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族的奇異習俗——“紋面”
獨龍族的奇異習俗——“紋面”
獨龍族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人口僅五千餘人,絕大多數生活在相當封閉的獨龍江峽谷地區。該地區位於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境內,距昆明1000公里。獨龍江的東邊是高黎貢山,西邊和南邊是與緬甸交界的擔當力卡山,北邊是西藏。一年中有半年大雪封山,與外界完全隔絕。
婦女紋面,是獨龍族相當奇異的習俗,《新唐書》稱“文面濮”,《南詔野史》稱“繡面部落”,可見獨龍族紋面由來已久。
去年暑假,我歷時55天,其中40天徒步,頂風冒雨,攀懸崖絕壁,過溜索藤橋,忍螞蝗叮咬,避毒蛇擋道,在獨龍江峽谷地區尋找和拍攝了僅存的64位紋面女,蒐集了一批她們生活環境和生活習俗的原始資料。
64位紋面女最大年齡108歲,最小50歲,平均年齡72歲。紋面是的年齡最大31歲,最小6歲,平均紋面年齡14歲,以12歲左右紋面最多。
至於紋面原因,紋面女們有多種說法,有的為了好看,有的為了死後能與靈魂相認,有的為了不被別人搶去為奴,有的為了分別男女,有的為了死後能帶走生前的東西。
紋面是一件極痛苦的事,一般是用一根荊棘刺出圖案,用西南樺製成的染料著色。臉上血管、神經豐富,要紅腫、劇痛3-5天,所紋圖案終生不退。
獨龍族人極友好,常為沒東西饋贈客人而不好意思。有位紋面老人對我說,她的心願就是等紋面人全部去世,把她們的照片展覽在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展覽館裡。我很不好意思沒有能力完成她的心願,但我拍下的資料,能使她們的心願有實現的可能。
獨龍族紋面女 最後的“蝴蝶部落”
獨龍江在雲南貢山縣,是滇西北最邊緣的一條江,江水清澈透亮,溜索、藤橋,雲霧纏繞,若隱若現。兩岸的巖縫石隙生長一百多種特有物種,廣袤的原始森林,為珍稀戴帽葉猴的棲息地,美麗的世外桃源也是五千獨龍族人的家園。 山坳中蓋起了嶄新的教堂,村民企盼牧師的洗禮﹔年年舉行的剽牛祭天儀式,原始古樸,激情豪放﹔素有“蝴蝶部落”之稱的紋面女,至今仍是個謎……
獨龍江是獨龍族唯一的聚居地,約5千人,6個村民委員會(41個自然村),孔當村在江的中游,上游獻九當、龍元、迪政當靠近西藏察隅,寒冷乾燥,以木壘房為主;下游巴坡、馬庫緊挨緬甸,潮溼多雨,幾乎全是竹篾房。
紋面女的文字記錄很少,且言辭模糊,源流歷史難辨,有待專家學者考證發現,但這一神秘習俗到了上世紀的文化大革命,便畫上了句號。如今剩下三十多名紋面女,最年輕的也已花甲之年,大多散居於獨龍江險峻的山嶺之中,年邁體弱,很少出門。在教堂邂逅楊秀蓮,那是上帝的安排。
楊秀蓮,75歲,個子矮小,不會講 普通話,幸好她兒子齊建武在旁邊翻譯。老太太告訴我︰從前女孩子長到十二三歲就要紋面。紋面是父母送給女兒的成人禮,擺一桌筵席,請來紋面師,取植物葉瓣放在岩石平臺上擊打,打出黏稠濃綠的漿汁,拿幹樹皮在鐵鍋下燒,刮下燻黑的鍋灰放入漿汁中攪拌,用竹籤蘸鍋灰在女孩臉上繪出圖案,一行行刺出血,敷上鍋灰與植物拌成的黑汁,經過半個多月的排異反應,呈現墨綠色的斑點,形成永久性的紋面圖案伴隨一生。
我問:不紋面行嗎?老人搖搖頭,顫巍巍地說:小時候父母常講,不紋面就會被陌生人搶去,小孩子聽了害怕,乖乖地都去紋面。即使如此,我還是認為,紋面是做父母的一廂情願——讓孩子更漂亮,完全出於獨龍人的審美觀考慮。畢竟追求美是人類的天性,與當下年輕人刺青紋身的酷炫時尚如出一轍。只不過孩子年幼尚無認知,父母編出悚然的故事逼其就範,天長地久,成了苦口婆心的寓言。
獨龍族紋面女,為什麼要紋面
紋身是一種文化藝術,透過帶有顏色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製造一些圖案或字眼出來,當然這些紋身都是永久性的,但是我國的獨龍族卻是有紋面的習俗,你知道為什麼要紋面嗎?本期獨龍族文化為你揭秘。
至於紋面原因,紋面女們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為了好看,有的說是為了死後與靈魂相認,有的說是為了不被人搶去為奴,有的說是為分辨男女。有的為了死後能帶走生前的東西。紋面是一件極痛苦的事,一般是用一根荊棘刺出圖案,用西南樺製成的染料著色。臉上血管、神經豐富,要紅腫、劇痛3-5天,所紋圖案終生不退。
獨龍族人極友好,常為沒東西饋贈客人而不好意思。有位紋面老人對我說,她的心願就是等紋面人全部去世,把她們的照片展覽在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展覽館裡。
紋面樣式基本相同,不分氏族和家庭。在獨龍河谷裡,男子是不紋面的,而女孩子長到十二三歲,就需要紋面。紋面時,少女先洗臉後直臥躺於地,一婦女用竹籤蘸鍋煙水在少女臉上畫出圖案,以小木棍不斷敲擊一根荊棘上的硬刺,從上至下地依圖案刺戳破臉龐,再用鍋煙或一種深色的草汁,反覆揉擦刺紋,讓其滲入皮下。一週左右,紅腫消失,青藍色的紋樣便永留臉上。
但是在獨龍江上、下游面紋有較大的差異,不但面紋圖案多種多樣,而且面紋的部位也有較多的區別:下游四鄉及三鄉地區大多隻紋嘴唇下部的下巴部分,象男人的鬍鬚一樣,紋條成上下線形;也有部分連鼻子下人中部位的左右都紋上了。
