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絕句志南原文

絕句志南原文

  1、原文: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2、譯文:把小船停放拴在岸邊的古木樹蔭下;拄著柺杖走過橋的東邊恣意觀賞這春光。春雨像故意要沾溼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春風輕輕吹拂人面,帶著清新的楊柳氣息。

  3、賞析:這首詩寫春天美景,沒有一般地描繪花開鳥鳴,主要寫了春天的風雨。春風春雨也本是人們常見的現象,作者卻寫得有色有味,真切切感人。表現了作者體察的細膩和筆下的功夫。看得出,看似淺顯的詞句是經過精心錘鍊的,因而韻味十足。他重點從感覺入手,寫自己春遊的喜悅心情,表達對生活的熱愛,也為讀者展現出春天無限美好的世界。

絕句志南寫出了詩人什麼的樂趣

  絕句志南寫出了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這首詩記述了作者一次遊覽的過程,運用了擬人手法表現了春風的柔和溫暖,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

  志南這首詩,語語清淳,從容不迫,在寫景時充分注意了春天帶給人的勃勃生機,富有情趣,所以為崇尚理趣的朱熹所讚賞。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沾衣,似溼而不見溼,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這是耐心愜意的春日遠足。

志南絕句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入朝,當時由於安史之亂,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成都,志南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詩寫的是二月天裡的真切感受,蒼拙古木林中,於岸邊樹陰之處停下小船,繫上纜繩,然後登上河岸。


絕句的解釋

  《絕句》譯文:   我在高大的古樹陰下拴好了小船;拄著柺杖,走過小橋,恣意欣賞這美麗的春光。   絲絲細雨,淋不溼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豔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   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颺。   《絕句》這首詩,描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詩人拄杖春 ...

絕句寫出了詩人什麼的愜意

  《絕句》宋志南寫出了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愜意。   詩人拄杖春遊,卻說“杖藜扶我”,是將藜杖人格化了,彷彿它是一位可以依賴的遊伴,默默無言地扶人前行,給人以親切感,安全感,使這位老和尚遊興大漲,欣欣然透過小橋,一路向東。   《絕句》宋志南原詩為: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 ...

南宋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賞析: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前兩句中,詩人將藜杖人格化,彷彿它是一位可以依賴的遊伴,默默無言的扶人前行,給人以親切感,安全感。使詩人遊興大漲,欣欣然透過小橋,一路向東,橋東和橋西,風景未必有很大區別,但對春遊的詩 ...

絕句的韻腳是什麼

  韻腳為一東和上平。   宋南志《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釋義:“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詩句短小、簡潔、明快。細細品味口齒生香,妙不可言。作者是宋朝僧人志南,詩名題為《 ...

漁歌子張原文

  1、原文: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豔而飽滿。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 ...

偶遇徐原文

  1、《偶遇》: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2、注:寫於1926年5月,初載同年5月27日《晨報副刊·詩鐫》第9期,署名志摩。這是徐志摩和陸小曼合寫劇本 ...

漁歌子張原文及翻譯

  1、原文: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展翅飛翔,桃花盛開,春水初漲,鱖魚正肥美。漁夫戴上青色的斗笠,披上綠色的蓑衣,斜風拂面,春雨如絲,正好垂釣,用不著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