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旅遊業大紅大紫,去臺灣旅遊的也是相當多的人,當然回來大陸一定會帶上臺灣的土特產鳳梨酥啦,作為最佳伴手禮一直受大陸民眾喜愛,那麼鳳梨酥的由來是哪裡呢?本期飲食文化為你講解鳳梨酥的故事。
相傳在三國時代(公元220-280年),即劉備以喜餅迎娶孫權之妹,而訂婚禮餅中便有以鳳梨入餡製成的大餅。
臺灣婚禮習俗中,訂婚禮餅共六種口味代表六禮,其中一種鳳梨閩南話發音又稱“旺來”,象徵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臺灣人拜拜常用的貢品,取其“旺旺”“旺來”之意,深受民眾喜愛。
早期的鳳梨禮餅因太大塊,一般人消費不起,近百年前,臺中縣一位糕餅師傅顏瓶,經常挑著擔子、帶著自己做的“龍鳳餅”到臺中販售。最初的“龍餅”是包了肉餡的大圓餅,同樣大小的“鳳餅”,則以菠蘿為內餡。“龍鳳餅”因為吉祥的寓意,被認為是訂婚、結婚不能或缺的喜餅。
後來經過顏瓶改良,鳳餅縮小成每個大約25至100克的精巧小餅,鳳梨酥從此誕生。
鳳梨酥內餡,並不是單純的菠蘿。為了口感需要,通常會新增冬瓜,這樣的口味已經是大多數人的習慣。臺北市面上可以買到加了五穀雜糧、松子、蛋黃、栗子等不同口味的鳳梨酥;餅皮也加入燕麥等食材,口感更為多元。也有業者改用其它水果做餡料,發明了例如香瓜酥、蜜李酥、酸梅酥等。
後來更演變為結合西式派皮與中式鳳梨餡料所製成的現代“鳳梨酥”,由於外皮酥鬆化口,鳳梨內餡甜而不膩,此種“中西結合”的鳳梨酥,連西方人也讚賞有加,故逐漸成為島外觀光客最喜歡的臺灣手禮之一。 鳳梨酥和鳳凰酥內餡的口味有些區別,鳳梨酥是甜餡,而鳳凰酥是鹹甜口味的,其中在鳳梨冬瓜餡的基礎上加些鹹蛋黃,口味更佳。
您也許還喜歡:
八大碗的由來有什麼故事
著名小吃:驢打滾的來歷
山西糕點之王:太谷餅的由來
夫妻肺片是什麼菜系?
現如今十二月也快過完了,那春節還會遠嗎?既然春節快到了那麼就少不了有的人已經開始在備年貨了,說到年貨有一樣美食一定是少不了,什麼呢當然是臘肉,在中國傳統節日故事裡臘肉的由來你們知道麼?不知道的話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臘肉是中國民間喜愛的傳統美食,也是人們相互饋贈的佳品,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在上古夏朝時,人們於農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而十二月叫臘月。臘肉,就是在冬天將肉類以鹽漬經風乾或燻乾製成而得名。寒冬臘月,以“家”為社會組成細胞的中國人都會圍坐在爐前燈下,吃臘肉,放爆竹,辭舊迎新。臘肉以及各類醃臘製品的美味,慢慢就融入了“家”的元素,家的幸福。
早在周朝的《周禮》、《周易》中已有關於“肉脯”和“臘味”的記載。當時,朝廷有專管臣民納貢肉脯的機構和官吏。在民間,學生也用成束乾肉贈給老師作為學費或聘禮,這種乾肉稱為“束脩”(束脩:指10條臘肉)。自宋代以後臘肉已經成為宮庭貢品和老百姓春節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所以民間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臘肉”一說。
據有關資料記載,在春秋戰國之前,湖南是一個屬江南百越民族分支——揚越人居住的地區。在長沙的戰國墓中,出土了牛、羊、豬、雞的遺骸,還出土有肉脯(即今日之臘肉),這說明臘肉是當時人們的一種主要副食品。至今煙燻臘肉已成為湖南飲食習俗中的一大特色,享負盛名。
另有史料記載:“越人風乾(肉)而後燻”。除上面所提到的畜牧和採集品等副食外,楚越人也喜歡捕獲獵物,如野兔、野豬、野雞,這些捕獵所得的野味,往往一次性吃不完,需要儲存,先人為防止其他動物偷吃,就把肉掛在高處,成風乾。
臘肉是湖南、四川、廣東等地區的特產,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並經湖湘兒女遊歷中原,而走出三湘四水,美味傳播四方。著名作家梁實秋說湖南的臘肉最出名,此言不虛。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寧王,兵敗南下走巴中,途經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的楚地(湖南)臘肉招待過他。
