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瑤族有什麼風俗+瑤族的文化風俗簡介

瑤族有什麼風俗 瑤族的文化風俗簡介

  瑤族有什麼風俗 瑤族的文化風俗簡介

  瑤族,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語言分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瑤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國華南地區分佈最廣的少數民族,是中國最長壽的民族之一,傳說瑤族為盤瓠和帝嚳之女三公主的後裔。瑤族廣泛分佈在亞、歐、美、澳等各大洲,民族主體在中國,分佈在廣西、湖南、廣東、雲南、貴州和江西五省(區)的130多個縣裡,其中以廣西為最多。

  瑤族的婚俗:

  爬樓

  茶山瑤年輕人“爬樓”聚居在廣西大瑤山的瑤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響,在婚嫁上基本保持著傳統習俗。

  這裡生活在大瑤山的茶山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意即住在山上的人。茶山瑤的小夥子為了尋求愛情,至今流行著的“爬樓”風俗,獨具民族風情。茶山瑤村落一般依山傍水,較大而集中,其住宅均為兩層木樓。門面和吊樓部分,雕龍刻鳳,塗油抹彩,好似一頂花轎懸掛山中。清靜的吊樓是成年姑娘社交活動的場所。走進吊樓樓的大門,便會發現 聚居在廣西大瑤山的瑤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響,在婚嫁上基本保持著傳統習俗。這裡生活在大瑤山的茶山瑤。

  嫁女又嫁郎

  金秀瑤族自治縣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瑤族自治縣,境內因匯聚著盤瑤、花藍瑤、茶山瑤、山子瑤、坳瑤等5個支系的。

  瑤族嫁男和嫁女

  瑤族而被稱為“世界瑤族之鄉”。已故的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說:“大瑤山的瑤族是全國支系較多,民俗表現最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類研究的兩個民族熱點,其中就有瑤族。世界瑤族研究中心在中國,中國瑤族研究中心在金秀。”瑤族群眾在生活中形成了深厚質樸、絢麗多彩的瑤族文化和風俗習慣。瑤家婚嫁禮儀,涵蓋了瑤族豐富。盤瑤婚期大多在秋收之後,春節之前,分“嫁女”和“嫁郎”兩種。舉行正式婚禮之前,必須經過擇偶、提親、訂婚等過程。婚宴“正酒”三餐,“偏酒”(早餐、宵夜)六餐。第四日早上親客告辭,男家各送一份“奶頭禮”(亦謂小源禮),即:送岳父母豬腿各八至九公斤,其它豬肉四到五公斤。第四或第五天,夫妻回門住一宿,同回後方圓房。

  瑤族飲食民俗:

  大多數瑤族以大米為主食,部分高寒山區以玉米為主食,蕎麥、小米等為雜糧。常吃的蔬菜有各種瓜類、豆類、青菜、蘿蔔、辣椒等,蔬菜透過製成乾菜或醃菜來儲存。瑤族喜食各種野生菌類、野菜,如竹筍、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黃花等。肉類以家養畜禽肉為主,常加工成臘肉,喜歡吃昆蟲類食品,如蜂蛹、蠶蛹、知了、蜻蜓、松樹蛹、葛藤蛹等。瑤族人還喜歡自己加工製作蔗糖、紅薯糖、蜂糖等。

  瑤族民居:

  瑤族是山地民族,居住於山區和半山區,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優美。瑤族村寨遠離城鎮集市,多建於近林靠水的高山地帶,運輸全靠人背馬馱。一般二三十戶自成村落,村與村大都相距十數里或數十里。由於受宗教觀念的影響,瑤族一般認為建蓋新房事關家業的興衰,因此把它作為一樁大事來辦理。房址的選擇要請師傅看風水,並根據房主的生辰、命相決定動土的吉日和房門的朝向。在木工動工時要舉行簡單的祭祀魯班儀式,立房梁時要殺雞舉行隆重的祭祀魯班儀式,宴請幫忙建房的鄰里和親朋好友。房屋建好後要殺雞祭祀祖先,然後擇吉日搬入。

  瑤族禮儀禁忌:

  瑤族是十分注重禮儀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禮儀禁忌。路途相遇,不論相識與否,都要熱情打招呼,否則被視為不懂禮貌。平日裡洗臉盆不能拿來洗腳。用餐時忌諱互用碗筷。忌諱衣褲當戶曬。忌諱在屋內亂吐口痰。豬日不殺豬,雞日不殺雞,牛馬日不買賣牛馬。有客人到家,客人先要與主婦打招呼,主人才高興,否則被認為傲慢無禮。款待客人時,雞、肉、鹽一排排地放在碗裡,無論主客,必須依次夾吃,不得紊亂。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飯都由婦女代為裝飯。鹽在瑤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瑤區不產鹽,但又不能缺少鹽。鹽在瑤族中是請道公、至親的大禮,俗叫“鹽信”。凡接到“鹽信”者,無論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丟開,按時赴約。

