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祁蒙山小調誕生於什麼縣

祁蒙山小調誕生於什麼縣

  沂蒙山小調誕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祁蒙山小調的前身是1940年由駐沂蒙山區抗大文工團團員李林和阮若珊等人採集創作的《反對黃沙會》。

  《沂蒙山小調》與《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首民歌,蜚聲海內外;“沂蒙好風光”也逐步滲入到人們的心靈中,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

沂蒙山小調誕生於哪

  沂蒙山小調誕生於白石屋村。《沂蒙山小調》是一首山東省的經典民歌,屬於小調。誕生於山東臨沂沂蒙山望海樓腳下的費縣薛莊鎮上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駐沂蒙山區抗大文工團團員李林和阮若珊等人採集創作的《反對黃沙會》。

  《沂蒙山小調》源於沂蒙山區的花鼓調,1953年秋山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副團長李廣宗、研究組組長王印泉、樂隊隊長李銳雲重新修改記譜,將原來歌詞中的抗日主題,改為歌頌家鄉的主題,後面又續加了兩段歌詞,定名為《沂蒙山小調》,從此沂蒙山小調正式版本誕生。

祁蒙山小調誕生於哪裡

  沒有祁蒙山小調,有廣為流傳的沂蒙山小調,沂蒙山小調誕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

  白石屋村附近的山石都是白色的,石頭和石頭堆砌在一起,石頭的下面還有懸空的位置,就像是小屋子一樣,因此而得名白石屋村,1940年的時候《沂蒙山小調》在此地誕生。

  當時抗大一分校從蒙陰縣的垛莊一帶遷往費北,當時學校的文工團就住在白石屋村,這首廣為流傳的曲子是由共產黨領導的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員阮若珊作詞、李林編曲完成的。

  沂蒙山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的積澱,沂蒙山的百姓有保家衛國、不惜犧牲一切的質樸情感,《沂蒙山小調》歌頌的就是黨和人民之間的魚水之情。

  《沂蒙山小調》誕生的地方設有紀念碑、紀念亭,記載這首廣為流傳的曲子誕生的過程,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宣佈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首民歌之一。

  沂蒙小調旅遊區位於費縣薛莊鎮北部,景區裡面的景點也非常多,周圍被東蒙望海樓、玉皇頂、大黑山、塔山、槍桿頂、衝漢崮、大青山、五彩山等群山環繞。


輪滑運動最早生於

  1、輪滑運動時從滑冰運動過渡而來,據有關資料記載,輪滑在十八世紀由不知名的荷蘭人發明的。最初有位荷蘭的滑冰運動員,為了在不結冰的季節繼續進行訓練,嘗試把木線軸安在皮鞋下,試圖在平坦的地面上滑行,他的試驗在不斷失敗和改進後終於取得成功,創造了用輪子鞋“滑冰”的歷史,從此輪滑運動在歐洲誕生、興起並得到了較快的 ...

真理生於100個問號之後是說明文嗎

  1、真理誕生於100個問號之後是說明文   2、《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是當代作家葉永烈於198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主要是用多個事例論證並告誡了人們只有不斷的探索與發現,才能獲得真理,就是要敏銳地發現問題,堅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決問題。只有“打破砂鍋問到底”,鍥而不捨地追根求源,找到答案,就能在 ...

第一部民法典生於

  1、第一部民法典誕生於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召開閉幕會,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正式誕生。   2、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2879票贊成、2票反對、5票棄權,高票表決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 ...

蒙山和沂蒙山的區別

  沒有祁蒙山,只有沂蒙山。沂蒙山是泰沂山脈的兩個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為地質座標的地理區域。沂蒙山同時也是一個旅遊概念,沂蒙山旅遊區位於山東省中南部,包含沂山、蒙山國家森林公園、蒙山龜蒙景區三個景區,核心景區“雲蒙”即“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

美食

  祁門縣美食有中和湯、臭鱖魚、千層鍋、祁門葛粉圓子、蒿粿等。   1、中和湯:祁門人每逢辦席都會製作中和湯,是上桌的第一道菜,清澈味香、鮮嫩不膩、稀稠適中、老少皆宜。   2、臭鱖魚:以鱖魚、生薑、紅辣椒為原料製作而成,有純正、特殊的醃鮮香味,色澤紅潤、肉質細膩、口感滑嫩、醇香入味。   3、千層鍋:多用農 ...

黃道婆出生於那個

  黃道婆出生於松江府烏泥涇,即今上海徐彙區華涇鎮。   黃道婆生於1245年,逝世於1330年,又名黃婆或黃母,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徐彙區華涇鎮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由於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時候,被尊為布業的始祖。   黃道婆出身貧苦,少年 ...

州在哪個

  祁州,今河北安國市,唐末分定州置祁州,治無極,宋移蒲陰,1913年2月曾更名為祁縣,1914年1月改名為安國縣。從明清開始其藥材市場依附全國各地商幫對藥王廟會的祭祀活動而逐漸擴大,成為北方乃至全國的藥材集散中心,被稱為“藥都”。   安國古稱祁州,地處華北平原腹地,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帶,是全國最大的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