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春節習俗:古代中國人順應規律的思維方式

春節習俗:古代中國人順應規律的思維方式

  春節是中國人辭舊迎新、闔家團圓的節日,是中國最盛大、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文化內涵最豐富的節日。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如放鞭炮、生旺火、掛燈籠、吃餃子等。這些習俗的形成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從中可以體會中華傳統文化和一些基本理念,發現古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順應規律

  春節通常在立春前後,既是一年四季的開端,也是萬物更新、大地回春的節日。按照中國傳統的歷法,無論從時間還是從氣候的角度來說,春節都是名副其實的新一年的開端、新季節的開端。

  陰陽對立轉換學說,是古代中國人的一種重要思維模式。古代中國人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萬事萬物均有其陰陽屬性,陰陽和合,萬物才能生長變化。自然界如此,人類社會也如此。如天屬陽,地屬陰;日屬陽,月屬陰;男屬陽,女屬陰;上屬陽,下屬陰;火為陽,水為陰;等等。如果違反陰陽基本原則,就會造成誤會或衝突。古代中國人的這種陰陽分類方式,通常稱為“二元分類宇宙觀”。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具有相關性、普遍性、相對性和可分性。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這一學說的基本理念是使萬事萬物達到陰陽均衡和諧。宇宙、自然、人類社會和萬事萬物都需要均衡和諧。陰陽偏盛或陰陽偏衰都是失衡的表現。在自然界,陰陽失衡意味著自然災害頻發;在人類社會,陰陽失衡意味著社會不穩定;在個人,陰陽失衡意味著身體不適。陰陽失衡必須用抑強扶弱的方式使之均衡和諧。

  在古代中國人看來,冬至之後,天氣寒冷,是因為陽氣太弱、陰氣太強的緣故。因此,必須增強陽氣的力量,壓抑陰氣的力量。春節期間許多與火有關的事物均與這種調節陰陽的觀念有關,是扶陽弱抑陰強的表現。如除夕生旺火,就是在院子裡點燃火把、火堆,乞求興旺發達、紅紅火火。還有點長明燈,就是除夕夜家家戶戶點燃燈火,一旦燃上,就不能吹滅,點燈守歲成為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體現了人們對長壽安康的祈求。放鞭炮是“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最早也是祭祀太陽的,後來增添了驅除邪穢、接神迎神等新的意義。所有這些活動,目的都是增強陽的力量,以使陰陽平衡。所以,春節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現象變化發展規律的節日,是體現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節日。

  崇尚平衡

  大多數中國傳統節日都有特殊食品,從這些食品中也可看出古代中國人崇尚平衡的思維方式。在古代中國人看來,每種食品都是用具有陰陽屬性的物質製作的,在不同的時節食用,就有不同的和諧象徵。以陰陽相合的食品祭祀,人與自然才會和諧;人吃了這種象徵陰陽平衡的食品,才能吉祥平安。

  餃子、年糕、元宵等是春節的象徵性食品,這些食品也是屬於陰陽和合的食品。比如,餃子由餃子皮和餃子餡製作,餃子皮為陰,餃子餡為陽。餃子外形如偃月,象徵月亮,裡面的餃子餡則是圓形的,象徵太陽。把兩者結合在一起,象徵陰陽和合。此外,餃子的“餃”和“交”諧音,“交”有相聚交合之意。在除夕吃餃子,又象徵和諧交融。元宵也一樣,元宵皮大多由糯米粉製作,餡有豆沙、白糖、芝麻或核桃仁等。元宵皮為陰、餡為陽,因此,元宵也象徵陰陽平衡。後來,元宵又被賦予“團圓”、“圓滿”的象徵意義。

