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的意思是“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麼不同呢”,出自《樂羊子妻》,透過兩個小故事,讚揚了樂羊子妻子的高尚品德和過人才識。
原文:一年歸來,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一絲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遂七年不返。
“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的意思是“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麼不同呢”,出自《樂羊子妻》,透過兩個小故事,讚揚了樂羊子妻子的高尚品德和過人才識。
原文:一年歸來,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一絲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遂七年不返。
原句應該是:“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其意是,雖然做了李白的妻子,可是跟太常妻也沒有什麼區別。這裡用了周澤的典故。據《後漢書》記載,周澤在擔任太常卿的時候,主管禮樂祭祀方面的活動,有一次他犯病在齋宮中休息,妻子去看望他,結果周澤認為她犯了齋禁,送她入獄去謝罪。
此處“而”表承接,“而”字前後的動詞有先後關係,不譯。
“而”在古文中有以下意思:
1、古同“爾”,你或你的。例: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表平列。例:多而雜。
3、表相承。例:取而代之。
4、表遞進。例:而且。
5、錶轉折。例:似是而非。
6、連線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例:濃而不烈。
7、連線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例:侃侃而談。
8、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9、表從哪到哪。例:從上而下。
10、表示偏正關係,相當於“之”,“的”。例:虞之與 虢,相恃而勢。
11、與“上”、“下”、“前”、“後”、“來”、“往”連用,相當於“以”。例: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12、用於句中,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豈” 。例: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