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王澍:如何讓傳統延續和再生?

王澍:如何讓傳統延續和再生?

  

  王澍的代表作品:寧波博物館

  2012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頒獎儀式將於星期五在北京舉行,獲獎建築師王澍在頒獎儀式舉行前夕透過電話接受了BBC中文網的採訪。他表示,我們親身經歷了這個國家文化的變化,看到傳統在眼前消失,如何能讓傳統延續和再生,是他感興趣的問題。

  普利茲克建築獎1979年由美國普利茲克家族在芝加哥創立,每年頒獎一次,表彰一位在世的傑出建築師。普利茲克獎被認為是建築界的最高獎項,甚至有人稱其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

  2012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王澍是位於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其代表設計作品包括寧波歷史博物館和杭州中國美術學院香山校園。他是自普利茲克獎設立三十多年來首次獲獎的中國人,儘管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曾在1983年獲獎。

  負責評獎的凱悅基金會主席普利茲克曾在今年2月份獲獎人選公佈時說,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評委會決定把獎項授予一名中國建築師,這標誌著中國在建築理想發展方面將要發揮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現年49歲的王澍在星期三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他自己還很年輕,對獲獎感到非常驚喜。他說,建築師是個老人行業,一般40歲起步,60歲出成果,自己不到50歲就獲獎了,感到驚喜。

  傳統和未來的矛盾

  普利茲克獎評審委員會曾表示,王澍的建築設計表現出聰明才智、想象力和責任感,並超越傳統和未來的矛盾,成為永不過時的世界性建築。

  王澍對BBC說,他對如何能讓傳統延續下去,能夠讓她在幾乎結束的狀態下再生這個問題感興趣,因為這就是生活。

  他說,“我們親身經歷了這個國家文化的變化,看到傳統在眼前消失,大家失去了自己文化的自信的判斷,不知道自己是誰。這是生活中的一個大問題,建築需要探討這個問題。”

  他還說,“中國是一個正在快速發展和變化的國家,文化在快速地變化,國家在快速地發展,所以使得建築師能在社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他的工作影響到了很多人的生活。在在中國做建築師,需要在思想和價值觀方面有深入的思考和判斷,而不只是用設計做簡單的服務就可以了。”

  王澍說,中國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人工的東西和自然的衝突都是非常激烈的。在這種狀況下,需要探討到底做什麼樣的建築,一些最基本的問題需要重新討論。

劉仰:讓傳統迴歸國民教育

  國民教育最近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那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解這種教育呢?以往我們對於國民教育的內 容很少有明確的規定,大家更多地是關注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音樂、體育等分科設定。對於每一分科的內容,以及國民教育的整體目標缺乏清晰界定。造成這 一現象的原因,與意識形態和社會主流價值觀有關。

  國民教育的內容首先關係到對本國曆史、傳統的認定。這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來說都不是問 題,充分肯定本國的歷史和傳統,是每個國家國民教育的必然。對於中國來說,過去這方面也不是問題,但是到了近代以後,全盤西化佔據了主流,全盤否定中國傳 統的思潮甚囂塵上,因而在國民教育這部分的內容上就出現了混亂。要麼是不提某些重要的歷史內容,例如孔孟之道;要麼是刪去某些重要的歷史內容,例如岳飛; 要麼是以西方中心論來錯誤地評價中國歷史和傳統。

  於是在國民教育的內容中,似乎只留下古代詩詞散文等文學作品。而尊師重道、孝敬老人等中國文 化最重要的核心內容,也常常處於次要的地位,以至於《三字經》這種古代蒙學知識,如今需要大學教授在電視上以娛樂的方式來講解。雖然可以把它看成是亡羊補 牢,但畢竟反映了國民教育內容在對待中國傳統問題上的長期輕視和混亂。

  國民教育中也有與意識形態的關係不大的,例如體育教育。我們現在的體育教育除了眼保健操、廣 播體操外,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幾乎都以競技體育為模板。廣泛開展競技體育的好處當然很多,但對於國民的健康而言,可能更容易受益的是日常能夠堅持的群眾 性健身運動。另外,多教授一些能使人終身受益的健康知識,應該成為體育教育的內容。

  國民教育中,以政治、歷史、文化方面的內容與意識形態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當意識形態出現 混亂時,這方面的內容也容易混亂。有人提出國民教育的內容應該是“普世”的,但以“普世”來規範國民教育的內容,對於各國來說都不太可能。國民教育的內容 一定是由本國自己決定的,恰如每個國家包括小語種國家在內,最基本的語言教育還都是本國的語言,而非“普世”的英語。

  當前有人提出國民教育的內容問題。但提出這一問題的人,他們所希望的解決方式並非國民教育真正的內容規範問題,而只是狹隘的意識形態分歧。這使得他們提出正確的問題,卻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傳統智力玩具:七巧板的由來和歷史

