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盤點:仡佬族節日節日大全及習俗

盤點:仡佬族節日節日大全及習俗

  因地理區域的不同,每個民族都有著屬於他們的傳統節日與習俗。作為少數民族之一的仡佬族也有著他們的獨特節日與風俗。除了和漢族一樣的端午節、清明節與春節,他們還有著其他特別的節日,例如:吃新節、仡佬節、敬雀節等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接下來,一起來看看仡佬族文化中不同節日的習俗與風情吧!

  仡佬族在貴州分佈廣泛,特別是在黔中,黔北各縣均有不同數量的分佈,語言,習俗差別也較大,但仡佬族都來源於古代濮人。其習俗任有一致的相似性。下面就說一下仡佬族的節日:(按農曆的時間先後)

  大年:一般正月十四,主要活動有,吃菜板肉,上墳,祭祀祖先(獻飯),祭祀四官老爺,秧苗土地。晚上插天香,追蟲蟲螞蟻,追亮火蟲,第二日(正月十五)凌晨早上,倒靜茶,搶銀水,吃湯圓,獻飯。大年重在燈。

  三月三:山王菩薩生日,有些仡佬族為了還願而祭祀山王。

  清明節:跟祖墳掛青。

  端陽節:一般五月初五,吃粽子。祭祀祖先。

  月半:一般七月十四,割新谷嘗新,祭祀祖先。

  八月節:仡佬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書中就有記載。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莫過於八月節(八月十五至二十日)。節日的頭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裝,齊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幾個青年把一頭頭戴大紅花的黃牛牽來,寨中最長者——“族老”開始禱告,祈求五穀豐登;樂隊奏起“八仙”曲,同時鳴粉槍、放鞭炮。然後殺牛,割下牛心,每戶一份,表示全族團結一心。隨後,“族老”還率眾捧著小豬、老雞、大鵝三牲,到菩薩樹下祭祀。禮畢,全族歡聚一堂會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戶舉行家宴後,婦女們偕兒帶女回孃家送禮;男人們串街會友,唱歌、談天。據說,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動一直延續到節日的最後一天。

  重陽節:一般八月十五,打餈粑,走親戚(送餈粑)。

  小年:一般臘月三十,主要活動有,吃菜板肉,上墳,祭祀祖先(獻飯),晚上祭祀四官老爺,秧苗土地。第二日早上,倒靜茶,搶銀水,吃湯圓,獻飯,小年重在火。

  過年

  最早仡佬人根據農作物生長規律以十月為年節,嘉靖《貴州圖經》載,仡佬“每歲以秋收畢日為歲首”。清《安順府志》載,仡佬“以十月為歲首”。清代以來,仡佬族人漸仿漢人以臘月三十至正月初一為過年,原先十月為歲首的習俗漸漸廢止。

  年節時期向後推移,並吸取一些漢族過年禮儀,但仡佬年的傳統習俗仍有不少留存下來。各地仡佬族過年,要打糯米粑供祖。糯米粑有大有小,數量有多有少。各寨、各姓氏,甚至在同一村寨集體舉行和各家分別進行兩種,但以各家各戶分別進行的多。

  除夕,各戶以豐盛菜餚、酒飯陳列於堂屋神龕前的方桌上,燃香燭紙獻清祖宗後,全家男女老幼歡聚一堂吃團圓飯。

仡佬族的節日:衣飯節的傳說

  世界因為多姿多彩而美麗,也因為互相尊重而和諧,在世界上的文化就是這個道理,互相尊重求同存異,在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其中仡佬族的衣飯節就是一個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而且還有非常美麗的傳說,本期仡佬族文化為你解析。

  在仫佬族民間流傳著“羅義射獅”和“羅英馴牛”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仫佬族人民的祖先常受禽獸的侵害,辛苦種植的莊稼還未收割,就被各種野獸糟蹋光了,老百姓叫苦連天。

  有一個叫羅義的仫佬族英雄,他力大無比,射得一手好箭,眾人推他去治服野獸。羅義抓了不少狼蟲虎豹,但成效甚微。一位長者告訴他說,獅子是百獸之王,只要把獅子治服,其他野獸就不敢猖狂了。

  羅義決心治服獅子。一天來到深山等獅子出來,突聽一聲吼叫,山林中衝出三隻大獅子,羅義拉開神弓搭上三支箭。向獅子射去。獅子腿部中箭。羅義大聲喊到:“山中獅子王,莫要再猖狂!令你管百獸,守衛我田莊。”從那以後,三隻獅子日夜守護在田野,再也不敢胡作非為了。

