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維吾爾族和鹽的習俗

維吾爾族和鹽的習俗

  維吾爾族把鹽稱為“吐孜”。在維吾爾族的生活和一些習俗中,都離不開鹽。在維吾爾族舉行“尼卡”時,新郎和新娘要拿用鹽水蘸過的饢來吃。以避免災難,表示愛情的甜蜜。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糾紛或爭執。常用發誓來解決矛盾。如果用腳踩鹽來發誓(也有踩饢塊或抱《古蘭經》發誓的),那就是千真萬確的,絕無謊言。所以另一方則完全相信,不再追究。維吾爾族對鹽和饢非常珍惜,從不輕易踐踏,所以他們從不把含有糧食和鹽的洗碗水、洗鍋水隨意倒在人們行走的路上,而是倒在人們踩不到的牆旮旯。維吾爾人還把鹽看作是吉祥之物。在吐魯番一帶的維吾爾族,蓋新房、喬遷、結婚時,都要用鹽,以此來祈求平安、吉樣和幸福。

  有趣的是,南疆一些地方的維吾爾族群眾還用鹽來下“逐客令”。如果誰家來了一位不受歡迎的客人,久坐不走,主人又不好意思開口叫客人離去,於是,他們到廚房移動幾次盛鹽葫蘆,相信客人會很快離去。

維吾爾族的喪葬習俗

  維吾爾族葬禮

  維吾爾族的葬禮是一件隆重而又嚴肅的禮儀。維吾爾族信仰伊斯蘭教後,葬禮儀式皆按伊斯蘭教的禮儀進行,盛行土葬。維吾爾人認為在星期五、肉孜節、古爾邦節去世是死者的幸福。許多民族都有 落葉歸根 的習俗,而維吾爾族卻更為講究這一點,他們願意在自己家一兩天也可以,但最多不超過三天,以免屍體腐爛。葬前,要由專門的人員為死者淨身,一般請清真寺的買僧和一、兩位年長的男性為死者淨身,若死者是女的,則請年長的婦女或布維來為死者淨身,童男童女男女都可以洗。洗淨之後,用新白布將遺體纏裹起來,一般男的纏三層,女的纏五層。淨身時,其他人不得入內,阿訇要裡靜靜地死去。如患者無望時,他們便回到家裡,而不願死在病房;有人突然在外地去世,家屬也要千方百計把屍體運回家鄉埋葬。

  維吾爾人在家裡去世後,對死者進行一番處理之後,才去向有關親友報。特別是對老年人的去世,講究比較多一點。人支世後,其面部要朝西方向安放,並用乾淨白布遮蓋,用布綁住其下巴,使其嘴閉住,使人感覺死者安詳地睡在那裡。維吾爾族實行速葬,一般情況下,人死後,屍體在家停放時間不長,早亡晚埋,晚亡午葬,若其子女在外,等在淨身的門前替死者祈禱贖罪(小孩子不進行贖罪儀式)。淨身後,將屍體放在 塔五提 (抬屍木架)裡,並蓋上布單,由親友護送到清真寺舉行葬禮(婦女不參加葬禮)。進寺後,首先做 伊斯卡特 ,意思為最後一次施捨,將分好的錢及財物給寺裡的阿訇和其他人。然後行 站禮 ,由阿訇唸經、祈禱。此後,即送往墓地土葬。墓坑成長方形,長2米,寬1米左右,深近2米。壁開洞,置屍體於洞中面朝西。入葬前,由阿訇唸經,所有參加葬禮的人各抓一把土,在唸經後撒在屍體周圍,之後用土塊把洞口堵死,再填平直坑。墳的外形大都是長方形,有的還修成宮殿的樣子。維吾爾人家一旦有了事,其親人遠均失聲痛哭,鄰里街坊一旦聽到哭聲立即前來悼念,進行安慰。每來一批弔唁的人,死者的親人就失聲大哭一次。邊哭邊唱,維吾爾族的沒有統一的詞和內容,而由唱者自編。內容主要是頌唱死者的德性,表達死者親人對失去親人的悲痛心情等。死者的近親好友一般要系白腰帶,婦女除系白腰帶外,還要披白蓋頭。

  葬禮結束後,要在人死後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四十天和週年舉行 乃孜爾 。 乃孜爾 是 祭事 的意思,是對死者表示緬懷和哀悼的主要活動。

  維吾爾葬俗:口頭鑑定

  在維吾爾民間的葬俗中,把死者埋入墳墓之前,有給死者的一生作一個口頭 鑑定 的習俗,這是普遍流行的,但具體作法各地也略不同。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等地,下葬儀式一結束,死者的長子或其他至親便問主持阿訇: 我死去的父親或某某是怎樣一個人? 阿訇便含出一連串套語,中心意思就是證明死者是個虔誠的穆斯林。在有些地區則不是問阿訇而是問參加葬禮的眾鄉親, 鑑定 的民主氣氛相當濃,人們七嘴八舌,從各自的角度評價死者。有的說他(她)一生為人很正派善良,從不做惡事;有的說他(她)一輩子都很勤勞、廉潔,從不侵吞不義之財;有的則說他(她)是好穆斯林,從不耽誤每日的五次禮拜,頌揚他(她)的功德和善行。對於個別印象 不好 的人也不過是評價不高而已,但評價的側重點要在奉教的表現上。對死者 鑑定 之後,其兒子或其他男性至親還要討眾人的 熱阿孜 。 熱阿孜 一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裡表示 滿意 、 情願 、 詳解 等意。由死者的兒子或男性至親當場問死者生前有無欠大家的債,這也是維吾爾葬俗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目的是為了讓死者安息。