  年糕又名粘粘糕,諧音“年年高”,寓意年年高升。春節吃年糕南方較普遍,北方不少地方也有此習俗。年糕歷史悠久,最早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也有陰陽平衡的象徵意義。首先,打年糕通常由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摻和製成,黏性大的糯米為陰性米,黏性小的粳米為陽性米。其次,不少地區的年糕加上紅棗、紅豆、綠豆等,多種不同屬性的食品摻和在一起,起到陰陽調和的作用。第三,把糯米、粳米或黃米舂成粉,再加工成黏性較大、不易分的年糕,本身就是“和合”的象徵。第四,年糕的製作一般離不開石臼和石錘捶打,石臼象徵陰性,石錘象徵陽性,用石臼、石錘製作年糕,也是象徵陰陽和合的活動。

  追求和諧

  春節是一年的開端,為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平安、萬事如意,春節期間中國人大多祭眾神和祖先。透過春節的祭祀和祈福活動,也可以看到古代中國人的和諧理念。

  春節祭祀祈福活動中蘊涵著三元結構思維模式。除夕年夜飯前通常必須先舉行祭祖儀式,在祖先神龕前擺放祭品,祭品通常是三牲,飯三碗、酒三杯、茶三杯,點三支香,跪拜時通常拜三次或三叩九拜。與“三”有關的習俗在各民族中十分普遍,除了祭祀、祈福之外,在古代的迎賓接客禮儀中,有三揖、三讓、三辭等習俗。宗教場所春節期間也有一些與“三”有關的祭祀活動,如舉行三心、三生、三福活動。三心,即同心、洗心、靜心;三生,即放生、養生、護生;三福,即祈福、善福、祝福。

  春節祭祀、祈福活動中的三牲、三杯酒、三杯茶、三支香、三拜等祭祀祈禱行為,一方面是祈求天上萬物、地上萬物、人類社會、個人均衡和諧,同時也是祈求天上諸神、地上諸神和祖先保佑國家、社會、家庭和個人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從結構的角度來看,與“三”有關的事物和現象屬於“三元結構”或“三元結構思維模式”。三元結構思維模式是古代中國人重要的思維方式之一,它是人們祈求天、地、人和諧統一的方式。

  春節祭祀祈福活動也蘊涵了五元結構思維模式。古代春節除夕有接五路神習俗。五路神即財神、福神、貴神、喜神和太歲神。正月初五舊說為“財神生日”,許多地區有祭祀五路財神習俗。最初為泛指的東南西北中五路神,意為出門五路,處處皆可得財。祭祀五路神一般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開啟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祭財神。有些地區春節期間還有五祀習俗。五祀之神,有的認為是祭祀五行之神,即木正、火正、金正、水正和土正;有的認為是祭祀門、戶、中溜、灶、行五種神。

  為什麼要接五路神?為什麼要祭祀五路財神?所有這些,都與以五行學說為基礎的五元結構思維模式有關。五行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木、火、金、水、土五種物質是構成宇宙的基本元素,宇宙間各種物質都可以按照這五種基本物質的屬性來歸類。五行學說十分複雜,其中主要有五行相生相剋的理念和五行並存和諧的信仰。無論個人還是社會,均需要五行因素相互均衡,才能維持和諧狀態,缺少其中一個因素,個體或社會就會處於危機和不穩定狀態。

  從這些習俗和思維方式中可以看出,中國的春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多彩。我們應愛護祖先的智慧,自覺保護和弘揚春節文化。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

