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綠春哈尼習俗:背“聖水”

綠春哈尼習俗:背“聖水”

  在紅河州綠春縣,每一個哈尼山寨都有一口全村共要的水井,水井同建村立寨時一起,大都在村旁或村腳茂密的樹林旁。過去,全村人所需的生活要水都靠那口井,現在大多哈尼山寨都通了自來水,村民們的用水幾乎不不依靠它,但每年都有那麼幾次,全村每家每戶都要到水井裡取水,俗稱背“聖水”。

  生活在綠春的哈尼族,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個或大或小的節日或祭祀活動,但無論過大年還是過小節,都沒有脫離對水體的崇拜或乞求的蘊意。特別是每年六月年和十月年到水井裡背“聖水”,更體現了“聖水”所含的蘊意。

  六月年,哈尼語稱“苦扎扎”,是要井水裡取來的“聖水”祭祀哈尼族心目中的天神“俄最阿平”的活動,以求天神賜福於哈尼子民們。過“六月年”是每年農曆六月第一個屬鼠日,這天,當平日裡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寨子裡的咪谷阿波(龍頭)起先到水井裡取“聖水”,而後各家各戶爭先恐後到水井裡背“聖水”,哈尼人稱為“歐秋夥”。背“聖水”的過程十分嚴肅,首先必須用竹筒取水和背水,其次,路上無論遇到誰,路上都不能打招呼,只有自覺排隊,靜靜取水。取回的水不能受到任何汙染,去取水的人必須在家裡洗好臉、手。到了水井裡,還必須再一次把手、腳、臉洗淨,在洗淨竹筒後,把水打進竹筒這前,還要水瓢空打三次水,表示水沒受到任何汙染。聖水取回家後,用它煮好茶、肉等祭品,獻給天神“俄最阿皮”。

  十月年,哈尼語稱“扎胎胎”,是哈尼族過新年,用水井裡取來的聖水祭祀本家祖宗的祭祀活動。每年的這一天,村民們把去水井的路打掃得乾乾淨淨,人們認為這是行善積德的大好時機,特別是新婚夫婦,競相去打掃水井周圍環境,和過六月年一樣,到水井裡取聖水過程也十分嚴肅,程式都一樣,聖水揹回來後,用它煮祭獻祖宗的茶水、獻肉等。這一天。哈尼有家都會在供桌上用瓷碗擺上一碗從水井裡背來的聖水,再放入一硬幣,目的是給逝去的先祖常年喝到家鄉的聖水,常年有享不完的福,九泉之下不受飢渴。哈尼古歌唱道:“節日殺牲獻祖宗,公雞小腿不乾淨得用聖水洗,母雞小嘴不潔淨要用聖水衝,用先輩開下的甘甜水洗……”這反映了哈尼人崇拜祖宗的虔誠心理。

  綠春哈尼背聖水這一習俗是崇拜水神賜給人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在這些習俗中,寄蘊著哈尼人民勤勞、淳樸、善良的品質。

杭州中秋習俗:爭睹錢江潮

  浙江省山區流行“搶瓜”習俗。青年和孩子們分別在白天或晚上舉行搶瓜比賽,看誰最先搶到瓜。勝者,意味幸福吉祥,還可得到獎勵。

  杭州的蓴菜鱸魚燴之所以成為中秋家宴上的菜餚,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時節的蓴菜、鱸魚好吃,更是因為晉代張翰借思鄉的“蓴菜、鱸魚”,棄官返回故里的故事,使蓴菜成為思鄉的象徵。

  蓴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時令菜羹。蓴菜又稱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葉草植物。蓴菜的根、莖、葉不僅碧綠清香、鮮嫩可口,而且營養豐富。蓴菜在春、秋二季皆可摘取,但以秋蓴為多為好。

  杭州的中秋節有燒斗香的習俗。西湖月景:杭州中秋賞月有個自古聞名好去處----西湖。明代就有了中秋夜到西湖觀賞月色、遊玩娛樂的習俗。西湖十景中有三個是月景,即“平湖秋月”、“三潭映月”、“月岩望月”,可見西湖賞月習盛。錢塘江觀潮:每年中秋時期,特別是農曆八月十五,杭州、紹興、餘杭、海寧等錢塘江附近的人們,有到錢塘江下游觀潮的習慣。錢塘湧潮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觀潮聖地,其壯觀景色可與亞馬遜河媲美。

