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老北京孩子的養蠶習俗

老北京孩子的養蠶習俗

  桑蠶又稱家蠶起源於中國。我國最早的農事曆書《夏小正》中,就記載了夏末殷初長江淮河一代養蠶的情況:三月“攝桑、委楊”,“妾子始蠶”,指出,夏曆三月,要修剪桑樹雜亂遠揚的枝條,婦女開始養蠶。到了周代,養蠶織絲已經成為婦女的主要生產活動。《詩經》中就有許多關於桑蠶的詩篇。

  到了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以長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的絲綢之路。從此絲綢成了中國一個獨特的符號。

  養蠶不僅是一種農事生產活動,而且還逐漸成為了一種民俗。直到上世紀50年代,北京的孩子們每逢春天都喜歡養蠶。每當雜生的桑樹發芽長葉時,就意識到,一年養蠶的時候到了。

  每當此時,我會把壓在褥子下的蠶種紙拿出來,噴上香茶,放在陽光下晾曬。沒幾天,蠶卵上就出現了小黑點兒,再後來,從卵中孵化出來的“蠶蟻”就開始覓食了。

  蠶逐漸長大了,一段時間後,它們開始蛻皮。經過一次蛻皮後,就是二齡幼蟲了,每蛻一次皮也就長1歲,一生要蛻4次皮,成為5齡蟲時,才開始吐絲結繭。5齡的末期,蠶體可長至6-7釐米,身體開始從頭到尾逐漸變得透明光亮,糞便由硬變軟,顏色由墨綠變葉綠。這時候就要為它們準備“上山”了。那時候,我們小孩子,都是用麥秸或稻草,為它們架起“小山”。蠶寶寶用了大約2天2夜,就把繭織成了。蠶繭有金黃、銀白兩種,最後蠶寶寶在繭中變成了蛹。大約十天左右,蛹羽化為蠶蛾,破繭而出。蠶蛾並不會飛,只是在交尾時,雄蛾會煽動著翅膀去湊近雌蛾。交尾後,雄蛾就會死去,雌蛾開始產卵。據說,雌蛾一個晚上能產400-500個卵。最後,雌蛾也會慢慢地死去。

  蠶的一生經過蠶卵——蠶寶寶——蠶繭——蠶蛾,總共需要四十多天。

  養蠶的過程不光是好玩,在飼養、觀察的全過程中,人們能獲得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本不安分的心安靜了下來,為一個個小生命盡職盡責到終了。可惜,北京孩子們養蠶的習俗到上世紀50年代就終止了。

  最近,一條新聞讓人振奮。據悉,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於8月12日-8月22日在深圳舉行,農科院準備了一百萬條蠶,讓深圳市的小朋友去領養,然後收集蠶繭做大運會的禮品絲巾。這是一個多麼好的活動啊。事在人為,只要透過有組織的活動,北京興許也能延續養蠶的有益習俗。

老北京民俗唱主角 節日習俗進入博物館

  很多市民覺得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淡了,也有人擔心民俗快變成文物了,這樣的擔心越來越接近現實。在北京的迎春活動中,博物館成為展示老北京民俗的“主角”。昨天,首都博物館首次推出了“北京傳統節令風情展”,邀請市民到博物館裡過大年。在首博一層臨時展廳,老北京祭祖時的堂屋佈置、剪紙、花燈、古代壓歲錢、製作年畫的木板模具、各種財神爺等節日才使用的實物,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老北京的廟會活動、祭神活動、端午節姑娘扎花除魅等老照片,讓走在展廳大紅燈籠下的觀眾彷彿回到了傳統節日中。小編看到,僅僅在展廳一角的祭祖場景,就有12項實物,包括蜜供、松鹿常青圖、吳魯編紙對聯、牌位、楠木條案等。

  “不可否認,有些只有在節日時才能用到的物品已經遠離了我們的生活,有些節日習俗也漸漸被人們遺忘。”首博策展人孫先生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實物、圖片和場景,讓中老年人重拾遠去的記憶,讓青年人和兒童瞭解更多的節日習俗。維護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確認自己文化身份的需要。”

  為了配合這次展覽,首都博物館首次將新年廟會搬進了博物館地下一層。據介紹,首都博物館準備了近30個展臺,對民間手工技藝進行集中展示,不僅有人們熟知的“剪紙”、“麵塑”、“臉譜”、“風箏”等門類,還有獨具老北京特色的“鬃人”、“內畫鼻菸壺”、“毛猴”、“吹糖人”等。據瞭解,春節期間,東嶽廟、中華世紀壇、宣南文化博物館等也將圍繞民俗文化主題舉辦活動。

