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與內涵:
能夠處處傳承發揚五種品德,就是仁人。
出自《論語陽貨篇》,原文: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譯文: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意思與內涵:
能夠處處傳承發揚五種品德,就是仁人。
出自《論語陽貨篇》,原文: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譯文: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出自:《論語·陽貨篇》。
原文: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譯文: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評析:“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這些確實都是人類的美德,作為個人的道德修養,能夠具備這些自然好。但是如果認為具備了這些美德就一定能有怎樣的好處,那就不很妥當了,甚至也是非常靠不住的。
“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的意思: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重兄長的道理,從小就應該知道。這句話出自《三字經》。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瞭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