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臺灣民俗-正月童謠

臺灣民俗-正月童謠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初四接神,初五隔開,初六舀肥,初七七元, 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席,十一請子婿,十二請查某子返來食泔糜配芥菜,十三關老爺生,十四月光,十五是上元暝。

  初一元旦,事先就要依據干支找出當年“開正”的 時刻。“開正”的時刻通常很早,有的人家甚至通宵守歲,一等刻到來,就燃放鞭炮,在神佛前擺上各色“甜料”,如紅棗、冬瓜糖、花生糖等。全家老幼一同祀神、祭祖,迎新年的到來。平日信奉某一神祇者,也在春節到所祠之廟燒香禮拜,稱為“行香”。又因鹿港以廟字之多冠全省,平時不燒香的少男少女,也都利用這一天到龍山寺、媽祖廟去拜拜許願。如有登門賀年的賓客時,主人要端出各種甜料、甜茶招待,稱為“食甜”。過去的甜料以紅棗、橘子、 冰糖、花生、冬瓜糖及瓜子等四種或六種組成。

  客人在“食甜”時,也要即興的說些吉祥話,如“吃紅棗,年年好”,“吃甜甜,大賺錢”、“老康健,食百二,吃個甜 ,祝您大賺錢!”等等。

  為求新春的吉利,也有若干的禁忌要遵守,例如:不掃地,不倒馬桶,不說與死字同音的字,不吃稀飯,不動用刀鋸忌煎粿,唯恐將年粿煎焦。忌打破碗盤,若不慎打破,就說“歲歲平安”。蒸年糕時禁用白糖,改用紅糖。並忌午睡、男子午睡則田壟必垮,女子午 睡則土灶必崩。但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許多的禁忌已逐漸被人忽略了。

  俗傳已嫁的女兒若在正月初一歸家,會使孃家變窮,所以要到初二才能回孃家,臺灣稱為“作客”、“返外家”。

  正月初三,俗稱“赤狗日”,俗信此日不宜外出、宴客。若犯此禁忌,則終生赤貧。所以經過了初一、初二兩天的忙碌後,大家在初三都會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正月初三又是俗傳“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以後,各家各戶都要提早熄燈就寢,並在家中各處撒鹽、米,稱為“老鼠分錢”。

  初四接神,去年臘月廿四日升天奏報的諸神都在初四那天迴轉人間。由於要準備接神的供品,飯菜特別豐盛,所以才說“初四頓頓飽”。

   初五隔開,表示新正暫告一段落。各商家已正式開張,回覆正常營業。

   初六挹肥,表示舊時農民於此日開始下田,準備春耕。

   初七七元,初八完全據說初七是人類誕生的日子,初八是一切恢復正常的日子。

   初九子時後,全家老幼就要齊聚廳堂,由長者上香,向天公行三跪九叩 之禮。由於拜天公的祭品極為豐盛,所以到了初十還“有吃食”。

   十一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俗稱“子婿日”。

   十二日女兒歸寧。

  十三日連續幾天的魚肉生涯後,就來點清淡的稀飯配芥菜。

   十四日開始結燈棚,新年的歡樂就在元宵燈火的高潮中劃上一個圓滿的句點。

臺灣民俗

  宗教信仰的盛行,是臺灣民俗的一大特色。臺灣的寺廟多、信徒多,是一個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地方,共分為佛教、道教、基督教、摩悶教、回教、印度教等, 不僅崇向傳統信仰,還接受外來宗教思想,也就形成了許多宗教的發展。其中香火最旺的為媽祖。當你來到臺灣時,如同進入一個古老的中國,有看不完的寺廟,過不完的節。

  神豬競賽:農曆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師誕辰。每年這天,人們聚集在三峽祖師廟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神豬競賽是祭典活動的高潮。

  炮轟“寒單爺”:在臺東,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都要舉行炮轟“寒單爺”活動。上面站著的真人不畏四面鞭炮襲擊,勇往直前。

  放天燈:是臺北平溪一帶重要的民俗活動。每年元宵節晚上在十分村施放。天燈又稱孔明燈,相傳是三國時代諸葛亮發明,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

  神轎過火:每年元宵節,在宜蘭利澤簡,都舉行“神轎過火”的民俗活動,盛況空前,熱鬧非凡。

  過火:農曆二月十七,在臺灣花蓮吉安慈惠堂,進香客懷抱神像,赤足過火。據說參加這種儀式可解除災禍與病痛。

  王船祭:臺灣西港慶安宮的王船祭每三年一次,通常在農曆四月中旬舉行。燒王船是整個祭典儀式的最高潮。

  天子御宴:此宴共有108道菜,供坐在椅子上的神像享用,眾侍從恭恭敬敬地站在旁邊服務達五、六個小時。

  普渡祭品:臺灣各地都要舉行普渡,普渡的祭品多為豬、魚、面仙等。

  基隆放水燈:農曆七月十四夜,在臺灣基隆八斗子望海港舉行中元祭放水燈的民俗活動,水燈飄得越遠,預示家族越興旺發達。

臺灣民俗:中元祭"關龕門" 象徵鬼月結束

  基隆老大公廟29日傍晚舉行“關龕門”儀式,輪值主普劉唐杜姓宗親會主委劉義通(右)關閉龕門並鎖上門鎖,象徵請所有“好兄弟”返回冥界。 圖片來源:“中央社”