  七巧板是如今的小孩子都人手一份的智力玩具,小編小時候也因為有著一份七巧板而十分開心。七巧板這是從古代就有著的一種智力玩具。本期民間故事帶你瞭解一下七巧板的由來和歷史,看看你瞭解多少。

  宋朝有個叫黃伯思的人,對幾何圖形很有研究,他熱情好客,發明了一種用6張小桌子組成的“宴幾”——請客吃飯的小桌子。後來有人把它改進為7張桌組成的宴幾,可以根據吃飯人數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狀,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這樣用餐時人人方便,氣氛更好。

  後來,有人把宴幾縮小改變到只有七塊板,用它拼圖,演變成一種玩具。因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們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宮中的人經常用它來慶賀節日和娛樂,拼成各種吉祥圖案和文字,故宮博物院至今還儲存著當時的七巧板呢!

  今天,在世界上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七巧板和七巧圖,它在國外被稱為“唐圖”(Tangram),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不是唐代發明的圖)。七巧板的歷史也許應該追溯到我國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經》,其中有正方形切割術,並由之證明了勾股定理。

  而當時是將大正方形切割成四個同樣的三角形和一個小正方形,還不是七巧板。現在的七巧板是經過一段歷史演變過程的,它是由宋代的燕几圖到明代發展為蝶幾圖,到清初再演變成七巧圖,到現在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18世紀,七巧板傳到國外,立刻引起極大的興趣,有些外國人通宵達旦地玩它,並叫它“唐圖”,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在歐洲,大約在1805年出版的《新編中國兒童謎解》中有24幅七巧圖並附有一份木製的七巧板。


職場心理老闆重用你的20個小技巧(圖)

     讓老闆重用你的20個小技巧   我們每個在職場打拼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為自己贏得在同事中的認同。老闆的肯定以及公司中位置的上升。想一想,你在這裡工作還圖什麼別的呢?為了達到這一步,我們總是會接下難以完成的工作或自己根本不願意做的工作,然後挑戰瘋狂的截止時間,讓自己被工作壓到透不過氣。當然,這些行為 ...

占星教程宮頭位置分宮法爭議(圖)

  宮頭位置和分宮法爭議   劃分星盤的方法不止一種   在基本的占星學實踐中,宮位大概是最有爭議的問題。雖然人們基本上都認同宮位的重要性(十分重要)和意義(滿足能量的環境),但是對於使用什麼體系,怎麼來使用這個體系存在著很大分歧。分宮法超過了十二種,同樣,對宮頭的解釋也各不相同。幾乎沒有什麼占星師能夠真正瞭 ...

愛情測試你性感升級的調情方法(圖)

        讓你性感升級的調情術   星座頻道徵稿通緝令   曖昧調情是一種自然、隨意的流露,也是平淡生活裡的激情調劑。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風情、不一樣的味道,只有把握好火候與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產生獨特的效果。想知道哪種曖昧調情會讓你更性感嗎?那就快來“科技紫微星座網”做Test吧,你將得到不少啟發。 ...

三月三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

  三月三是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地區不同。節日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在貴州省貴陽市馬當地區的布依族,將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稱為“地委會”節。據布依族老人講,開春以後,地蠶危害莊稼,啃食包穀苗等農作物。於是,在三月初三,他們將炒好的包谷花帶到坡上去祭地蠶。他們在山坡上邊唱山歌邊吃包谷花,據說這樣可以“迷住”地委,堵住 ...

二月二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

  可以說是以祭“老人房”為中心的全民性的祭獻活動。解放前,凡有布依族分佈的地區,幾乎每個材寨都建有專供祭祖的“老人房”。有的放有神牌、香位或掛有皮鼓、銅鼓,平時不許人進出,更早一些時候還有專人守候。每年凡到這一節日前,由村寨輪流承擔祭獻的承頭戶,挨家收集祭獻所需的東西或捐款,天黑前把祭品(包括雞、豬肉、各種 ...

納西族受東巴教喇嘛教影響的喪葬文化

  納西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南部,它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少數民族。納西族普遍信奉本族的東巴教,也有一部分人信奉藏族的佛教--喇嘛教。東巴教是納西族固有的一種原始多神教,認為屍體與靈魂可以分離,人死人靈魂還存在。非命死者的靈魂變成鬼,使人遭災遇禍。而正常死亡的人的靈魂,需要衣食住行,為了使死者的靈魂得 ...

單士兵襄陽大火的悲劇不再重演

  4月14日,湖北襄陽一酒店發生火災,致14人死亡47人受傷。事故發生後,有媒體和網友質疑襄陽消防部門救援不力,反應緩慢,久打不通,打通後消防車遲遲未到,趕到後竟沒有帶雲梯和相關救援裝置。   又是一起特別重大傷亡的災難,逝者與傷者遭遇的慘烈與苦難,也讓無數人內心充滿驚悸與悲憫。如同當初上海“11.5”大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