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花腰傣族奇異的婚俗

花腰傣族奇異的婚俗

  雙方議定結親需要的肉、酒、菜後,擇定吉日成親。結婚之日清晨,男家宰牛、殺豬,準備菜蔬。吃過中飯,新郎、陪郎率著廚師和打幫忙的小夥於們,浩浩蕩蕩扛著牛肉、豬肉,挑著酒菜到女家去辦酒席。款待女家親友。女家請來送親的小“卜少"們,站在土掌房上潑吉樣水喜迎。老人們把廚師帶來的人領到已經支好鍋灶的地方,開始做菜烹調。吃飯時,全寨人每家來1人參加(自帶好吃的飯菜),共喝喜酒祝福。花腰傣的婚禮,大多數都在子夜舉行。傍晚,媒人和兩位知禮儀的中年婦女,帶迎親隊伍出發去新娘家迎親。新娘的母親早已守候在門前迎接,向迎親隊伍敬酒。媒人和迎親婦女恭敬地把酒碗舉過頭頂,念著敬祭語將酒灑在地下,表示先敬大地祖先;喝下第二杯酒後進入家中入席就餐。小“卜少”來頻頻斟酒,女家親戚輪番來敬酒拈菜,場面十分熱烈。新郎手提酒壺,新娘用托盤端著酒杯,向長輩、親戚敬酒;最後,來到父母親面前雙雙跪下敬酒告別。母親難捨女兒,女兒不忘母親撫養,抱頭哭在一起,不願分開。新娘的兄弟或親戚把她拉開,背到門外,讓迎親、送親的人簇擁而去。

  花腰傣的婚禮一般在午夜舉行,接親途中,若途經河水,新郎必須背新娘過河。

  新郎的阿媽與舉行婚禮儀式的老人們等在門外,迎接子夜到來的新人。當8個小“卜少”在佩帶的銀鈴聲中扶著新娘來到門口時,婆婆連忙走上去為媳婦戴上“雞蓯斗笠”;小伴們有意把帽碰歪,讓婆婆再去扶正,反覆嬉鬧,增加婆媳感情。新娘跟著婆婆首先去牛廄給耕牛喂草。傳說,牛與傣家耕田種地,共同勞作,它吃的是草,傣家吃的是糧;為了崇敬牛的精神,便將其當作圖騰來崇拜,反映出農耕文化的歷史積澱和傣家人的美好品德。

  在門口舉行隆重而充滿民族特色的婚禮儀式:一位老阿媽手持火把圍看新娘繞三圈,驅逐路上帶米的邪氣;二位老人為新郎、新娘“拴線”,祝福婚姻牢固;新郎用左腳踏在門檻上,新娘把右腳踩在新郎腳背上,老人拿著火把在他們腳上用水澆熄,表示赴湯蹈火不分離;夫妻同食蛋黃染的同心糯米飯糰。共飲交杯酒,表示黃金白銀要靠夫妻同心協力用勞動去創造。然後到正堂去拜公婆,認親戚。進入新房內,中央端放著一甑熱氣騰騰的糯米飯,飯中間橫放著一把鋸齒鐮刀;新娘、新郎在老人的指點下,各從一側取出米飯,奉給雙親先食,然後互換位置,取糯米飯自食。表示尊敬老人、男女平等、有飯同吃、有福共享的傳統美德。

  山月凝視著幸福的傣家,笑彎了眉,笑圓了臉,看著有情人終成著屬。

傣族最原始的文化:花腰傣

  傣族文化是在一個封閉式的環境下形成並發展的。最具傣族文化特色的就是花腰傣。花腰傣色彩斑斕的服飾,銀飾綵帶玲琅滿目,因其引人注目的特色而得名。花腰傣完整地保留著傣族先祖對自然與靈魂的崇拜,以及民族的文化信仰,因此便形成了今天內涵豐富的傣族最原始的文化:花腰傣。

  “花腰傣是人們對居住在紅河中上游新平、元江兩縣的傣族(傣雅、傣灑、傣卡、傣仲)的一種稱謂。因其服飾古樸典雅、雍容華貴,特別是服飾的腰部綵帶層層束腰,挑刺絢麗斑斕的精美圖案,掛滿豔麗閃亮的櫻穗、銀泡、銀鈴而名之為“花腰傣”。自唐代以來,傣族已自稱“傣”。

  花腰傣的名稱最早見於清朝,清朝時代,將“百夷”記載為“擺夷”,把德宏州為主的傣族為“旱擺夷”(明時稱“大百夷”),西雙版納州一帶的傣族為“水擺夷”(明時稱“小百夷”);居住在紅河中游的傣族為“花擺夷”。花腰傣是民國時期其他民族對傣雅的稱呼,現指新平、元江兩縣的傣雅、傣灑、傣卡、傣仲,或泛指紅河中上游的傣族。其實花腰傣本民族更喜歡自稱為傣雅、傣灑、傣卡、傣仲,花腰傣只是其他民族因其鮮明的服飾對他們的一種叫法。