  維吾爾葬俗:驅鬼避邪

  在維吾爾民間,當老人或就要被病魔奪去生命的病人處在彌留之際時,其親屬就請來一位阿訇到家裡唸經驅鬼避邪,同時,由阿訇用小木勺往彌留者的嘴唇上不斷滴著 符水 。彌留者如果是福壽雙全的老人,其兒孫還要把家裡擀麵時用的布單 蘇鋪位 拿到老人身旁展開,把老人的手掌按在上面,在上面留下他的掌印。這些民俗事象,都是以人們關於靈魂不滅、賞善罰惡、天堂地獄等信仰為背景的。維吾爾人認為,人處在彌留之際時如果沒有阿訇在身邊唸誦驅返鬼經,不往嘴裡滴符水,亞魔 邪伊坦 就會乘機而來,以其父母親的形象出現在生命垂危者的眼前,引誘其魂靈騙入火獄中,這對死者是一個極大的不幸。在有些地區,當人暴病猝死,沒有來得及往嘴裡滴符水時,人們不定期會議論: 此人去的不乾淨,可能被拒之天堂大門之外 等等。人們認為,把壽星的掌印留在 蘇鋪拉 上面,就可以把福大壽長的 特性 留住,遺傳給後代子孫。

  當彌留者氣絕身亡時,阿訇立刻用早已準備好的白布將死者的下巴托起綁住,以防其下顎脫節閉不住嘴,將來把裹屍布 咬住 。同時,也將死者的兩隻腳的大拇指拴在一起,以防一條腿壓在中一條腿上 交叉 起來。人們認為,如果死者 咬住 了裹屍布,或者他的腿 交叉 起來沒有發現就埋進了墳墓,那麼災禍將牽連他在陽世的親屬。人們出於這種提防心理,在洗屍時把那些繩結開啟,洗完之後,儘管屍體早已僵硬,但還要照樣綁好拴住。在有些地區把屍體放入墓穴之後,還要檢視一下死者的嘴巴是否咬住了裹屍布,並在其兩腳之間立一塊土坯,以防兩腿交叉。

  維吾爾葬俗:祭奠活動

  維吾爾民間在死者去世當日、3日、7日、20日、40日和週年時要進行祭奠活動,維吾爾語稱作 乃孜爾 。其形式是宴請鄉親做 杜瓦 即祈禱,請阿訇誦經等。在所有的閏祭活動中,週年祭最為隆重。祭奠中的飯食就是用大塊的牛羊肉做成的抓飯。飯前飯後,都要做 杜瓦 即祈禱誦經,並向亡者的家屬表示慰問。在城市裡,除抓飯外還有其它食品,如糖、乾果、糕點等擺事實在桌子或餐桌上。祭奠活動中不飲酒、不高聲談笑,在室內也不播放音樂,整個場面從始至終都是肅穆的。凡來參加乃孜爾的來客都帶禮物,按傳統慣例,有三個以上的大白麵饢、磚茶、方塊兒糖、白布等。如果那一天被邀請人有病或因急事不能來,事後也得準備一包禮物,走這個禮補這個情。年祭之後,一般不再舉行乃孜爾了。

  維吾爾葬俗:栽白楊枝

  在維吾爾喪葬習俗中,還有一個在堆起的墳丘上立刻栽一根有胳膊粗的白楊樹枝的習慣。在來墳頭為亡人祈禱和致祝詞時,還提來一 巧貢 (一種銅製盛水用具,主要用來燒水)哐一葫蘆水澆在 樹 根上,希望它生根成活。事實上樹枝成活抽葉、長大成樹的極為罕見。人們把這種行為不叫載樹,而稱 栽哈達 。 哈達 在維吾爾語裡特指栽在墳丘上的長木杆。在此以後的歲月裡,每年還要不定期地栽一棵新樹枝,這被稱做 換哈達 。換哈達一般在傳統節日的早晨,也就是節日禮拜之後,從清真寺直接去上墳掃墓之時。這也許是在 每逢佳節倍思親 的心理作用下形成的風谷吧!換哈達是週年祭奠之後,人們祭奠、悼念和緬懷已亡祖先的一個主要方式。人們把新枝緊挨著原來的枯枝栽下去。正因為是這樣,在禾田、喀什等地的墳丘上都有一簇枯木,構成了荒涼、悽慘、悲哀的景觀。許多枯木上還系掛著千萬條經過風吹、雨打、日曬退色的布條,它們在戈壁上的勁風中不住地狂飛亂舞。有的枯木上懸掛著或用木刻或用布做的三角形 符 ,還有犛牛尾巴、塞滿麥草的羊皮筒等也在風中抖動著,更增加了悲涼而神秘的氣氛。