  瑤族十分尊敬長輩與老人。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並讓到路的下方。騎馬者,見到老人時必須立即下馬。在老人或長輩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汙穢的話,不隨地吐口痰,不直呼老人和長輩的名字。與老人和長輩同桌共餐,要讓他們坐上席,主動給他們添飯加菜,可口的菜餚要移到老人和長輩面前擺放。

  火塘是瑤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膛,不能用腳踩,火塘內的柴禾忌諱倒著燒。

瑤族有什麼禁忌 瑤族的風俗禁忌有哪些

  瑤族有什麼禁忌 瑤族的風俗禁忌有哪些

  瑤族人忌用腳踏火爐撐架。忌在火爐裡燒有字的紙張。進入瑤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為象徵喪事。忌坐門檻,穿草鞋不能上樓。不能坐主婦燒火的凳子。忌“傘”,言及“雨傘”時,要說“雨遮”,因“傘”與“散”諧音。忌說“吃肉”、“死”之類不祥之語等等。大部分瑤族有忌食貓肉、蛇肉,崇拜盤王的瑤族過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瑤族過去則禁食母豬肉和老鷹肉,湘西南辰溪縣農曆七月五日前禁食黃瓜。

  瑤族生活中有何禁忌

  生產方面的禁忌主要有,每年正月初十、二十、三十日為“禁風”日,這三天不得持刀上山,打草標要用石塊壓住,以示禁風,以免除當年風災。每年農曆二月初一至初十為“禁害”日,認為農作物常遭野獸和水、火危害,是犯禁造成,故有一禁鳥、二禁蟲、三禁水、四禁火、五禁蝗、六禁野豬、七禁野羊、八禁野兔、九禁鼠、十禁獐麂。

  這十天不宜上山下地勞動,免遭禁忌。還有“空亡日”忌狩獵,打獵忌脫衣,放排忌言“傘”(散),開山、打廠、開窖、下種等農事忌說不吉祥的話,“陽公日”不動土,“老君日”不下種。規定每月初一、“十五”或“太安日”方能出豬欄、牛欄肥。

  忌用腳踏火爐撐架;忌在火爐裡燒有字的紙張;進入瑤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為象徵喪事;忌坐門檻;穿草鞋不能上樓。

  不能坐主婦燒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傘”,言及“雨傘”時,要說“雨遮”,因“傘”與“散”諧音;遇人伐木時,忌說“吃肉”、“死”之類不祥之語等等。

  崇拜盤王的瑤族過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瑤族過去則禁食母豬肉和老鷹肉。湘西南辰溪縣農曆七月五日前禁食黃瓜。絕大部分瑤族禁食貓肉和蛇肉。

  有的地方產婦生產後頭幾天禁食豬油。

  瑤族祭神,一般用豬、雞、鴨、蛋、魚等食品,忌用狗、蛇、貓、蛙肉。

  瑤族的習俗有什麼獨特之處

  瑤族盤瓠崇拜

  盤瓠是瑤族支系藍靛瑤和過山瑤的一種圖騰崇拜。東漢時期的文獻記載高辛氏屢徵犬戎氏而不克,帝王乃下令凡能取得犬戎將領吳將軍頭顱者,將賞賜黃金、封地並將女兒嫁給他。高辛氏帝有一條叫盤瓠的五彩毛狗銜來了吳將軍頭顱,帝王不得已只好履行諾言。盤瓠負女人南山,三年後生六男六女,長大後自相夫妻,繁衍了“盤瓠之後”。這些氏族即以盤瓠作為自己的始祖進行祭祀崇拜。藍靛瑤和過山瑤視盤瓠為保護神,每遇災禍,就進行祭祀以求保護,有跳盤王、還盤王願等節日祭祀。此外,雲南瑤族在飲食、服飾、婚姻等方面還不時反映出圖騰崇拜的痕跡,對盤瓠的崇拜至今未變,如忌食狗肉、服飾花邊繡成狗牙狀等。

  瑤族祭龍、掃寨、打齋儀式

  祭龍、掃寨、打齋儀式是瑤族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的反映。

  “祭龍”一般在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有的為二月初二)以村寨為單位舉行。供品由全寨人共同分擔,“祭龍”完畢,供品可分給各家各戶。“祭龍”儀式在寨老家舉行,只許男人參加。獻祭的神靈包括寨王、谷魂、神農、盤古等,以祈禱神靈保佑終年吉利平安、錢財如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掃寨”、“打齋”為瑤族經常舉行的大型驅鬼祈禳儀式。“掃寨”一般在“祭龍”和寨內多災多難時舉行,由度過戒的數名男人、一名小孩參加。其餘的人不準出家門,待驅鬼儀式結束後,家家戶戶才開始掃除。“祭龍”、“掃寨”活動,禁止婦女參加,也謝絕外人進入寨子,已在寨內的外寨人,必須等祭掃完畢才能出寨。

