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老北京的歲時習俗

老北京的歲時習俗

  正 月

  順星:正月初八黃昏後,以紙蘸油,燃燈108盞,燒香祭祀,叫順星。 天誕:正月初九為天帝誕辰。禁屠宰。大高玄殿設皇壇,各道觀設醮。 散花燈:十三日,也叫散小人。由堂屋到大門都燃燈,除不祥。 上元節:正月十四至十六日,除了上節述說之外,還有婦女們"走橋摸釘"。凡有橋處,頭人拿香開路,後邊結伴而過。叫"度厄",也叫"丟百病"。"摸釘"是到正陽門的門扇上摸門釘,能生子。

  二 月

  年後興盡,各業恢復正常。東直門外雞鴨房人工孵化小雛兒,本月下旬大街上始售。 初一:原為中和節。大街上賣太陽糕祭太陽神。左安門內太陽宮熱鬧一天。 龍抬頭:即二月初二。這天吃餅叫龍鱗餅,吃麵叫龍鬚麵。婦女停針錢,恐傷龍眼。農民把灶灰從門外灑進廚,繞缸一週,叫"引龍回"。私塾開學,叫"佔鰲頭"。 花誕:二月十二。傳說花王生日。文人雅士,留連賞花,以牧丹為主。 道誕:二月十五,是太上玄元皇帝誕辰,禁殺生。各道院設醮。 觀音誕:二月十九日,觀音大士生日。各觀音庵、大悲壇、紫竹林等廟大誦經卷。

  三 月

  天氣漸暖,春意盎然。郊外春遊。 清明:全家備祭品掃墓,帶著風箏,祭畢墓前遊玩。兒童戴柳條圈。戴柳之俗始自唐代,唐高宗三月三日在渭陽祓禊賜柳圈一個說戴了可免蠆毒。祭祀後用柳條穿剩下的蒸食。立夏時用油煎了給小兒吃,說不怵夏。 廟會:初三蟠桃宮,十五東嶽廟,而潭柘寺從初一開廟半月。

  四 月

  日麗風輕,適於春遊。郊外廟會多。 廟會:西直門外萬壽寺、蘭靛廠的西頂娘娘廟、妙峰山、丫髻山的碧霞元君祠、北頂皆有廟會。 結緣:舍緣豆:四月初八是佛的生日叫浴佛日。人們在街上施茶,並煮豆加鹽給路人吃,叫普結良緣。這天去法源寺遊玩。 藥王誕:二十八日是藥王的生日。京城四座藥王廟都有廟會。

  五 月

  天氣漸熱,極易生病,北京人叫"惡五月",因此本月禁忌很多。如禁曬床、修繕房屋;初一,端五,不汲泉水、不搬家、不糊窗、不剃頭。 夏至:是國家大典。民間吃過水麵。 五月諺語:"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初一至端五,用雄黃酒塗小兒臉,避毒物。 端五節:街上賣用黃紙蓋印的天師符,也有畫鍾馗或五毒符咒之類。買回去貼在中門上,可避祟惡。當日用菖蒲和艾子插在門邊,避毒惡,是"蒲龍艾虎"、"艾虎蒲劍"之意。婦女們用絲線羅製成小虎、粽子、葫蘆、櫻桃、桑椹等,用綵線穿好戴好在身上,兒童掛在胸前或背後,叫"長命縷"。用彩紙剪成葫蘆倒貼在門上,叫"洩毒氣"。過午扔掉。嫁出之女,今日回孃家,故亦叫"女兒節"。節日食品:粽子。 粽子的起源:按《續齊諧記》,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汩羅江,楚人哀之,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以粽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不為蛟龍所竊。 磨刀雨:據說五月十三日是關公過江會東吳之期。這天有雨叫磨刀雨。 分龍兵:五月二十三是分龍兵日。此後雷雨無常,傳說神龍此後分割槽負責。

甘肅歲時習俗

  農曆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武威習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臘八粥。臘八日夜晚,也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除夕

  俗稱“年關”,臘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是日午後,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整理室內外環境,接著貼春聯、門神、半簾子,掛黃錢,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舊。晚上,家家吃青粉燴菜,叫“裝倉”,表示全家團聚,人壽年豐。全家老幼飽食後,還要剩廠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餘”。是夜,全家人徹底不眠,叫“熬年”或“守歲”。小輩給長輩磕頭辭歲,長輩要給小輩發“福錢”,也叫“壓歲錢”。

