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陽光鋪灑在大地之上,微風輕動,綠色的樹蔭遮住了岸邊的竹子。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建的七言律詩《郭家溪亭》:光動綠煙遮岸竹,粉開紅豔塞溪花。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
意思是:陽光鋪灑在大地之上,微風輕動,綠色的樹蔭遮住了岸邊的竹子。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建的七言律詩《郭家溪亭》:光動綠煙遮岸竹,粉開紅豔塞溪花。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
綠煙: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狀莖肥厚。葉二型:浮水葉圓形或卵形,基部具彎缺,心形或箭形,常無出水葉;沉水葉薄膜質,脆弱。花形美麗,浮在或高出水面;萼片4,近離生;花瓣成多輪,心皮環狀,貼生且半沉沒在肉質杯狀花托,且在下部與其部分地癒合,上部延伸成花柱,柱頭成凹入柱頭盤,胚珠倒生,垂生在子房內壁。漿果海綿質,不規則開裂,在水面下成熟;種子堅硬,為膠質物包裹。特點是高花序,無胎萌,栽培供觀賞。
“綠煙滅盡清輝發”一句出自李白的《把酒問月》,原文如下:
把酒問月
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綠煙,指遮蔽月光的濃重的雲霧。滅盡,消除,一作“滅後”。清輝,形容月光皎潔清朗。可譯為:雲靄散盡發出清冷的光輝。此處寫出了一輪圓月初為雲遮,然後揭開紗罩般露出嬌面,那種光彩照人的美麗。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攬接。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語言流暢自然,極富迴環錯綜之美。詩人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用行雲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將明月與人生反覆對照,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表達了對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層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