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調誕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祁蒙山小調的前身是1940年由駐沂蒙山區抗大文工團團員李林和阮若珊等人採集創作的《反對黃沙會》。
《沂蒙山小調》與《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首民歌,蜚聲海內外;“沂蒙好風光”也逐步滲入到人們的心靈中,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
沂蒙山小調誕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祁蒙山小調的前身是1940年由駐沂蒙山區抗大文工團團員李林和阮若珊等人採集創作的《反對黃沙會》。
《沂蒙山小調》與《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首民歌,蜚聲海內外;“沂蒙好風光”也逐步滲入到人們的心靈中,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
沂蒙山小調誕生於白石屋村。《沂蒙山小調》是一首山東省的經典民歌,屬於小調。誕生於山東臨沂沂蒙山望海樓腳下的費縣薛莊鎮上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駐沂蒙山區抗大文工團團員李林和阮若珊等人採集創作的《反對黃沙會》。
《沂蒙山小調》源於沂蒙山區的花鼓調,1953年秋山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副團長李廣宗、研究組組長王印泉、樂隊隊長李銳雲重新修改記譜,將原來歌詞中的抗日主題,改為歌頌家鄉的主題,後面又續加了兩段歌詞,定名為《沂蒙山小調》,從此沂蒙山小調正式版本誕生。
沒有祁蒙山小調,有廣為流傳的沂蒙山小調,沂蒙山小調誕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
白石屋村附近的山石都是白色的,石頭和石頭堆砌在一起,石頭的下面還有懸空的位置,就像是小屋子一樣,因此而得名白石屋村,1940年的時候《沂蒙山小調》在此地誕生。
當時抗大一分校從蒙陰縣的垛莊一帶遷往費北,當時學校的文工團就住在白石屋村,這首廣為流傳的曲子是由共產黨領導的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員阮若珊作詞、李林編曲完成的。
沂蒙山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的積澱,沂蒙山的百姓有保家衛國、不惜犧牲一切的質樸情感,《沂蒙山小調》歌頌的就是黨和人民之間的魚水之情。
《沂蒙山小調》誕生的地方設有紀念碑、紀念亭,記載這首廣為流傳的曲子誕生的過程,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宣佈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首民歌之一。
沂蒙小調旅遊區位於費縣薛莊鎮北部,景區裡面的景點也非常多,周圍被東蒙望海樓、玉皇頂、大黑山、塔山、槍桿頂、衝漢崮、大青山、五彩山等群山環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