  普通家庭將成為首博“展品”

  活生生的人將成為首博展覽的“展品”。在首都博物館今年將要投入執行的《城市記憶———百姓之家》展覽中,“展品”不再是靜態的文物或者影象,而是生活在北京這座城市中的普通家庭。“我們想請市民帶著伴隨自己生活幾十年的物件,帶著自己有趣的故事,帶著與北京城息息相關的情結走進首博的展覽大廳,向觀眾講述他們在不同時期對北京城的記憶。”首博相關負責人說,這樣的展覽,看起來會像一個“家庭”在迎接客人一樣。“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動態展覽,留住被高樓、廣場、綠地和車水人流淹沒的記憶。”據介紹,此次展覽的參展家庭將透過海選的形式產生。在目前初步擬定的參展條件中,參展家庭除了城八區居民外,在北京居住20年左右的外國人家庭也可報名,參展家庭的時間界定在建國後至本世紀初,以十年為一個時間表,參展家庭準備的物件必須有故事講述,影像、文字或聲音的記錄也可參展。參展家庭的徵集活動將在近期開始。

  本市將新增兩家博物館

  市文物局副局長舒小峰昨天透露,北京地區近期將有兩座博物館建成並開放,分別為北京東韻民族服飾博物館和中國人民最高法院博物館。

  據介紹,北京東韻民族服飾博物館為民辦館,位於朝陽區,其特點是民族、民俗文物較多。中國人民最高法院博物館籌建處已於去年10月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司法史料徵集工作,其徵集內容有19項,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組織的特赦日本戰犯,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等重大歷史審判活動的有關法律、命令、決定、司法文書、新聞報道、歷史照片和影視資料等

老北京的歲時習俗

  正 月

  順星:正月初八黃昏後,以紙蘸油,燃燈108盞,燒香祭祀,叫順星。 天誕:正月初九為天帝誕辰。禁屠宰。大高玄殿設皇壇,各道觀設醮。 散花燈:十三日,也叫散小人。由堂屋到大門都燃燈,除不祥。 上元節:正月十四至十六日,除了上節述說之外,還有婦女們"走橋摸釘"。凡有橋處,頭人拿香開路,後邊結伴而過。叫"度厄",也叫"丟百病"。"摸釘"是到正陽門的門扇上摸門釘,能生子。

  二 月

  年後興盡,各業恢復正常。東直門外雞鴨房人工孵化小雛兒,本月下旬大街上始售。 初一:原為中和節。大街上賣太陽糕祭太陽神。左安門內太陽宮熱鬧一天。 龍抬頭:即二月初二。這天吃餅叫龍鱗餅,吃麵叫龍鬚麵。婦女停針錢,恐傷龍眼。農民把灶灰從門外灑進廚,繞缸一週,叫"引龍回"。私塾開學,叫"佔鰲頭"。 花誕:二月十二。傳說花王生日。文人雅士,留連賞花,以牧丹為主。 道誕:二月十五,是太上玄元皇帝誕辰,禁殺生。各道院設醮。 觀音誕:二月十九日,觀音大士生日。各觀音庵、大悲壇、紫竹林等廟大誦經卷。

  三 月

  天氣漸暖,春意盎然。郊外春遊。 清明:全家備祭品掃墓,帶著風箏,祭畢墓前遊玩。兒童戴柳條圈。戴柳之俗始自唐代,唐高宗三月三日在渭陽祓禊賜柳圈一個說戴了可免蠆毒。祭祀後用柳條穿剩下的蒸食。立夏時用油煎了給小兒吃,說不怵夏。 廟會:初三蟠桃宮,十五東嶽廟,而潭柘寺從初一開廟半月。

  四 月

  日麗風輕,適於春遊。郊外廟會多。 廟會:西直門外萬壽寺、蘭靛廠的西頂娘娘廟、妙峰山、丫髻山的碧霞元君祠、北頂皆有廟會。 結緣:舍緣豆:四月初八是佛的生日叫浴佛日。人們在街上施茶,並煮豆加鹽給路人吃,叫普結良緣。這天去法源寺遊玩。 藥王誕:二十八日是藥王的生日。京城四座藥王廟都有廟會。

