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蘭民間的藝術“奇葩”-馬氏布偶
舒蘭民間的藝術“奇葩”-馬氏布偶
馬氏布偶是屬於母系的一種傳承,是流傳於北方民間的古老技藝的一種。近年來,馬氏布偶第三代傳人也不斷的在創新,不僅僅將布偶作品絕活達到新的高度,當然,我們很多人對於吉林的一些馬氏布偶並不是特別的瞭解。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吉林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馬氏布偶藝術作品的分類
馬氏布偶藝術作品按民俗可分為:鴛鴦枕:也叫交配枕,是兩鍴虎頭一個身子,上繡公雞和石榴或吉祥圖案。寓意男女合歡,情濃意切,白頭偕老,永不分離;避邪虎:布制紅底黑紋之虎。放在結婚新房炕沿上,寓意驅災避邪;保財虎:也叫招財虎,布制黃底黑紋之虎。放在結婚新房櫃前面,寓意發財保財;艾虎:布制紅底黃白黑花紋之虎。放在結婚新房新郎新娘腳底下,寓意順利繁衍後人,健壯平安。
馬氏布偶的藝術特色
馬氏布偶的核心藝術是縫製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老虎,這主要是因為虎在民間有諸多的傳說和價值。虎在中國民間是保護神,傳說它可以為人們守戶、震宅、驅邪、驅五毒等,出於人們的虎崇拜,如何把虎的形體和斑斕色彩用布偶藝術的方法體現出來,各地布老虎的造型各有不同,馬氏布偶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力爭把自身的風格和特點融入到創作之中,傳統風格與現代風格結合,特點上俗與雅相融。
馬氏布偶造型多樣,與民間習俗禮儀密切相連,大到布老虎、虎頭帽、虎枕、香包、針扎等,件件構思別緻,造型誇張,神韻十足。在創作風格上採取擬人化手法,追求神似,不求像,貴在似與不似之間。一塊彩布經過裁、縫製、刺繡,在縫上一個大大的“王”字,一個表情豐富、活靈活現的布老虎就誕生了。自古以來,人們就希望家族興旺、吉祥如意、平平安安、大吉大利,而虎又是勇猛、健壯、威嚴的象徵,以後自然就有了震宅虎、驅邪虎、消災虎等。
馬氏布偶藝術是用中國傳統五行色系創作每一件作品。如黑色的震宅虎、紅色的驅邪虎、黃色的招財虎等等,每一隻都威風凜凜、靈氣十足,豎起的眉毛、虯勁的虎鬚、威嚴的虎頭“王”,傳統的驅邪圖案加身,讓人看在眼裡,喜愛之心情油然而生。
馬氏布偶藝術另一個特點是充分利用中國的傳統圖案。如雲紋、水紋、龍紋、鳳紋、回紋、萬字紋、如意紋等等,把這些吉祥圖案溶入到每一件作品中,無不透著吉祥和如意。
馬氏布偶具有藝術性、娛樂性和觀賞性等三方面的價值,布藝造詣較深,深受人們青睞。1995年,馬淑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為民間工藝美術家。她的布偶作品流傳於國外13個國家,在國內30多個大城市都有其作品在流傳和使用。“馬氏布偶”是舒蘭民間民俗文化園地一朵靚麗的奇葩,它產生於民間,來源於生活,植根於黑土地,被大眾所喜歡,必將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甘肅民間藝術中的“奇葩”-秦安小曲
秦安小曲,一個即被叫“小”,又被稱“老”——淮安老調的劇種。起源並流星雨甘肅天水市,一個曲調簡潔、唱法柔媚的劇種,對當地人來說肯定是心頭好吧,但是對於外地人來說可能更欣賞的是其唱法吧!畢竟用的是當地方言。
接下來就一起去看看甘肅文化的秦安小曲吧!