  春節

  俗稱過年。正月初一凌晨,閤家老幼均著新裝,齊集堂屋前,設供上香,燃放爆竹,接迎神靈,祭奠祖先,行“迎神納福”之禮。接著小輩給長輩拜年。之後,全家吃團圓飯(水餃),新的一年開始。

  武威鄉間習俗,大年初一不去別人家拜年,只是在清晨,攜帶酒看、香火、饃饃等祭品,趕著牲畜,按“皇曆”特定時辰和方向,到村外幾十米處,擺上祭品,燃著香火,並燒一堆柴禾,牽著牲畜,繞火堆轉一圈。並由長者唸誦祝詞(祈禱神靈保佑人畜興旺之類祝語),名曰“出行”。回家時,再將慎饃饃揣在懷中,此意是“空懷出門.滿懷進門”,取其吉利之意。現在這一習俗在少數地方還保留著。

  正月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相互走訪拜年。武威習俗,大年初二要先去舅舅、岳父家拜年。初五日焚燒黃錢,送神,表示年已過完。

  上元節

  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亦稱元宵節(又稱燈會)。據乾隆十四牛張紹美編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縣誌》載:“元宵,四市豎坊,懸燈,雜扮花鼓.高蹺.演百戲。”舊時,金塔寺等地有黃河燈會,情景亦十分壯觀。建國後,歷年元宵節的燈會勝似往昔。節日之前,企事業職工,紛紛結紮彩門,懸掛花燈。有花卉燈、動物燈、八仙過海燈、西遊記故事燈,爭奇鬥豔,氣象萬千。有愛好者在燈內裝置微型電動機,勝似走馬燈。最引人注目的是騰雲駕霧的金龍燈,足有lo多米長。是夜,城內和城郊居民,蜂擁而至,萬頭攢動,人流如潮。武威習俗,觀燈時必從龍燈下鑽過,祈求閤家平安,萬字如意。又說龍是吉祥物,鑽了龍燈,就會人丁興旺。

  農村燈會別有情趣,彩燈古樸典雅,鄉土氣息濃郁。有用玉米芯製做的火炬燈,也有用山藥蛋、蘿蔔頭製做的彩燈。牆頭上、馬棚下,處處有燈,燈光通明。據史籍記載:武威燈會之盛況,自唐已有,並聞名於長安。故有唐玄宗與道士葉法善夜遊涼州燈會流連忘返的傳說。

  武威元宵燈會,不論新俗、舊俗,都要舉辦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

  格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據舊志載:是日城鄉居民以牲醴祀土祈豐年,各家炒豆類和麻籽食之,意示殺蚤滅蟲。如今祀土祈年活動已不存在,鄉間仍有炒麥豆之俗。

  清明節

  清明是農曆時令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日掃墓祭祖,謂之“春祭”。武威城鄉習俗,凡有墳瑩者,須於清明前一、二天到墳上供祭品、燒紙錢、添土;無墳莖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間,到郊外或於自家門前、街道巷口燒紙錢。禁忌在清明節當日上墳、燒紙。傳說當日燒的紙錢就成鐵錢,死者不能用。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是日清晨,家家戶戶門頭插柳枝,有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線或絲線繩,身佩香囊荷包,並在口、鼻、耳邊塗抹雄黃酒,相傳這樣可以避五毒(即蛇、蠍、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來”的說法,男女青少年身著時興的夏裝,盡情遊玩。青年婦女講究繡香草荷包,綴上流蘇,贈送親友。舊時,未出嫁的姑娘將荷包帶在衣襟或系在髮辮上,誘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會自慚貌醜。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餅子卷糕,親友間相互饋送。下午,城鄉居民成群結伴,遊覽寺廟,舊時遊海子,現在海水乾涸,廟宇也毀於地震,改遊文廟、古鐘樓、雷臺、海藏公園、西郊公園等。小孩到野外攀樹折枝,編制柳帽,以預防暑氣。

