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緩刑去外地一天可以嗎

緩刑去外地一天可以嗎

  緩刑去外地如果經過了考察機關批准的可以,未經過批准的則不可以。

  因為《刑法》規定,緩刑期間不得擅自離開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離開的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法律依據】

  《刑法》第75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冬至是幾月幾日 冬至是固定的一天嗎

  冬至是幾月幾日 冬至是固定的一天嗎

  冬至日並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它一般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二日之間來臨。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我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民間俗語有言:“冬至到,吃水餃。”而在南方,冬至則要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有驅除寒冷之意。

  冬至時節,天地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於內。人在這時應當順應時令,遵循“冬藏”養生之道,多“儲蓄”、少“透支”,以求健康長壽。而在冬至後,陽氣開始萌發,此時要潛陽補溫,斂陽護陰,要多吃補益身體的食物,如蓮子、芡實、薏仁、赤豆、大棗、銀耳、豬肝等。此外,還應多吃些羊肉、雞肉、帶魚等禦寒食物。

  古代測定冬至點

  古代很早就發現一年中不同時候太陽的正午高度是不同的,表投在圭上的影子長短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一年當中影子最長的一天即為冬至。

  因為太陽的迴歸週期並不是恰好等於地球晝夜週期的倍數,一回歸年約365.2422天。而圭表測影法只有正午的資料是有效的,太陽到達冬至點(赤緯最南時)也不一定恰好在中午,這種誤差是不可避免而又難以測量的。

  太陽照射下,杆影在午時與土(石)圭相重合的測量時間,非常短暫,只有幾分鐘!這幾分鐘的時間必須準確記錄下來,非常不容易。(這裡也涉及到記錄“時間”的準確性,鐘錶漏刻的發展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周禮》注:“冬至,日在牽牛,景(影)丈三尺;夏至,日在東井,景(影)尺五寸。此長短之極,極則氣至。”冬至影最長,冬至就作為一個天文年度的起算點,冬至的時刻確定得準不準關係著全年節氣的預報。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測定準確的冬至時刻。測出兩次冬至時刻,就能得到一年的時間長度。這樣定出的年,就是迴歸年,古代稱之為“歲實”。

  中國古代利用立表測影法,只要透過對具有極值意義的影長測定,就可以直接判定迴歸年的長度。《漢書·天文志》記載了此法的原理:“日去極遠近之差,晷景(通‘影’)長短之制也。去極遠近難知,要以晷景。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

  透過圭表測影,可知日影最長那天是冬至,實際上應該是太陽過冬至點那天是冬至,但是過冬至點的時間卻不一定是中午,萬一是半夜呢,這就涉及到精確測量冬至點的問題。

  冬至、夏至在戰國時期以前稱作“日南至”、“日北至”,表明冬至是一年中日在南天最低位置的一天,日影最長,夏至是日在南天最高位置的一天,日影最短。由於冬至影長,夏至影短,冬至的測定結果比夏至要精確一些。

  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周髀算經》記載了測量冬至和夏至的記錄:“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長,夏至日晷短。”

  只有準確測得冬至的時刻,才能準確地預報季節;有了幾次準確的冬至時刻,就能得到歲實的數值。

  因此,測定準確的冬至時刻是我國古代曆法工作者的重要課題。保留下來的我國最早的冬至時刻的觀測記錄是在春秋時期的魯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和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

  從理論上說,測得相鄰兩次冬至時刻,就能求得迴歸年的長度。

  冬至點是測日影。然後根據測量資料擬合。然後找到極值點,就是冬至時刻。

  但是,由於用土圭簡單地觀測日影的變化所定出的冬至日期並不很準確,可能有一二日的誤差;另一方面,每次到達冬至的時刻並不正好在日中,簡單地用土圭觀測,並不能得到冬至發生在某一天中的確切時刻。

  古人為了彌補這一缺點,儘量利用相隔多年的冬至日的觀測記錄,以便減少觀測誤差給推求迴歸年長度帶來的誤差。在戰國時期的《古四分曆》所測得的冬至點在牽牛初度。

  秦代使用的《顓頊歷》立春在營室五度,按古度推算,那太陽冬至點的位置也在牽牛初度。這應該是我國最早的冬至點的實測資料。

  由於太陽的位置不能直接測量,只能間接推得,早期測定冬至點的方法大致是利用當時給定的冬至日,以漏刻得到夜半的時刻,由這個時刻中天的恆星的入宿度,反推得到太陽的位置。這一方法由於漏刻定的時間難以準確,所以測得的數值也比較粗略。