小曲在秦安已經走過了500多年的滄桑歲月,500多年來,它記載和傳唱著成紀人的情懷和心聲,見證著高原小城的喜怒哀樂和今昔變遷。
小曲的誕生,與著名的秦安文人胡纘宗有關。據《甘肅新通志》記載,胡纘宗幼年時,繼母待他非常嚴厲,深夜讀書時連燈油也不給,他的姐姐就用口銜油燈陪他讀書。明弘治二年(1499年),胡纘宗在他19歲時首創“四六越調”《玉腕託帕》,成為秦安小曲的開山鼻祖。胡纘宗為官後“撫綏安輯,民以大蘇”,“開石堰,溉民田”,“廉潔辨治”,“至能稱職”,罷官後“開閣著書”,題詩賦字。他一生的成就與他背後那位偉大的姐姐分不開。秦安小曲之所以贏得了一代又一代秦安人的鐘愛,恰恰是因為它背後有這樣一位品格高麗的文人和他同樣深明大義的姐姐。
文士秀才的垂青,讓秦安小曲在明清和民國時期出盡了風頭。清代張思誠創作的《小登科》,李文贊創作的《閨怨》、《想情郎》等,都是當時紅了又紅的劇目。秦安小曲還有一種不同於上面所述的這些“老調”的流派,叫“花調”,是清末由陝西傳入秦安的,俗稱“土眉戶”。它融進了秦安方言和當地民歌的曲調,適宜抒情,不強調劇情,所以更像是秦安的民歌,流行在村頭道口,是普通老百姓抒唱悲歡、傳情達意的喉嗓。
有清一代,小曲鼎盛之時的秦安大地儼然是胡漢雜居、市井鱗列、莽漢彈弦、嬌女賣唱的自由的藝術土壤,不管是商旅羈客,還是市井小販,但凡腰中有些許細軟的,都在茶館裡一邊咂摸幾口茯茶,一邊聽幾齣小曲,一派陶然忘機的氣象。
秦安人愛小曲,幾乎到了陶醉和溺愛的程度。文藝專家們也認為秦安小曲“音調高而不炸,節奏緊而不急,變化多而不亂,起迭繁而不硬”,旋律迂迴,一波三嘆,色彩明朗,極盡靈巧。但小曲這麼多年來為什麼只囿於一處而沒有走出秦安呢,筆者覺得除了曲調、題材等承襲舊用,缺乏創新外,最主要的還是時代的原因。“曲”這種戲劇形式鼎盛於元朝,至明代,雜劇和傳奇基本壟斷了戲曲舞臺,小曲的問世本身就遲到了幾百年,但小曲的藝術之花之所以開到了今天而沒有凋謝,是因為它沒有失去秦安這塊熱情的土壤。
解放後,小曲作為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的搶救、保護和挖掘。許多秦安藝人嘗試著創新小曲,1979年成功移植《梁山伯與祝英臺》,使秦安小曲搬上了蘭州、天水的戲曲舞臺,此後陸續移植的《樓臺會》、《雙蜀記》等,進一步提升了秦安小曲的藝術品位。2003年11月,由曹銳等人編導的現代小曲劇《鶯鶯拷紅》、《村官浪漫曲》、《生日》、《情繫學子》等在蘭州、天水、秦安巡迴演出,在全省的小戲小品調演中不斷奪魁折桂,唱出了秦安小曲與時俱進、謳歌主旋律的時代強音。
卓尼民間藝術奇葩
卓尼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藏族先民就生息繁衍於洮河沿岸,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燦爛的文化。卓尼藏族文化除了具有藏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樸神秘等共性外,還具有鮮明的農耕文化和各民族交匯融合的多樣性風格。流行於卓尼藏巴哇鄉境內的莎姆舞是卓尼藏族文化藝術多們樣性風格的集中體現,這一民間藝術形式為卓尼藏族文化乃至整個藏族文化增添了色彩,極具研究、開發價值。
莎姆舞,藏語意為在廣場上表演的一種祈禱平安的舞蹈,是流行於卓尼藏巴哇鄉和洮硯鄉境內的一種古典鍋莊舞,因其使用的擊打方式頗似貨郎用的撥郎鼓,故漢語又稱巴郎鼓舞。據史料記載,巴郎鼓舞自宋代延續至今己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為了弘揚了族文化,展示洮河文化的古樸風情,讓莎姆舞這一民間藝術奇葩走出卓尼,走出甘南,使其正真成為卓尼對外文化藝術交流的紐帶,卓尼縣委縣政府組織專業人士對莎姆舞進行了挖掘和整理,把莎姆舞作為卓尼集中向外展示的文化品牌進行鍛造和宣傳。