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碌曲藏族服飾

碌曲藏族服飾

  碌曲縣藏族群眾的服飾習俗,同甘、青其他地方的藏族服飾基本一致,深遠流長、多姿多彩、獨具魅力。碌曲藏族多喜歡穿身袖肥大的羊皮襖,用紅布或紅綢做腰帶,代替紐扣。男、女所用的款式基本相同,只是女人穿著時下襬與腳踝相齊,男人則把衣襟下襬提高到膝部,喜歡穿長筒馬靴。

  男服以無布面的羊皮襖居多,領和袖口多以豹皮做飾,婦女的皮衣則以專用紅藍布沿邊。帽子有狐皮帽、氈帽等。婦女在頭飾方面,多喜歡戴紅珊瑚、黃蠟玉(琥珀,以青黃色為貴)等,把珊瑚串結起來戴在頭上,尤其被年輕婦女所喜愛。

  牧區婦女流行髮式是"碎辮子"型,即把頭髮梳辮成許多碎辮子,下面接上黑線或紅綠等色絲線,有的長至腳踝。頭上多以琥珀瑪瑙、銀元等物裝飾。未婚女子只能梳兩根辮子,上飾紅布塊,綴紅珊瑚數行。

碌曲藏族禮儀

  藏族是個勤勞樸實,粗獷強悍的民族,藏族熱情好客,特別注重禮儀,來往過客,無論相識與否,只要你推門而入,主人則為來者熬茶,端出酥油糌粑。客人到門,主人趨出返讓,絕不怠慢。端飯,斟茶,敬酒用雙手平端,表示禮貌。放在客人面前的茶,應隨喝隨添,常飲常滿。敬酒須敬三杯,不敬雙杯,客人接酒後,應先以無名指沾酒向天際彈酒三滴,代表向佛、法、僧三寶致意。款待客人是"手抓羊肉",多的是羊的胸叉和脅條肉,若是端來一盤肥美的羊尾巴,尾梢還留一綹白毛,那你就是這家最尊貴的客人。

  哈達屬於藏傳佛教的一種禮敬法器,後發展為整個藏民族的一種普遍而崇敬的禮節。向大活佛獻哈達,必須彎腰低頭至九十度,雙手捧哈達過頭頂,獻於活佛座前;對長輩或一般活佛則同給大活佛相似,只是彎腰幅度不大;對平輩只要將哈達送到對方手中或手腕即可;對小輩或下屬一般不獻哈達,如果要獻可以將哈達搭在肩上,獻哈達時,對方可奉還一條哈達,也可將原哈達回敬。

  叩拜,五體投地的叩拜,又稱"等身禮",是藏傳佛教徒對佛的祈禱方式,叩拜時,雙手合掌高舉觸額部頸部和心部各一次,然後雙膝跪地,全身俯伏,兩手前伸,額觸地面,一般叩頭三次即可。

  煨桑是用松柏枝焚起煙霧,是告於天地諸神的一種儀式,也是藏區常見的一種對佛法的禮敬。據說,在煨桑過程中松柏燃燒所產生的香氣,是對菩薩、護法神和山神的獻供祭祀。

舟曲藏族服飾

  舟曲藏族服飾是藏族服飾的一個支系。舟曲,藏語意為“龍水”。當地藏族也稱博峪藏族。在明清時期,舟曲為卓尼楊土司領地。50年代後由文縣轄管,1955年舟曲行政委員會改設舟曲縣為迭部縣,1962年又恢復舟曲縣,屬甘南藏族自治州至今。舟曲縣位於甘肅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地處白龍江上游高山深谷地帶,南部與四川南坪縣接連,著名風景區九寨溝就在附近的南坪。這裡森林茂密,山巒起伏,地理環境複雜多變,海拔相差懸殊,氣候暖溼,境內多高山,河谷狹深,群山環繞,地表起伏,較高的山峰有青山樑,海拔4500米;羊布梁,海拔4213米。周圍三大河流——白龍江、拱壩河、博峪河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山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獨特生存環境。舟曲特殊的自然環境是造就其獨特的藏族服飾結構式樣的根本原因。

  舟曲藏族婦女和男子服飾

  藏族婦女服飾。頭飾:層層摺疊的方形黑布蓋於頭上,稱頭巾。頭巾用2公分寬的綵帶作髮圈在腦後束扎,使頭巾自然形成左右兩面坡型。耳朵上佩戴鑲嵌有紅珊珊、綠松石的銀製大耳環。頭上梳碎辮子30餘根,藏族稱“拉尼”,其端結接1公斤多的純黑牛絨毛線,藏語稱“架特”,梳成500餘根碎辮子,均分成兩組披在後背左右,墜至地,在腰際處用兩圈錦帶扎於長褂外,分別垂在腰的兩側,再分別折上來合成一組,從中間挽結於後腰腰帶,再接一組“架特”墜地。這種髮型,式樣獨特,線面結合,婦女走起路來整體帶動區域性,左右搖擺,飄逸不定,富有節奏感。

  上身穿戴:上身穿白布襯衫,式樣為長袖圓領,無裝飾圖案。襯衫上是護胸圍腰,圍腰用1釐米寬的幾種對比色氆氌橫向連線成對稱的裝飾紋樣,底層為紅布,上面用線串連一行行橫向排列的紅珊珊珠子。胸前佩掛直徑27公分的圓形銀盤。銀盤中心凸鑲紅色大珊瑚珠,周圍鑲嵌景泰藍裝飾圖案。腰際用一條寬10釐米、長2米多的織錦帶環繞束扎。錦帶用絲線和其他絨線混合自織,錦帶上的圖案為幾何紋樣和抽象色塊,大多用硃紅作基調,調合間色及暖色,色彩對比強烈,圖案結構嚴謹,造型別致,線條簡潔,富有強烈的裝飾性。在腰前腹部與膝蓋之間垂懸裹兜(又稱肚兜),裹肚為三角形,基色為硃紅,邊緣繡著以群青為底的白邊“適合”紋樣圖案。後腰系兩條淡黃色扇面形腰帶頭,垂至腿彎處。外套是用黑色麻布式褐子縫製的無鈕釦對襟長褂,長至腿彎處,袖短而寬,短至手臂,袖以白色為底子,袖口以“三元”的綢緞條搭配裝飾,以藍色為主調,袖口裝飾邊上端繡著白色幾何圖案。黑色長褂外面用一條寬16公分、長3公分多的有裝飾圖案的帶子環腰兩圈束扎。