  乞巧節

  農曆七月七日為“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舊時在這天晚上,姑娘和年輕媳婦們坐在月下穿針,看誰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據說這樣可以把手笨的人練得靈巧。此俗現已不存。唯城內劇團,每年照例上演神話劇《天河配》。四鄉居民蜂擁而至,場場爆滿,至七月下旬停演。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武威習俗,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門前或街道巷口焚燒紙錢。舊社會在這天,城內有人把城隍廟寢宮的木架城隍爺抬到暑三日,這叫“城蝗出行”。人們在行宮過廟會,搭臺演戲。當時行宮設在現東角,地名叫賀家園子。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是日城鄉居民家家蒸月餅,以示全家團圓。武威人的月餅是發麵蒸的,如倒覆的臉盆大,種類繁多,有分層月餅、擰絲月餅、對瓣月餅、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來”的俗語,意思是八月已經秋收,食物豐盛。親友之間,互贈月餅,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潔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內,擺設香案,供上月餅及瓜果等祭品,點蠟燃香,全家圍坐賞月。少許,由主婦切開月餅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餅,談笑風生,頗有情趣。相傳祭月神供的西瓜,須剜成鋸齒形的兩個瓣,如家中有孕婦,可數瓜牙數預測男女,奇數生男,偶數生女。

  冬至節

  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是“交九”的開始,從這天起,白天漸長,夜間漸短各家要吃冬至飯。有的人家吃肉湯麵條;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條做飯;也有人家吃“杏皮壇韃子”,也叫“擻耳子”;也有吃羊肉香頭飯或臊子面的民間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臘月二十三

  農曆臘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間有“臘月二十三,灶爺上了天”的歌謠。是日晚上約八點左右,戶戶提前備灶書(用黃表紙書寫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麥牙糖和豆糖之類)、灶乾糧(烙餅)、灶馬(黃表紙上印有備鞍的馬),並備一碟碎麥草,拌幾粒豆,子均供於灶神牌位之前焚燒,意示送灶爺上天庭。民間傳說灶爺為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上天彙報,臘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過了臘月二十三,已接近春節,家家戶戶購置年貨,製作食品菜餚,拆洗衣服,打掃房屋,準備過大年。

老北京的中秋習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中秋節,俗呼為八月節。街市繁盛,果攤泥兔攤所在皆是。十五月圓時設月光馬於庭,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蘿蔔、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諺雲:“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畢,家人團坐,飲酒賞月,謂之“團圓節”。又將祭月之月餅按人數切塊分食,謂之“團圓餅”。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學生也不上課。而所謂“泥兔攤”,就是賣兔兒爺的。前十年,北京中秋還有兔爺賣。現在很少見了。似乎只在春節廟會上見過。中秋節祭的就是這隻月亮裡的兔子。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冑,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隻大耳朵,亦謔亦諧。有曲為?quot;莫提舊債萬愁刪,忘卻時光心自閒。瞥眼忽驚佳節近,滿街掙擺兔兒山"。過中秋,家裡擺個兔爺像,確實很有氣氛。

  中秋節,正值秋果上市,特別豐富。《春明採風志》裡有“中秋臨節,街市遍設果攤,雅爾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蘋果、海棠、歐李、鮮棗、葡萄、晚桃,又有帶枝毛豆、果藕、西瓜。”過去的果子市在前門東,八月十三、四兩日燈火如晝。並有吆喝:“今兒是幾來?十三四來,您不買我這沙果蘋果聞香的果來,哎!二百的四十來”現在,這些秋果街上都買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變成的人的最美時刻。美中不足的是蘿蔔有點貴。

  現在講究廣式月餅,過去“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餅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能放半年的,肯定不會是廣式月餅。 月餅源自民間祭祀,同樣,北京人常吃的點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於民間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從製作工藝上說,油炸、蜜餞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連餃子,也是春節供後的食品。

  月餅源自民間祭祀,同樣,北京人常吃的點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於民間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從製作工藝上說,油炸、蜜餞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連餃子,也是春節供後的食品。

  其實,不僅僅吃食是這樣,延順這個思路推廣開來,藝術的誕生(謹慎的人在這裡會用某些藝術門類這個概念)一樣離不開民間祭祀的。還記得上學時曾對這個問題發生興趣,翻看一些河南、山東地區的考古資料,至今仍能刺激自己頭腦的是一柄出土于山東日照的玉斧,當然真的玉斧無緣得見,但是單單就那圖畫已經足以讓人驚訝了。那斧薄得能夠透過光線而上面精緻的一條夔紋是很難讓人簡單地以“活靈活現”這個詞將就形容的,在石斧的時代,它的存在又能夠說明什麼?

