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沒有通假字。通假字,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其中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
這句話沒有通假字。通假字,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其中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高興)。
2、願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3、請辭決矣(“決”通“訣”,告別)。
4、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奉”通“捧”雙手捧著)。
5、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繞)。
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倉猝)。
7、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8、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
9、燕王拜送於庭(“庭”通“廷”,朝廷)。
10、往而不反者,豎子也(“反”通“返”,回來)。
11、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顯露)。
12、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陵”通“凌”)。
13、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
14、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決”通“訣”)。
1、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高興)。
2、願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3、請辭決矣(“決”通“訣”,告別)。
4、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奉”通“捧”雙手捧著)。
5、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繞)。
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倉猝)。
7、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8、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
9、燕王拜送於庭(“庭”通“廷”,朝廷)。
10、往而不反者,豎子也(“反”通“返”,回來)。
11、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顯露)。
12、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陵”通“凌”)。
13、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
14、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決”通“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