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起源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的起源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迎濤神,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龍的節日,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惡日,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夏至,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兌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藝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紀念女詩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並且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在策劃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後人為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蹟,於是,與詩人節合併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是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紀念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屈原。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立了“詞賦”這一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紀念伍子胥: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說”“祭龍說”“紀念屈原說”“紀念勾踐操演水師說”“紀念伍子胥或曹娥說”等多種說法。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民俗學家黃濤認同民俗學界的看法,即辟邪說。因為在其他傳說產生之前端午節就已經存在了。

  據考證,作為節日,端午節形成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中就有農曆五月五日人們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記載。黃濤認為,撥開古人籠罩端午節習俗之上的辟邪尚巫的迷霧,用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古代端午節習俗的核心主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五月初五,夏天在望,講究以水克火,其習俗多跟水有關。龍舟競渡在水鄉盛行,連所祭的神靈也都跟水有關:楚地所祭屈原是投汨羅江而死,吳地所祭錢塘江潮神伍子胥是死後被投入江中,紹興一帶所祭東漢孝女曹娥也因父親淹死而投水尋父……端午節的另一部分習俗是防毒避疫,人們相信喝雄黃酒,或用雄黃酒拌水撒庭院等做法可預防疾病流傳,因春夏相交之際疫病容易流傳。黃濤表示,這些都與人們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有關。

  自古以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有“蘭湯洗浴”“掛系艾蒿、菖蒲”“飲藥酒”“吃粽子”“賽龍舟”等九大類。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吃粽子”和“賽龍舟”,由於影響很大的“紀念屈原”的民間傳說,為端午節增添了強大的文化內涵。

  黃濤說,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端午節,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成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於其適應現代社會的文化內涵:

  “首先是關愛生命,講求衛生,端午習俗大多有防疾除疫、衛生保健之效,故有人將端午節稱為‘衛生節’。其次是強民愛國,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有益身體強健和民眾團結;加上紀念屈原愛國主義精神的內容,節日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第三,和其他中國民俗節日一樣,端午節具有增進親情友情、密切人際關係的功能。”

端午節的起源由來 端午節由來傳說故事彙總

  端午節的起源由來 端午節由來傳說故事彙總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禮俗的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曆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

  據《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時代人們定天之象、法地之儀,根據日月星辰的執行軌跡和位置,將黃道和赤道附近的區域分作28組星宿,俗稱“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四方各分為七宿,即為“四象”;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蒼龍七宿。蒼龍七宿的出沒週期與一年四時週期相一致,春季於東方抬頭,夏季於南方騰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隱沒於北方地平線下。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高懸於正南中天,處在“正中”之位置,喻事物處於最鼎盛狀態,乃大吉大利之天象。

  關於端午節的相關文字記載,“端午”二字,最早出現在晉代的《風土記》中,但端午的習俗卻早已有之,譬如龍舟競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端午節由來傳說故事彙總:

  紀念屈原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實際上他姓“羋”,並不姓“屈”。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46]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但卻再也沒有撈到屈原的屍體。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絡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梁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從唐人歐陽詢轉抄《風俗通》(東漢末年應劭著)的佚文可見,也許東漢靈帝時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這也是屈原身後400多年的事了。雖許多端午習俗與屈原無關,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紀念伍子胥說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是五月五日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說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年-公元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紀念介子推說

  介子推是寒食節與清明節由來傳說的主角,可也有認為端午節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據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說,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端午節簡介 端午節的由來介紹

  端午節簡介 端午節的由來介紹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按照夏曆以建寅之月(即後世常說的陰曆正月)為歲首的計時方法,五月為午,因此五日也稱午日。“仲夏端午,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也。”這一天也稱之為重午,又名端陽,取陽氣開始旺盛之意,又稱作蒲節。《清嘉錄》引用《荊楚歲時記)稱京師將五月一日名為端一,二日為端二,三日為端三,四日為端四,五日為端五。

  端午節的由來介紹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各地說法不一。影響最大的一說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五月五日這天抱石自沉湖南汨羅江,人們為了救他,競相划船尋覓並向水中拋粽子。在江浙一帶,人們認為:“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伍君就是吳國大夫伍子胥。他因遭讒言誹謗被吳王夫差所殺,並將其屍首裝入皮袋裡,扔入錢塘江。從那時起錢塘江便常常掀起怒潮,人說是伍君顯靈。他的女兒曹娥便在這天駕舟,去拜見父親。人們出於對伍子胥的崇敬和對曹娥的同情,便駕舟相伴,後來演變成競舟活動。

  端午節的對聯

  榴花彩絢朱明節;

  蒲葉香浮綠酷搏。

  堂前黃草舒眉綠;

  石上榴花照眼紅。

  艾葉如旗招百福;

  茗蒲似劍斬千襖。

  結艾釵頭輕戰虎;

  奪標船首慣乘龍。

  天中酒酌金危滿;

  重五盤盛角泰香。

  綠艾懸門添藻彩;

  青蒲注酒益芬芳。

  《楹聯叢話〉卷十二載,福州鄉俗,每逢端午節,既於朔日懸蒲插艾於門庭,而五日午時,又必用紅箋書對句,貼於楹柱,謂之午時書。明代徐振烈自作門前午時書雲:

  門幸無題午;

  人漸不識丁。

  “午”隱寓譏諷語“牛不出頭”。聯稱“門幸”,含有不受人譏之意。“不識丁,即自稱為文盲。”午“、”丁“同屬干支,對仗巧妙。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吃粽子的傳說故事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吃粽子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 ...

端午節由來的故事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端午節由來的故事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一)屈原投江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二)曹娥尋父屍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 ...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的具體由來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 ...

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粽子的由來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 ...

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端午節的歷史起源

  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每一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屈原不僅是位傑出的愛國人士,在文學領域也有很高的造詣,開創了楚辭,而他的千古絕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至今仍像一盞明燈,亮在所有自強不息人的心中。   過端午節是傳承中華文明的形式之一,端午 ...

端午節吃五黃的由來 端午節吃五黃的來歷

  端午節吃五黃的由來 端午節吃五黃的來歷   端午節吃“五黃”的食俗是漢族民間風時風俗,流行於杭州等地。相傳這一天的陽氣比較足,尤其是中午時分是最好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吃五黃(黃鱔,黃瓜,黃魚,鹹蛋黃,雄黃酒),那麼就可以驅趕自己的黴氣和晦氣,同時還能提高自己的精氣神。   端午節吃五黃是什麼   黃魚   ...

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由來和風俗意義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由來和風俗意義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以下我為大家介紹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併力主聯齊抗秦,但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楚懷王聽信讒言,將屈原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期間,寫下了《離騷》、《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