  與其說玉斧是斧,倒不如稱之為一種語言,描述著艱難的砍砸者同上天對話。或者稱之為精靈,這是一個屏棄了功利取捨的精神的精靈。於是由了它,藝術方才出現。更於是人才徹底地脫落成為人。

  中秋節真好,好在又一次讓我想到了這些已經好久不想的問題。當然節日本來就是人們精神的節日,與此時偶爾察覺月餅與烙餅的差異,也並不奇怪。你瞧,人不就是這個樣子麼。給自己做吃的,為了填飽肚子沒一個認真。饅頭包子幾百上千年從不變化,但凡加上點精神追求,就能花樣翻新。

  看來糕點如此,藝術作品和其他許多事情,確實也都是這個樣子。


婺源習俗

  正月   初一是新年,凌晨開大門,放鞭炮後,要焚香燒錢,祭拜四方,接著給長輩拜年;早餐叫"利市",意為新的一年開始,百事大吉大利,先喝茶,廳堂的桌上擺一桌盒,內裝有各色乾果、糕點、糖 果,其中板慄、柿餅(或柿幹)是不能少的(慄、柿與利市諧音),邊喝茶,邊吃慄、柿等果點,接下來吃"四 ...

無為習俗

  春節:除夕,家家貼春聯。早、中餐簡便,晚餐豐盛,曰“年飯”。年飯中必有鰱魚,以兆“年年有餘”。開席之前,酒菜齊備,家主祭天地、祖先,燒香、鳴炮、叩頭畢,全家圍坐吃食。飯後,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圍爐閒話,至子時方睡,稱“守歲”。除夕至翌年正月初三。通稱過年。正月初一稱春節。正月初一,早起開大門鳴炮,熟人見 ...

北京的中秋節習俗 北京人是怎麼過中秋的

  老北京的中秋節習俗 北京人是怎麼過中秋的   中秋之夜,千家萬戶於庭院中對月設下香案,擺滿了時鮮瓜果,諸如西瓜、蘋果、葡萄、棗、梨、栗子等,還有熟食毛豆、五香花生、芋頭之類。全家人還在香爐上插一枝生毛豆,代表月中的桂樹。一切佈置停當之後,全家人輪流向月亮朝拜。所謂祭月,是向月宮裡的嫦娥遙拜。嫦娥是女性,月 ...

北京有什麼習俗

  1、臘月二十三吃糖瓜。   2、臘月二十四掃房子。   3、臘月二十五炸豆腐。   4、臘月二十六燉肉。   5、臘月二十七殺公雞。   6、臘月二十八發麵。   7、臘月二十九蒸饅頭。   8、大年三十晚上守歲。   9、拜月,老北京家家都要設定拜月臺,用於祭祀。 ...

北京立冬的習俗

  1、涮羊肉。在清代宮廷,立冬的規矩是吃涮羊肉,認為羊肉屬溫補,有利五臟,五臟熱了,自然就可以抵禦冬季的寒冷。後來民間也熱衷此道。   2、餃子。老北京人立冬的規矩是吃水餃,有“北吃餃子南吃鴨”之說。講究的是倭瓜餡兒的餃子,老北京的生活中倭瓜是一種的當家菜,過去生活在北京城區四合院中的老北京人,有在家裡種倭 ...

北京中秋節習俗:主食吃團圓餅 男人不能拜月

  中新網北京9月12日電(張中江) 9月12日是傳統的中秋節。京味兒作家崔岱遠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老北京在中秋這一天有“拜月”的習俗,一家人的主食要吃“團圓餅”,月餅只是飯後的茶點。不過“拜月”是女人、小孩兒的事,男人不能參加。   中秋節來歷:團圓節日,男不拜月   崔岱遠介紹說,中秋首先是個團圓 ...

北京孩子的養蠶習俗

  桑蠶又稱家蠶起源於中國。我國最早的農事曆書《夏小正》中,就記載了夏末殷初長江淮河一代養蠶的情況:三月“攝桑、委楊”,“妾子始蠶”,指出,夏曆三月,要修剪桑樹雜亂遠揚的枝條,婦女開始養蠶。到了周代,養蠶織絲已經成為婦女的主要生產活動。《詩經》中就有許多關於桑蠶的詩篇。   到了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以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