霜降習俗有哪些 霜降風俗文化活動盤點

  霜降習俗有哪些 霜降風俗文化活動盤點

  1、登高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天高雲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但也要有所講究。

  2、拔蘿蔔

  在山東地區,有句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所以山東人霜降喜食蘿蔔。農諺有“霜降蘿蔔”一說,是指霜降以後早晚溫差大,露地蘿蔔不及時收穫將出現凍皮等情況,影響蘿蔔品質和收成。

  3、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4、吃鴨子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就會賣的非常火爆,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樂得賣鴨子的老闆們嘴都合不攏了,看來他們也必定會過一個開開心心的霜降節氣了。

  5、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徵。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古人眼裡,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雜五行書》說: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害也。”侵害身體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能驅風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間作驅病療疾之用。

  6、掃墓

  古時候,霜降時節人們還要去掃墓。據《清通禮》記載:“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擴荃,屆期素服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如今,霜降掃墓的風俗已少見。但霜降時節的十月初一“寒衣節”,在民間仍較為盛行。寒衣節,也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鬼節”等,與清明節、中元節並稱為三大“鬼節”。為避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寒衣節這天晚上,人們要在門外焚燒夾有棉花的五色(紅、黃、藍、白、黑)紙,並且把餃子倒在一個灰圈內,意思是天氣冷了,給先人們送去禦寒的衣物。寒衣節寄託著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悲憫之情,也是親人們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7、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人們同樣非常重視,各地還有祛兇、掃墓等習俗,以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幸福安康。如在山東煙臺等一些地方,霜降這一天人們要去西郊迎霜;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裡面放入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闢兇迎祥。


清明風俗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簡介

  清明風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簡介   掃墓祭祖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作為祭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本屬“祭祖節”, ...

江油什麼人情風俗傳統文化

  江油的人情風俗、傳統文化:   家庭以年長輩分高的男子為一家之主,掌管全家經濟收支及生產、生活安排、主持婚嫁喪葬及對外事務;普遍看重宗族的凝聚力,同姓同宗者均以建立“譜會”、“清明會”一類的宗族組織負責訂立族規族法;男婚女嫁仍以遵從“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封建陋俗為主流;受封建傳統影響普遍存在著早生、多生 ...

長子縣民俗文化風俗

  長子響銅樂器的製作是一種古老的手工技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北方許多地區,許多專業劇團和民間社火表演使用的響銅樂器都來自於長治市長子縣的西南呈村。這裡生產的銅樂器定音準確,清脆洪亮,結實耐用,已入選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長子響銅樂器的製作,不僅傳承了古老而獨特的技藝,還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閃爍異 ...

宜昌風俗文化

  土家篝火晚會——>舞獅——>龍舟競賽   土家族地區,山崗纏繞,物產豐饒。有著雄奇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民族風情,   吸引著中外遊人。土家族自稱“畢茲卡”,一般認為是“土生土長的人”之意。2000多年前,他們定居於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   賽龍舟之習,據記載在西周時 ...

2019年大雪節氣是什麼時間?什麼樣的節日風俗

  大雪節氣為廿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雖然在地域遼闊的中國處於大雪節氣中不可能都會出現下雪的情況,但是在大雪這一天之後天氣也會開始變得越來越冷,降水量也會跟著增多。當然大雪節氣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可能每年大雪節氣時間的到來都是不一樣的。那麼,2019年大雪節氣是什麼時間呢?   一般來 ...

七一建黨節的習俗哪些 建黨節風俗習慣盤點

  七一建黨節的習俗有哪些 建黨節風俗習慣盤點   1、召開建黨週年紀念大會。設主會場和分會場,分會場進行電視直播會議實況。   2、組織開展以“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為主題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推進月活動。   3、組織開展“當優秀公僕、創一流事業”徵文活動。   4、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和新黨員宣誓儀式。 ...

閩南七夕節的風俗 閩南七夕節哪些傳統節日風俗

  閩南七夕節的風俗 閩南七夕節有哪些傳統節日風俗   閩南七夕風俗:七月初七敬拜“七孃媽”   閩南地區在七夕的時候,除了保留著與其他地區相同的乞巧等習俗外,還有其獨特的、帶著濃厚閩臺民間色彩的民俗。   在閩南地區農村中,傳說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日,這“七仙女”並非一個仙女,而是七個神娘,俗稱之為“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