  據“中央社”報道,臺灣基隆老大公廟29日舉行“關龕門”儀式,請所有來陽間接受供奉的“好兄弟”返回冥界,象徵鬼月結束,也為為期1個月的基隆中元祭劃上句點。

  據報道,基隆中元祭從農曆7月1日“開龕門”開始,歷經豎燈篙、主普壇開燈、迎斗燈、放水燈、中元普渡等一連串活動,邀請“好兄弟”到陽間接受供奉,直到農曆8 月1日“關龕門”為止。

  29日的關龕門儀式在道長帶領下,先淨壇,恭讀疏文敬告天地,再由2011年的輪值主普劉唐杜姓宗親會主委劉義通擔任主祭,率各姓宗親會代表,循古禮上香、獻花、獻果、經衣和財帛。

  接著,劉義通從老大公廟主委陳丁寶手中接過錦盒,取出門鎖,關閉龕門並鎖上門鎖,完成關龕門儀式。

  基隆中元祭舉行至今已有157年曆史,是地方上重要的民俗活動,一般認為,開龕門時間要早,以免耽誤“好兄弟”來陽間享受供奉,但關龕門時間不可早,要讓四方的好兄弟能及時返回陰界。

  關龕門儀式結束後,2011年的輪值主普劉唐杜姓宗親會和次年輪值的陳胡姚姓宗親會在慶安宮交接手爐,象徵文化責任的傳承。


非遺民俗祭敖包

  敖包作為蒙古民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媒體的傳播下已達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會》的蒙古民族民歌,更是敖包文化達到登峰造極的宣傳熱度,紅透大江南北。   在無際的草原上,時時會看到用大小石塊累積起來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謂神樹,神樹上插有五顏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鮮豔的 ...

河曲民俗火籠

  旺火來源於篝火。   旺火也叫做火塔子,河曲話叫火籠!是根據它的形狀來說的。點火後,熊熊燃燒,火勢很旺,預示著這家人的運氣也會一年旺盛,取其意,所以叫旺火。   壘旺火的第一道工序是將方方正正的大炭塊用斧刃順紋理劈成二寸來厚的片塊,再將大片敲成小片;第二道工序是壘,先找三塊磚頭,按東、西、北三個方向擺好( ...

臺灣民俗束腹

  束腹是流行於曹、魯凱、卑南以及一部分阿美等族群男子中的一種特殊風俗,其中以曹人最為典型。束腹是為了形成一個健美的體格,有利於節食、祛病、善鬥、捷走,使胸部和腿束腹帶是用厚竹片削制而成的,腰部寬,兩端窄。在兩端鑽出兩個孔,繫上麻繩,從後腰部發達。   向前腹圍束,然後用麻繩束緊,越緊越好。男孩子從十二三歲就 ...

臺灣民俗打獵祭

  狩獵的重要性僅次於農業生產,故狩獵祭不限於山地各族,就是海岸的阿美族也有舉行。狩獵祭的物件是普通的獵神或獸靈,而且以獵獸的下額骨為目標。狩獵祭的目的是祈求及酬謝狩獵時的豐收與獵人的安全。   狩獵祭的儀式大體在收穫祭之後舉行,因為這時他們才有閒暇從事狩獵,並且常在祭儀前後行集體狩獵或焚山狩獵。阿里山曹族在 ...

臺灣民俗缺齒與涅齒

  在臺灣原住民中有拔牙的習俗。這種習俗由來已久,早在晉人沈瑩《臨海水土誌》中,已有夷州人婦女“缺去前上一齒”的記載,當然今天已不多見了。拔牙就是將左右兩枚亞門齒去掉,或將側門齒備去一枚,也有拔去側前齒和大齒的。拔齒的目的,有的說是為了去邪,有的說是為了美觀,有的說是為了表示對愛情的忠貞,還有傳說認為拔齒是為 ...

臺灣民俗河川祭

  河川的祭祀與捕魚有關,目的也是祈求漁獲物豐收和漁人安全。臺灣原住民大體皆知捕魚,但對河伯的祭儀則不大普遍。曹族在狩獵祭後數日,各氏族的男子都在河邊祭祀河伯,稱為“密敖斯古”。阿美族在收穫祭之後也有集體捕魚,帶有河川祭的意思。住在蘭嶼的雅美人,因捕魚在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有關捕魚的祭儀不少,有飛魚漁祭、 ...

臺灣民俗拔毛

  拔毛也普遍存在於高山各族群中。   泰雅人男女因以前額廣闊為美,所以都愛把額毛拔去;曹人中的成年男子也都愛把額毛拔去,使前額成方額;阿美人中只有一部分女人拔額毛,男子不拔。而各族群婦女都有修眉毛的習慣,眉形一般為細長弧形。處於母系社會的阿美人和卑南人中的青年男子有修眉的習俗,更有甚者,在南方的阿美人中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