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聲振山谷的貴州苗族飛歌

聲振山谷的貴州苗族飛歌

  苗族飛歌,苗語稱為"HXak Yangt",是苗族歌曲的一種,流行於貴州臺江、劍河、凱里等一帶。飛歌的音調高亢嘹亮,豪邁奔放、明快,唱時聲振山谷,有強烈的感染力。飛歌,多用在喜慶、迎送等大眾場合,見物即興,現編現唱。歌詞內容以頌揚、感謝、鼓動一類為主,過苗年、划龍舟等節日喜慶活動,一般要唱飛歌。

  飛歌的歌詞,每首一般在三十句左右。一首歌中,常有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等,但多數是五字句。曲調有大致固定的譜子,拍節的長短與快慢有大致固定的格式,但有時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發揮。在一首歌曲中開頭較慢,第一句先快後慢,拖音漸高而長,第二句先快後慢,但拖音漸低而長,從第三句或第四句起,開始用中速唱下去,逐漸加快,唱到主要部分時,用快速連唱。高潮唱完之後,用漸慢漸拖音唱一小部分,即接近尾聲了。唱到最後一、二句時,拖音漸低而長,飛歌開頭一二句,中間接近高潮前的幾句,收尾的一二句,一般都有拖音。歌唱者可以盡情拖唱,拖音的長短,憑歌唱人一口氣的長短而定。

  飛歌曲調有掛丁、凱棠、灣水三種。

  掛丁飛歌流行於巴拉河流域,四聲微調式民歌,性格剛健,爽朗、熱情、奔放。

  凱棠飛歌主要流行於凱棠、翁項、地午一帶,屬四聲音階羽調式民歌,用大體相同的一個旋律,兩個聲部一先一後出現,摹仿式二部重唱、合唱。高音區放在任意延長位置,高昂明亮,開朗激揚。

  灣水飛歌,流行於清水江以北的灣水、萬潮、爐山一帶,屬四音階宮調式民歌。旋律進行連續四度、五度大跳,音型貫穿全曲。樂曲終止音低。

  苗族情歌,苗語稱"HXak Yex Fangb",四聲音階微低式,終止音拖腔,強弱起伏,低迴婉轉,抒情揉合。多數為獨唱和二人合唱,少數為對唱。

  苗族聲樂有酒歌曲調、大歌曲調、飛歌曲調、情歌曲調和喪歌曲調等。 酒歌聲調柔和,拍節分明,抒情氣氛濃。一般是主賓二重對唱,也有混聲合唱。大歌聲調高亢明快、豪邁奔放,嘹亮。大歌於夜間進行,主賓二重對唱,聲響傳至三、五里。飛歌聲音高亢、明快、奔放,多用假聲高歌。多為青年男女遊方道別後隔山對唱,或勞作間隙隔河對唱。情歌曲旋律優美、婉轉動聽,抒情濃郁。多為低聲對唱,也有二重唱或混聲合唱。喪歌曲曲調悲慼,內容悽切感人,為婦女獨唱。蘆笙歌傳統曲調為舞曲,代歌曲、問詢曲。舞曲又分踩舞曲和賽舞曲。踩舞曲典雅、莊重,聲音渾厚、婉轉柔和,多帶尾聲,五人吹奏,吹奏時有姑娘結伴踩蘆笙;賽舞曲調節奏輕快,抑揚頓挫,聲音明快、清脆,於比賽時吹奏。有獨吹、二人吹和四人吹奏。木葉曲內容多為抒情,聲音尖,清新,旋律婉轉悅耳,多為單人吹或雙人吹。苗族主要的器樂蘆笙,另有木鼓、銅鼓、嗩吶、簫、笛。 每排蘆笙為五支,以竹為料,長短不一,音階高低不一。

