王,旅遊開發之前是研究有什麼資源,如今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度假遊是酒店為王,休閒遊是娛樂為王,商務遊是鏈條為王,複合遊是元素為王。現在更多資源是鄉村旅遊資源、生態旅遊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深化發展,不一定非要戴一個景區的帽子。
2、從景區到目的地是擴充套件趨勢。面積大的景區,本身已形成一種旅遊模式,更多景區需要向目的地模式轉換。以安徽黃山為例,整個黃山市將近1萬平方公里,在這種情況下,目的地模式或者向目的地轉換的模式是必然。所謂目的地模式,就是在綜合體模式基礎上的擴大和升級,它的理想狀態是終級目的地,中間狀態是主要目的地,初級狀態是順訪目的地。現在談到特色小鎮,有兩點需要思考。一是特色,我們能找出1000個小鎮的1000種特色嗎?不可能。二是產業,小鎮聚集產業有沒有歸位,這是一個問題。旅遊小鎮和田園綜合體很有可能成為特色小鎮一種新的趨勢,特色小鎮投資量大,運營相對困難,所以他們必然要“綁架”景區。景區要“悠”著點,爭取在需求旺的時候做高價,這就是一個需求模式。
3、從跑馬圈地到功能第一是空間趨勢。不能只滿足於景區的面積大,過去所謂的跑馬圈地,能有1000畝土地就不得了,能有500畝就過得去。可用土地是商業化的根本。景區規劃需要分割槽,透過大分散、小布局的方式,強調內容為王,強化專案的功能性。沒有功能少搞,即使是標誌性建築也需要研究。總體來說,內容決定功能,功能決定結構,結構決定形式。現在好多專案是顛倒過來,先構想一個形式,形式決定結構,結構決定功能,功能決定內容,導致很多景區花了錢卻做不出好東西。
4、從階段性到全年利用是時間趨勢。第一個時間,是從客源地到目的地的時間,1:1是底線,超越這個底線,就是超值。第二個時間,遊客進景區5分鐘要有一個興奮點,15分鐘要有一個高潮點。得讓遊客在景區停得有價值,停得有感受。現在景區有日光經濟,如日出、觀光、運動、活動;有月光經濟,如夜遊、夜景、夜宴、夜演、夜享、夜樂等。但也有好多景區像機關,早上8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這是留不住遊客的。現在很多景區最常見的留住客人的方式是什麼?為了坐索道排隊3小時,這種留住客人的方式效果絕不可能好。景區未來應該透過塑造新形象、深化產品、豐富內容、打造四時產品等方式來延長客人的停留時間。
5、從觀光到沉浸是體驗趨勢。觀光旅遊者追求視覺震撼力,消費場景、消費過程、消費體驗要讓遊客達到眼耳鼻舌身心神的全面沉浸。如果我們登山看到雲海,那種體驗是非親歷不可想象的,因為那是一個過程、一個場景,遊客能真正感受。所以,要從身游到神遊,要追求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