  紅河中上游地區的傣族與其他地區的傣族一樣,都源於古哀牢人和古滇人。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哀牢人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創立了達光王國。公元前二世紀末,達光王國開始與漢朝接觸,因當時的達光王叫“哀牢”,漢朝開始把達光王國稱作“哀牢國”。在這之前,漢朝只能透過滇國居民瞭解到哀牢人,因哀牢人善騎大象,生活環境又與漢朝南方的“百越”諸民族相似,被漢朝草率地歸為“百越”一類的民族,把哀牢人稱作“滇越”,把達光(哀牢)王國稱作“乘象國”。

  公元前二世紀末,漢朝征服達光王國東面的昆明諸部(四川西南部、雲南中北部)和滇國(雲南中東部),佔領達光王國東部領土(洱海周邊地區),並在此範圍內設定益州郡。公元前一世紀開始,成為漢朝屬民的滇國王室後裔與漢朝統治者爆發了多次衝突。公元14年,滇王若豆率部起兵反漢,殺死益州大尹陳隆遣。王莽先後派遣“平蠻將軍”馮茂以及寧始將軍廉丹和史熊率兵前來平叛。公元25年,在廉丹的血腥鎮壓下,若豆為首起義軍受到重創,被迫從滇池地區轉移至漢朝勢力相對薄弱的洱海地區(原屬達光王國領土),大量滇人也隨滇王轉移至洱海地區。

  您可能還會喜歡:

  妙不可言的傈僳族葫蘆笙舞樂和葫蘆笙

  傈僳族葫蘆笙舞樂的歷史淵源及特點

  畲族民族形式多樣的傳統體育運動

  具有“傳家之寶”之稱的畲歌

雲南土著民族奇異婚俗 新婚夫婦不同居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唐時稱“朴子蠻”,元、明、清 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 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 意願,統稱為布朗族。

  

  鮮花為媒

  布朗族的男孩與女孩到了十四五歲時要舉行“漆齒”的成年禮儀式。屆時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鐵鍋片燒取紅毛樹黑煙,彼此為異性染齒。染齒意味著步入成年,可以公開參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動。

  “串姑娘”是布朗族傳統的戀愛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戀愛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援。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小夥子們換上新裝,懷抱三絃,結伴 來到姑娘的竹樓下面,爭相用恢諧的語言和熱情的歌聲去打動意中姑娘的心靈。梳妝打扮的姑娘們也早早燃起火塘,開啟房門,請小夥子們進來,用對歌、遞煙、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心上人的愛慕。布朗山區串姑娘可以群訪、也可以單獨夜訪,是青年男女進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雙方戀愛感情篤深,男子就會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區許多地方求婚時以花為媒。小夥子把從山上採回的鮮花獻給姑娘,當姑娘確認這個小夥子是真心地 愛她時,就在花束中挑選最美麗的一朵戴在頭上,藉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禮也不尋常,一對情侶的婚典要重複舉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親之後,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線禮儀式。此後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儘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勞動生活。直到舉行了第二次婚禮,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當兒媳婦。第三次的婚典往往辦在嬰兒出生之後,這次一定要殺 豬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親朋好友。

  布朗人有嚼煙的嗜好。嚼煙的方法是將檳榔葉包上少許的草菸絲,再加入沙基、蘆子、檳榔 果、紅石灰等一塊放進口中慢嚼,每次可嚼20多分鐘,吐出的煙渣呈紫紅色,布朗人嚼煙日久,連牙齒都被染成黑色。檳榔果屬涼性,有防蟲護齒之功效。布朗人抽菸、嚼煙不分男女老少,男人喜歡強烈、辛棘的刺激煙味,婦女則常叼一根長杆煙鍋,抽吸味軟清淡的菸絲。

  布朗人愛吃生食和酸食。將生牛肉,生魚肉或生馬鹿肉剁成肉醬,佐之以香菜,大蒜和精鹽,來招待遠方貴賓。酸筍、酸魚、酸豬肉清香可口,亦是布朗人常吃的食品。外出漁獵,布朗兄弟會烹調一“鍋”別具一格的卵石鮮魚湯。他們在沙灘上挖一個坑,鋪上幾層芭蕉葉子,先倒進清水與活魚,接著投入一顆顆烤熱、燒紅的石子,水沸騰將魚煮熟,最後撒上鹽巴。這種魚湯味美甘甜,散發著燒石子的幹香和芭蕉葉的清香。