  後來,羅義的女兒羅英又馴服了野牛,開始讓牛拉犁耕田。從此,田地越開越多,收成越來越好。為了紀念羅義父女的功德,仫佬族人民便把閏年立冬日叫“衣飯節”,以慶祝仫佬族五穀豐登,衣飯不愁的生活。

  每到衣飯節,仫佬族人除了殺雞包粽粑、唱歌跳舞外,還要進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工,人們把最長最豐滿的糯稻穀穗用綵帶掛在祭堂牆上,桌上擺滿用芋頭和紅薯製成的大大小小的水牛、黃牛模型和五色糯米飯糰、甜酒、芝麻、黃豆、花生以及胡椒、八角等12種香料,象徵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祭祀開始,唱師演唱,他手拿竹鞭向“牛群”揮舞,託著五角糯米飯糰圍桌而跳,興奮的人們伴隨著鑼鼓點唱歌跳舞歡慶當年農作物的豐收,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獲得更好的收成。

仡佬族傳統節日:拜樹節

  “拜樹節”是仡佬族的傳統節日,是仡佬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人都誤以為“拜樹節”是隨便哪棵樹都可以,其實仡佬族的“拜樹節”拜的並不是所有的樹,仡佬族只拜青鋼樹,因為青鋼樹是仡佬族的祖宗樹。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仡佬族的拜樹節。

  仡佬族的拜樹節時間是每年農曆正月十四日。節前,由六戶人家負責收錢買祭品,由一人推石磨空轉三次,表示告之山神,並逐巷逐寨吶喊“久剁刀”(意即祭山神)。

  節間,在山上用樺樹枝扎一高1米寬1米的小屋,放置於大神樹底下,插以三角形小彩旗,牽雞、豬、羊繞樹三次宰殺祭祀,燃以香、燭、紙,請山神入座祭之,鬼師唸唸有詞,全族跪拜,以祈禱神靈保佑,五穀豐登。這一節日使得許多仡佬村寨至今仍儲存著千年古樹。

  拜樹節這天家家戶戶帶上酒、肉、糯米飯、鞭炮,輪流向房前屋後及山上的樹木“拜樹”儀式,預祝林木旺盛,果樹豐收,並刨掉樹根周圍的野草,培土,選遠山上一棵高大的樹作“代表”去拜。拜樹節後全寨就自發地進行造林活動,形成習俗。

  仡佬人民拜樹,並不是拜所有的樹,而是隻拜青剛樹。因為青剛樹是仡佬族的祖宗樹,它同這個民族在歷史上的遷徙活動有關。

  相傳在古代,居住在貴州安順等地的仡佬人民,曾經向廣西的隆林遷徙。由仡佬族的“大房”(輩分最高者,下同)帶著祖公婆的香爐和靈位先走,經過的道路,都用樹葉打記號,為後邊來的本族人做路標。“大房”邊走邊觀察各地的山山水水,總想找個可以開發的好地方定居下來,建設家園,繁衍後代,振興仡佬。他走了一山又一山,過了一村又一村,也不知走了多少日子,終於愛上了一個地方。

  只見那個地方四周山青樹綠,“草有九擘(擘,兩手向橫平伸的長度)長,樹有九擘高,燒茺能種地,挖坎可造田,牧畜有水草,林業更優先”。實在是個開發的好地方。“大房”一打聽,才知道他來到了現在的隆林縣德峨鄉磨基村下衝屯,於是,他決定在這裡定居。

  居住在下衝屯的人們,熱情地接待了“大房”。沒有房子,就騰出自己住的半間讓仡佬客人住。這使“大房”十分感激。然而,當他看到堂屋裡主人家的祖宗神位後,不禁發愁了:自己帶來的祖宗靈位安置在哪裡!如果自己的祖宗神位同主人家的安在一起,這是不合風俗的。

  “大房”一時無法決定,只好悶悶不樂的走出寨子。快走出寨口時,只見兩株蒼勁挺拔的青剛樹直指藍天,“大房”不由得停步觀察起來。這兩株樹,有著堅硬、粗大的軀幹,暴風雨也刮不倒;它們那茂密的枝葉,夏天的烈日也曬不透。

  它們那種威武、堅毅和頑強不屈的氣魄,使“大房”越看越喜愛,越看越感動,情不自禁地放聲高歌起來:青剛樹呵樹青剛,根深葉茂好陰涼。遮得太陽遮得雨,仡佬靈位有地方!山歌一唱,心裡亮堂,“大房”立即找來刀斧,在這兩棵青剛樹上各開了一個洞,分別把祖公、祖婆的靈位安居在樹洞裡。

