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舟曲藏漢民族主要禁忌

舟曲藏漢民族主要禁忌

  禁忌民風已久,已形成俗成文化。主要是:

  不能在村郊、村內、戶內唱山歌。現在演化成不能唱淫穢山歌。

  夜半進村入嬰戶,叩門即開門,不能呼叫。

  進入民家喝水,不能用碗或其他盛器直接從容器中舀水,須用勺子取水;客人連續用餐,碗筷由主人固定專用,不能隨意亂用。

  藏族男子右肩不能玷汙,忌他人隨意拍自己的肩頭。

  敬酒崇尚三杯,不敬雙杯。三杯盡飲,是對朋友的尊敬。

  禁食馬、驢、騾、狗等動物。

  家有病人或孕婦生育,忌外人入內。賓客有要事進屋,須在門口燒火燻身,方可入內。

  不能在家畜圈中大小便。

  不能踩踏挪動藏家火塘中的鐵三角,也不可從火塘上方越過,不能在火裡燒肉,燒骨頭、燒頭髮和蒜皮;不能在火上烤鞋襪;不能在屋內吐痰、放屁、大聲呼叫;不能在供灶神的下面就坐。

  過年逢初一,不許動菜刀、麻繩、不迎客。

  逢年過節,不能說不吉利的話。藏家新制服裝,忌雙日試穿;主人招待茶酒或用餐,須雙手接遞,以示尊敬。主人宴請客人、須以男左女右,長幼尊卑、年齡大小落座,聽從安排,不能亂坐。

  與主人交談,不能提及其家亡故親人名字,也不要問其父母之名。

  不能在寺院內以及經堂、佛殿吸菸,吐穢語;不能在寺廟周圍大小便,亂扔垃圾。

漢民族音樂遺產中的經典:板頭曲

  板頭曲是也是河南眾多文化中的一種,它是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樂,在演奏過程中一般只使用三種樂器演奏。它是漢族音樂多年來的遺產,那麼,你對板頭曲瞭解多少呢?下面的河南文化帶您走進漢民族音樂遺產中的板頭曲,一起來看看吧。

  板頭曲有三絃獨奏曲、琵琶獨奏曲、古箏獨奏曲,但絕大部分是諸種樂器的器樂合奏曲。板頭曲在氏間歷來是以工尺譜靠藝人口傳心授的方式世代相傳,沒有固定的師徒關係,也沒有強制性的傳授方式,學習者靠個人愛好和志趣,也有不少學習者靠在板頭曲演奏現場耳濡目染、旁聽側記而無師自通。然而,板頭曲的演奏活動在一個地區、在一個歷史時期,都會自然出現一些德藝雙馨的代表人物,他們以精湛超群的技藝,以誨人不倦的藝德,傳授一批人、影響一批人、帶動一批人,形成了一代一代的傳承習俗。

  南陽板頭曲的代表人物是曹東扶先生,鄧州市城郊曹營人,13歲防父從藝。琵琶師從馬萬壽,古箏師從徐金山,三絃師從馬書章,至1930年以技藝超群被譽為“鄧州頭把絲絃”。1935年,應邀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錄製板頭曲及大調曲子,為了精益求精,曾組織他的學生、曲友對那些已經僵化的曲目,或殘缺不全的板頭曲工尺曲譜,認真進行整理、完善、推陳出新,打造精品,後因戰事未成行。1954年,先後在河南師專藝術科、中央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河南省歌舞團任古箏教師,並在各藝術院校以板頭曲為內容進行教學。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曹東扶的子女及其學生們率先將南陽板頭曲推向世界,進入美、英、法、日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了高度讚揚.曹東扶先生不愧為一代藝術宗師。

  板頭曲分佈較廣,南陽、泌陽、鄧縣、許昌、開封皆可見其蹤跡,但傳播中心在南陽市。據載,明崇禎年間,板頭曲隨河南曲子見諸市井。清初,逐漸盛行於上述各地。其樂隊不備鑼鼓笙管,而以彈撥樂器為主,另加胡琴、四胡等拉絃樂器,由此成為中國漢族民間樂隊中難得一見的絃索樂組合。其樂曲多半源於古老器樂曲牌《八板》及其各種變體,同時廣泛吸收河南曲子曲牌、唱腔及漢族民間小調。代表性曲目有《天下大同》、《高山流水》、《新開板》、《陳杏元和番》、《打雁》、《賞秋》、《閨中怨》、《上樓》、《下樓》等。曲體大部分為六十八板體,結構嚴謹而又靈活多變。

赤峰蒙漢民族祭祀習俗

  蒙古族向有祭天、祭山、祭祖、祭火、祭敖包、祭石、祭河、祭湖、祭樹等習俗,比較注重的是祭山、祭敖包。赤峰古代有記載的祭山有赤峰紅山、巴林右旗黑山、克旗塞罕壩等。《遼史》卷三十二記載:黑山在慶州北十三里,上有池,池中生金蓮花。“黑山猶內地岱宗(泰山),是聚魂收魄的地方。四方人(契丹人)死後,魂靈皆歸於此山。”祭黑山一直延到清末民初。祭山要殺白羊、白馬、白雁,以“三白血”和酒望著黑山方向拋灑而祭。祭敖包巴林地帶祭敖包以三九27只羔羊屠後祭之,喀喇沁即宰殺2牛5羊1馬,以三牲品祭之。祭敖包時要召開那達慕盛會,騎馬射箭摔跤,聚族而歡。

