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維吾爾族歷史悠久的多朗舞

維吾爾族歷史悠久的多朗舞

  新疆地處我國與西亞的交接處,維吾爾族文化融合了西亞文化和我國傳統文化。維吾爾族能歌善舞,他們喜歡用歌聲和舞蹈來迎接遠方來的朋友。接下來就由小編我為大家介紹一下維吾爾族的多朗舞。

  多朗舞大約形成於公元十六世紀,即熱爾羌漢國第二代王熱西德漢時期(公元一五三三—一五七零年),在古西域樂舞基礎上,融會了多朗人的生活動態和堅毅的性格,反映出多朗人勇於戰天鬥地的風貌,繼承了公元七—十二世紀西域樂舞技藝。

  多朗多朗是維吾爾語音譯,漢語有多朗、多浪、刀朗、多蘭、都蘭、朵蘭的記法。多朗人的舞蹈--多朗舞,是維吾爾族歷史悠久、形式完整、動作粗獷矯健的禮俗性民間舞蹈,流傳於葉爾羌河畔的麥蓋提、巴楚、莎車、阿瓦提等地區。

  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圍的居民,從公元九世紀開始,經歷了漫長的民族融合與維吾爾化的過程,一些原有居民的族稱、語言、文字逐漸消失了,他們共同使用維吾爾族語言文字,形成了近代維吾爾族。原有居民的農耕、種植與外來民族的遊獵、畜牧生活、演變為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生活,原有的農耕文化與外來的草原文化融合為多朗舞特有的綠洲文化特徵。

  多朗舞民族方面:多朗與蒙古部落有關。公元十三世紀以後,隨成吉思汗西征的蒙古部落中,有些部落與西域當地人融合,並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改變了蒙古人的遊牧風習,開始了定居的農耕生活;廢棄了原有的語言,而使用了維吾爾語;改變了原來薩滿教的自然崇拜,而信奉了伊斯蘭教,成為後來的多朗人。因此,多朗人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維吾爾化的當地居民和維吾爾化的蒙古部落的民族融合體,是維吾爾族的成員。至今,麥蓋提、巴楚、莎車、阿瓦提等地區,仍有一部分自稱為多朗人的維吾爾族。至於多朗一詞的由來也與蒙古部落有關。據一些突厥語學者推斷,它可能源於蒙古杜格拉特部落的名稱,多朗一詞為杜格拉特的音轉。公元十五世紀以後,杜格拉特部落一直掌握著東察合臺汗國的實權,尤其是對新疆南部地區的政治、文化影響很大。

  地域方面:多朗人居住區曾是蒙古部落的聚居地,這一點可從地名中、傳說中找到例證。例如:多朗人聚居的麥蓋提縣,其名稱就與十三世紀蒙古蔑兒乞惕部落名稱有關,《蒙古秘史》一書中,曾多處記載成吉思汗與蔑兒乞惕部落的交往。該書中記述了蔑兒乞惕部落首領答亦兀孫,曾把女兒忽闌獻給成吉思汗作后妃。附又據麥蓋提地區老人們介紹:麥蓋提,是以三百多年前當地一位叫作“麥爾蓋提”王的名字兒為地名,並沿用至今的。此說法正好與歷史上蔑兒乞惕部落名稱相印證。

  文化方面:多朗地區在塔里木盆地西緣的絲綢古道上,自古盛行歌舞,文化上受到中原文化和印度、伊朗等文化的影響。東察合臺汗國時期,樂舞古風依然盛行,並且融入了蒙古部落的草原文化,使其樂舞風格不同其他地區。由於多朗地區靠近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邊緣,交通不便,受外來影響較小,所以原西域樂舞的一些形式得以儲存下來。

  你可能也會喜歡:

  壯族人民的主要交際:壯族語言文字

  壯族文化:螞拐節的習俗

  彝族年,彝族的傳統節日

  內容豐富的彝族風俗與文化

河南的悠久歷史有多少年

  河南的悠久歷史:

  河南位於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2000多年前,為中國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簡稱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稱。河南為中華民族主要發祥地之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英才輩出。遠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原人民就創造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

  這裡孕育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李耳、莊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學家張衡,醫聖張仲景,文學家韓愈,哲學家程顥、程頤,民族英雄岳飛及吉鴻昌、楊靖宇、彭雪楓、鄧穎超等歷史名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河南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始終佔據重要地位。先後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河南,中國七大古都河南有三個洛陽、開封、安陽。在河南歷史中諸如武王伐紂、周公營洛、春秋諸侯爭霸、戰國群雄逐鹿、劉邦項羽對峙、光武劉秀興漢、曹魏中原稱雄、隋末瓦崗暴動、趙匡胤陳橋兵變、岳飛抗金鏖兵、李自成中原血戰、劉鄧大軍挺進中原等。

