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良渚文化玉三叉形器有何特點

良渚文化玉三叉形器有何特點

  玉三叉形器也是良渚文化特有的玉器,在 浙江餘杭反山和瑤山出土I 11件 。玉三叉形器呈 半 圓 弧 形 ,其 上 有 3個 叉 左 右 平 行 ,中間一叉 或長或平或短,被認為是一種冠飾。 玉 三 叉 形 器 分 兩 種 形 式 第 一 種 一 般 是 正反面均平整,素 面 ,下端略厚,造型質 樸 ; 第二種正面及背面三叉上、下端的中間均有弧 凸 ,凸塊之上鑽有上下貫通、用於固定的孔, 正面刻簡化的良渚神徽,遍體密飾捲雲紋、弧 線和直線紋。 在 瑤 山 祭 壇 遺 址 出 土 的 一 件 三 叉 形 玉 冠 飾 最 具 特 色 ,該 器 系 青 白 色 軟 玉 質 ,高5.2釐 米 ,寬7.4釐 米 ,厚0.3釐 米 ,上端分為平等的 三 叉 ,間施以羽翎紋。下端圓弧,用淺浮雕和 陰線刻的手法表現出一獸面,獸面深沉威嚴。 其圓鼓的雙眼,扁平的蒜頭鼻,誇張的獠牙, 令人望而生畏。

  石家河文化因發現於湖北省江漢地區石家 河新石器時代遺址而得名。年代較晚,屬湖北 龍山文化,玉器出土的遺址有湖北鍾祥六 合 、 湖北天門肖家屋脊、湖北江陵棗林崗等。20世 紀 50年 代 ,特別是 1980年 以來陸續出土一批玉 器 ,引起人們的關注。出土的石家河文化玉器 中有 + 餘 種 ,其 中 最 引 人 注 意 的 是 一 些 神 人 形 、動物形玉器。據專家研究,還有一些早年 出 土 ,流失國外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的一些形制 奇特的玉人頭,也都是石家河文化玉器。 石家河文化玉器所用玉料有獨山玉、閃石 玉 ,但 閃石玉的來源不詳。 石家河文化玉器是我國玉器從原始階段走 向成熟時期的一個代表性的作品群,它與龍山 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與薛家崗文化玉器一 起 ,構成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玉器文化的一 道風景線。

良渚文化玉冠狀器有何特點

  玉冠狀器是良渚文化特有的玉器,玉冠狀器用扁平玉板製作,寬度在6〜7釐米,高度在3〜5釐米,輪廓似倒梯形,上大下小。上端作冠頂狀,下端有一扁榫頭,其上等距離地分佈著個小孔,大部分中間凹缺,中心常有尖狀突起。

  這類冠飾一般分為兩種形式。第一種上部邊緣與冠頂在同一平面上,冠頂下方多有一扁孔,正面雕琢簡化的良渚神徽,獸面居中_,淺浮雕出眼、鼻,陰線刻劃出闊嘴、獠牙,其它部位密飾捲雲紋、弧線和直線紋,神人面部和上肢省略,僅見陰線刻出蹲踞狀的下肢和鳥足,背面光素無紋。第二種冠頂高聳。主要採用透雕和陰線刻相結合的手法,極抽象地顯示出神徽或神徽中的神人形象,兩面紋飾相同。

  最初發現時認為是木質神像上的玉質冠冕,後來發現多了,經過比對研究,才知道玉冠狀器本身就是神像的主體。由於出土時玉冠狀器與玉耘田器有一對一的關係,而且相距甚近,都在墓主的頭旁邊,故有研究者認為玉冠狀器與玉耘田器是配套使用的。至於為何要這樣,又與良渚文化時期的文化禮制有關。

明代玉仿古彝器有什麼特點

  玉仿古彝器是仿製三代青銅器而成的玉陳設器,按形制有玉、玉觚、玉觥、玉鼎爐等,而且每一種中又各有幾種不同的式樣,形制豐富,是明代玉器中很有特色的一類。

  1仿古玉歴

  釐原是與盤配套使用的澆水器,前端向前探出,端部下凹處即是流口,後部有一夔式柄。有些匣上部還有蓋,蓋上飾獸面紋或有虎形紐。

  明代仿古玉匝的特徵 器身為扁長形,上面寬,下面窄,下部近似長圓形。柄為夔龍式,口部的弧線也較一致,器身上的紋飾以淺浮雕居多。

  2仿佔玉觚

  明代玉觚較多,截面為方形,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為細頸,大撇口,口沿飾回紋一週,回紋斷續而不連線,頸部為陰刻蕉葉紋,蕉葉紋理不甚規則。中部近似於立方體,四面微外凸,各飾一獸面紋,下部與上部對應,似倒置喇叭,飾蕉葉紋,下沿有一週回紋。明代玉觚四面出扉脊,最多的在四角和四面的中部共出八道扉脊。