二十四節氣:小雪節氣的由來和飲食習俗

  http://www.tech-food.com 2012-11-21 中國食品科技網 小雪,在二十四節氣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與程度,進入小雪節氣,意味著氣溫持續走低,天氣寒冷,降水狀態由雨變成雪。小雪與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多少的節氣,它不同於我們日常所指降雪強度較小的小雪。如果說前面節氣中白露、寒露、霜降是因氣溫下降水汽凝為水珠,發展到冷凝為霜,那麼,小雪則是寒氣降至零下凝為雪。從節氣名稱的變化中可看出古人的活動規律——看天生活,以節氣的變化安排生活與農事。

  小雪節氣的含義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小雪和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北方地區小雪節以後,果農開始為果樹修枝,以草秸編箔包紮株杆,以防果樹受凍。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貯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話說“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白菜深溝土埋儲藏時,收穫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澆水,做好防凍工作,以利貯藏,儘量擇晴天收穫。收穫後將白菜根部向陽晾曬3~4天,待白菜外葉發軟後再進行儲藏。溝深以白菜高度為準,儲藏時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並排溝中,天冷時多覆蓋白菜葉和玉米杆防凍。而半成熟的白菜儲藏時溝內放部分水,邊放水邊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為宜,待到食用時即生長成熟了。

  小雪節氣,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為北面有秦嶺、大巴山屏障,阻擋冷空氣入侵,剎減了寒潮的嚴威,致使華南“冬暖”顯著。全年降雪日數多在5天以下,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機會極少,即使隆冬時節,也難得觀賞到“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迷人景色。由於華南冬季近地面層氣溫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積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爾雖見天空“紛紛揚揚”,卻不見地上“碎瓊亂玉”。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開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數可達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區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節氣小雪與小雪天氣

  節氣的小雪與天氣的小雪無必然聯絡,小雪節氣中說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報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氣象學上把下雪時水平能見距離等於或大於1000米,地面積雪深度在3釐米以下,24小時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間的降雪稱為“小雪”。

  小雪節氣的民俗

  醃臘肉

  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維吾爾族的婚姻習俗

  婚姻禮俗在一個民族的習俗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最能表現這個民族禮俗的特點。維吾爾族的婚禮習俗是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維吾爾人的婚禮較為隆重,充滿歡樂的氣氛,婚典通常要舉行兩到三天。婚禮的第一天,新郎、新娘兩家同時在各自的家裡設宴招待來賓,人們彈著都塔爾、熱甫,打著手 鼓,唱跳舞,院子裡充滿了喜氣洋洋 ...

永靖西山的賽馬射箭習俗

  賽馬   賽馬,是永靖西山少數民族聚居區舉行重大慶祝活動時必不可少的一項體育活動。居住在這裡的各族人民自古具有好勇尚武的性格,賽馬會正是他們大顯身手的好機會。若逢賽馬會時,當你站在高處,舉目遠眺,只見山道綠陰處塵土飛揚,喝彩聲此起彼伏。走近看時,騎手中有壯心不已的七八十歲老翁,也有十三四歲的英武少年,他們 ...

客家人建房遷居習俗

  舊時建房要請堪輿“三定”,所謂選擇“風水寶地”。一是定地形;二要看當年興工“利不利”,最忌“三煞方”;三是定動土與上樑的日期,“要擇黃道吉日”,又說“最要日腳乾淨”。初定以後,還要專程複核。破土動工那天(或早幾天)要安“楊公符”,殺雄雞祭符,安好後,每日要向“符”朝敬夜香,直至竣工後還要供奉數年。上樑立柱 ...

布林津蒙古族的居室服飾習俗

  蒙古族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塔城地區的蒙古族操衛拉特方言,使用託忒蒙古文,亦推廣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使用的胡都木蒙古文。   居室: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傳統居室。它和哈薩克族房不盡相同,包頂篷杆是直線杆,門必須朝南開,爐子設在正中天窗下。從事農業或牧業定居蒙古族農牧民,居住土木或磚木結構平房。從事牧業的牧 ...

2020中秋節的過節時間節日習俗 2020中秋節是什麼時候

  2020中秋節的過節時間和節日習俗 2020中秋節是什麼時候   2020中秋節的過節時間和節日習俗   2020年中秋節的日期:是2020年10月01日,星期四。農曆:庚子年(鼠年)八月十五。   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中國的農曆,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部分,因 ...

清明節的來歷習俗 清明節的由來七大習俗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據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經歷史發展,清明節在唐宋時期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的七大習俗   一、家祭:   清明節當日清晨早餐前,家 ...

蠔油是不是一樣鹹 蠔油配料表水在前好還是蠔汁在前好

  蠔油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調味料,它的質地和番茄醬一樣,是比較濃稠的,而它的顏色有和醬油一樣,是棕褐色或紅棕色的,可以起到很不錯的烹飪效果,很多人都會用蠔油炒菜吃。蠔油一般不是鹹味調料,它主要是提鮮入味的。那麼蠔油是不是和鹽一樣鹹?蠔油配料表水在前好還是蠔汁在前好?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