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地方官吏曾進貢湖南臘肉御用,慈禧食後,讚不絕口。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醃入缸中。
七~十五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乾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燻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燻幹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燻幹。西部地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熏製臘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裡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買上一些,回家如法醃製,燻上幾塊臘肉,品品臘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託鄉下親友燻上幾塊。
現代社會,大家吃臘肉,還要講究健康放心,傳統的臘肉煙燻火烤,雖然味道過癮,但因為煙火直接炙烤,許多不利健康因子附著在臘肉上,而且一些不法商人利用不好的豬肉加工成臘肉,給市民健康帶來影響。唐人神肉製品,選用安全放心的唐人神鮮肉,透過獨創的無煙燻工藝,既保留了傳統風味,又有效剔除了不利健康因子,出品上好的唐人神臘肉及醃臘製品,為一家團聚奉送美味,增添幸福。
上世紀的1912年,以關遂昌等人為代表,對臘味的加工製作有了進一步的研究和發展,他們以杉木為支架,以竹笏扎搭五、六米高的曬棚,頂部蓋上松樹皮,四周無遮擋,以便通風,避免太陽直接曬射。白天在涼棚晾曬,晚上五更天將臘味從棚裡晾出露天外“打冷風”,至日出後又將臘味收回涼棚,反覆晾曬直至臘味風乾至成品。
經過不斷積累經驗,終於創造出別具一格、風味獨特的臘味。由於品質獨特,濃香可口,回味無窮,一時間,臘味聲名遠揚。至上世紀三十年代,老字號“遂昌號”臘味已經遠銷香港和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深受消費者的歡迎。現在的臘味品種更為豐富,有臘肉、臘腸、臘狗、臘鴨、臘雞、臘蛋等品種,一般選用農家飼養了200天到250天以上的生豬、鴨和雞,選用農家野外飼養的雞、鴨,約重3市斤左右,臘狗則選用5-7市斤左右的小狗。
【結束語】臘肉雖說是簡單的美食,但臘味的品質與季節的選擇有密切的關聯,如果選擇不對那就影響其口味,最好的臘肉是每年利用寒露節至小寒節之間的秋冬季進行生產,那時候的臘肉味道最正。提前或超出此時間生產出來的臘味,就會失去臘味獨有的風味。
自古以來,關於西湖有著很多美麗的傳說,這讓原本就充滿魅力的西湖又多了幾層神秘面紗,成為一個充滿誘惑的美景。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西湖的由來和傳說,想了解的話就趕緊到西湖民間故事中看看吧。
很早很早以前,杭州還是一大片乾涸的海灘。周圍幾十裡內見不著一條小河,也找不到一條小溪。住在這裡的老百姓,每天都要擔著水桶到老遠老遠的地方去挑水。他們光為這點點水就日愁夜愁,從來沒過上一天開心的日腳。
老一輩人,有的就知道靈隱後山裡有股清泉,因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擋住了流不出來。多少年來,曾經有好些年輕人上山去過,想把那道石壁鑿穿,可是都沒有成功。慢慢地知道的人也就少了。
後村有個小夥子名叫水兒,從小沒爹沒孃,是他老爺爺撫養長大的,從六歲起,他就跟著老爺爺一起去挑水,至今已經整整十五年了。