  臘月二十七,春節的腳步是越走越近,近的我們彷彿都聽見了除夕的鐘聲。家家戶戶,大街上全都熱鬧了起來。在昨天吃過了美味的燉大肉以後,今天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宰雞”。民謠中“臘月二十七,殺只雞”,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為什麼要在二十七殺雞哪?這其實還是取得諧音,“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這樣一說大家就好理解了吧。其實,臘月二十七殺雞也是有講究的。殺好的雞,不在當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時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點。因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節日期間,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見到雞,這樣才算圓滿。另外,因為老理講究初一不能動刀,所以,這些東西當然也就要提前準備好了。 年謠稱:“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是說這天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上店趕集、集中採購。春節期間的“上店趕集”雖然也有與往日集市貿易、購缺賣餘的內容,但更多的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總之,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因此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說到在臘月二十七這天殺雞,不同的地區還有一些不同的講究:像是天津,講究只能用公雞,因為要取漂亮的外觀和其雄赳赳的氣派。另外,這天宰好燉熟的公雞要在除夕晚上的年夜飯上吃,需擺放在桌子中間,而且必須是整隻放,不能切塊;在北京,老北京人除了在這天要準備雞肉外,還要準備其他的各種肉類,蔬菜等等吃食,為的就是能準備出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和家人一起分享。 臘月二十七這天,除了要宰雞為年夜飯做準備外,人們還要去趕大集,購買各種年貨,有吃的,有玩的,一樣不落。另外,人們在這天還保留了一個傳統,那就是要洗澡。 二十七這天,除了要宰雞為年夜飯做準備外,人們還要去趕大集,購買各種年貨,有吃的,有玩的,一樣不落。另外,人們在這天還保留了一個傳統,那就是要洗澡。 傳統民俗中在臘月二十七、二十八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傳說在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氣,洗去一年來的疾病,因此,無論貧富,人人都為了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而沐浴更衣,這樣也就有了“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小除夕“蒸饅頭”祭祖

  除夕前一日的臘月二十九,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有關土家族“過趕年”的傳說: 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調東南沿海出征抗倭,軍令緊急,便提前過年,奔赴前線。士兵英勇作戰,立下了“東南戰功第一功”,後人為紀念此次出征,便將年節提前,習以為俗。 2.土家族先民貧困,年三十日還要給富人做工,提前過年,以便同家人團圓。 3.舊時每到年關,官軍遍來驅趕百姓,土家人提前過年,吃團圓飯,以便逃生。 4.土家先輩抗擊外來侵略,提前吃年飯,以迎戰。 臘月二十九風俗:上墳請祖上大供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 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貼春聯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是兩句關於臘月二十八的民謠,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了。 準備做主食 臘月二十七準備了過年要吃的肉類,到了二十八這天,就該準備麵食了。過去,還沒有現代比較方便的發教粉,普通的面提 ...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五磨豆腐和糊窗戶

  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大肉”

  一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六,按老理講“臘月二十六燉大肉”相信這天是所有孩子們的節日,終於可以吃到“年肉”了。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跟大家講講這個臘月二十六燉大肉的民俗。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 ...

春節習俗從大年初一到初九的禁忌

  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這個時候也是人們一年中最能閒下來的時候。現代人對於很多傳統的過年習俗知道的很少,過年的“禁忌”很多人也不瞭解。其實,過年時候“禁忌”也特別多。但並不是迷信,而是人們為了求得吉祥平安的古老習俗。   過年日常語言   方面,凡是“破”、“壞”、 ...

鄂西北農村春節習俗除夕夜 “守歲”

  每年臘月三十日叫除夕,意思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   這一天也許是最忙的一天,也是最興奮的一天。   女人的本職工作自然是張羅團年飯。   男人帶著小孩撕掉舊對聯、門畫,貼上新的對聯、門畫、中堂、年畫。   接著是祭祖。男人把事先買好的火紙用錢鑿鑿上銅錢的印記,提上香裱、菸酒、鞭炮,帶上孩子,給祖輩們上墳。 ...

春節習俗踩高蹺

  每當春節到來,在我國許多地方流行另一種舞蹈就是踩高蹺。看,一個個化了裝的人,足踩三、四尺的木蹺,手執扇子,舞來舞去,有集體對舞,也有三人起舞,引得人們翹首仰望,歡聲雷動。在南方,高蹺屬《插秧歌》的一種。唱者踩高蹺是避免秧田泥水濺身,手執扇子是要重心平衡,勞動氣息十分濃厚。清代恩竹樵寫過一首《詠秧歌》:   ...

春節習俗舞獅子

  每當“爆竹一聲除舊歲”時,在我國廣闊的土地上,傳統的舞獅活動就伴隨著送暖的春風和歡樂的鑼鼓,出現在城鎮和農村。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   舞獅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起源於南北朝時代。   據傳,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陽還使用了象軍參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