  五 月

  天氣漸熱,極易生病,北京人叫"惡五月",因此本月禁忌很多。如禁曬床、修繕房屋;初一,端五,不汲泉水、不搬家、不糊窗、不剃頭。 夏至:是國家大典。民間吃過水麵。 五月諺語:"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初一至端五,用雄黃酒塗小兒臉,避毒物。 端五節:街上賣用黃紙蓋印的天師符,也有畫鍾馗或五毒符咒之類。買回去貼在中門上,可避祟惡。當日用菖蒲和艾子插在門邊,避毒惡,是"蒲龍艾虎"、"艾虎蒲劍"之意。婦女們用絲線羅製成小虎、粽子、葫蘆、櫻桃、桑椹等,用綵線穿好戴好在身上,兒童掛在胸前或背後,叫"長命縷"。用彩紙剪成葫蘆倒貼在門上,叫"洩毒氣"。過午扔掉。嫁出之女,今日回孃家,故亦叫"女兒節"。節日食品:粽子。 粽子的起源:按《續齊諧記》,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汩羅江,楚人哀之,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以粽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不為蛟龍所竊。 磨刀雨:據說五月十三日是關公過江會東吳之期。這天有雨叫磨刀雨。 分龍兵:五月二十三是分龍兵日。此後雷雨無常,傳說神龍此後分割槽負責。


北京中元節習俗及禁忌

     老北京中元節習俗   在這一天,老北京有中元法會、拜三官、盂蘭盆會、燒法船、祭祖、放河燈、點蓮花燈、送面羊等民俗。     老北京中元節習俗及禁忌:祭祖   。老北京這天各家均祭祀已故之宗親五代,以示“慎忠追遠”。清《北京歲華記》載:“中元節前上冢如清明。”清《帝京歲時紀勝》也說:“中元祭掃,尤勝清 ...

北京中秋節習俗:主食吃團圓餅 男人不能拜月

  中新網北京9月12日電(張中江) 9月12日是傳統的中秋節。京味兒作家崔岱遠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老北京在中秋這一天有“拜月”的習俗,一家人的主食要吃“團圓餅”,月餅只是飯後的茶點。不過“拜月”是女人、小孩兒的事,男人不能參加。   中秋節來歷:團圓節日,男不拜月   崔岱遠介紹說,中秋首先是個團圓 ...

北京春節習俗有哪些?

  自進入臘月以後,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書寫春聯,以圖掙些銀子過年。祭灶之後,新春聯漸次粘掛,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箋,有的用紅紙,只有內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紙,鑲以紅邊藍邊,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臘月將梅束起放在一個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於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讓地微微有些溫暖,梅花 ...

北京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柳節”、“三月節”和“寒食節”,老北京在清明前後不僅僅是掃墓,還有踏青春遊、插柳射柳、賞玉蘭花、放風箏、盪鞦韆、城隍廟求願等習俗。 老北京時的踏青由於那時交通不便,一般百姓或窮學子多赴西直門外高梁河畔、陶然亭和東直門外就近踏春。高梁河又名長河,是舊京西北郊的一條美麗河流。《帝京景 ...

北京中秋習俗:祭月拜月自制月餅

  “八月十五中秋節,水果月餅擺滿碟。”這句名諺道出了老北京隆重、喜慶的過節情景。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古人把月圓視為團圓的象徵,所以又稱“團圓節”。每年“七月十五”剛過,來自京郊、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水果開始陸續上市,市肆的果攤櫛比擺設,鋪在水果下的青蒿和上面的鮮果散發出陣陣清香。八月初一,油 ...

北京的中秋習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中秋節,俗呼為八月節。街市繁盛,果攤泥兔攤所在皆是。十五月圓時設月光馬於庭,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蘿蔔、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諺雲:“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畢,家人團坐,飲酒賞月,謂之“團圓節”。又將祭月之月餅按人數切塊分食,謂之“團圓餅”。   老北京,中 ...

北京的中秋節習俗 北京人是怎麼過中秋的

  老北京的中秋節習俗 北京人是怎麼過中秋的   中秋之夜,千家萬戶於庭院中對月設下香案,擺滿了時鮮瓜果,諸如西瓜、蘋果、葡萄、棗、梨、栗子等,還有熟食毛豆、五香花生、芋頭之類。全家人還在香爐上插一枝生毛豆,代表月中的桂樹。一切佈置停當之後,全家人輪流向月亮朝拜。所謂祭月,是向月宮裡的嫦娥遙拜。嫦娥是女性,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