  漢族,有祭天、祭地、祭祖、祭神佛以及祭鬼仙之舉,舊時漢民族無論貧富,家家戶戶均供奉“天地牌”。除平時初一、十五燒香外,祭祀大典在除夕,此日清晨將舊牌位取下焚燒,換上新的,下襬香案,全家行跪拜大禮,並默唸些天地諸神下界,以庇護老幼幸福安康等吉言。然後每天焚香3次直至“破五”撤去。此外,婚喪嫁娶,也要在天地牌位下焚香禱告。祭祖是除夕傍晚家主率長男去祖墓地,迎請祖宗“回家過年”,名曰“請家堂”,家堂有木製神櫥或在家裡擺設香案,懸掛“家譜”,午夜全家跪拜,在焚香化紙時,家主還要把一年中的大事一一向祖宗稟報,乞求祖宗保佑下一年平安幸福。年初二晚送祖歸靈,因是引“鬼”,家主迎送來去均不準回頭。祭佛祭仙也是從信仰出發,注重“虔誠”,作到“心中有佛”。


妙趣橫生的松棚燈會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歡度此節,各地民俗大同小異,而甘南舟曲縣卻別具一格。   每年元宵節,舟曲縣城大街小巷,每隔幾米,就寫一道彩門,道道彩門上面又以長杆鋪架,把各彩門連線起來,彩門上束扎著松枝翠柏,其間懸掛著五光十色的彩燈,門兩楹鑲貼對聯,整個小城松棚連翠,燈火輝煌,奼紫嫣紅,是一座不夜城。   舟曲歷 ...

婚嫁習俗

  (1)藏族青年男女婚嫁 沿襲古母系氏族單偶族外婚和對偶族外婚,子女有屬舅姓氏的。   東南部藏族青年男女例興固有自由戀愛婚。往昔女兒16歲,父母於春節擇吉日為其改換頭型,佩頭飾,插長笄,掛耳環。後可與如意情郎于山野浪漫“拉依”情歌,或在密林深處給情郎吹奏“口弦”。舟曲處處都有羌女的山歌,待姑娘擇定情郎後, ...

家庭傳統

  藏漢家庭成員一般4——5人。藏族注重父權,也有重母權的,成員地位平等,男女老少共商家事,男主外,女主內,和睦團結。   漢族家庭亦重父權,謂“掌櫃”。講究家事,續《家譜》,重儒家教。長輩言傳身教子女,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嚴教子女。 ...

藏族服飾

  舟曲藏族服飾是藏族服飾的一個支系。舟曲,藏語意為“龍水”。當地藏族也稱博峪藏族。在明清時期,舟曲為卓尼楊土司領地。50年代後由文縣轄管,1955年舟曲行政委員會改設舟曲縣為迭部縣,1962年又恢復舟曲縣,屬甘南藏族自治州至今。舟曲縣位於甘肅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地處白龍江上游高山深谷地帶,南部與四 ...

佳木斯錫伯族主要禁忌

  錫伯族注重禮節,晚輩對尊長要行“打千”禮;   睡覺時脫下的衣褲鞋襪等不能放在高處;   不能在炕上橫臥;   不從衣帽、被子、枕頭上跨過;   吃飯時不能坐門坎或站立行走,嚴禁拍桌打碗;   忌用筷子打貓,認為貓能引蛇入室;遞刀給別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對方;   忌食狗肉;   族內同姓禁止通婚。 ...

佳木斯鄂溫克族主要禁忌

  鄂溫克族人尊老好客,長幼之間禮節嚴格。聽到長輩呼叫必須站起答應;吃飯時必須禮讓前輩;遇到長輩必須施禮問安、敬菸等。有客臨門,必須熱情相待。   鄂溫克人敬火如神,在喝酒、吃肉前,先要向火裡扔一塊肉、灑上一杯酒,然後才能進食。舉行結婚儀式時,新婚夫婦要敬火神。其他的禁忌還有不許用帶尖的鐵器捅火,不許用水潑火 ...

佳木斯錫柯爾克孜族主要禁忌

  信仰伊斯蘭教的柯爾克孜族嚴禁食用豬、狗、貓、鼠和兇猛禽獸之肉,不吃一切動物的血和自死動物。女子出嫁後出門一定要戴頭巾或纏布,除了眼、鼻和嘴外,其它部位一定要用頭巾蓋住,否則就會受到譴責。   嚴禁食用豬、狗、貓、鼠和兇猛禽獸之肉,不吃一切動物的血和自死動物。   女子出嫁後出門一定要戴頭巾或纏布,除了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