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出自於《史記》。《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韓城南,另說今山西河津),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破釜沉舟出自於《史記》。《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韓城南,另說今山西河津),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出自《宋史·楊時傳》。程門立雪,漢語成語,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宋史·楊時傳》:“楊時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成語典故
有關“程門立雪”的最早史料,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二程語錄·侯子雅言》:“遊、楊初見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覺,顧謂曰:‘賢輩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門,門外之雪深一尺”。一個是《宋史》中的《楊時傳》:楊時和遊酢“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有一次,楊時和遊酢來拜見他們的老師程頤,但是當他們在窗戶外邊看見他們的老師在屋子裡邊坐著睡著了的時候,不忍心打擾他們的老師,就站在門外邊,耐心無悔地等著他們的老師醒過來,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楊時和遊酢沒有走,而是在雪中站立著,等程頤醒來的時候,門外的雪已經有一尺深了,這件事因此作為尊重老師的典範成為學界的佳話。
管仲出自於《戰國策》。《戰國策》,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
劉向(前77年—前6年),原名劉甦,字子政,沛郡豐邑(今屬江蘇徐州市)人。漢朝宗室大臣、文學家,楚元王劉交五世孫,陽城侯劉德之子,經學家劉歆之父,中國目錄學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