這一天,是水兒二十歲的生日,老爺爺為他下了一大鍋面,祖孫兩個快快活活地過了一天。
到了晚上,老爺爺將水兒叫到面前,把靈隱後山有股清泉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水兒聽了很高興,緊緊腰帶,捋捋袖子,就去把平時幾個要好的小夥子叫攏來,大家商量著一道兒上山去鑿石壁,一定要使這股清泉流進村裡來。老爺爺見水兒有這麼大志氣,高興得掉下眼淚,連夜準備乾糧,明天一早好讓孫兒上山。
第二天,水兒他們一夥十個人,帶著鐵錘、鑿子,準備上山。臨走,老爺爺對小夥子們說:“你們去鑿石壁,要一口氣鑿下去,如果停下來,它又會長成原來的樣子,那就白費勁啦。還有,石壁鑿穿時,裡面有股石漿噴出來,噴到身上,會把人凝成石頭的。你們千萬當心,要記住啊!”水兒他們一邊答應,一邊就上山去啦。
上一篇說起了天津的名吃“杜稱奇火燒”是天津小吃文化大全中的寵兒,那麼在這一篇中我們來講講“天津大麻花”,說實在的小編我是不怎麼愛吃炸的一千經常能看到賣大麻花的就是一次都沒去嘗,但是相信還是有許多喜歡吃的同學。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欣賞一下這個天津大麻花吧。
獨步津門、蜚聲海外的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津門三絕 ...
“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可見從古至今,元宵節吃湯圓是很必備的食物了。湯圓也是很有歷史的食物了,那麼你對湯圓的由來又多少了解呢?本期飲食文化為你解析。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 ...
在我國的北方基本離不開面食的世界,其中河南的三大小吃之一的燴麵便是中國的十大面條之一,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吃起來更多的是對歷史的回味,而燴麵也是中原地區非常典型的風味小吃,想要更多的瞭解燴麵,就跟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了解吧!
鄭州號稱“燴麵之城”,燴麵館遍佈全市的華街小巷.說起燴麵的由來,還有硝 ...
有一天一個男的去吃牛肉麵,向老闆抱怨說:“你們的牛肉麵怎麼都沒有牛肉。”老闆便說:“難道你能從老婆餅裡吃出來老婆嗎?”我竟無言以對。如今的老婆餅已經遍佈所有商店。你知道老婆餅的由來嗎?
那麼,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小吃文化大全看看老婆餅的由來。
以前有一對恩愛但家庭貧窮的夫婦,由於老父病重,家中無錢醫治 ...
“兄弟五個一摸樣,排這長隊去趕會,小孩見了好喜歡,大人只好掏腰包。”冰糖葫蘆是一個老少皆宜,特別是小孩子最愛的零食了,但是在街頭巷尾都能見到的冰糖葫蘆,你知道由來麼?本期飲食文化為你解惑!
宋紹熙年間,趙停最寵愛的黃貴妃有病了。她面黃肌瘦,不思飲食。御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什麼效果。皇帝見愛妃日見 ...
你知道壽司麼?壽司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越來越普遍,其實後漢年代壽司已經在中國流行了,雖然是作為日本的傳統美食,但是因為其美味,所以在國家上也是非常受歡迎的,知名度也是非常高,你對壽司的由來有多少了解呢?本期飲食文化為你解析。
一千八百多年前(即後漢年代),壽司已在中國流傳,至公元700年壽司開始傳入日本。 ...
毛血旺,川菜美食,是四川和重慶著名的漢族小吃,以鴨血為主料,口味屬麻辣味,如今已成為一道巴蜀名菜。湯汁紅亮的毛血旺被不斷的改良和創新,現已紅遍大江南北。那麼,毛血旺是怎樣來的呢?它又有著怎樣動人的美食典故呢?
重慶城西沙坪壩有一古鎮,名磁器口。磁器口水碼頭歷來是嘉陵江下游重要的物資集散地,重慶城的通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