2001年在卓尼大峪溝舉辦的"藏族文化與甘南旅遊產業研討會"上,邀請州內外專家學者對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進行了專題研究和探討。之後,卓尼縣還組建了民間業餘莎姆舞藝術團,中央電視臺專題組也到卓尼進行了專題採訪,2003年,縣上邀請專業人員,對莎姆舞的音樂及舞蹈形式進行了更新,在原有古樸、豪放的風格中融入了昂揚向上、激情流暢的現代歌舞風格。2003年8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五十週年慶典暨第四屆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開幕式方隊表演中,由卓尼縣莎姆舞業餘藝術團表演的莎姆舞榮獲方隊表演一等獎,這一殊榮使莎姆舞作為一種獨特的藏民族文化被州內外觀眾所接受,也使它真正成為卓尼向外集中展示的文化品牌。
後宮宛如傳裡密會艾蘭迪10-4怎麼過
1、後宮宛如傳密會活動是很值得參與的,玩家根據要求進行搭配過關,完美過關還能拿到30金幣。艾蘭迪密會的主要關鍵就在於服裝搭配上,只有滿足了艾蘭迪的喜好才能成功透過,有很多的玩家就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搭配服裝才過不了的。
2、每個服裝都有各自的屬性偏好,以上這些套裝是比較通用的艾蘭迪密會套裝,只要搭配得差不 ...
馬氏體不鏽鋼圓柱銷常用什麼材料
1、12Cr13 :12Cr13是一種馬氏體耐熱鋼,是美國芬可樂模具鋼旗下的一個產品,主要成分有碳、矽、硫、磷等,具有較高的強度、韌性,良好的耐蝕性和機加工效能;
2、2Cr13:2Cr13鋼材從分類上來說應該是屬於不鏽鋼,更精確的分類應該是歸屬於馬氏體不鏽鐵,主要用於機械加工,比正常的不鏽鋼具有更好 ...
奇葩說馬劍越哪一期
奇葩說馬劍越是《奇葩說第4季》第20170506期。
馬劍越,2014年4月,參加1931女子組合全國海選。7月,開始在YY娛樂平臺上進行線上直播演出。11月3日,隨組合釋出首支單曲《歡聚時刻1931》11月27日,隨組合正式出道,慶組合零歲生日。12月14日,隨組合出席“音樂先鋒榜頒獎典禮”,獲得“ ...
舒蘭到二合雪鄉多少公里
全程約3122.5公里。
起點:舒蘭市;
1、由吉林市行駛到舒蘭大街;
2、沿舒蘭大街行駛90米,在第1個出口,朝吉林方向,直行進入五樺公路;
3、沿阜錦高速行駛118.5公里,朝錦州/方向,稍向右轉進入明字屯互通;
4、進入廈門;
5、沿瀋海高速行駛9.2公里,在杏林出口,稍向右 ...
馬氏體不鏽鋼能做餐具嗎
不能。馬氏體不鏽鋼,含鎳很少,高溫下不穩定,一般用來做餐刀,菜刀等,不適合做餐具。奧氏體不鏽鋼,如304,性質非常穩定,而且沒有回火脆性,適合做高溫餐具。奧氏體不鏽鋼,是指在常溫下具有奧氏體組織的不鏽鋼。鋼中含Cr約18%、Ni8%~25%、C約0.1%時,具有穩定的奧氏體組織。
馬氏體不鏽鋼:透過熱 ...
什麼是隱晶馬氏體
隱晶馬氏體也叫做隱針馬氏體或無組織馬氏體。隱晶馬氏體多半是在快速加熱和快速冷卻條件下產生的。由於光學顯微鏡下無法辨識其組織形態,故命名為隱晶(針)或無組織馬氏體。
隱晶馬氏體,片狀馬氏體的最大尺寸取決於原始奧氏體晶粒大小,奧氏體晶粒越大,則馬氏體片越大,當最大尺寸的馬氏體片小到光學顯微鏡無法分辨時,便 ...
什麼叫做馬氏體
馬氏體是黑色金屬材料的一種組織名稱,是碳在α-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最先由德國冶金學家Adolf Martens於19世紀90年代在一種硬礦物中發現。馬氏體的三維組織形態通常有片狀或者板條狀,但是在金相觀察中通常表現為針狀,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為針狀的原因。馬氏體的晶體結構為體心四方結構,中高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