而來自獨龍江上游的二鄉、一鄉的婦女則從額頭起,面紋佈滿了整個臉部,僅僅是花紋圖案不一樣。有些老年婦女不但滿仍面紋,連頭髮也剃光,只剩額前小小的一撮,很象漢族農村小男孩的髮型。如果不是紋面的特徵告訴我:這是女性,我真會叫她一聲“老大爺”呢!據說,從不同的面紋圖案,當地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個婦女居住的地方,是某個部落或民族的。
中國的少數民族中,我除了見過海南島五指山下的黎族婦女紋面外,這是第二個,至今尚未聽說還有哪個民族紋面的。我問了寨子裡好些個老人,想知道紋面的由來,可是告訴我的原因各不相同,又似乎都有理。
第一個說:婦女紋面是美的象徵,不紋面的姑娘,以後是嫁不出去的;第二個說:紋面可以避邪(我又不明白男人為何無邪可避?)第三個說:作為區別各個氏族或家族部落的標誌;第四個說:防止北方察瓦龍藏族土司搶逼獨龍女。眾說紛紜,使我無法判斷出到底什麼是獨龍族婦女紋面的真正原因。不過,現在再也沒有女孩子去紋面了,能見到的紋面婦女至少都有三十來歲了。
獨龍族文化的“活化石”:紋面
紋身是指用針戳破一個人的皮膚,再加上用一些顏料使身上留下一些永久性的圖案。隨著大家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多人選擇去紋身。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有一個少數民族曾有過紋面的習俗。紋身的痛許多人都終生難忘,為什麼會有人紋面呢?下面的獨龍族文化來為你解答。
獨龍族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主要生活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 ...
獨龍族婚慶習俗
獨龍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直到本世紀中葉,獨龍族還處於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人們以種植、狩獵和採集為主,身披自已編織的麻布,有少數人則用樹葉、獸皮遮蓋。婦女還崇尚紋面的習俗。
獨龍語與貴山怒族語言基本相通,沒有本民族的文字。 無論飲酒、吃飯和吃肉,獨龍族家庭內部都由主婦分食。客人來臨也平均分給 ...
獨龍族喪葬習俗
獨龍族基於生靈“卜拉”和亡魂“阿細”的靈魂觀念來認識人的死,並形成了自己的葬俗。獨龍族行土葬、火葬和水葬。
獨龍族大多實行木棺土葬,少數地區對非正常死亡者,也實行火葬或水葬。棺材常用一段園木刳空而成,也有用篾席圍卷埋葬的。村寨有人死時,全體村民及遠近親戚朋友都要前來弔唁,並送來糧食、肉類、雞、酒等食物 ...
蟳埔女的奇異習俗
蟳埔是古刺桐港的海交要津,是一個以捕撈業和灘塗養殖為主的沿海漁村,其濃厚的民俗風情與獨特風味的“蟳埔蚵”一起名聞遐爾。現存蟳埔民間習俗諸多,而與惠安女、湄洲女並稱福建三大漁女的蟳埔女的奇特習俗,更構成了閩南沿海的一大民俗奇觀。
蟳埔女的習俗是繁多的,本文僅擷取其中部分與眾不同的奇異習俗,僅供學術研究探 ...
海南黎族紋身,黎族紋面女
各個民族有不同的風俗文化,黎族的傳統習俗之一就是紋身,是世界民族中一種罕見的原創性文化現象。紋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習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種罕見的原創性文化現象。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有很多寶貴的技藝和文化形態正瀕臨失傳。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黎族文化之黎族紋身習俗吧。
紋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習俗,是世界民族中一 ...
獨龍族過年習俗有什麼特色活動
春節是中國的一個重大節日,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對過年都有著不同的習俗。春節期間很多民族都會透過舉行很多活動來慶祝過年,慶祝新的一年的來臨。獨龍族文化中,對於過年他們有很多自己民族的特色活動,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
居住在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的獨龍族把年節即過年,叫作“卡雀哇”,又稱為“農瓦德路”或“ ...
面紋解析你的健康狀況
面紋解析你的健康狀況
面紋與人體健康究竟有何關係呢,眉間紋路與眼角紋路的出現,又將預示著我們身體的何種變化?下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額頭橫紋與健康
額頭上的橫向皺紋是一個人是否勤于思考的標誌,一條條小橫紋所代表的是它的主人是否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積極的思考態度。對於腦力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記憶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