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主要風俗+端午節的傳統民俗
端午節的主要風俗 端午節的傳統民俗
端午節的主要風俗 端午節的傳統民俗
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黏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最早的粽子是“筒粽”,至於後來人們用蘆葉包粽子,傳說是由於東漢初年,長沙有個叫區曲(或謂歐回)的人夢遇一個自稱屈原的賢士,他對區曲說:“多年來人們祭我的米都讓蛟龍吃掉了,今後你們要把它用蘆葦葉包裹好,再用五彩絲纏好,蛟龍是怕蘆葉和五彩絲的。”自此以後,便有了角黍。
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粽子從形狀到餡兒都有不斷的翻新和變化。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夾雜別的食品,而僅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
懸鐘馗像
鍾馗的作用類似於門神,其畫像常被用於驅鬼避邪。據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官,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日:“臣姓鍾名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賽龍舟
端午競渡,本來是水鄉訓練水師的遺風。沉湘東吳,賽龍舟的規模,全國最為盛大,勝事流傳,史不絕書。若是追究其意義,則大都在於憑弔忠臣孝女。相傳屈原在五月五日赴淚羅江而死,楚國人為之哀痛,於是爭劃舟揖前去撈救。《隋書·地理志》記載:“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淚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掉爭歸,競會亭上,為競渡之戲。迅揖齊馳,掉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安徽巢縣本是楚國舊地,現在還存有競渡廟,其中塑有屈原像,稱為三間祠。在每年五月一日,將屈原像迎諳到船上,擊鼓奮揖,踴躍爭先,競賽龍舟,直到五日才結束活動。
掛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家家都把菖蒲、艾葉掛在門邊以避邪驅瘴。據說用菖蒲做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手持菖蒲劍,瘟神歸地府”。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歌謠。古人認為這是一個惡月,而尤以初五最惡,連這天生的孩子都不吉利,因此懸艾葉和菖蒲。農曆五月是酷暑炎熱將臨之際,也是流行病、瘟疫流行之時。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是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飲雄黃酒
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的說法。故端午節這天,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飲雄黃酒的習俗,至於兒童,長輩則將雄黃酒塗於其臉上或身上以驅蟲除穢。事實上,雄黃是一種有毒礦物質,外用可以消毒殺菌,但如果直接飲用則容易致癌,不宜提倡。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掛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一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也有說五色是代表五條龍)。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採藥、翻藥
這是端午節最普遍的民間活動,不管南方、北方,無論漢族或少數民族都很盛行。舊時,這天天還沒亮時就紛紛出外採藥,特別是鄉村,更是傾家出外。在端午中午時,家家制作以雄黃、大蒜為主的藥物,而醫家則在這天熬膏藥、制丸藥、採蟾酥。連帝王、士大夫階層也復如此。
唐宋時期極盛,御藥院等機構即於端午採蟾酥,後歷代如此。居住在祖國邊睡靖西縣的壯族人民,這天扶老攜幼遊藥市,說是端午吸了大量的藥氣,能祛病延壽。東北地區的朝鮮族採藥風氣更盛,幾乎家家戶戶要熬製益母膏等常備藥物。
此外,全國各地各民族地區還有很多饒有趣味的習俗,如食五毒餅、佩五彩香囊、趕端午藥市等等。所有這些習俗都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國人民巧妙利用自然力來調節生存環境,保護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技藝和智慧。而對其中一些看似迷信的說道,我們不妨將其理解為先民樸素別緻的世界觀,既然於人於己並無害處,又何必斤斤計較於迷信與否。
端午節的主要風俗 端午節民俗活動有哪些
端午節的主要風俗
端午節的主要風俗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下面就具體來看看這些風俗吧。
端午食粽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裡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懸艾葉菖蒲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飲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雄黃是一種中藥材,中醫藥書籍說雄黃能治百蟲毒、蟲獸傷,故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五月五日飲雄黃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帶雄黃進山不怕蛇"等俗言。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雄黃酒外用尚可,飲則有害,必須慎用。
端午節簡介
“端午”的“端”字本義為“正”,“五”(午)為中。“端午”(端五),“中正”也,這一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正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上日、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躲午節、屈原日、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解粽節、端禮節等。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我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時代人們定天之象、法地之儀,根據日月星辰的執行軌跡和位置,將黃道和赤道附近的區域分作“二十八宿”,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為“蒼龍七宿”。蒼龍七宿的出沒週期與一年四時週期相一致,春季於東方抬頭,夏季於南方騰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即隱沒於北方地平線下。仲夏端午“飛龍在天”,蒼龍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懸正南中天,龍氣(陽氣)旺盛。在《易經》中,“飛龍在天”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節的傳統民俗活動 端午節不僅是吃粽子划龍舟