  3仿古玉角形杯

  三代青銅器中的觥,是一種形制特殊的盛酒器,橢圓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鋈,有製作成獸形的蓋,又名兕觥。漢代就有玉角形杯觥的製作。玉角形杯形似一支豎放的牛角,上粗下細,一般在下部雕一龍頭,作仰吞觥身之勢,上卷的龍尾似魚尾,作為器柄。觥口之下分層飾卷草紋、仿古勾雲紋、或回紋錦地,一般還在觥腹或觥前端浮雕幾隻形態生動的螭虎。

  4仿古玉鼎爐

  玉鼎爐是指用玉仿製的多種青銅器,並非單指鼎和爐兩類器形,所以樣式極多,如器腹部就有簋式、甎式、長方形、圓形等形式,器足有圈足、高足、矮足、方足等。


雪峰小7號西瓜特點

  湖南省瓜類研究所選育出的早熟墨綠皮黃瓤小果型 西瓜品種,通過了湖南省和江蘇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蘇審瓜200801。春季早熟栽培全生育期88天,從坐 果到採收30天。植株生長勢強,第1雌花節位9節, 坐果性強。果實高圓球形,果形指數為1.05,墨綠果 皮上覆有黑色鋸齒狀條紋,單果重1.7千克。皮薄而有 韌 ...

元代花嵌飾特點

  玉花嵌飾是一類小型玉飾件法,多用鏤花技製作,題材以花卉、花鳥為主,風格清新 。元代花鳥紋玉器以一件玉凌霄花嵌飾最具特色,這件玉嵌飾出土於北京小西天 清初期墓中,但從雕琢方式、圖案裝飾和整體的風格來看當為元代遺物 ...

良渚文化特點

  玉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發現數量最多、形制最多、紋飾最有特色的玉器,在其他地區只有少量發現,其上也沒有良渚文化特有的人面紋或獸面紋。一般把良渚文化玉琮分為高型玉琮、矮寬型玉琮、薄壁型玉琮、小瓊四種類型。   I高塑醜琮這種玉琮的高度遠遠大於寬,一般超過20釐米,最高的可達50釐米,為上端略大,下端略窄的形狀。 ...

紅山文化特點

  玉人是新石器時代玉器中最受人們關注的 作 品 ,雖然至今未見紅山文化考古活動中有玉 人出土的報導,但不能作出紅山文化玉器中無 玉人的結論。事實上有一批早年出土的紅山文 化 玉 人 ,或流失於海外,或在民間流傳。如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兩件紅山文化玉器,一為玉 太陽神似稱牛神為宜 ,另一件為玉人獸複合 形器 。 ...

含山文化特點

  含山文化全身形玉人共有6件 ,在凌家灘1號大墓和2號大墓中各出土3件 ,全部是用長 方形的薄玉片磨製而成,表現形式不是圓雕, 也 不 是 線 刻 ,而 是 有 立 體 感 的 浮 雕 。6件玉人 的造型大體相 同 凌家灘I號墓出土3件玉人為 站 立姿勢,凌家灘2號大墓出土3件玉人看起來 也像是站立姿勢,只 ...

大汶口文化特點

  玉鉞是表示擁有軍事權力的玉禮器,在進 人父系時代的大汶口文化中就有發現。大汶口 文 化玉鉞以 1966年在江蘇邳縣大墩子出土的一 件為典型器。這件玉鋪的形狀像當時的石斧,刃 端呈少半圓弧形狀,兩側邊平直,上端有兩個小 孔 ,孔系由一面鑽透,其中一孔原已殘缺   龍山文化的年代正處於人類進人文明社會 之 際 ...

兵儀仗哪些型別

  1、多孔玉刀。多孔玉刀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式樣與多孔石刀相同。玉刀沒有柄,只是在刀背上有穿孔,如龍山文化玉刀,在背上有四個孔。   南京陰陽營出土的青蓮崗文化玉刀有多達七個孔的。   2、玉刀。玉刀主要出現在殷商時期,形制各不相同,但均於一端或一側有刃,可切割和刻劃器物用。殷墟婦好墓出土玉刻刀23件,絕大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