壯族習俗:拋繡球

  壯族習俗:拋繡球

  

  繡球

  拋繡球一般在歌圩節期舉行。繡球為圓形,布面,繡有花鳥,內裝木棉花或豆、米之類農作物,四角綴以彩色布帶,供手握拋擲。玩時,男女分成兩對,雙方人數相等。男女雙方相距一定距離,各列一方,每方有一 乜同 即領隊,在中間樹一高竿,作為拋球的高度標準。

  拋球時首先由女方領隊手拿繡球,唱完一首山歌將球丟擲去,男方如能接住算男方勝利,否則女方勝。誰勝誰將對方剔出一人,然後由勝方發球。每發一次球,均必先唱山歌,如此輪流直至一方 全軍覆沒 。

  這時,勝方追逐負方、搶取對方頭巾、手帕,互相追逐嘻戲,盡興方散。宋朱輔《溪巒叢笑》載: 土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雙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來拋接。 此活動也是男女青年傳情的方式。姑娘若看中一男青年,便將繡球有意拋去,男方接過繡球,若亦有情意,即系禮物於繡球上投報之。


七夕節幾種常見習俗穿針乞巧、等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 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 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 《輿地志》說: 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

淺談小欖菊花傳統飲食習俗菊花入饌 清雅芳香

  花魚球、菊花水欖、菊花八寶糯米飯等(荼薇蛋卷、釀荼薇酒也是菊花飲食習俗的一大種類)。當地百姓每天早餐吃及第粥時,也喜歡加入洗乾淨的菊花瓣。小欖的酒樓紛紛以菊花入饌製作菊花宴,接待從海內外前來小欖賞菊的遊客,令人對小欖菊花有 齒頰留香 的美好印象。早在清代,就有文人墨客寫下了對菊花飲食的讚美詩篇。其中,清代 ...

貴州東南侗族婚禮習俗踩腳後跟試情意

  踩腳後跟 是貴州東南一帶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種活動。侗族小夥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會在趕場的時候,悄悄地跟在對方身後,故意踩一下對方的腳後跟。對方被踩了,回過頭來覺得這個小夥子自己中意,便會跟著對方走,一直走出場外,兩人悄悄細談。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裝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發現對方不跟出來,也就作罷,再 ...

傳統婚禮習俗新娘隨身帶紅手帕點乾草

  中國紅 婚禮   紅色是中國的傳統色、吉祥色、喜慶色。紅色是一種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光線,有著生命的、火的色彩和光輝,所以,古人認為紅色可以驅除一切邪氣。婚禮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允許一絲一毫的邪祟作怪,所以紅色成了傳統婚禮的主色調。紅燈籠、紅喜字、紅對聯、紅窗花,從大場面到小細節,整個婚禮都是紅色的。 ...

土耳其婚禮習俗男女共浴浴池裡選新娘

  土耳其浴對土耳其人來說,不僅僅是清潔皮膚的地方,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有時婚姻大事也在浴池裡決定。   原來,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女子平時除了用頭巾包住頭和臉部外,還穿著厚實的長袍,外人無法看清女子的長相和身材,這樣一來,土耳其浴室就成了未來婆婆挑選兒媳的重要場所。一般來說,未來婆婆在媒人的陪同下邀 ...

玻利維亞商務習俗客人一定要準時赴約

  當地商界習俗與歐洲習俗相近。   同行一律以職銜和姓氏相稱,名字僅用於私交之間。夫人都稱作senora(太太),至於年輕婦女,或不知已婚與否,一律稱senorita(小姐)。   公務宜穿保守樣的西裝。公私拜會須先預約。當你事先以電話約會時,對方會說請待通知見面時間,但音訊全無的情況也時常發生。即使主人遲 ...

春節習俗古代中國人順應規律的思維方式

  春節是中國人辭舊迎新、闔家團圓的節日,是中國最盛大、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文化內涵最豐富的節日。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如放鞭炮、生旺火、掛燈籠、吃餃子等。這些習俗的形成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從中可以體會中華傳統文化和一些基本理念,發現古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順應規律   春節通常在立春前後,既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