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利於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
2、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有利於發揮班級體的教學作用。
4、有嚴格的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和達到一定的質量。
5、班級授課制使得教學獲取了巨大的效率,一位教師賜教向幾十個學生教學,使得教育普及成為可能。
6、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便於有計劃地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
7、由於學生是按照年齡和程度編成班級,水平接近,有利於他們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啟發。
1、有利於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
2、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有利於發揮班級體的教學作用。
4、有嚴格的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和達到一定的質量。
5、班級授課制使得教學獲取了巨大的效率,一位教師賜教向幾十個學生教學,使得教育普及成為可能。
6、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便於有計劃地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
7、由於學生是按照年齡和程度編成班級,水平接近,有利於他們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啟發。
班級授課制是將學生按年齡和程度編成班級,使每一班級有固定的學生和課程,由教師按照固定的教學時間表對全班學生進行上課的教學制度。
班級授課制產生於近代資本主義興起的時代,是由於要求普及教育,擴大教育教學規模,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農經濟和封建隔絕狀態下,而長期實行的個別教學組織形式的結果。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期對班級授課制從理論上加以總結和論證,使它基本確定下來。以後,又經過赫爾巴特等教育家進行補充,使它進一步完善。
班級授課制又稱課堂教學,班級授課制是把一定數量學生按年齡特徵和學習特徵編成班組,使每一班組有固定的學生和課程,由教師根據固定的授課時間和授課順序,根據教學目的和任務,對全班學生進行連續上課的教學制度。
班級授課制最早由誇美紐斯提出。後來赫爾巴特完善了這一理論,蘇聯的教育家凱洛夫最終完善了這一理論。我國最早使用班級授課制是1862年。
基本特點:
1、以班為單位,按年齡和知識水平分別編成固定的班級,即同一個教學班學生的年齡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並且人數固定。教師同時對整個班集體進行同樣內容的教學。
2、把教學內容以及實現這種內容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展開的教學活動,按學科和學年分成許多小的部分,大致平衡,彼此連續而又相對完整。
3、把每一課規定在固定的單位時間內進行,單位時間稱為課時。課與課之間有一定的間歇和休息,從各學科總體而言,可能是單科獨進,也可以是多科並進,輪流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