貴州苗族二月二龍抬頭習俗

  農曆二月二,黔東南州很多少數民族都有祭橋的習俗。祭橋分為架橋和敬橋二種。架橋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主家無子。無子的人家架橋目的就是保佑上天送孩子來。二是主家有子。有子的人家就祈求上天保佑孩子除病消災,健康成長。架橋方式也很多。有的人架石橋,有的人架木橋,還有的人興架石凳(俗稱坐橋)。架石橋或木橋的多為求子,一般在節前就請人備好石料,請巫師占卜擇地,只等二月二動工。開工前,有的苗寨還要請巫師燒香燭紙錢,用麻線、揹帶、蜘蛛、魚、蛋、酒和幾尺紅布,進行祭祀儀式,方能動工。橋架好後還要由巫師剪符唸咒,貼於橋兩側,多數還興橋頭用石塊壘一土地廟,意為土地神守橋。 架石凳橋多為孩子瘦弱多病的人家所為。這類架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架橋,而是在水井邊、大樹腳、山坳口休息處,用石塊搭成橋(這類橋禁別人踩),供人休息。架橋者也把此石橋視為孩子們的橋,意為給孩子架個橋,保他平安成長,除病驅災。 農曆二月二這天,孩子們尤其高興。因為小孩子們這一天都得到特別優待:不必打豬草、砍柴和放牛,也不幹其它活兒,還能得到紅蛋,吃上好飯菜。這天即使犯了過錯,會得到大人的諒解,免遭打罵。 祭橋通常要在節前備好雞、鴨蛋、泡糯米,準備敬橋。沒有孩子的人家,則準備架橋求子。 節日清晨,各家起早蒸糯米飯、煮蛋。蛋煮熟後,染成紅色、綠色或其它色,用精心編織的網套裝上紅蛋,給幼小的孩子們吊在胸前,其餘的蛋同魚肉酒放進竹籃。早飯前後,人們帶上香燭紙錢,領著孩子們去敬橋。來到橋旁,在橋頭燃香點燭燒紙,擺上魚、肉、蛋、酒等貢品,口唸敬橋詞,求其保佑孩子。之後,敬橋者在橋旁共享祭品,此時若有人路過碰見,主人須邀其同享祭品,不能吝嗇,怕橋神怪罪敬橋不虔誠。若是此人有事不能停留,主人家就要勸其飲兩杯酒,並送糯米飯、肉或紅蛋,讓其帶走,以示誠意。 然而,三穗縣寨頭的苗族村寨,則把祭橋作為了一種節日集會來舉行。從初二至初六結束,這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吹笙跳舞、對歌、鬥鳥、剪紙比賽、工藝品展示、賽籃球等活動。二月二這天,他們認為是好日子,通常還有好幾對年輕人在這天舉行婚禮。但他們還是把祭橋作為重頭戲。初二清晨,全寨12房族的男女老少穿著盛裝,抬著豬、拿著鴨或雞來到位於寨頭東北面的一座叫也霧山腳下的一座橋上宰殺,把鮮血淋在橋上,然後把糯米粑、雞蛋、鴨蛋、米酒等貢品擺上,點燃香燭紙錢,燃放鞭炮。接著在橋下的大田中各自架起鍋灶,把殺死的豬、雞、鴨進行烹調。以此同時年青的男子就開始吹蘆笙,姑娘們就合著蘆笙的節奏跳起舞來。烹調好後,擺上酒菜,開始吃喝划拳、鬧酒、唱酒歌。因為是12個房族,加上房族中的親朋好友,人多的時候竟達萬人。 架橋敬橋的興起,還有這樣一個傳說。說是苗族中有對夫婦,男的叫垢包,女的叫務扁,夫婦倆勤勞忠厚,吃穿不愁,就是無兒無女。一天,一隻喜鵲落在門前樹上叫個不停。垢包和務扁就問喜鵲:“喜鵲,喜鵲,你這麼高興,知不知我夫婦的苦愁啊?”喜鵲回答說:“垢包、務扁啊,你們只要給我縫件白色短袖襖,讓我穿上擋擋太陽光,我就告訴你們怎樣才會有娃崽”。垢包和務扁說:“喜鵲啊,只要能有娃崽,莫說縫件短袖襖,就是一百件,我們也心甘情願”。於是,務扁找出自己織的土布,給喜鵲縫了一件白短袖襖。喜鵲穿上非常高興,再也不脫。為答謝垢包和務扁夫婦,喜鵲就說:“娃崽從天上來到凡間,路上常常遇到溪河,因腿短過不來。你們只要二月二到溪邊小河邊去搭橋,娃崽就會到你們家來”。 垢包和務扁照喜鵲講的話去搭了橋,果然生了個兒子。為了紀念搭橋生崽,到了第二年搭橋的那天,就去橋邊敬橋。別人很想仿效這夫婦搭橋得了兒子,也在二月初去搭橋。以後得了兒子又敬橋。人人仿效,成了習俗。 其實,農曆二月二在我國古代很早就作為春社節。《禮記 月令》載:仲春之月“擇元日,命人社”。元日,是一個吉利的天干日,《左傳》襄公七年記:“夏四月,三卜郊,不從,乃免牲”。孟獻子曰:“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夫郊祀后稷,以祈農事也。是故啟蟄而郊,郊而後耕。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從也”。春秋時,魯國用的是周曆,周曆的夏四月即是夏曆(農曆)的春二月。啟蟄是指冬蟄之蟲春季破土而出。《夏小正》曰:“正月啟蟄”。“啟蟄而郊”,意思是在正月冬蟲出土後舉行郊天之禮.郊天之禮指祭祀上帝。由於周人的始祖是后稷,所以在郊天時要以後稷陪亨。《孝經》雲:“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公羊傳》宣公三年記:“郊則曷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后稷被神化為神農後,“啟蟄而郊”便以祀后稷、祈農事為主要內容、並與傳統的二月祭土神活動複合在一起了。先秦時期的社神不止一個,且分等級,國、邑、鄉各有各自的社神,王者所立的社為大社,諸侯立的社曰國社、侯社,大夫以下立的社曰置社。最基層的組織稱為“裡”,由二十五家組成,裡亦稱為“社”,是最小的祭祀單位。《古今圖書整合》引雲南《嵩明州志》雲:“二月初旬,以雞豕祭先農,鼓樂迎道。祭畢,則老幼男婦,群聚而飲福酒,此即古祈年之禮”。事實上,遠古時期,春社之時是氏族內部或相鄰氏族間的春季狂歡節,其間曾經盛行的雜交、縱慾行為,多同氏族統治者重視人口增殖,壯大氏族集團實力的願望相關聯。俗話說龍不抬頭不下雨,龍抬頭正是下雨的徵兆,從下雨聯想到天地交泰、致中和是合乎邏輯的。天地交泰,雲興雨作是萬物育焉的必要條件,因而二月二便成為祈子的日子了。從二月二的祈子行為,似可看出遠古狂歡節的變型樣式延續下來的痕跡。