端午節的傳統民俗活動 端午節不僅是吃粽子划龍舟
端午食粽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草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米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有的家長還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掛艾草
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沐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採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還將艾草紮成虎形,再貼上艾葉於其上。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端午期間,時近夏至,正是寒氣暑氣互動轉換之時,從飲食到穿衣、行動都得注意。寶山縣有諺語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於是,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又稱為“三種武器”,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
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飲蒲酒、雄黃酒、硃砂酒
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藥)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此俗流傳較廣。至今,如廣西賓陽,逢端午時便有一包包的藥料出售,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抹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辟邪。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端午節的由來
實際上,早在屈原之前端午節的習俗就已流傳開了。近代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四五千年前居住在南方的少數民族吳越族的節日。吳越族的圖騰是龍,為了得到龍的保護,表明龍子的身份,他們每逢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就要舉行盛大的圖騰祭。他們文身刺龍,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中,或裹在樹葉裡,一面往水中扔,獻給龍吃,一面自己吃。為了給龍、也為了給自己取樂,他們還在急鼓聲中划著那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遊戲。所以,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就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於是端午節就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均證實了聞一多先生的考證。
近代大量出土的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以龍為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表明,他們有斷髮文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當然,關於端午節的起源還有多種說法。但在眾多的說法中,還是以紀念屈原一說流行最廣,就是聞一多先生也贊成保持紀念屈原的傳說,認為這些傳說包含著“無上的智慧”和深遠的意義。早在宋代,朝廷就追封屈原為忠烈公,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傳諭全國紀念,並讓人們佩帶香囊,表示屈原的品德節操馨香溢世、流芳千古。
端午節的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的民俗介紹
端午節的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的民俗介紹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 ...
北方端午節的風俗 北方端午有哪些傳統風俗
北方端午節的風俗
1、掛五彩絲
相比較南方的熱鬧民俗,北方的端午節氣氛越來越淡化。民俗學家烏丙安說,在古代北方,每至端午,人們要塗飲雄黃酒,在手足腕處系掛五彩絲。在北方,有佩戴鍾道祛五毒辟邪的習俗,不過現在逐漸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所替代。五毒肚兜一般都是長輩送給孩子的,其顏色鮮紅,上面繡著蜈蚣、蠍子 ...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端午節的傳統傳說故事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端午節的由來:1、起源於五月五日的惡月惡日的俗忌;2、紀念春秋時代晉國忠臣介子推;3、紀念會稽孝女曹娥;4、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5、紀念春秋時代吳國大將伍子胥;6、祭奠龍的節日。
端午節的風俗:1、賽龍舟;2、吃粽子;3、佩戴香囊;4、系五彩繩。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具體就 ...
端午節有什麼風俗和傳統
1、吃粽子:粽子是藥膳的一種。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和荷葉。
2、掛艾葉菖蒲:端午過後,邪氣主要是溼熱、穢濁,所以要芳香化溼,芳香化濁,端午節的習俗中總離不開芳香。
3、佩戴香包:端午節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 ...
端午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1、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2、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 ...
端午節的主要風俗
1、賽龍舟一直都是端午節的主要風俗習慣之一,基本上每年都會有一些城市專門搞這項活動的,可以說這項活動還是比較吸引很多人觀看的,非常不錯的風俗習慣之一。
2、飲雄黃酒這項風俗習慣已經漸漸快要消失了,目前也就個別城市還保留有這樣的風俗習慣,在端午節飲雄黃酒還是比較不錯的。希望未來還會繼續保留下去。
3 ...
端午節有哪些風俗和傳統 端午節的時間
端午節風俗和傳統有賽龍舟、食粽、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活動。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同時也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端午節的風俗和傳統
1、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民俗活動之一,每逢端午節一些靠近河湖邊的城市會舉辦賽龍舟比賽,慶祝端午節。
2、吃粽子是端午節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