  布朗人喜歡歌舞,每逢年節總要縱聲高唱,翩翩起舞,歡樂到深夜。布朗族青年從小就要學彈各種樂器,練唱各種曲調。布朗山上的曲調分為甩、宰、索、綴四種。甩調激昂抒情;宰調歡快活潑;索呼叫小三絃伴奏,適合唱習俗歌曲;綴調則用於盛大舞會中的對唱,多頌揚蒸蒸日上的新生活和民族的英雄歷史人物。領唱者亦常根據場面即興編增歌詞的內容。布朗人的歌與豐富多姿的舞配合緊密,墨江一帶流行的“跳歌”就是一例。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的意思,因舞步不同有“二則歌 ”和“三則歌”的區別。一個村寨跳歌,經常邀請外寨的高手參加,跳歌之後還要舉行歌詠比賽,宛轉悠揚的山歌在村寨的夜空中久久絮繞回蕩。

  圓圈舞是布朗青年最熱衷的集體舞。跳舞時先由能歌善舞的“冒少頭”領舞,伴隨著(釒芒)鑼與象腳鼓的節奏,姑娘們自動圍成一圈,邊跳邊朝逆時針方向移動腳步。舞姿輕盈而優美。一群小夥子在裡圈作虎步跳躍,他們時而分散與姑娘輕聲對唱,時而聚合臨摹動物行為舞蹈,如此反覆迴圈,盡情抒發心中的喜悅。


喀麥隆奇異婚俗

  喀麥隆素有微型非洲之稱,這裡有廣袤的沙漠,美麗的海灘,雄偉的火山,遼闊的草原,濃密的森林,肥沃的農田,非洲所有植物幾乎都在這裡生長,非洲所有動物幾乎都在這裡奔跑,非洲各種文化幾乎都在這裡上演,婚姻形式更是五花八門,一夫一妻,一夫多妻,繼承妻子……   婚姻形式獨特   雖然喀麥隆法定婚齡是女子15歲以上, ...

歌舞

  花腰歌舞:民族風情綻奇葩   在石屏縣北部山區,聚居著彝族尼蘇“花腰人”,因婦女身上穿著花朵綴滿、秀麗獨特的服飾,所以有了“花腰”這一稱謂。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彝族花腰人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花腰歌舞便是其中最為耀眼的一朵奇葩。   花腰歌舞,彝話稱“則比”,俗稱“跳樂”。大體可分為兩類:雜調和大團樂。花 ...

高山族奇異婚俗

  高山族的跑步迎新娘   我國臺灣省霧臺地區的魯凱人,不僅平時喜歡長跑,就是在結婚迎娶新娘時,都以跑的形式進行。結婚那天上午。新郎帶領親戚好友,浩浩蕩蕩地跑到新娘家門口,先遞上聘禮,然後由新郎背上新娘,跑到族人為他們舉行婚禮的廣場上。在歡樂的歌舞聲中,新郎揹著新娘繞場跑兩圈,表示接受族人的祝賀。婚禮結束後。 ...

世界各地奇異婚俗 15大世界奇怪婚俗

  不管是什麼時候,結婚總是大家都很關心的話題,在結婚的時候,各地都有很多的習俗,這些習俗從以前一直流傳至今,但是現在還是存在一些陋習,在結婚的時候,有很多奇怪的婚俗。一起看看結婚大全介紹全世界各地的奇異婚俗。   1、喀麥隆:母親可以嫁給親生兒子   雖然喀麥隆法定婚齡是女子15歲以上,男子18歲以上,但在 ...

有趣的傣族婚俗

  傣族青年男女談戀愛的方式很多,傣族盛行一種叫“串卜少”的活動。即未婚的小夥子在節日或集會等場合,尋找未婚姑娘談情說愛。這種活動一般都在潑水節、賽龍船、趕擺等時節進行,男女青年載歌載舞,從傍晚開始,直至深夜結束。   另外還有一種“賣雞肉”的形式更為奇特,每逢節日到來的時候,西雙版納的傣族姑娘們便把自己家的 ...

瑤族,奇異獨特的婚俗

  廣西融水元寶山一帶的瑤族盛行一種於春節期間一個寨子的人集體到另一個寨子做客的習俗。這種習俗,既是一種民間交際活動,也是男女青年尋覓配偶的大好機會。活動中如果客寨的某一位後生看上了主寨的某姑娘,晚上他使來到姑娘的木樓前吹奏動聽的蘆笙曲。姑娘聽到蘆笙聲,她便會找個藉口出來觀望,如果是她意中的人,她便唱歌請後生 ...

婚俗

  座落在湖南隆回縣小沙江虎形山上的花瑤山寨,少與外界往來,至今仍然承襲著自古以來的傳統婚俗。   花瑤的婚俗十分特別。特別之一是沒有"媒婆",只有"媒公",上門提親說媒的大多是一些能言善道、受人尊重的漢子,人稱"媒人公"。媒人公的重要標誌是手拿一把打不開的油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