貴州苗族蘆笙的傳說

  小夥子口不離笙,姑娘手不離針;不會吹笙的不是苗家的達亨(小夥子),不會繡花的不是苗家的達佩(姑娘)。

  蘆笙,黔東苗族方言叫"給"(Gix),川黔滇苗族方言叫"更"(Ghenb),用竹製作而成。每把蘆笙六根管,在蘆笙歌中有"蘆笙三節筒,長瓢裡頭空;瓢兜六根杆,吹來向轟轟"的描述,它與方言、服飾一起,是區分苗族支系的重要標誌。在苗族傳說中,古老的時候天下沒有人煙,天帝就派了小女兒勾素下到地上來造萬物。有了萬物後,有一天賈、兇(即杉木和竹子)兩兄弟上到天庭想天帝討要幾件供人娛樂的器具。天帝的女兒勾素就砍下自己的6個手指和一隻手臂,做成了一把蘆笙,她自己因流血不止而死。天帝十分悲痛,把蘆笙交給賈、兇兩兄弟說:"這就是你們的母親,以後凡事必須經過她(許可),她會給你們帶來幸福"。苗家自從有了蘆笙,便過上了安定、美滿和幸福的生活。

  幾乎苗族每個村寨一般都有一堂(隊)蘆笙,這是一個村寨生活是否美滿幸福的標誌。在貴州丹寨、三都、榕江、雷山等地的苗寨,其蘆笙隊由芒筒和大號、中大號、中號、小號、特小號六種蘆笙組合而成。芒筒與其他蘆笙不同,它沒有六根管,只是一個三四尺長的園筒,筒裡插一各小竹管,口含竹管吹奏,聲音低沉、渾厚。大號蘆笙就是笙母,高達兩丈左右,只吹不動,需兩人抬。


貴州苗族節日

  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一跋都過春節,有的苗族過年時要用糯米飯喂牛,並將紅紙貼於牛角上,趕到水井邊給牛“照鏡子”。此外,還過清明節、端午節、七月半、趕秋節、八月十五、吃新節等節日。篙明等地部分苗族七月立秋和八月十五要舉行熱鬧的鬥牛。每年正月的“踩花山”,是全省苗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青 ...

撫節悲歌林木響遏行雲的意思

  1、意思是:高唱雄壯的歌聲,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雲。   2、出自《響遏行雲》(《列子·湯問》)。   3、原文為: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於交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4、譯文: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 ...

林木響遏行雲的意思

  1、聲振林木響遏行雲的意思:歌聲嘹亮,高入雲霄,連浮動著的雲彩也被止住了。   2、《列子·湯問》:“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   3、《響遏行雲》是一篇文言文短文。節選自《列子》卷五《湯問》,寓意學無止境,不可半途而廢。 ...

林木響遏行雲意思

  高唱雄壯的歌聲,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雲。出自《響遏行雲》(《列子-湯問》),原文為: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於交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譯文: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於是就告辭回家。秦 ...

撫節悲歌林木的意思

  1、著節奏悲慨高歌,聲音振動林木;   2、是成語故事,戰國時期秦國歌手薛潭向歌唱家秦青拜師學藝,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學習。薛潭的技藝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向老師辭行。秦青在郊外設宴送行,席間唱了一曲十分悲壯的歌曲,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潭覺得十分慚愧,於是留下繼續學習;   3、出自《列子》。 ...

什麼耳的成語

  眩目震耳,拼音是xuànmùzhèněr;   解釋: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聲音巨大震耳欲聾;   出處是巴金的《旅途隨筆遊了佛國》中的有一些虔誠的佛教徒到那個地方會眩目震耳,悖魄墮魂。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聲色。 ...

貴州苗族人的生活

  貴州是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省份,貴州苗族人口超過全國總人數的一半。苗族已成為貴州的一大風景。貴州苗族人的風俗習慣:   1、一夫一妻制。1949年以前,苗族除了個別原妻不生育而有一夫多妻外,其餘都是實行一夫一妻制。苗族一般都不與他族通婚。同民族不同服飾的支系也少通婚或不通婚。苗族禁止家族內通婚。   2、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