歷史悠久的土族舞蹈安昭舞是怎樣的

  1、安昭舞是一種古老的土族舞蹈,流行於互助,安昭亦稱“轉安昭”,它與蒙古族的“安代舞”相近。表演時,在場院中間燃起篝火,老少皆著盛裝,按男在前女在後的順序圍火堆成圈,由一人領唱,眾人唱和,翩翩起舞,直至深夜。“安昭”一詞並無實際含義,它是唱歌襯詞“安昭索羅羅”的簡稱,現在已演化成為民間歌舞安昭的專用名稱。安召舞是土族人世代相傳的一種集體歌舞形式,每當歡度佳節、慶祝豐收和舉行婚禮時,人們聚集到庭院裡或打麥場上跳安昭舞,呈現出一片喜慶景象。

  2、“安昭”歌舞的唱詞涉及廣泛,從問答形式到慶賀豐年以及送舊迎新、讚頌祝福、祈求吉祥如意、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等,邊歌邊舞,歌舞結合,舞姿古樸內在且優美、平穩,一首歌一個跳法,歌名就是舞名,膾炙人口的有“安昭索羅羅”、“佔昭什責”、“辛中布什索”、“拉熱勒”、“昭音昭”、“新瑪羅”、“拉熱拉莫”等幾種歌舞曲,節奏歡快,帶有抒情色彩,無樂器伴奏。女性舞蹈動作優雅、秀氣、溫柔,男性則粗獷、開朗、大方。土族有舞便有歌,歌與舞緊密結合,使舞韻更加優美。

  3、土族安召舞曲中大多數是三拍子的節奏,這種節奏,反映出土族歌舞音樂獨樹一幟的特點。曲體上下結構明顯,有時少量出現裝飾音,在曲調中起著華彩作用,民族風味更加濃郁。舞蹈動作:先向下彎腰,兩臂左右擺動數次,然後高跳一步向右轉一圈,轉圈時兩臂上舉。動作週而復始。舞步輕盈優美,風格獨特。


歷史悠久的土族舞蹈:安昭

  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有著帶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舞蹈,而舞蹈的存在,是人們抒發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嚮往的一種表達方式,在喜慶的日子裡更能增添點歡樂的氣息。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土族文化吧!   安昭舞是一種古老的土族舞蹈,流行於互助,安昭亦稱“轉安昭”,它與蒙古族的“安代舞”相近。表演時,在場院中間燃起篝 ...

歷史悠久的傳統舞蹈:擺手

  擺手舞是一種土家族的民俗活動,也是土家族重要的文化標誌。擺手舞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資訊,表現了土家族的社會和歷史發展演變。   那麼,在土家族文化中,擺手舞是什麼樣子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擺手舞土家語叫“舍巴”或“舍巴巴”,它分大擺手和小擺手兩種。流行在來鳳舍米湖的屬小擺手,一般在農曆正月初三 ...

回顧曼哈頓一個歷史悠久教堂的平安夜

     聖誕節是指12月25日,平安夜是指12月24日是聖誕前夕,稱為聖誕夜,也稱為平安夜。當晚,全家人會團聚在客廳中,圍繞在聖誕樹旁唱聖誕歌曲,互相交換禮物,彼此分享一年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內心的祝福及愛,聖誕平安夜,我們去回顧一下曼哈頓的一個歷史悠久的教堂的平安夜。      神說:所謂幸福,是有一 ...

歷史悠久的客家傀儡戲

  三明市博物館即將開放的客家民俗風情館中,有一組客家人結婚拜堂的場景,所有的人物都用傀儡代替,猶如演戲一般,煞是有趣的很。何以採用傀儡身來代替人物,恐怕只有看過後方曉其中滋味。當然,如此方式布展,自然與三明客家地區歷史悠久的傀儡戲有關。   地處閩西北的三明,其地域大開發的歷史始於西晉"永嘉之亂&# ...

歷史悠久的淄博元宵燈會

  淄博元宵燈會歷史悠久,在清代就已聞名全國。建國後燈會一度中斷。1986年正式恢復,地點在淄博人民公園,盛況空前,大型燈組和小型花燈交相輝映,大放異彩。   在傳統的元宵燈會的基礎上,為配合淄博陶瓷琉璃藝術節,1989年9 月5 日至10月5 日,在淄博人民公園舉辦了“首屆淄博金秋燈會”,燈會以“歡樂的淄博 ...

歷史悠久的慶陽剪紙

  剪紙是隴東地區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歷史悠久,作者大都是農村勞動婦女。他們從小跟著媽媽、奶奶以及村裡的巧手學藝,一把剪刀到老,生命終止才是藝術活動的終結。古老的剪紙藝術就這樣代代相傳,並不斷得到更新和發展。   慶陽剪紙題材廣泛,種類繁多,內容豐富。有表達他們對勞動果實深厚感情的牛、馬、驢、羊、雞、狗、豬、 ...

歷史悠久的河北梆子

  歷史悠久的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從山陝梆子逐漸演變而來,到清道光年間天津城鄉已出現河北梆子的演出活動,當時稱為“秦腔大戲”。河北梆子在天津繁衍和發展很快,經過幾代人艱苦努力,形成了以何景雲(何達子)、魏聯開(元元紅)及女伶小香水、金鋼鑽等人為代表的“衛梆子”(天津衛)表演風格。當時天津戲曲舞臺上河北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