  從此,代代相傳,隆林境內的仡佬族人民就拜青剛樹為自己的祖宗樹。

  拜樹節為什麼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也是有原因的。“大房”最先到下衝後,以為隨後遷徙的仡佬族人會沿著他放的路標找到他的。誰知,那些用樹葉做成的路標,很快就被牲畜吃光了,後面的來人看不見路標,就分頭四處去找尋“大房”找不到就自己落實地方定居下來。

  過了很久,分散居住在隆林各地的仡佬族人,才知道“大房”定居的地點。為了紀念祖宗,全族討論定在每年中的重大節日,所以,每個人都自覺承擔節日賦予的義務。

  如祭祀所需的一頭黃牯子牛,每年都輪流由三戶人獻出,合夥養或湊錢買都行;今年這三戶出了牛,明年就輪到另外三戶出就這樣週而復始。祭祀祖宗樹的前幾天,首先殺牛聚餐,除本族人參加外,還邀請附近寨子的各族人民來會餐。會餐只吃牛下水及其他酒菜,留下牛心到八月十五祭祀祖宗樹。牛肉則按會餐人數平分每人一份帶回家。

  祭祀祖宗樹時,由“大房”主祭。先將兩隻半斤重的小公雞扭斷脖子,扯出翅膀、雞腳以及牛心等作為祭品,祖公樹放一隻雞頭,雞左邊的翅膀和腳,祖婆樹也放一隻雞頭及右邊的翅膀和腳,均用紅紙包好後,分別送進祖公祖婆的樹洞裡,再用紙錢封好樹洞,由“大房”向祖宗樹下跪祈禱,敬酒、鳴炮、會餐,並將牛心分給本族各戶。

  分牛心是有嚴格規定的:只分給本族中各戶的“大房”,“大房”有多少人,牛心就切成多少片,每人只分一片;晚輩及婦女均不得享用。


傳統節日敬雀節

  “敬雀節”是仡佬族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為仡佬族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仡佬族,老人特別保護鳥雀,不允許別人傷害它。“敬雀節”的傳承極為嚴謹,這是使“敬雀節”能夠傳承至今的主要原因。那麼“敬雀節”到底對仡佬族有什麼意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敬雀節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傳下來的一種 ...

傳統節日有哪些 民間活動是什麼

  全世界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在中國就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那麼在仡佬族中,他們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呢?仡佬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民間活動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少數民族的節日一起來看看吧!   仡佬族的傳統節日   仡佬族節日一:春節   春節是仡佬族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從正月初一到十五,要舉行各種娛 ...

中華民族 -

  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   仡佬族有自已的語言,但各地仡佬語差別很大。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還會仡佬話,漢語已成仡佬人的交際工具。一部分人還會講苗語、彝語或布依語等。仡佬族沒 ...

傳統民間手工藝刺繡

  刺繡自古就是中國的傳統手工藝,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中國的刺繡都是很出名的,而中國刺繡的種類也有很多,民族的刺繡的種類也有很多。本期的仡佬族文化帶你去了解仡佬族刺繡。看看仡佬族的刺繡有什麼亮點。   仡佬族是一個勤勞而愛美的古老民族,也是一個注重和崇尚文化的民族,這一點在他們至今保留的貫首服和合和紋上得到 ...

傳統舞蹈酒禮舞

  走進仡佬族文化,我們能看到仡佬族先民躍動的舞蹈靈魂,我們能看到仡佬族充滿魅力的舞蹈藝術。仡佬族的傳統舞蹈有“踩堂舞”和“酒禮舞”。下面一起來看看“踩堂舞”和“酒禮舞”吧!   仡佬族的傳統舞蹈有《踩堂舞》和《酒禮舞》。《踩堂舞》是喪葬儀式中舉行的舞蹈。流行於貴州遵義、仁懷一帶。古代是在墳前進行,近代改在靈 ...

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毛龍節

  仡佬族是中國的五六十個民族之一,其中的一些民俗對於“外人”來說是很新鮮的,特別是一些節日,仡佬族的毛龍節就是其中之一。毛龍節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期的仡佬族文化帶你去了解仡佬族毛龍節。   “仡佬毛龍”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傳下來的民間崇尚的表現形式,主要流傳於貴州省石阡縣龍井、湯山等鄉鎮的宴明、龍鳳等仡佬 ...

民族服飾欣賞服飾圖片

  仡佬族是中國和越南共有的一個少數民族,仡佬族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如今的仡佬族也是大多數分佈在貴州省,仡佬族的服飾也是非常美麗的。本期仡佬族文化帶你瞭解仡佬族服飾。   仡佬族男女皆穿裙(男裙短,女裙長)。用布一幅圖於腰際,無摺皺,有如桶狀,謂之“桶裙”。男子皆穿短衣,女子或短衣或長衣,或短衣外套以前短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