  下身穿戴:下身穿褲,褲腿短,褲管肥寬,形似喇叭褲,又似燈籠褲。面料為麻布或棉粗布,顏色為紫紅、深紅,也有純黑色,褲腿至趾骨腕處用白羊毛裹腿層層壓邊纏裹至膝彎處。纏子頭用細繩子接挽。腳穿單梁藏鞋或繡花麻布鞋。

  另外,舟曲西北部成年女子梳兩條又粗又長的髮辮,發短者續接黑羊毛絨線,辮梢飾有瑪瑙、珊珊,分別束於腰後。頭勒黑色方布巾,耳戴銀製大耳環。身穿大襟上衣,領口飾有銀製或銅製的板扣,板扣有多種多樣,上刻有“適合”紋樣。腰間繫紅色或黑色羊毛編織帶。褲寬大,下端緊束於腳踝。腳穿連把布鞋。

  舟曲男子服飾。頭飾:繫頭巾,色彩為黑色或青色。形狀為方形,面料是粗布或棉布。少數人帶銀製耳環。

  服飾:上身穿大襟短襖(短藏裝),外面套以白色羊毛褐子褂。束腰帶,腰帶用黑色羊毛編織,圖案為“二方連續”,腰間有裝飾品,右側掛有做工精巧的傳統工藝品火鐮,左側掛藏式腰刀。褲為白色棉布面料,直筒。小腿用白色羊毛編織的纏子裹綁。腳穿單梁短腰鞋,或單梁白布鞋。鞋幫有裝飾花紋。身背傳統火槍。舟曲男子服飾的基本特徵是:簡樸無華,精幹實用,輕便利索。


傳統藏族婚禮

  碌曲藏族的婚姻保持著傳統的婚姻習俗。姑娘長到十七八歲,就要由父母給行"上頭"儀式,表明他們已經長大成人,可以戀愛。當男女雙方找到意中人後,按習慣由男方委託親朋好友帶上哈達和酒向女方家求婚,如女方接受哈達,啟開瓶蓋喝酒,表明答應這們親事,如不接受禮物表示婚事不成。婚事確定後,再選吉日完婚。結 ...

中國民族服飾 最美的藏族服飾在玉樹

  藏族婚禮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玉樹是康巴服飾文化的翹楚,玉樹地區藏族同胞有極盡一切能事收藏寶石做裝飾物的習俗,使這裡的服飾比別的藏區顯得更華麗,這也成就了玉樹藏區“服飾之鄉”的美譽。   藏袍,是玉樹藏人服裝的基本款式,有冬裝、夏裝和常服、禮服之分。常服是用布料、氆氌做的,而禮服要用毛呢、綢緞、錦緞等更精細的 ...

藏族服飾的秘密

  藏民族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這種高寒的自然環境決定了藏族服飾的基本特點,袍式,寬體長身,大襟廣袖,材料以皮毛具多。而那種大色塊的使用,金銀佩器的裝飾,讓人感受到藏民族對美麗追求的無畏和勇敢,從而形成的一種轟轟烈烈的美,藏族服飾令人眩目的美;過目不忘的美。藏族服飾真是太美了。   近十多年西藏和其他藏區,各種 ...

藏族服飾特點粗獷彪美

     藏裝的基本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肥大。直線寬邊,色彩對比強烈。男女藏袍均習慣以粗紡厚毛呢為料,左襟大,右襟小,一般在右腋下釘一個紐扣,或是用紅、藍、綠、雪青等色布做兩條飄帶,穿時結上。男式藏袍多為黑、白兩色,領圍、袖口、衣襟和底邊,鑲上色布或綢子底邊,古樸渾厚。夏天或勞動時,一般只穿左袖,右袖從後 ...

藏族服飾——濃墨重彩

  一、民族概況      藏族是個古老的民族.藏族的古代政權稱為"吐蕃".早在公元641年,吐蕃"贊普"(王)松贊干布就派使者到當時唐朝的都成長安,代他求婚,取回了聰明美麗的文成公主.從那時開始,漢藏兩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就有了很大的發展.   藏族主要分佈在中國 ...

民居風格

  碌曲藏族有聚族而居的習慣,村寨大約於明代形成,有一個部落為一個村寨,亦有幾個部落為一個村寨的。傳統民居多姿多彩,不僅有可隨遷居的帳篷,也有固定土木結構民房,還有以石為材的碉房,更有獨具一格的榻板房。   碉房,俗稱"牆包房",古名思義即形似碉堡之房,從外面看不見一根木頭,以石砌牆,窗戶少而 ...

傳統節慶日

  碌曲可以說是一個節日的高原,大小傳統節日不下二三十個。碌曲人很看重過節,不論經濟情況好壞,社會地位高低,人們對節日情有獨鍾,透過節日,抒發他們各種感情,不僅有對佛教信仰的感情,也有對人的自然情懷,更是親朋好友歡聚、好友暢談、歡舞歡愉、顯示藝術天才和表演能力的最好時機。   落薩爾節   (農曆正月初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