2020冬至是數九第一天嗎 冬至和數九是一天嗎

  2020冬至是數九第一天嗎 冬至和數九是一天嗎

  2020冬至是數九第一天,時間在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農曆冬月初七。

  冬至和數九是一天嗎

  冬天數九是從冬至開始算起的。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中國古代的許多節氣都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算起:“去冬至一百六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

  冬至被稱為“交九”或“數九”,即是從冬至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為一個“九”,共分成9個“九”,數完最後一個九,春天就來了。中國民間的“冬九九”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的。

  “冬九九”又稱“數九”,是我國冬季一種民間節氣,反映了中國冬季氣溫變化的大概情況。“冬九九”一般從冬至那天開始,到驚蟄結束,即陽曆12月22日到次年3月12日前後。

  每九天為一九,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結束,這時,天氣就快暖和了。冬九九歌關於冬季節令(冬九九)物候現象要點的歌訣。

  數九什麼意思

  數九又稱冬九九,是一種中國民間節氣。數九從每年陽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開始。數九習俗起源於何時,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資料。不過,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就寫道:“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實際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數九計日。 中國傳統文化中,九為極數,乃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概念。九個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過”之數。古代中國人民認為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經到來。

  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回暖。

  2020-2021年數九時間表

  2020年一九時間:2020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29日

  2020年二九時間: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7日

  2021年三九時間:2021年1月8日-2021年1月16日

  2021年四九時間:2021年1月17日-2021年1月25日

  2021年五九時間:2021年1月26日-2021年2月3日

  2021年六九時間:2021年2月4日-2021年2月12日

  2021年七九時間:2021年2月13日-2021年2月21日

  2021年八九時間:2021年2月22日-2021年3月2日

  2021年九九時間:2021年3月3日-2021年3月11日

  如何過好數九天

  少開電熱毯睡覺。不少人晚上睡覺喜歡用電熱毯,或者用熱水袋取暖,時間長了容易引起低溫燙傷,特別是糖友,很可能燙傷了而不自知。電熱毯最好在睡前開啟,睡覺時一定要關掉。長時間使用電熱毯也容易造成血液粘稠。

  要開窗通風。冬季門窗緊閉,人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狀,被稱為“暖氣綜合徵”。建議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以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風20分鐘為宜。


冬至是白天最短晚上最長 冬至是夜晚最長的

  冬至是白天最短晚上最長嗎 冬至是夜晚最長的一天嗎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 ...

立冬和冬至是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立冬和冬至是一天嗎   不是。立冬時間點在每年公曆11月7日-8日之間;而冬至時間點在每年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1、時間含義不同   立冬:每年公曆11月7-8日之間,中國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 ...

大暑是最熱的 大暑天是不是最熱的

  大暑是最熱的一天嗎 大暑天是不是最熱的   大暑不是最熱的一天,但是最熱的時期。   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   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並 ...

立夏和夏至是 夏至在前還是立夏在前

  立夏和夏至是一天嗎   立夏和夏至並不是同一天,立夏一般為每年的新曆5月5日至7日交節,,而夏至節氣時間為6月21至22日交節。   因為二十四節氣本身是要根據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來計算的,所以每年的二十四節氣並沒有固定時間,會有1-2天的差別。   立夏代表著夏季的開始,所以立夏前後氣溫 ...

小暑是入伏 小暑是入伏的頭

  小暑是入伏嗎 小暑是入伏的頭一天嗎   小暑不是入伏,也不是入伏的頭一天。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節氣,期間雷雨天最多,代表即將入伏,但並不是入伏,距離入伏還有一週時間,只有在進入小暑後才代表進入三伏,小暑期間大家會有曬被子,曬書等習俗,小暑還是吃蓮藕的最佳時間。   小暑介紹   小暑,是中國2 ...

夏至是不是進伏 夏至和入伏是

  夏至是不是進伏 夏至和入伏是一天嗎   夏至不是進伏。入伏時間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 ...

2021小暑是入伏的頭 小暑是三伏天開始

  2021小暑是入伏的頭一天嗎   不是。小暑在每年公曆7月6至7或8日到來,而三伏天的開始以夏至第三個庚日為準。所以小暑不是入伏。不過,一般在入伏是在小暑期間。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